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177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应用于汽车,包括:紧固件和与紧固件相对应的分别固定在汽车两侧的后轮罩上的支架,其中,紧固件包括:固定在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两侧的底端的连接部,凸缘,以及位于连接部与凸缘之间的卡接部;支架包括:相互连通的卡接槽、滑槽和容纳槽。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紧固件与支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第一位置时,卡接部卡于卡接槽内,并能够在卡接槽内转动,凸缘位于容纳槽内,既能满足座椅的正常使用,又可在不使用后排座椅时放倒座椅扩展储物空间;当处于第二位置时,卡接部位于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滑动,凸缘随卡接部脱离容纳槽,使得后排座椅拆卸简单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及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汽车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宽敞的乘坐空间,还要有足够的载物空间,现有车型中常常将后排座椅布置在后轮罩上,且后排靠背有放倒功能,因为后排靠背一般采用转轴方式固定,而现有技术中,后排座靠背转轴形式结构复杂,需要的零部件较多,且装配难度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排座椅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000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应用于汽车,该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包括:紧固件,包括:连接部、卡接部和凸缘,其中,连接部固定在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两侧的底端,卡接部位于连接部与凸缘之间;以及,与紧固件对应的支架,分别固定在汽车两侧的后轮罩上,支架包括:卡接槽、滑槽和容纳槽,其中,滑槽与卡接槽相连通,容纳槽与卡接槽和滑槽均连通;紧固件与支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处于第一位置时,卡接部卡于卡接槽内,并能够在卡接槽内转动,凸缘位于容纳槽内;当处于第二位置时,卡接部位于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滑动,凸缘随卡接部脱离容纳槽。
[0005]可选地,连接部和凸缘分别呈圆柱形,且凸缘的直径大于连接部的直径;卡接部的截面包括尺寸不同的长轴和短轴。
[0006]可选地,支架呈立方体结构,在立方体结构的第一侧面上开设有卡接槽和滑槽;滑槽从卡接槽延伸至立方体结构的第二侧面上。
[0007]可选地,卡接部的长轴的尺寸等于卡接槽的直径尺寸。
[0008]可选地,卡接部的短轴的长度尺寸等于滑槽的宽度尺寸。
[0009]可选地,第二侧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在第二侧面上的开口呈长方形,且容纳槽的形状与尺寸均与凸缘的形状与尺寸相对应。
[0010]可选地,滑槽的导向方向相对于竖直平面呈预定角度设置。
[0011]可选地,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还包括:位于支架和紧固件之间的衬套。
[0012]可选地,衬套为尼龙材质。
[00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紧固件与支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第一位置时,卡接部卡于卡接槽内,并能够在卡接槽内转动,凸缘位于容纳槽内,既能满足座椅的正常使用,又可在不使用后排座椅时放倒座椅扩展储物空间;当处于第二位置时,卡接部位于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滑动,凸缘随卡接部脱离容纳槽,使得后排座椅拆卸简单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的紧固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的支架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的支架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6表不图5的0(3面剖视图一;
[0020]图7表示图5的0(:面剖视图二 ;
[0021]图8表示图5的0(:面剖视图三。
[0022]其中图中:1、汽车座椅靠背骨架,2、紧固件,3、支架;
[0023]21、连接部,22、卡接部,23、凸缘;
[0024]31、卡接槽,32、滑槽,33、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应用于汽车,该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包括:紧固件2和与紧固件2相对应的分别固定在汽车两侧的后轮罩上的支架3,其中,紧固件2包括:固定在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两侧的底端的连接部21,凸缘23,以及位于连接部21与凸缘23之间的卡接部22 ;支架3包括:卡接槽31、滑槽32和容纳槽33,其中,滑槽32与卡接槽31相连通,容纳槽33与卡接槽31和滑槽32均连通;支架3焊接在后轮罩上不占用空间,也不会影响车内美观,通过紧固件2与支架3相互配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后排座的装配效率。
