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及汽车后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941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及汽车后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及汽车后排座椅,该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包括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板、与座垫固定连接的座垫连接板及中间连接板,中间连接板的一端与车身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座垫连接板铰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及汽车后排座椅,由强度较大的中间连接板替代现有的钢丝组件,使得翻转机构的强度较大,不易发生形变失效。
【专利说明】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及汽车后排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及汽车后排座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SUV车型和MPV车型因空间大,而深受消费者追捧,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其中SUV和MPV空间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后部行李舱空间大。并且,通过对后排座椅座垫进行翻转还能进一步增大后部行李舱的空间。实现后排座椅座垫进行翻转通过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实现。
[0003]现有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形式如下:
[0004]座垫和靠背为分体式结构,先将座垫进行翻转,翻转后座垫竖起并贴着前排靠背,然后将靠背绕着靠背旋转轴旋转,翻转后靠背停放在原先座垫所在的位置,这样,后排座椅被放低,显著地增大后部行李舱的空间。
[0005]为实现上述功能,现有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机构的结构如下:
[0006]其包括与车身地板固定的地板连接板、与座垫固定连接的座垫连接片及连接在地板连接板与座垫连接片之间的钢丝组件,通过钢丝组件来实现座垫的翻转。
[0007]但是在上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机构中,钢丝组件的强度小,进而会导致机构发生形变从而失效,造成座垫不能进行自锁;另外,座垫翻转后没有限位,使座垫面套直接与车身地板接触,会让面套发生褶皱影响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结构强度小易导致机构变形失效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
[0009]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包括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板、与座垫固定连接的座垫连接板及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一端与车身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垫连接板铰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连接板包括第一底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两侧的两个第一铰接耳,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在车身地板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连接板还包括横跨在两个第一铰接耳之间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在靠背翻转到位时与所述中间连接板抵靠。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座垫连接板包括第二底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两侧的两个第二铰接耳,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座垫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座垫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板包括平直板及连接在所述平直板两侧的两个侧板。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板垂直于所述平直板。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板的一端与两个第一铰接耳通过第一铰接螺栓铰接,所述两个侧板的另一端与两个第二铰接耳通过第二铰接螺栓铰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板与两个第一铰接耳之间设置有第一塑胶套,所述两个侧板与两个第二铰接耳之间设置有第二塑胶套。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包括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板、与座垫固定连接的座垫连接板及中间连接板,中间连接板的一端与车身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座垫连接板铰接,这样,由强度较大的中间连接板替代现有的钢丝组件,使得翻转机构的强度较大,不易发生形变失效。
[0020]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其包括上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的侧视图;
[0023]图3是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放大图)。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5]1、车身连接板;11、第一底板;12、第一铰接耳;13、限位台;2、座垫连接板;21、第二底板;22、第二铰接耳;3、中间连接板;31、平直板;32、侧板;4、螺栓;5、第一铰接螺栓;6、第二铰接螺栓;7、第二塑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包括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板1、与座垫固定连接的座垫连接板2及中间连接板3,所述中间连接板3的一端与车身连接板I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垫连接板2铰接。
[0028]本实施例中,车身连接板1、座垫连接板2及中间连接板3可以采用强度较大的合金板或钢板等制成。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车身连接板I包括第一底板1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两侧的两个第一铰接耳12,所述第一底板11固定在车身地板上。所述第一底板1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身地板上,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车身地板上。
[0030]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座垫连接板2包括第二底板21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21两侧的两个第二铰接耳22,所述第二底板21固定在座垫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板21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在座垫上。
[0031]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车身连接板I还包括横跨在两个第一铰接耳12之间的限位台13,所述限位台13在靠背翻转到位时与所述中间连接板3抵靠。这样,在座垫翻转完成之后,车身连接板的限位台13还能够阻碍中间连接板3的移动,从而实现了座垫的限位,避免座垫面套直接与车身地板接触。
[0032]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中间连接板3包括平直板31及连接在所述平直板31两侧的两个侧板32。优选地,所述两个侧板32垂直于所述平直板31。
[0033]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两个侧板32的一端与两个第一铰接耳12通过第一铰接螺栓5铰接,所述两个侧板32的另一端与两个第二铰接耳22通过第二铰接螺栓6铰接,以此实现了所述中间连接板3的一端与车身连接板I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垫连接板2铰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利用铆钉实现中间连接板3与车身连接板I及座垫连接板2的铰接。
[0034]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两个侧板32与两个第一铰接耳12之间设置有第一塑胶套(图中未标示),所述两个侧板32与两个第二铰接耳22之间设置有第二塑胶套7。第一塑胶套及第二塑胶套7的设置,能够减小中间连接板3绕第一铰接螺栓5及第一铰接螺栓6旋转时的噪音,并且能够避免铰接处的金属摩擦,提高了翻转机构的使用奉命。
[0035]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包括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板、与座垫固定连接的座垫连接板及中间连接板,中间连接板的一端与车身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座垫连接板铰接,这样,由强度较大的中间连接板替代现有的钢丝组件,使得翻转机构的强度较大,不易发生形变失效。
[0036]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其包括上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板、与座垫固定连接的座垫连接板及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一端与车身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垫连接板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板包括第一底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两侧的两个第一铰接耳,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在车身地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板还包括横跨在两个第一铰接耳之间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在靠背翻转到位时与所述中间连接板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连接板包括第二底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两侧的两个第二铰接耳,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座垫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座垫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板包括平直板及连接在所述平直板两侧的两个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垂直于所述平直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的一端与两个第一铰接耳通过第一铰接螺栓铰接,所述两个侧板的另一端与两个第二铰接耳通过第二铰接螺栓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与两个第一铰接耳之间设置有第一塑胶套,所述两个侧板与两个第二铰接耳之间设置有第二塑胶套。
10.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翻转机构。
【文档编号】B60N2/30GK204095587SQ20142047818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高球, 刘顺霞, 朱良义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