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641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时,剥落车辆挡风玻璃。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则包括挡风玻璃、用于固定该挡风玻璃的车框,还包括在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时将所述挡风玻璃从所属车框上剥落的机构。所述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单元和顶起单元。车框中具有容纳顶起单元的缺口;顶起单元一端连接驱动单元,另一端连接或对准挡风玻璃,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朝着挡风玻璃的方向延伸,以顶起并剥落挡风玻璃。本发明能够在车辆落水时,为车内人员提供较大的逃生空间,大大提高了车辆落水时车内人员逃生的速度和成功率。
【专利说明】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车辆落水时便于车内人员逃生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现代汽车研究对车辆的安全因素考虑得越来越多,不论在主动安全还是被动安全方面都运用了更多的高新尖科技,以最大程度地确保人员安全。
[0003]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突发事故落水时,由于驾乘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来不及打开车门逃脱,而在车辆浸入水中漫过车身后由于车辆周围水的压力非常大,加上车内人员极度的紧张和恐慌,而车内又可能没有打破车窗玻璃的安全锤,车外的救援无法在第一时间到达,最终极易导致车内人员因淹水窒息而死,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
[0004]针对这种危机情况,现有技术包含多种车窗下降装置等技术,以使得车内人员可以从打开的车窗逃生;但是,即使车窗打开,其所提供的逃生空间还是较小,而在这种危机的情形下,更大的逃生空间能够大大提升车内人员逃生的速度和成功率。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和装置,以扩大车内人员逃生通道的空间,从而大大提高车内人员逃生的速度和成功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时,剥落车辆挡风玻璃。
[0008]进一步,所述方法在所述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车辆涉水程度,比较所述车辆涉水程度与阈值;当所述车辆涉水程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阈值时,判断出所述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其中,所述阈值为设定值。
[0009]所述步骤中剥落车辆挡风玻璃包括:向车辆挡风玻璃施加整块剥落所述车辆挡风玻璃所需的力;
[0010]优选地,所述力包括分别作用于车辆挡风玻璃的四个角的四个分力;或者,所述力包括分别作用于车辆挡风玻璃的四条边的至少四个分力。
[0011]一种实现上述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的装置,包括挡风玻璃、用于固定所述挡风玻璃的车框,还包括在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时将所述挡风玻璃从所属车框上剥落的机构。
[0012]所述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单元和顶起单元;
[0013]所述车框中具有容纳所述顶起单元的缺口,所述顶起单元安装于所述缺口中;
[0014]所述顶起单元一端连接驱动单元,另一端连接或者对准所述挡风玻璃,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朝着所述挡风玻璃的方向延伸,以顶起并剥落所述挡风玻璃。
[0015]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的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车辆涉水检测单元,以检测车辆是否涉水以及涉水程度;所述车辆涉水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以在检测到车辆涉水程度超过阈值后触发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顶起单元剥落车辆挡风玻璃;
[0016]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车辆涉水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以由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车辆涉水检测单元接收车辆涉水程度信息,并根据所述车辆涉水程度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顶起单元剥落车辆挡风玻璃。
[0017]所述顶起单元设有四个;所述车框设有四个缺口,分别位于所述车窗与所述挡风玻璃的四个角的连接处,以容纳所述四个顶起单元。
[0018]所述驱动单元为气体发生单元,所述顶起单元为气囊;优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单元位于车辆A柱上。
[0019]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顶起单元为杠杆;所述杠杆的支点为所述杠杆两端点之间的点,所述支点固定在所述车框上;优选地,所述支点到所述杠杆一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支点到所述杠杆另一端的距离;所述杠杆离所述支点的距离较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另一端连接或者对准所述挡风玻璃。
[0020]所述驱动单元为涡轮,所述顶起单元为蜗杆。
[0021]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和装置在车辆落水、车内人员需要逃生时,为车内人员的逃生提供了更大的逃生通道空间;同时,本发明能够自动检测到车辆涉水程度并判断车内人员是否需要逃生,在需要逃生时自动制造更大的逃生通道空间,避免了由于情况危急以及操作不便等原因造成车内人员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制造逃生空间,大大提高了车内人员逃生的速度和成功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1、挡风玻璃;2、车框;3、气囊;4、气体发生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I)检测车辆涉水程度,比较车辆涉水程度与阈值;当车辆涉水程度大于或者等于阈值时,判断出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其中,该阈值为设定值。
[0027](2)在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时,剥落车辆挡风玻璃,从而为车内人员的逃生提供更大的空间。该步骤中剥落车辆挡风玻璃通过向车辆挡风玻璃施加整块剥落车辆挡风玻璃所需的力实现。所述力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多个力的情况下,各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及作用时间有很多的不同方案,无论施加一个力或是多个力,无论采用哪种方案,只要能使车辆挡风玻璃从其固定物上整块剥落即可,这是显而易见的,此不赘述。
[0028]例如,所述力可以包括分别作用于车辆挡风玻璃的四个角的四个分力或者包括分别作用于车辆挡风玻璃的四条边的至少四个分力。
