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262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车辆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成型的胎面的车辆充气轮胎,该胎面具有一个圆周沟纹,该圆周沟纹将彼此并排安排的、径向隆起的胎纹单元彼此分离,其中,该圆周沟纹在径向方向r上向内通过一个沟纹底限制并且在该沟纹底的轴向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沟纹壁限制,其中,通过该圆周沟纹分离的这些胎纹单元在该轮胎的径向方向r上向外通过一个径向外表面限制并且在朝向该圆周沟纹的轴向方向a上分别通过一个侧面限制,这些侧面在径向方向r上从该沟纹底出发延伸直至该径向外表面并且分别构成这两个沟纹壁之一,其中,在两个侧面处形成朝向该圆周沟纹的突出部,这些突出部朝向该沟纹底连续加宽并且在该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锯齿形分段地以交替安排的在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长度为l的第一延伸区段和在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长度为b的第二延伸区段走向,l>b,这些第一延伸区段的最大延伸方向分量在圆周方向u上取向,这些第二延伸区段的最大延伸方向分量在轴向方向a上取向。



背景技术:

例如由de4138687a1已知此类车辆充气轮胎。通过此类设计可以基于锯齿结构提供能够改善雪地抓地的额外抓地边缘。在由de4138687a1已知的车辆充气轮胎中,这两个对置的侧面的锯齿结构在该圆周沟纹中以如下方式形成,使得这些较长的延伸区段大体上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该圆周方向围成角度的情况下倾斜地走向。在此,沿着该圆周方向相应地,一个侧面的这些第一延伸区段在其走向中朝向一个轴向侧面倾斜地取向,并且另一个侧面的这些第一延伸区段朝向另一个轴向侧面倾斜地取向。虽然通过这些第一延伸区段的相对形成的倾斜取向,借助于该锯齿提供了额外的边缘。然而,特别在该沟纹底的区域内减少了开放式的穿过通道。由此,对穿过该圆周沟纹的水流量以及因此对该水滑功能性产生不利影响。正是在较窄的圆周沟纹中可能因此不希望地在很大程度上对该水滑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在于,在此类车辆充气轮胎中进一步减少不希望的卷入效应(einrolleffekte)和不均匀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设计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所述的、具有成型的胎面的车辆充气轮胎实现,该胎面具有一个圆周沟纹,该圆周沟纹将彼此并排安排的、径向隆起的胎纹单元彼此分离,其中,该圆周沟纹在径向方向r上向内通过一个沟纹底限制并且在该沟纹底的轴向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沟纹壁限制,其中,通过该圆周沟纹分离的这些胎纹单元在该轮胎的径向方向r上向外通过一个径向外表面限制并且在朝向该圆周沟纹的轴向方向a上分别通过一个侧面限制,这些侧面在径向方向r上从该沟纹底出发延伸直至该径向外表面并且分别构成这两个沟纹壁之一,其中,在两个侧面处形成朝向该圆周沟纹的突出部,这些突出部朝向该沟纹底连续加宽,并且在该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锯齿形分段地以交替安排的在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长度为l的第一延伸区段和在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长度为b的第二延伸区段走向,l>b,这些第一延伸区段的最大延伸方向分量在圆周方向u上取向,这些第二延伸区段的最大延伸方向分量在轴向方向a上取向,其中,该锯齿形走向的这些第一延伸区段在两个侧面处沿着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部相应地在与该圆周沟纹的主延伸方向-尤其与该圆周方向u-围成倾斜角α的情况下以相同的倾斜方向取向。

