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307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控制臂,包括臂体,所述臂体整体形成为弧状弯曲结构,所述臂体上设置有增强体;其中,所述臂体沿弯曲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有第一衬套部件,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有第二衬套部件,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有球头组件,所述球头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衬套部件通过轴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包括设置在所述轴上的第一衬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套上的连接头;以及所述臂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操作性和稳定性高。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控制臂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臂,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控制臂。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控制臂属于悬架导向部件,连接车架与转向节,起着传递车轮与车身的力与力矩,保证车轮以一定运动轨迹相对于整车跳动的作用。
[0003]现有的汽车控制臂在承载能力、操作性和持久使用性以及轻量性上存在一些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臂体1,所述臂体I整体形成为弧状弯曲结构,所述臂体上设置有增强体;其中,所述臂体沿弯曲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有第一衬套部件,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有第二衬套部件,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有球头组件,所述球头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衬套部件通过轴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包括设置在所述轴上的第一衬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套上的连接头;以及所述臂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的凹槽。
[0005]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轴上,包括布置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连接套筒。
[0006]优选地,所述增强体的厚度为约I?2_,其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增强体和第二增强体,所述第一增强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增强体设置在所述凹槽上。
[0007]优选地,所述臂体上设置有多个工艺孔;所述轴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球头部件上的凸台和插入所述臂体内部的卡合部。
[0009]优选地,所述臂体整体形成为“C”状。
[0010]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整体形成弧状的弯曲结构,可操作性强;由于在第一连接端通过轴连接有衬套部件,衬套部件上设置有旋转的与轴连接的具有3个套管的连接头,能够增加控制臂的连接性能;在控制臂的臂体上设置有间歇布置的增强体,减少臂体总重量的同时增加稳定性;在臂体上设置有凹槽,能够有效的减轻臂体的重量和提高臂体的刚性;在球头部件与臂体之间设置有卡合结构,能够提高球头部件与臂体之间的连接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的第一衬套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的球头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进行详细说明。
[0015]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包括臂体1,臂体I整体形成为弧状弯曲结构,臂体I上设置有增强体4。如图1所示,臂体I整体形成为“C”型状。
[0016]如图1所示,臂体I沿弯曲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1、第二连接端12和第三连接端13,第一连接端11连接有第一衬套部件2,第二连接端12连接有第二衬套部件3,第三连接端连接有球头组件6,球头组件6与第三连接端3之间设置有卡合结构(未图示)。其中,第一衬套部件2通过轴21与第一连接端11连接,包括设置在轴上的第一衬套22和设置在第一衬套22上的连接头23。如图3所示,连接头23可旋转的设置在轴21上,包括布置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连接套筒,轴21与第一连接端11固定连接,可通过焊接例如CO2保护焊,或者螺纹连接与第一连接端11连接。第二衬套部件3包括套管和设置在套管上的第二衬套,第二衬套比第一衬套22小,第一和第二衬套可都有天然橡胶制成。
[0017]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球头组件6可包括球壳66、球座67、球销63,其中,球座67形成在球壳66内,且球座67与球销63配合连接,球座67与球壳66的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起缓冲作用的压边圈68。球销63包括安装在球座67内的球头和与球头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连接的第二端,第一端的直径比第二端大。球座67可采用用树脂制成,优选橡胶,而且在球座67内填充有润滑树脂,这样不仅可避免球销63和球座67直接摩擦,减少球销63的磨损,也可以在球销63微量磨损后,橡胶因为形变恢复,对球销63继续起到紧固的作用,避免松旷。
[0018]在球壳6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端13联接的凸台结构和挡圈65,且球壳66的外壁与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封闭的防尘罩64,防尘罩64用于防止灰尘等杂质落入球壳66内部,可由橡胶制成,优选为氯丁橡胶。为节约安装空间和便于安装,防尘罩64可整体形成为波浪形的形状。在防尘罩64上设置有卡圈,在第二端上设置有螺母62。螺母62可为防松、抗振和提高紧固性能的六角开槽螺母。为减少防尘罩64的重量和提高球头组件的牢固性,在防尘罩64与第一端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此外,在防尘罩64的内部填充有起到缓冲和润滑作用的润滑树脂。
[0019]为了保护整个球头组件,在防尘罩64的外部还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保护罩61。保护罩61可采用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的ABS树脂制成,这样,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护罩61能够有效的保护球头组件,防止其受到振动等影响而出现脱落等。
[0020]为减少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的整体重量,在臂体I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端13连接的凹槽5。凹槽5的宽度可为12?15mm,延伸的长度可为25?40mm。
[0021]增强体4的厚度为约I?2_,其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增强体和第二增强体,第一增强体连接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第二增强体设置在凹槽5上。增强体4可通过焊接与臂体I连接。
[0022]在臂体I上设置有多个工艺孔。多个工艺孔可以减少臂体的整体重量和提高臂体的制造精度。
[0023]在本实用新型中,卡合结构可为任何实现球头部件6和第三连接端13的连接的连接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包括形成在球头部件6上的凸台结构和插入臂体I内部的卡合部。通过卡合结构,球头部件6和臂体I之间可实现稳定的连接,防止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球头部件与臂体之间的脱落。
[002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全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的其它改变或修改,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臂体,所述臂体整体形成为弧状弯曲结构,所述臂体上设置有增强体; 其中,所述臂体沿弯曲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有第一衬套部件,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有第二衬套部件,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有球头组件,所述球头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卡合结构; 所述第一衬套部件通过轴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包括设置在所述轴上的第一衬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套上的连接头;以及 所述臂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轴上,包括布置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连接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体的厚度为约I?2mm,其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增强体和第二增强体,所述第一增强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增强体设置在所述凹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上设置有多个工艺孔;所述轴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球头部件上的凸台和插入所述臂体内部的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整体形成为“C”状。
【文档编号】B60G7/00GK204196630SQ201420664273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周士森 申请人:浙江德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