[0028]如图5至图8所示,紧固件2与支架3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29]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6所示,卡接部22卡于卡接槽31内,并能够在卡接槽31内转动,凸缘23位于容纳槽33内,卡接部22与滑槽32之间存在一定角度,座椅保持稳定状态,能满足座椅的正常使用。
[0030]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7所示,卡接部22卡于卡接槽31内,并能够在卡接槽31内转动,将座椅放倒后,凸缘23位于容纳槽33内,卡接部22与滑槽32之间仍然存在一定角度,座椅保持稳定状态,而不会从支架中脱出,在不使用后排座椅时,可放倒座椅,拓展车内的储物空间。
[0031]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8所示,卡接部22位于滑槽32内,并能够沿滑槽32导向方向滑动,当卡接部22滑出滑槽32时,凸缘33随卡接部22脱离容纳槽,使得后排座椅拆卸简单方便。
[0032]可选地,如图2所示,连接部21和凸缘23分别呈圆柱形,且凸缘23的直径大于连接部21的直径,当卡接部22卡入卡接槽内,凸缘23可卡在容纳槽内,而不会左右晃动;卡接部22的截面包括尺寸不同的长轴和短轴,长轴的最大尺寸等于卡接槽的直径,使卡接部22与卡接槽相配合。
[0033]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支架3呈立方体结构,在立方体结构的第一侧面上开设有卡接槽31和滑槽32,其中卡接槽31在第一侧面上呈优弧形;滑槽32从卡接槽31延伸至立方体结构的第二侧面上,其中,卡接部22的长轴尺寸等于卡接槽32的直径尺寸,保证卡接部22卡在卡接槽32内而不会发生上下滑动,只有人为旋转座椅时卡接部22才会与卡接槽发生滑动,卡接部22的短轴尺寸等于滑槽32的宽度尺寸,保证卡接部22可顺利地从滑槽32内滑动;为减轻支架3的整体重量,支架3可采用空心壳体结构。
[0034]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侧面上开设有容纳槽33,容纳槽33在第二侧面上的开口呈长方形,为保证凸缘23稳定的卡于容纳槽33内,容纳槽33的形状与尺寸均与凸缘23的形状与尺寸相对应,即容纳槽33的宽度尺寸等于凸缘23的直径尺寸,容纳槽33的厚度尺寸等于凸缘23的厚度尺寸。
[0035]可选地,如图4所示,为保证卡接部不会从滑槽32中意外脱出,滑槽32的导向方向与竖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优选地可选择70。,可保证在座椅正常使用和放倒状态时都不会从滑槽32中脱出。
[0036]可选地,为减少紧固件和支架之间的摩擦力及零件之间的划损,在支架和紧固件之间设置了衬套,衬套可选择尼龙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如何选择衬套的形状和材质,故在此不再做详细描述。
[0037]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紧固件,包括:连接部、卡接部和凸缘,其中,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两侧的底端,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凸缘之间;以及, 与所述紧固件对应的支架,分别固定在汽车两侧的后轮罩上,所述支架包括:卡接槽、滑槽和容纳槽,其中,所述滑槽与所述卡接槽相连通,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卡接槽和所述滑槽均连通; 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支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接部卡于所述卡接槽内,并能够在所述卡接槽内转动,所述凸缘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凸缘随所述卡接部脱离所述容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凸缘分别呈圆柱形,且所述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直径;所述卡接部的截面包括尺寸不同的长轴和短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立方体结构,在所述立方体结构的第一侧面上开设有所述卡接槽和滑槽;所述滑槽从所述卡接槽延伸至所述立方体结构的第二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长轴的尺寸等于所述卡接槽的直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短轴的长度尺寸等于所述滑槽的宽度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开口呈长方形,且所述容纳槽的形状与尺寸均与所述凸缘的形状与尺寸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导向方向相对于竖直平面呈预定角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紧固件之间的衬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尼龙材质。
【文档编号】B60N2/36GK204172719SQ201420584908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0日
【发明者】刘万涛, 付翠强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