通过该设计能够实现:借助于该锯齿状结构在该沟纹的两个侧面上有效地提供额外的抓地边缘,随着轮胎使用寿命的增加以及更大的磨损,这些抓地边缘仍然有效,并且在此通过相同地选择两个侧面的这些第一较长的延伸区段的取向方向,即使在较窄的沟纹中也有效地保持直至该沟纹底的用于水流过的宽度均匀的开放式通道。因此,在改善的水滑特性下可以简单地实现良好的雪地抓地。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2的特征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设计,其中,相应地一个侧面的第一延伸区段在其圆周定位上以其延伸长度l的至少50%与另一个侧面的第一延伸区段重叠。由此,也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具有均匀宽度的沟纹底的区域内可靠地实现该开放式的穿过通道,并且进一步有利于水在该圆周沟纹中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干扰地快速排出。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3的特征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设计,其中,该倾斜角α形成为α≤5°。由此,虽然具有额外起作用的抓地边缘,然而在使用寿命中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优化地、并且在该圆周沟纹的区域中维持轮胎的有效轮廓的情况下确保排水。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4的特征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设计,其中,该锯齿形的走向沿着该侧面的延伸部从该沟纹底出发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形成为以这些第一延伸区段的连续减小的倾斜角α从最大倾斜角α最大开始直至最小的倾斜角α最小,尤其α最小=0°。由此,可以在该径向外部延伸区域中提供用于集水的大的、有效的体积,该体积随着磨损均匀地减小。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5的特征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设计,其中,该锯齿形的走向沿着该侧面的延伸部从该沟纹底出发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形成为以这些第一延伸区段的连续减小的倾斜角α从一个最大倾斜角α最大开始直至该径向外表面。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使用寿命中提供更加有效的抓地边缘,并且在此,在该径向外部延伸区域中提供用于集水的、大的有效的体积,该体积随着磨损均匀地减小。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6的特征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设计,其中,这些第一延伸区段的延伸长度l形成为5mm≤l≤10mm。由此在确保足够有效的抓地边缘的情况下,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针对性地引导水穿过该圆周沟纹。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7的特征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设计,其中,侧面的在圆周方向上彼此前后安排的这些第一延伸区段的延伸长度l形成为大小不同。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8的特征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设计,其中,这些第二延伸区段形成为相应地具有在轴向方向上测量的延伸长度a,1mm≤a≤2mm。由此,在提供有效的抓地边缘的情况下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很大程度上不受干扰的流过。此外,在道路上滚动时该沟纹闭合的情况下,由于起作用的侧向力(例如在操作时)可以实现在限制该圆周沟纹的这两个侧面之间的可靠的啮合并且由此实现有效的形状配合。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9的特征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设计,其中,一个胎纹单元是一个第一胎纹块列的胎纹块单元并且另一个胎纹单元是一个第二胎纹块列的胎纹块单元,其中,该第一胎纹块列的在圆周方向u上彼此前后安排的胎纹块单元相应地通过一个斜沟纹彼此分离,该斜沟纹汇入该圆周沟纹并且以其在该汇合处的主延伸方向跨过在圆周方向上邻接的一个胎纹块单元而与该圆周沟纹围成钝角,并且跨过在圆周方向上邻接的另一个胎纹块单元而与该圆周沟纹围成锐角,其中,该第二胎纹块列的在圆周方向u上彼此前后安排的这些胎纹块单元分别通过一个横向沟纹彼此分离,该横向沟纹在该第一胎纹块列的斜沟纹的延长部上从该圆周沟纹出发穿过该第二胎纹块列延伸。由此,可以促进将水引入且传递至该横向沟纹中。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10的特征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设计,其中,从该斜沟纹出发、在指向由斜沟纹和圆周沟纹以钝角限定的胎纹块单元的圆周取向方向上确定这些第一延伸区段的角度α的倾斜方向,其中该倾斜方向相对于该第一胎纹块列的由斜沟纹和圆周沟纹以钝角限定的胎纹块单元来选择。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引导由该斜沟纹流入该圆周沟纹中的水不受干扰地、优化地流入该圆周沟纹中。

附图说明

以下将借助在图1至6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在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了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一个区段的俯视图,

图2以放大的俯视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车辆充气轮胎的局部,

图3以透视图示出了图1和2的胎面花纹的胎纹块单元以说明侧面设计,

图4以放大的俯视图示出了图1的胎面花纹的局部,

图5a至5d以在图3中给出的不同截平面示出了图1的胎面花纹的图2所示的区段的视图,其中

图5a以对应于图2的图示的截平面va-va示出了该截面图,

图5b以图3的截平面vb-vb示出了该截面图,

图5c以图3的图vc-vc的截平面示出了该截面图并且

图5d以图3的截面vd-vd的截平面示出了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附图示出用于已知类型的乘用机动车辆(pkw)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其中,如图1所示,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上延伸的胎纹块列1和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上延伸的胎纹块列2在轴向方向a上彼此并排安排并且通过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上延伸的并且大体上在圆周方向u上取向的圆周沟纹3彼此分离。该胎纹块列1以已知的方式由多个胎纹块单元5形成,这些胎纹块单元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上分布、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彼此前后安排并且相应地通过多个斜沟纹4彼此分离。该胎纹块列2以已知的方式由多个胎纹块单元7形成,这些胎纹块单元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上分布、在圆周方向u上彼此前后安排并且相应地通过多个横向沟纹6彼此分离。

