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8519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扶手铰链装置。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包括扶手支架和扶手上盖,扶手上盖设置于扶手支架上,扶手上盖通过一柱形的铰链机构连接扶手支架;扶手上盖和扶手支架上设有便于铰链机构插入的铰链安装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不需要复杂装配设备,成本较低。
【专利说明】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扶手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汽车内饰部件中,中控台扶手是必不可少的,在中控台扶手的上盖下方通常会设计储物盒用于临时存放物品。然而传统的中控台扶手上盖在翻起过程中没有支撑,手离开后就会翻落,使用时极为不便,尤其在驾驶过程中要使用储物盒取放物品时发生上盖翻落时会造成驾驶员分心而带来行车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包括扶手支架和扶手上盖,所述扶手上盖设置于所述扶手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盖通过一铰链机构连接所述扶手支架;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支架上设有便于铰链机构插入的铰链安装孔,安装时,将扶手上盖和扶手支架的铰链安装孔相叠合,铰链机构穿入铰链安装孔后完成连接。
[0006]所述铰链机构包括铰链转轴和铰链弹簧,所述铰链转轴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中空部分上下贯通所述铰链转轴,以便铰链弹簧可以穿入其中,所述铰链转轴的外壁上设有一切口,所述切口为一自外壁顶部到底部的贯穿型切口 ;
[0007]所述铰链弹簧设置于所述铰链转轴的中空部分,所述铰链弹簧上设有复数个弹簧弹片,所述复数个弹簧弹片与所述铰链转轴的内壁接触,结合贯穿型切口,铰链弹簧可以使整个铰链转轴外扩,膨胀后的铰链转轴外壁与扶手上盖和扶手支架上的铰链安装孔的孔内壁接触更为紧密。
[0008]所述铰链弹簧设有两个,所述两个铰链弹簧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铰链转轴的长度,所述两个铰链弹簧分别从所述铰链转轴的中空部分的顶部和底部插入其内部;
[0009]所述两个铰链弹簧的长度互不相等。由于两个铰链弹簧在分别插入铰链转轴中空部分的两侧时,有方向性限制,因此将两个铰链弹簧的长度设置为不相等,防止安装方向错误。
[0010]所述铰链转轴的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均与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支架的铰链安装孔的孔内壁接触。当扶手上盖转动时,无论处于向上翻动还是向下翻动,凸起和铰链安装孔的孔内壁都会发生摩擦,而凸起和孔内壁之间产生的阻尼力会提供扶手上盖一个支持力,用以克服扶手上盖的重力的影响而使扶手上盖保持在翻起的状态。
[0011]所述扶手支架上设有一扶手下盖,所述扶手上盖设置于所述扶手下盖的上方,所述扶手下盖中设有一用于存放物品的容纳腔,所述扶手上盖下翻后盖合于所述扶手下盖上,并将所述容纳腔封闭。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翻起上盖后,由于阻尼力的作用使得扶手上盖维持翻起状态,便于使用者在容纳腔内取放物品,增加了使用时的舒适性,避免由于扶手上盖因重力翻落后导致使用者分心而引发行车安全问题。
[0012]所述铰链转轴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复数个所述凸起,以便能够在扶手上盖翻动时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持力,也避免部分凸起磨损或者铰链安装孔内壁不平整等情况引起的支持力提供不足的情况;由于复数个凸起的设置使得扶手上盖和铰链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在整个圆柱面上都会产生,因此扶手上盖可以至少翻转180度而持续保持阻尼效果。
[0013]所述凸起采用POM塑料制成的凸起,POM塑料属于合成树脂的一种,是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机械强度和熔点都很高,适于用作耐磨减磨零件。
[0014]所述铰链机构外设有一铰链外盖,所述铰链外盖的一侧用紧固件与所述扶手上盖连接,另一侧套接在所述铰链转轴上,以便为铰链机构提供保护,同时也作为外饰板,独立的外饰设计,也便于维护时的拆解。
[0015]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将铰链弹簧压入铰链转轴的中空部分,将铰链外盖安装到扶手上盖上,并用紧固件固定;然后将装有铰链弹簧的铰链转轴穿入扶手支架和扶手上盖的铰链安装孔内后完成安装过程。
