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及掘进凿岩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55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及掘进凿岩台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包括安装支架、用于对发动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的冷却液散热器、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液压油散热器、以及风扇,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地下工程车辆的车架上,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以侧面相邻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转轴并为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以及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提供风量。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配置有上述冷却系统的掘进凿岩台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下车辆的冷却系统,风扇同时对冷却液散热器以及液压油散热器进行冷却,节省空间。
【专利说明】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及掘进凿岩台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地下工程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到一种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以及配置有该冷却系统的掘进凿岩台车。
【背景技术】
[0002]在矿山开采方面,国内部分经济效益条件较好和巷道条件较好的金属矿山开始引进国外的机械化掘进凿岩台车以代替原始的气动凿岩机。采用机械化掘进凿岩台车,能够改善矿山开采所具有的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能耗高以及安全性能差的现状。与国外矿山不同,国内现有的地下矿山的通风、通水以及巷道尺寸等是沿用以前小型化凿岩设备的设计,而机械化掘进凿岩台车对巷道硬件要求比较高,这就对设备零部件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掘进凿岩台车的静液传动是采用发动机驱动液压系统以便完成台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行驶动作以及在凿岩台车行驶过程中其他液压系统的工作,静液传动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效率高、反应快以及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受到国内客户的欢迎。但是,在矿山井下这种相对密闭、潮湿、通风较差的环境中,液压系统的温升快、发热量大且不易散热,这就直接导致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维护的工作量加大,影响掘进凿岩台车的正常行驶以及生产效率。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冷却方式:(1)自然冷却方式。即随着自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在井下密闭环境中风量较小,因此该种方式,冷却效率低,只能适用于短距离行驶的掘进凿岩台车;(2)外接水管冷却方式。该方式,冷却效果好,但是需要在掘进凿岩台车行驶过程中外接水管,由于地下凿岩工作本身光线较差,因此该外接水管容易遮挡操作人员视线;(3)外接传统的散热器。传统散热器体积大,外接管路较多,也容易影响操作人员的视线,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是外接散热系统,与原有系统不能完全匹配,因此,故障率高,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0004]鉴于上述问题,针对地下工程车辆,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冷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结构紧凑,便于维护。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包括安装支架、用于对发动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的冷却液散热器、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液压油散热器、以及风扇,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地下工程车辆的车架上,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以侧面相邻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转轴并为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以及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提供风量。
[0007]优选地,所述风扇为吸风式风扇。
[0008]优选地,所述液压油散热器的进油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0009]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掘进凿岩台车,所述掘进凿岩台车配置有前述任一项方案所提及的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
[0010]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采用风扇同时对冷却液散热器以及液压油散热器进行冷却,其结构紧凑,便于维护。同时,由于该冷却系统体积小,因此,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线,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配置有该冷却系统的掘进凿岩台车,能够保证其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省略各连接
管路;
[0012]图2为图1中冷却液散热器与液压油散热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可以用于诸多地下工程车辆,具体地,该地下工程车辆需采用液压传动。
[0016]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包括安装支架3、冷却液散热器2、液压油散热器I以及风扇4,其中,安装支架3固定于地下工程车辆的车架上,冷却液散热器2用于对发动机9的冷却液进行冷却,液压油散热器I用于对地下工程车辆的液压油进行冷却。为节省空间,冷却液散热器2与液压油散热器I以侧面相邻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支架3上,风扇4安装于发动机9的转轴并为冷却液散热器2以及液压油散热器I提供风量。如图1、图2所示,冷却液散热器2及液压油散热器I安装于安装支架3上,该安装支架3可以为能够容纳前述两个散热器的多种形状。但是,冷却液散热器2与液压油散热器I应该并排设置,即侧面相邻,以便使得冷却液散热器2与液压油散热器I的表面同时接收风扇4的风量。
[0017]上述风扇4可以为吹风式风扇或吸风式风扇,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风扇4选择为吸风式风扇。参见图3,选用吸风式风扇,在工作时,风扇4带来的风量能够先经过冷却液散热器2与液压油散热器1,之后,还能够经过该地下工程车辆的发动机9以及液压油箱14,为发动机9以及液压油箱14降温。
[0018]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获知液压油的温度,在液压油散热器I的进油口 10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这样,便于观察液压油的油温,以便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0019]冷却液散热器2的上方设置有副水箱5和通气口(图中未标示),以便保证冷却液的液位,避免冷却液由于温度过高而从冷却液散热器2中喷出进而造成人身伤害。
[0020]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掘进凿岩台车,该掘进凿岩台车配置有前述任一项方案所提及的冷却系统。
[0021]下面,参照图3并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说明。
[0022]如图3中所示,发动机9的转轴一端套接有风扇4,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液压泵10和第二液压泵11,该第一液压泵10及第二液压泵11可通过诸多常规方式与转轴连接,其中,第一液压泵10用于将油箱14中的液压油输送至地下工程车辆的传动系统16,以实现该地下工程车辆的前行、后退以及转向等;第二液压泵11用于将油箱14中的液压油输送至液压油散热器I,对其进行冷却,以便保证液压系统的工作。
[0023]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发动机9自带的水泵(位于发动机9内,图中未标示)驱动,该冷却液通过第一水管7输送至冷却液散热器2的进液口 201,之后,冷却液由冷却液散热器2的出液口 202排出,并经由第二水管8返回发动机9,完成冷却循环。第一液压泵10 —端通过第一油管12与油箱14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油管17与传动系统16连接,传动系统16通过第三油管15与油箱14连接,以此构成油路循环,以实现车辆的行走。第二液压泵11一端通过第四油管13与油箱14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油管18与液压油散热器I的进油口101连接,液压油散热器I的出油口 102通过第六油管19连接油箱14。
[0024]工作时,发动机9自带的水泵将冷却液泵送至冷却液散热器2进行冷却;第二液压泵11将液压油输送至液压油散热器I进行冷却,风扇4同时对液压油散热器I以及冷却液散热器2进行冷却,这样便保证了液压油散热器I与冷却液散热器2的正常工作,从而保证了地下工程车辆的正常工作。
[00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用于对发动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的冷却液散热器、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液压油散热器、以及风扇,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地下工程车辆的车架上,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以侧面相邻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转轴并为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以及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提供风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吸风式风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的进油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4.一种掘进凿岩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凿岩台车配置有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地下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
【文档编号】B60K11/04GK203697950SQ201420061944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1日
【发明者】高松, 唐步艳, 杨超 申请人:阿特拉斯科普柯(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