这些斜沟纹4在该胎纹块列1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在与该车辆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a围成倾斜角δ的情况下以其主延伸方向取向并且汇入该横向沟纹3中。这些横向沟纹6形成为穿过整个胎纹块列2延伸并且同样汇入该圆周沟纹3。这些横向沟纹6在与该轴向方向a围成倾斜角ε的情况下相应地以其主延伸方向取向,其中,选择δ>ε。该角度δ形成为20°≤δ≤40°。例如选择δ=33°。该角度ε形成为0°≤ε≤15°。例如选择ε=11°。

该横向沟纹6构成跨过该圆周纹沟3形成的斜沟纹4的延长部。因此,该斜沟纹4在其延长部上穿由此过该圆周沟纹3因此过渡到该横向沟纹6中。

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这些斜沟纹4和这些横向沟纹6的倾斜方向的取向在此以如下方式选择,使得沿着其在该轴向方向a中的延伸方向从该斜沟纹4朝向该横向沟纹6,在图1中向上指向地示出的圆周方向u上该斜沟纹4和与其相关联的横向沟纹6都上升。

该斜沟纹4和该横向沟纹6在径向方向r上向内分别通过一个沟纹底限制。该斜沟纹4在该沟纹底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沟纹壁限制。同样,该横向沟纹6在其沟纹底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沟纹壁限制。

该圆周沟纹3在径向r上向内通过一个沟纹底16限制。该圆周沟纹3在该沟纹底16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沟纹壁限制。

该胎纹块列1的这些胎纹块单元5和该胎纹块列2的这些胎纹块单元7在径向方向r上向外分别通过一个构成该道路接触表面的径向外表面17限制。

每个胎纹块单元5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相应地在两个取向方向上通过侧面20或21限制,这些侧面相应地构成该斜沟纹4的向该胎纹块单元5定向的沟纹壁,该斜沟纹朝向该侧面限制该胎纹块单元5。在此,这些侧面20或21以及由此该沟纹壁从该斜沟纹4的沟纹底出发在径向方向r上向外延伸直至该径向外表面17并且相应地以交线24或25与该径向外表面相交。这些胎纹块单元5在轴向方向a上朝向该圆周沟纹3分别通过一个侧面8限制,该侧面构成该圆周沟纹3的指向该胎纹块单元5的沟纹壁并且从该圆周沟纹3的沟纹底16开始在径向方向r上向外延伸直至该胎纹块单元5的径向外表面17并且以相交边18与该径向外表面相交,例如在图1、2和3中所示。

以类似方式,该胎纹块列2的胎纹块单元7分别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a上朝向该圆周沟纹3通过一个侧面9限制,该侧面构成该圆周沟纹3的向该胎纹块单元7定向的沟纹壁并且从该圆周沟纹3的沟纹底16开始在径向方向r上向外延伸直至该胎纹块单元7的径向外表面17并且以相交边19与该径向外表面相交。

每个胎纹块单元7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相应地在两个取向方向上通过侧面22或23限制,这些侧面相应地构成该横向沟纹6的向该胎纹块单元7定向的沟纹壁,该横向沟纹朝向该侧面限制该胎纹块单元7。在此,这些侧面22或23以及由此该沟纹壁从该斜沟纹6的沟纹底出发在径向方向r上向外延伸直至该径向外表面17并且相应地以交线26或27与该径向外表面相交。

在此,该圆周沟纹3和该斜沟纹4相应地与其沿着其延伸部直至该斜沟纹4进入该圆周沟纹3的汇合处的延伸方向围成钝角γ,该钝角扫过由该斜沟纹4和该圆周沟纹3限制的这两个胎纹块单元中的一个胎纹块单元5。该胎纹块单元5的从该胎纹块单元5限制该斜沟纹4的侧面20以交线24与径向外表面相交,该交线与该交线18在交点s2中相交。

该斜沟纹4的延伸方向和该圆周沟纹3的延伸方向围成锐角(180°-γ),该锐角扫过限制该斜沟纹4的另一个胎纹块单元5。朝向该斜沟纹4限制该胎纹块单元5的侧面21以相交边25与这个胎纹块单元5的径向外表17面相交,该交线与该胎纹块单元5的相交边18在交点s1中相交。

