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500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在胎面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沿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对称的主花纹块,以及在位于任意相邻两个主花纹块之间且沿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对称的左、右两侧区域各设一副花纹块阵列,其中,所述主花纹块的接地面倾向前行方向以形成先接地端,且先接地端从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向轴向外侧设有复数个台阶式凸部,副花纹块阵列由特定偏离角度、高度、侧壁面角度的内、外排副花纹块所组成。如此设置可以实现不影响轮胎直进牵引性能的同时提升轮胎在沙地下的转弯操控性能。
【专利说明】[0001] 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涉及一种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3] 目前国内的全地形车市场发展迅猛,越来越多消费者热衷这种多功能的新车型, 而在沙丘、沙漠地形下驾驶全地形车也成为一种新的娱乐项目。全地形车在沙丘地形上行 驶时,因沙地颗粒较为松软,轮胎较难集结以提供相应的牵引力,为提升轮胎在沙丘地形上 行驶的牵引性能,目前常用的沙地用全地形车车辆后轮胎面花纹常采用如图1的设计,即 胎面采用较低接地面积的花纹块10'设置,同时胎面花纹块横贯整个胎面宽度,此外,为使 轮胎发挥更好的牵引性也常于胎肩部采用曲面弧度的设计。此种胎面花纹结构的轮胎可使 花纹块快速切入沙地以提升牵引性能,但在沙地上转弯行驶时,因轮胎的接地面积较低,胎 面横向花纹沟较大,容易发生转弯时滑移过度而引起的转弯操控性不佳的问题,同时在轮 胎直进行驶过程中因为轮胎先接地端为光滑的曲面也容易发生沙地颗粒无法有效集结而 产生的直进牵引性能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可以实现 不影响轮胎直进牵引性能的同时提升轮胎在沙地下的转弯操控性能。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在胎面上均匀间隔 设有多个沿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对称的主花纹块,以及在位于任意相邻两个主花纹块之间且 沿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对称的左、右两侧区域各设一副花纹块阵列,其中,所述主花纹块的接 地面倾向前行方向以形成先接地端,且先接地端从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向轴向外侧设有复数 个台阶式凸部。
[0006] 优选地,所述副花纹块阵列至少由一排副花纹块构成,每排副花纹块均沿轮胎前 行方向由内向外偏离胎面周向中心平面。
[0007] 优选地,所述副花纹块阵列均由内排副花纹块和外排副花纹块构成。
[0008] 优选地,所述外排副花纹块偏离胎面周向中心平面的角度为15度?45度;所述内 排副花纹块偏离胎面中心平面的角度为8度?30度。
[0009] 优选地,所述外排副花纹块的每个副花纹块的内侧面与其所在花纹块接地边缘法 平面的角度为15度?30度,所述外排副花纹块的每个副花纹块的外侧面与其所在花纹块 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为0度?15度。
[0010] 优选地,所述内排副花纹块的每个副花纹块的外侧面与其所在花纹块接地边缘法 平面的角度为15度?30度,所述内排副花纹块的每个副花纹块的内侧面与其所在花纹块 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为-5度?15度。
[0011] 优选地,所述凸部的宽度与主花纹块宽度的比值为〇. 4?0. 8。
[0012] 优选地,相邻两个凸部的间隔宽度与主花纹块的长度的比值为0. 05?0. 2。
[0013] 优选地,所述副花纹块的排列长度与单个花纹单元周向长度的比值为0. 3?0. 7。
[0014] 优选地,所述副花纹块阵列的每个副花纹块高度与主花纹块的高度的比值均为 0. 3?0. 6,所述副花纹块阵列的每个副花纹块宽度与主花纹块的宽度的比值均为0. 5? 1. 0。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在胎面上设置沿轮胎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对称的主花纹块,以及在位于相邻 主花纹块间设置有复数个副花纹块阵列,每个主花纹块的先接地端从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向 轴向外侧设置有复数个凸部,副花纹块阵列由特定周向角度、高度、侧壁角度的内、外排副 花纹块所组成。如此设置可以实现不影响轮胎直进牵引性能的同时提升轮胎在沙地下的转 弯操控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现有技术的胎面花纹展开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轮胎胎面花纹展开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轮胎直进时沙地颗粒流向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轮胎转弯时沙地颗粒流向示意图。
[0020] 图5为沿图2中的A-A'向剖视截面图。
[0021] 图6为沿图2中的B-B'向剖视截面图。
[0022] 图7为沿图2中的C-C'向剖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4]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在胎面1上均匀间隔设 有多个沿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对称的主花纹块10,以及在位于任意相邻两个主花纹块10之 间且沿胎面周向中心平面CL对称的左、右两侧区域各设一副花纹块阵列20,此副花纹块阵 列20在轮胎转弯时可以提供适当的滑移阻力,避免产生滑移过量的问题。其中,主花纹块 10的接地面倾向前行方向以形成先接地端,且先接地端从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向轴向外侧设 有复数个台阶式凸部11。如图7可以看出,先接地端倾向前行方向,有利于提高前进时的牵 引性能。如图3箭头所示,当轮胎直进行驶时,沙地颗粒会沿主花纹块10先接地端侧壁面 向轴向外侧排出。此时,凸部将会增加沙地颗粒沿主花纹块10先接地端侧壁面向轴向外侧 排出的阻力,便于沙地颗粒集结于胎面主花纹块10先接地端处以提供良好的直进牵引性 能。设计时,凸部11的宽度D1与主花纹块10宽度D的比值为0.4?0.8。凸部11的宽度 过大时将会增加主花纹块10切入沙地的阻力,反而影响直进牵引性能,反之若凸部11的宽 度过小时将无法达到其对沙地颗粒集结的效果,无法有效提升直进的牵引性能。为使轮胎 发挥更好的直进牵引性能,相邻两个凸部11的间隔宽度L1与胎面花纹总宽度L的比值为 0. 05?0. 2。此凸部11的间隔宽度过小时将会大大增加主花纹块10切入沙地的阻力,降 低其牵引性能,反之若凸部11的间隔宽度过大时将无法达到其集结沙地颗粒的效果,无法 有效提升直进牵引性能。