[0016]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不需要复杂装配设备,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3]参照图1?3,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包括扶手支架1、扶手上盖2、铰链机构和铰链外盖304,扶手上盖2通过铰链机构连接扶手支架I,铰链机构上覆盖安装有铰链外盖304。扶手上盖2和扶手支架I上设有便于铰链机构插入的铰链安装孔,安装时,将扶手上盖2和扶手支架I的铰链安装孔相叠合,铰链机构穿入铰链安装孔后完成连接。铰链机构包括铰链转轴301和铰链弹簧302,铰链转轴301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中空部分上下贯通铰链转轴301,以便铰链弹簧302可以穿入其中,铰链转轴301的外壁上设有一切口,切口为一自上而下的贯穿型切口 ;铰链弹簧302设置于铰链转轴301的中空部分。铰链外盖304的一侧用紧固件303与扶手上盖2连接,另一侧套接在铰链转轴301上,以便为铰链机构提供保护,同时也作为外饰板,独立的外饰设计,也便于维护时的拆解。
[0024]参照图2、图4,铰链弹簧302上设有复数个弹簧弹片3021,复数个弹簧弹片3021与铰链转轴301的内壁接触,结合贯穿型切口,铰链弹簧302可以使整个铰链转轴301外扩,膨胀后的铰链转轴301的外壁与扶手上盖2和扶手支架I上的铰链安装孔的孔内壁接触更为紧密。铰链弹簧302设有两个,两个铰链弹簧302的长度之和小于铰链转轴301的长度,两个铰链弹簧302分别从铰链转轴301的左右两侧插入其内部。
[0025]参照图2、图5,铰链转轴301的表面设有复数个均匀分布的POM塑料材质的凸起3011,凸起3011均与扶手上盖2和扶手支架I的铰链安装孔的孔内壁接触。当扶手上盖2转动时,无论处于向上翻动还是向下翻动,凸起3011和铰链安装孔的孔内壁都会发生摩擦,而凸起3011和孔内壁之间产生的阻尼力会提供扶手上盖2—个支持力,用以克服扶手上盖2的重力的影响而使扶手上盖2保持在翻起的状态;由于复数个凸起3011的设置使得扶手上盖2和铰链转轴301之间的摩擦力在整个圆柱面上都会产生,因此扶手上盖2可以至少翻转180度而持续保持阻尼效果。POM塑料属于合成树脂的一种,是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机械强度和熔点都很高,适于用作耐磨减磨零件。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包括扶手支架和扶手上盖,所述扶手上盖设置于所述扶手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盖通过一铰链机构连接所述扶手支架;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支架上设有便于铰链机构插入的铰链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包括铰链转轴和铰链弹簧,所述铰链转轴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中空部分沿着圆柱形结构的底部至顶部贯通所述铰链转轴,所述铰链转轴的外壁上设有一切口,所述切口为一自顶部到底部的贯穿型切口; 所述铰链弹簧设置于所述铰链转轴的中空部分,所述铰链弹簧上设有复数个弹簧弹片,所述复数个弹簧弹片与所述铰链转轴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弹簧设有两个,所述两个铰链弹簧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铰链转轴的长度,所述两个铰链弹簧分别从所述铰链转轴的中空部分的底部和顶部插入其内部;所述两个铰链弹簧的长度互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转轴的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铰链安装孔的孔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转轴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复数个所述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采用POM塑料制成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中控台扶手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外设有一铰链外盖,所述铰链外盖的一侧用紧固件与所述扶手上盖连接,另一侧套接在所述铰链转轴上。
【文档编号】B60N2/46GK203651532SQ20132081613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侯月明, 周志勇, 姬雷 申请人:格拉默车辆内饰(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