在圆周方向u上看,朝向该斜沟纹4的与该圆周沟纹3的延伸方向在邻接的胎纹块单元5上围成钝角的侧面,即,在图1的图示中向上,朝向该侧面邻接的胎纹块单元7的限制该邻接的横向沟纹6的侧面22形成为具有其相交边26,该相交边与这个胎纹块单元7的相交边19在交点s3中相交。

另一个限制该横向沟纹6的胎纹块单元7的朝向相反的圆周方向u限制该横向沟纹6的侧面23以相交边27与这个胎纹块单元7的径向外表面相交,该相交边27与该胎纹块单元7的相交边19在交点s4中相交。

由此,这四个交点s1、s2、s3、s4在由一方面圆周沟纹3与斜沟纹4(以其延长部作为横向沟纹6,如图4所示)构成的该交叉点的区域中安排在该径向外表面中,其中,在该轮胎的轴向方向a上看,交点s1形成为安排在交点s2和s3之间并且交点s3在交点s1和s4之间。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看,交点s4安排在交点s1和s2之间,并且交点s2安排在交点s4和s3之间。

因此,每个胎纹块单元5形成为在其在圆周沟纹3与一个限制用的斜沟纹4之间的相交位置处具有交点s2,并且在其与另一个斜沟纹4的相交位置处具有交点s1。同样,每个胎纹块单元7以对应的方式形成为具有交点s3和交点s4。这例如也在图2中示出。

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看,朝向该圆周沟纹3限制该胎纹块单元5的侧面8形成为具有多个彼此前后安排的、向该圆周沟纹2中延伸的突出部10,这些突出部向该沟纹中凸出,并且在此从该相交边18开始在径向方向r上从外向内v状扩展至该沟纹底16。这些突出部10在其延伸部上在圆周方向u上形成为具有由第一延伸区段11和第二延伸区段12构成的锯齿状走向,其中,每个凸出的突出部10相应地具有一个第一延伸区段11和一个第二延伸区段12。该第一延伸区段11形成为具有在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延伸长度l并且该第二延伸区段12具有在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延伸长度b,其中l显著大于b。这些短的第二延伸区段12形成为具有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a上测量的延伸长度a。在此,这些突出部10以如下方式前后安排,使得该侧面8的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1和这些第二延伸区段12以交替的顺序彼此前后定位并且由此构成该锯齿状走向。

在此,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1沿着其延伸部在延伸方向上,从包含在钝角中的交点s2开始在朝向该胎纹块单元5的包含在锐角中的交点s1的方向上,相应地在与该圆周方向u围成倾斜角α的情况下,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a上朝背向该圆周沟纹3的侧面倾斜。在此,这些短的第二延伸区段12沿着其延伸部在延伸方向上,从包含在钝角中的交点s2开始在朝向该胎纹块单元5的包含在锐角中的交点s1的方向上,相应地在与该圆周方向u围成倾斜角α的情况下,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a上朝指向该圆周沟纹3的侧面倾斜。

以类似的方式,相对于由该胎纹块单元5限制该圆周沟纹3的该胎纹块单元7的侧面9,沿着该圆周延伸部从该交点s3开始直至该胎纹块单元7的交点s4,形成彼此前后安排的突出部13,这些突出部向该沟纹中凸出并且在此从该相交边19开始在径向方向r上从外向内v状扩展至该沟纹底16。这些突出部13在其延伸部上在圆周方向u上形成为具有由第一延伸区段14和第二延伸区段15构成的锯齿状走向,其中,每个凸出的突出部13相应地具有一个第一延伸区段14和一个第二延伸区段15。该第一延伸区段14形成为具有在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延伸长度l并且该第二延伸区段15具有在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延伸长度b,其中l显著大于b。这些短的第二延伸区段15形成为具有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a上测量的延伸长度a。在此,这些突出部13以如下方式前后安排,使得该侧面9的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4和这些第二延伸区段15以交替的顺序彼此前后定位并且由此构成该锯齿状走向。

在此,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4沿着其延伸部在延伸方向上,从该交点s3开始在朝向该胎纹块单元7的交点s4的方向上,相应地在与该圆周方向u围成倾斜角α的情况下,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a上朝指向该圆周沟纹3并且由此朝指向该相邻的胎纹块单元5的侧面倾斜。在此,这些短的第二延伸区段15沿着其延伸部在延伸方向上,从该交点s3开始在朝向该胎纹块单元7的交点s4的方向上,相应地在与该圆周方向u围成倾斜角α的情况下,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a上朝背向该圆周沟纹3并且由此朝背向该相邻的胎纹块单元5的侧面倾斜。

