一种真空助力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607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助力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助力器及汽车,其外部罩设一防尘罩,防尘罩内设置一容纳直接进入的空气的空气腔,空气腔的腔口周边设置有滤芯,真空助力器还包括:用于由所述防尘罩外向空气腔直接引入空气的进气机构,进气机构的第一部分连通防尘罩外的整车洁净空气来源处,进气机构的第二部分连通空气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真空助力器。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器,通过改变进入空气的来源,甚至使得空气助力器获得略高于一个大气压的压力,可推动真空助力器加快进气以快速达到最大助力比,并能获得增大助力的制动效果,显著降低制动距离。新增加的进气机构的空气来源远离驾驶员,故驾驶员可感知的真空助力器进气噪音较低。
【专利说明】一种真空助力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助力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车速提高,驾驶品味提升,要求真空助力器助力越大越快越好,进气时的噪音越小越好。
[0003]现有技术中,传统真空助力器零件商在产品设计时候更多的是从产品本身进行改进,增大助力器规格提升助力比,改变反馈盘主面在不同时间的受力面积来获得变助力比,抑或在控制阀上设计快推机构以增大进气速率来获得变助力比,但这些都不同程度上导致了真空助力器进气噪音的增加,因为滤芯和防尘罩的结构无法做太多改动,常规空气来源于驾驶舱,需过滤才能使用。在过滤过程中常会产生明显噪音,这会使得操作舒适性下降,但为保证空气的洁净程度,滤芯密度不能过小。
[0004]常规计算时默认真空助力器的空气腔能达到的气压为I个大气压,而在高速行驶时,驾驶舱的气压其实略低于一个大气压,加上真空助力器工作所需的空气是经过防尘罩过滤和滤芯进一步过滤和降噪后得到的,其气压更低于驾驶舱气压。因此真空助力器虽然常规静止状态的测试功能满足要求,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助力,较静止状态略有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真空助力器所需空气来源单一、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真空助力器的气压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助力器及汽车。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助力器,其外部罩设一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内设置一容纳直接进入的空气的空气腔,所述空气腔的腔口周边设置有滤芯,所述真空助力器还包括:
[0008]用于由所述防尘罩外向所述空气腔直接引入空气的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一部分连通所述防尘罩外的整车洁净空气来源处,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二部分连通所述空气腔。
[0009]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真空助力器中,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一部分凸出所述防尘罩外。
[0010]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真空助力器中,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一部分包括一段朝所述防尘罩的侧壁开设的直管。
[0011]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真空助力器中,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防尘罩的顶部,所述防尘罩的顶部具有可容纳所述进气机构的空腔。
[0012]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真空助力器中,所述防尘罩侧壁表面呈瓦楞状。
[0013]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真空助力器中,所述进气机构和所述滤芯之间为分体结构,空气由所述滤芯和/或所述进气机构进入所述空气腔。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真空助力器。[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器,通过改变进入空气的来源,甚至使得空气助力器获得略高于一个大气压的压力,可推动真空助力器加快进气以快速达到最大助力比,并能获得增大助力的制动效果,显著降低制动距离。新增加的进气机构的空气来源远离驾驶员,故驾驶员可感知真空助力器进气噪音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真空助力器的外观示意图;
[0017]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真空助力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助力器,其外部罩设一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内设置一容纳空气的空气腔,所述空气腔的腔口处设置有滤芯,所述真空助力器还包括:用于直接由所述防尘罩外向所述空气腔引入空气的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一部分连通所述防尘罩外的整车洁净空气来源处,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二部分连通所述空气腔。