[0025] 每个所述副花纹块阵列20至少由一排副花纹块构成,每排副花纹块均沿轮胎前 行方向由内向外偏离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副花纹块阵列20均 由两排副花纹块构成,分别为内排副花纹块21和外排副花纹块22。内排副花纹块21的排 列长度L2与单个花纹单元周向长度P的比值为0. 3?0. 7,外排副花纹块22的排列长度L3 与单个花纹单元周向长度P的比值为〇. 3?0. 7。此设置可避免过度降低转弯的滑移而带 来操控性不佳的影响。内排副花纹块21和外排副花纹块22均沿轮胎前行方向由内向外偏 离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内排副花纹块21偏离胎面中心平面的角度α?为8度?30度。如 图3箭头所示,当轮胎直进行驶时,此设置可形成有效的沙地颗粒引导面,将沙地颗粒引导 至主花纹块10先接地端侧壁面附近集结,提升直进行驶的牵引性能。外排副花纹块22偏 离胎面周向中心平面的角度α 2为15度?45度,当轮胎转弯时可适当提供滑移阻力,提升 转弯操控性。
[0026]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外排副花纹块22由复数个外副花纹块221组成,内排副 花纹块21由复数个内副花纹块211组成。每个外副花纹块221的内侧面221a与其所在花 纹块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Y2为15度?30度,每个内副花纹块211的外侧面211a与其 所在花纹块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Y 1为15度?30度。可确保内副花纹块211和外副花 纹块221的花纹块根部强度,防止其过早破坏而无法提供对转弯操控性的帮助。每个外副 花纹块221的外侧面221b与其所在花纹块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为0度?15度,如图6 所示,本实施列为〇度。此设置将形成一个有效的花纹块外端侧壁,当轮胎转弯时可以提供 适当的滑移阻力,防止轮胎滑移过量而造成的操控性不佳的问题。每个内副花纹块211的 内侧面211b与其所在花纹块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为-5度?15度,如图5所示为0度。 当轮胎转弯时,此设置将形成一个有效的花纹块先接地端边缘,可降低内副花纹块211切 入沙地的阻力,以适当提供转弯时的辅助牵引力,便于轮胎发挥良好的转弯操控性能。
[0027] 如图2、图5、图6、图7所示,为确保内副花纹块211和外副花纹块221有足够的强 度以提供对直进的牵引性能和转弯操控性的帮助,内排副花纹块21和外排副花纹块22的 每个副花纹块高度HI、H2与主花纹块10的高度Η的比值均为0. 3?0. 6。当内副花纹块 211和外副花纹块221的高度HI、Η2过大时将会大大增加轮胎的转弯滑移阻力,反而降低 轮胎的转弯性能,反之过小的高度也不能体现其对转弯操控性的帮助。内副花纹块211和 外副花纹块221的宽度D2、D3与主花纹块10宽度D的比值均为0. 5?1. 0,此宽度将确保 内副花纹块211和外副花纹块221的有足够的强度以提供对直进的牵引性能和转弯操控性 的帮助。
[0028] 采用上述轮胎花纹结构样式试制了多种轮胎规格为27X12. 00-14的全地形车轮 胎并对它们进行性能测试并评价。直进牵引性能、转弯操控性和总体性能是通过安装有各 测试轮胎的车辆在沙丘路线上行驶,并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分别以十分法评价直进牵引性、 转弯操控性和总体性能,传统例为5分,数值越大性能越优越。具体测试条件如下。
[0029] 轮辋:9· 0 AT X14 车辆:排气量800cc的全地形车 测试风压:80kPa 测试地形:沙丘地形

【权利要求】
1. 一种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面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沿胎面周 向中心平面对称的主花纹块,以及在位于任意相邻两个主花纹块之间且沿胎面周向中心平 面对称的左、右两侧区域各设一副花纹块阵列,其中,所述主花纹块的接地面倾向前行方向 以形成先接地端,且先接地端从胎面周向中心平面向轴向外侧设有复数个台阶式凸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花纹块阵列 至少由一排副花纹块构成,每排副花纹块均沿轮胎前行方向由内向外偏离胎面周向中心平 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花纹块阵 列均由内排副花纹块和外排副花纹块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副花纹块 偏离胎面周向中心平面的角度为15度?45度;所述内排副花纹块偏离胎面中心平面的角 度为8度?30度。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副花纹块 的每个副花纹块的内侧面与其所在花纹块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为15度?30度,所述外 排副花纹块的每个副花纹块的外侧面与其所在花纹块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为〇度?15 度。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排副花纹块 的每个副花纹块的外侧面与其所在花纹块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为15度?30度,所述内 排副花纹块的每个副花纹块的内侧面与其所在花纹块接地边缘法平面的角度为-5度?15 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宽度与 主花纹块宽度的比值为〇. 4?0. 8。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凸部的间 隔宽度与主花纹块的长度的比值为〇. 05?0. 2。
9.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花纹块 的排列长度与单个花纹单元周向长度的比值为〇. 3?0. 7。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沙地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花 纹块阵列的每个副花纹块高度与主花纹块的高度的比值均为〇. 3?0. 6,所述副花纹块阵 列的每个副花纹块宽度与主花纹块的宽度的比值均为〇. 5?1. 0。
【文档编号】B60C11/03GK104044404SQ201410307309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陈秀雄 申请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