这些较长的第一延伸区段14沿着其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部,从该交点s3出发在朝向该胎纹块单元7的交点s4的方向上,形成为具有与该相邻的胎纹块单元5的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1相同的倾斜取向。

同样,这些较短的第二延伸区段15沿着其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部,从该交点s3出发在朝向该胎纹块单元7的交点s4的方向上,形成为具有与该相邻的胎纹块单元5的这些第二延伸区段12相同的倾斜取向。

在此,该胎纹块单元5的侧面8的这些彼此前后安排的单独的第一延伸区段11和该相邻的胎纹块单元7的侧面9的这些彼此前后安排的单独的第一延伸区段14相应地以如下方式定位,使得每个第一延伸区段14沿着其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部与一个第一延伸区段11以该延伸区段14的延伸长度l的至少50%的重叠长度重叠,并且在其延伸部上在从该胎纹块单元5的交点s2开始朝向该交点s1的延伸方向上看,以在该车辆充气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距离k在该延伸区段14的延伸末端后方终止。这例如在图4中示出。在此,该间距k选择为k≥a。

以此方式,相应地在每个短的第二延伸区段15和与其对应形成的、最近的、短的第二延伸区段12之间形成在该圆周方向u上测量的最小距离k。

该延伸长度l形成为相应地选择5mm≤l≤10mm。这些延伸长度a形成为相应地选择1mm≤a≤2mm。该角度α相应地形成为选择α≤5°。

如在图3、5a、5b、5c和5d中可以看出,该倾斜角α形成为在该沟纹底16中具有其最大值α最大,例如α最大=5°。该倾斜角α沿着该侧面8的延伸部从径向内部向径向外部直至该径向外表面17连续减小,并且在该交线18中达到其最小值。以类似方式,这些侧面9的倾斜角α从其在该圆周沟纹3的沟纹底16中的最大值α最大开始沿着该侧面9的延伸部在径向方向上向径向外部直至该径向外表面17连续减小,并且在该交线19中达到其最小值。

图5a示出对应于图2示图的示图。在图5d中可以看出,这些锯齿状轮廓的在该径向位置中构成的相交边曲线构成第一延伸区段11或14和第二延伸区段12和15,其中,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1或14在该径向位置中的倾斜角α小于在该沟纹底16中的倾斜角α。图5c示出的截面位置在图5d中示出的截面位置的径向更上方的位置中。在该截面位置中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1和14的通过这些锯齿状的相交轮廓构成的倾斜角α小于在图5d所示的径向位置中的倾斜角。在图5b的再更上方形成的截面位置中,其余的倾斜角α再小于在图5c中示出的截平面的倾斜角α。在最靠径向外部形成的、同样在图5a中示出的位置中,该倾斜角α最小,在该位置中该截面轮廓对应于这些相交边18和19。

在图2中可以看出,从该斜沟纹4汇入围绕该交点s2的圆周沟纹3中的水以钝角汇入在这些相邻的锯齿状的线之间构成的宽的通道中,并且沿着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1和14被引导。这些点s1和s3的定位有利于将水从该斜沟纹引导至该圆周沟纹中并且同时将从该圆周沟纹3的上述圆周区段中流出的水排出至该横向沟纹6的区段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相交边18和19彼此平行地取向。同样,在这些相邻的胎纹块单元5和7之间的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1和12相应地彼此平行地取向。

在另一个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这些交线18和19从这些交点s2或s3出发沿着其延伸部在朝向这些交点s1或s4的圆周方向上略微散开地形成,并且类似地这些第一延伸区段11和14也是这种情况。

该钝角γ在上述的并且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形成为选择120°≤γ≤140°。该角γ例如形成为γ=128°。

附图标记说明

1胎纹块列

2胎纹块列

3圆周沟纹

4斜沟纹

5胎纹块单元

6横向沟纹

7胎纹块单元

8侧面

9侧面

10突出部

11第一延伸区段

12第二延伸区段

13突出部

14第一延伸区段

15第二延伸区段

16沟纹底

17径向外表面

18交线

19交线

20侧面

21侧面

22侧面

23侧面

24交线

25交线

26交线

27交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