[0020]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器,通过增加进气机构,改变真空助力器所需的空气来源。从驾驶舱经滤芯进一步过滤进入空气腔获得第一种空气来源,从进气机构直接从外部向空气腔通入空气作为第二种空气来源。采用一种以上的空气来源,甚至使得空气助力器获得略高于一个大气压的压力,可推动真空助力器加快进气以快速达到最大助力比。新增加的进气机构的空气来源远离驾驶员,故驾驶员可感知的进气噪音较低。
[0021]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器,其外部罩设一防尘罩1,防尘罩I内设置一容纳空气的空气腔4,空气腔4的腔口处设置有滤芯3,真空助力器还包括:用于直接由防尘罩I外向所述空气腔4引入空气的进气机构2,进气机构2的第一部分连通防尘罩I外,进气机构2的第二部分连通空气腔4。这样,防尘罩I外和空气腔4形成一个不经过滤芯3的空气通路,其他空气源的空气,例如从前挡风玻璃处进气或空调出气口处进气,通过此通路能直接进入空气腔4。
[0022]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进气机构2的第一部分凸出防尘罩I外。进气机构2的第一部分包括一段朝防尘罩I的侧壁开设的直管段201。直管段201与其他空气管通过软管相连。
[0023]参照图2所示,滤芯3设置于所述防尘罩I的顶部。当驾驶舱内的空气由防尘罩I外进入时,经过滤芯3然后进入空气腔4。经过滤芯3的空气被净化后,能保证空气腔4内干净,增加了整个真空助力器的稳定性。防尘罩I侧壁表面呈瓦楞状。
[0024]这种形式的真空助力器除防尘罩1、滤芯3和进气机构2与常规真空助力器不同夕卜,其余外观无差异,但却可以实现制动时候快速进气,让真空助力器快速达到最大助力,降低驾驶员脚踏板踩踏力的同时减小制动距离,此外,还可进一步降低真空助力器工作时候产生的噪音。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助力器,防尘罩I开有容纳进气机构2的槽,而进气机构2与滤芯3 (位于防尘罩I内)组合成进气系统,在装配到真空助力器上后,再将防尘罩I套上。
[0026]进气机构2和滤芯3之间为分体结构,进气通道互不影响。空气由滤芯3和进气机构2进入空气腔4。进气机构2的直管段201的接口与从前挡风玻璃处带空气过滤的进气盒利用软管连接,抑或直接与位于仪表台内的空调进气系统利用软管连接。当真空助力器不工作时候,进气系统无空气流动。当真空助力器开始工作,产生气流时,一部分空气从防尘罩I经过滤芯3进入真空助力器的空气腔4,产生压差;此时进气系统将通过进气机构2的直管段201的接口从前挡风玻璃处或空调进气系统获得的干净的空气,无阻力的快速吸入并输送到真空助力器空气腔4,使得真空助力器较快的达到最大助力比,从而获得变助力比效果,当车速越高或空调系统送风越大的情况下,进气系统的压力将高于一个大气压,从而实现助力比快速增大,并能获得增大助力的制动效果,显著降低制动距离。
[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不同的实施例,当进气机构2的直管段201的接口从前挡风玻璃附近吸气时,需进行空气过滤,避免杂质进入真空助力器内部。而从空调进气系统吸气时,则无需进行再次过滤,因空调进气系统的空气已经经过了过滤。
[0028]因进气机构2的直管段201的接口已经远离驾驶员,故该噪音已不会被明显感知,从而起到了降低进气噪音的作用。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但不限于从略高于驾驶舱气压且远离驾驶员脚部的地方直接引入干净空气的真空助力器。其他方式引入空气的真空助力器,例如进气部分或全部从空调系统、前挡风玻璃、真空泵经过滤/非过滤后进入空气腔的真空助力器,以及采用类似改变进气方式达到降低进气噪音、提高进气速率而实现快速达到最大助力的真空助力器均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在此不一一列举。
[003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真空助力器。
[0031]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包括上述真空助力器的汽车,上述真空助力器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用于该汽车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0032]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助力器,其外部罩设一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内设置一容纳直接进入的空气的空气腔,所述空气腔的腔口周边设置有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助力器还包括: 用于由所述防尘罩外向所述空气腔直接引入空气的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一部分连通所述防尘罩外的整车洁净空气来源处,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二部分连通所述空气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一部分凸出所述防尘罩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的第一部分包括一段朝所述防尘罩的侧壁开设的直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防尘罩的顶部,所述防尘罩的顶部具有可容纳所述进气机构的空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侧壁表面呈瓦楞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和所述滤芯之间为分体结构,空气由所述滤芯和/或所述进气机构进入所述空气腔。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真空助力器。
【文档编号】B60T13/52GK203580930SQ20132068333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王孔龙, 郑素云, 席玉岭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