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873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由底座、连接体和侧板组成;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通过第一连接体连接,第三底座和第四底座通过第二连接体连接;连接体宽度和厚度均小于底座,连接体与底座的连接处通过弧面平滑过渡;所述侧板外轮廓呈U形,第一侧板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底座和第四底座连接,第二侧板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连接,侧板与底座的连接部通过内凹的弧面平滑过渡,两块侧板互相平行;侧板上设置有牵引孔;底座上设置有与侧板部分交叠的连接孔;底座、连接体和侧板为一体成形的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有效降低了后拖销座的结构冗余,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条件下,有效降低了结构自重和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牵引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

【背景技术】
[0002]后拖销座是重型卡车上的必备部件,主要用于让重型卡车来牵引挂车;由于挂车载重一般都较大,为了保证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现有的后拖销座一般都制作得较为宽大厚实;存在的问题是:后拖销座在承受应力时,应力仅集中在后拖销座上的局部区域,宽大厚实的后拖销座存在较大的结构冗余,并且宽大厚实的后拖销座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且不利于车体自重的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发明人对受力时应力在后拖销座上的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种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其方案为:所述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由四个底座、两个连接体和两块侧板组成;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体连接,第三底座和第四底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体连接;四个底座呈矩形分布;所述连接体的宽度小于底座宽度,连接体的厚度小于底座厚度,连接体的上端面与底座上端面齐平,连接体的左右侧面均为弧面,连接体与底座的连接处通过弧面平滑过渡;所述侧板外轮廓呈U形,第一侧板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底座和第四底座的上端面连接,第二侧板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的上端面连接,侧板与底座的连接部通过内凹的弧面平滑过渡,两块侧板互相平行;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牵引孔,两个侧板上的两个牵引孔同轴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与侧板部分交叠,侧板上设置有与连接孔匹配的槽形结构;所述底座、连接体和侧板为一体成形的整体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如前所述,本方案中的底座用于将后拖销座安装在车体上,由于每个底座上都设置了连接孔且四个底座都设置于车体上的同一结构面上,因此就底座而言,其与车体的连接稳定性较好,因此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底座自身以及底座之间的稳定性,连接体所发挥的实质作用是维持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加工和安装,使用时,应力主要集中在底座上,连接体几乎不承受应力,故本方案中仅用较为纤薄的连接体来将两对底座互相连接,较好的起到了降低成本和自重的效果;本方案中的侧板用于连接底座和挂车,使用时,应力主要集中在侧板和底座的连接处,侧板下端、两底座之间的区域所受应力很小,故本方案中在侧板与底座的连接部设置了内凹的弧面,从图1中可见,侧板下端中部的弧面使得侧板向内凹陷,这就在保证侧板与底座连接稳定的前提下,有效缩减了侧板的面积,较好的提高了结构利用率。
[0005]优选地,侧板外侧面上牵引孔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沿竖向分布的加强筋。如前所述,由于应力主要集中在侧板与两个底座的连接部,故侧板两侧的区域应力较为集中,为了保证结构稳定性,本方案在对应位置处设置了加强筋,以进一步强化应力集中区域的结构强度,两加强筋之间的侧板厚度较薄,有效的降低了结构冗余。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有效降低了后拖销座的结构冗余,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条件下,有效降低了结构自重和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08]图2、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0009]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0010]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第一底座1-1、第二底座1-2、第三底座1-3、第四底座1-4、连接体2、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加强筋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一种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其结构为:所述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由四个底座、两个连接体2和两块侧板组成;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体2连接,第三底座1-3和第四底座1-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体2连接;四个底座呈矩形分布;所述连接体2的宽度小于底座宽度,连接体2的厚度小于底座厚度,连接体2的上端面与底座上端面齐平,连接体2的左右侧面均为弧面,连接体2与底座的连接处通过弧面平滑过渡;所述侧板外轮廓呈U形,第一侧板3-1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底座1-1和第四底座1-4的上端面连接,第二侧板3-2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底座1-2和第三底座1-3的上端面连接,侧板与底座的连接部通过内凹的弧面平滑过渡,两块侧板互相平行;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牵引孔,两个侧板上的两个牵引孔同轴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与侧板部分交叠,侧板上设置有与连接孔匹配的槽形结构;所述底座、连接体2和侧板为一体成形的整体结构。
[0012]进一步地,侧板外侧面上牵引孔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沿竖向分布的加强筋4。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由四个底座、两个连接体(2)和两块侧板组成;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体(2)连接,第三底座(1-3)和第四底座(1-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体(2)连接;四个底座呈矩形分布;所述连接体(2)的宽度小于底座宽度,连接体(2)的厚度小于底座厚度,连接体(2)的上端面与底座上端面齐平,连接体(2)的左右侧面均为弧面,连接体(2)与底座的连接处通过弧面平滑过渡;所述侧板外轮廓呈U形,第一侧板(3-1)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底座(1-1)和第四底座(1-4)的上端面连接,第二侧板(3-2)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底座(1-2)和第三底座(1-3 )的上端面连接,侧板与底座的连接部通过内凹的弧面平滑过渡,两块侧板互相平行;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牵引孔,两个侧板上的两个牵引孔同轴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与侧板部分交叠,侧板上设置有与连接孔匹配的槽形结构;所述底座、连接体(2)和侧板为一体成形的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轻量化后拖销座,其特征在于:侧板外侧面上牵引孔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沿竖向分布的加强筋(4 )。
【文档编号】B60D1/01GK203974443SQ20142044959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黎朝琳, 刘凯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