[0029]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实现上述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的具体装置,图1是其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挡风玻璃1、用于固定挡风玻璃I的车框2,相互连接的驱动单元和四个顶起单元。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为气体发生单元4,而顶起单元为气囊3,该结构中包括四个气囊3。
[0030]该装置还包括车辆涉水检测单元(未示出),以检测车辆是否涉水以及车辆涉水程度;该车辆涉水检测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以在车辆涉水程度超过阈值时控制出发驱动单元驱动顶起单元剥落车辆挡风玻璃。本实施例中,车辆涉水检测单元包括水位检测器,因此车辆涉水程度即由水位检测器检测的车辆涉水深度。车辆涉水检测及判断技术可参考现有技术,对车辆特定位置设置水位和/或者水压检测器等,分析水位、水压等参数及其变化,通过分析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车辆自动进行干预以辅助车内人员逃生。
[0031]此外,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未示出),车辆涉水检测单元通过所述该控制单元连接驱动单元,以由控制单元从车辆涉水检测单元接收车辆涉水程度信息,并根据车辆涉水程度信息判断是否触发驱动单元驱动顶起单元剥落车辆挡风玻璃。
[0032]车框2中具有容纳四个气囊3的四个缺口,该四个缺口分别位于该车框2与挡风玻璃I的四个角的连接处,四个气囊3分别安装于这四个缺口中。气囊3的一端连接气体发生单元4,由该气体发生单元4为其提供用于膨胀的气体;另一端对准挡风玻璃1,在气体发生单元4的驱动下朝着挡风玻璃I的方向延伸,从而顶起并剥落该挡风玻璃I。
[0033]当挡风玻璃I为前挡风玻璃时,上述由挡风玻璃1、车框2、气体发生单元4和气囊3组成的结构构成该装置的前挡风玻璃部分。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扩大车辆落水时的逃生空间,该装置还包括后挡风玻璃部分,后挡风玻璃部分中的挡风玻璃为该车辆的后挡风玻璃,车框为用于安装后挡风玻璃的车框;后挡风玻璃部分与前挡风玻璃部分的结构相同。
[0034]上述前挡风玻璃部分的气体发生单元4位于车辆的A柱上,与该车辆安全气囊共用该气体发生单元4,以节省成本和占用车辆的空间。
[0035]因此,当车辆涉水时,在气体发生单元4的作用下,气囊3大大膨胀,向挡风玻璃I延伸,产生的推力足以将挡风玻璃I剥落。同时由于气囊3共有四个,分别布置在车框2与挡风玻璃I的四个角的连接处,因此该过程中气囊3对挡风玻璃I的推力力度足够大且较为均匀,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挡风玻璃I被顺利剥落。
[0036]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本发明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上述驱动单元为气体发生单元,而具体示例中可用电机代替;同时,上述顶起单元为气囊,具体实施例中可用杠杆代替等等。在由杠杆代替气囊时,杠杆的支点为杠杆中的点而非杠杆的端点,该支点固定在车框上。该支点到杠杆一端的距离大于其到另一端的距离;其中距离大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或者对准挡风玻璃。此外,该驱动单元和顶起单元可分别为涡轮和蜗杆,蜗杆的运动方向与挡风玻璃相交,最好为垂直,从而在涡轮的转动下蜗杆向挡风玻璃运动,推动挡风玻璃从车框上剥落。
[0037]本发明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和装置在车辆落水时,为车内人员的逃生提供了更大的逃生通道空间;同时,本发明能够自动检测车辆涉水程度并在必要时提供更大的逃生通道空间,避免了由于情况危急以及操作不便等原因造成车内人员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制造逃生空间,大大提高了车内人员逃生的速度和成功率。
[0038]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时,剥落车辆挡风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所述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车辆涉水程度,比较所述车辆涉水程度与阈值;当所述车辆涉水程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阈值时,判断出所述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其中,所述阈值为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剥落车辆挡风玻璃包括:向车辆挡风玻璃施加整块剥落所述车辆挡风玻璃所需的力; 优选地,所述力包括分别作用于车辆挡风玻璃的四个角的四个分力;或者,所述力包括分别作用于车辆挡风玻璃的四条边的至少四个分力。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落水时增大逃生空间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玻璃、用于固定所述挡风玻璃的车框,还包括在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时将所述挡风玻璃从所属车框上剥落的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单元和顶起单元; 所述车框中具有容纳所述顶起单元的缺口,所述顶起单元安装于所述缺口中; 所述顶起单元一端连接驱动单元,另一端连接或者对准所述挡风玻璃,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朝着所述挡风玻璃的方向延伸,以顶起并剥落所述挡风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车辆落水需要逃生空间的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车辆涉水检测单元,以检测车辆是否涉水以及涉水程度;所述车辆涉水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以在检测到车辆涉水程度超过阈值后触发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顶起单元剥落车辆挡风玻璃;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车辆涉水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以由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车辆涉水检测单元接收车辆涉水程度信息,并根据所述车辆涉水程度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顶起单元剥落车辆挡风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单元设有四个;所述车框设有四个缺口,分别位于所述车窗与所述挡风玻璃的四个角的连接处,以容纳所述四个顶起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气体发生单元,所述顶起单元为气囊;优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单元位于车辆A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顶起单元为杠杆;所述杠杆的支点为所述杠杆两端点之间的点,所述支点固定在所述车框上;优选地,所述支点到所述杠杆一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支点到所述杠杆另一端的距离;所述杠杆离所述支点的距离较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另一端连接或者对准所述挡风玻璃。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涡轮,所述顶起单元为蜗杆。
【文档编号】B60R21/02GK104175994SQ20141043155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印庆明, 汤小生, 马芳武, 吴成明, 冯擎峰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