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258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该装置包括刹车电路和刹车装置,所述刹车电路与刹车踩踏板和刹车装置连接;所述刹车装置包括一组捆绑在U型金属上的通电线圈和刹车盘,所述通电线圈和刹车盘连接,所述刹车盘固定在车轮轴上并与车轮同步转动;刹车盘的一侧伸入到U型金属的凹槽内。特别是紧急情况时,通电线圈在高电压和U形铁磁质等一系列元件的配合下产生放大了的高强度磁场,正在运动的刹车盘会产生极强的涡流,在强电流和强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产生非常强的安培力,从而使运动受阻。该装置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成本低、实用性强,广泛适用于汽车和其它运动工具需要制动场所。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刹车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意识的逐渐增强,汽车刹车装置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汽车一般采用刹车片与刹车盘直接接触来驶车减速,然而对于复杂的路况,往往安全性不高,汽车方向不稳定。
[0003]现在的方法是采用ABS系统,其原理是工作时就相当于以很高的频率进行点刹,因此ABS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为了缩短制动距离,而是为了能够尽量保持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该装置需要刹车时,能让汽车的方向稳定、安全。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刹车电路2和刹车装置1,所述刹车电路2与刹车踩踏板3和刹车装置I连接;所述刹车装置I包括一组捆绑在U型金属11上的通电线圈12和刹车盘13,所述通电线圈12和刹车踩踏板连接,刹车盘13与电源连接;所述刹车盘13固定在车轮轴上并与车轮同步转动;刹车盘13的一侧伸入到U型金属11的凹槽内。
[0007]所述U型金属11是U型铁磁块。
[0008]所述刹车盘13由铜材制成。
[0009]所述刹车踩踏板作为刹车电路的开关,车辆在需要刹车时,特别是紧急情况时,在踩下时使刹车电路导通,通电线圈12在高电压和U形铁磁质11的配合下产生放大了的高强度磁场,正在运动的刹车盘13会产生极强的涡流,在强电流和强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产生非常强的安培力,利用电磁阻尼原理的阻碍而非阻止效应起到防抱死作用,利用电磁效应将磁场多重放大,使刹车效果更加明显从而使运动受阻,同时无结构件的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成本低、实用性强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2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刹车装置,见图1-3,一种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该装置包括刹车电路2和刹车装置1,刹车电路2与刹车踩踏板3和刹车装置I连接;刹车装置I包括一组捆绑在U型金属11上的通电线圈12和刹车盘13,U型金属11是U型铁磁块。通电线圈12和刹车盘13连接,刹车盘13与电源A连接。刹车盘13固定在车轮轴上并与车轮同步转动;刹车盘13的一侧伸入到U型金属11的凹槽内。刹车盘13由铜材制成。
[0014]工作时,特别是紧急情况时,刹车踩踏板3作为刹车电路2的开关,车辆在需要刹车时,在踩下时使刹车电路2导通,通电线圈12在高电压和U形铁磁质11的配合下,产生了的高强度磁场,正在运动的刹车盘13会产生极强的涡流,在强电流和强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产生非常强的安培力,从而使运动受阻,同时无结构件的接触。因此刹车装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磁阻力制动。
[0015]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汽车车辆,还可以用于其它行驶运动工具需要制动的场所中,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成本低、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刹车电路(2)和刹车装置(1),所述刹车电路(2)与刹车踩踏板(3)和刹车装置(I)连接;所述刹车装置(I)包括一组捆绑在U型金属(11)上的通电线圈(12 )和刹车盘(13 ),所述通电线圈(12 )和刹车踩踏板(3 )连接,刹车盘(13)与电源连接;所述刹车盘(13)固定在车轮轴上并与车轮同步转动;刹车盘(13)的一侧伸入到U型金属(11)的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金属(11)是U型铁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抱死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盘(13)由铜材制成。
【文档编号】B60T1/06GK203766729SQ20142016277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郝本良, 杨新春 申请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