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的悬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53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动力总成的悬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动力总成的悬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



背景技术:

车身上多设置有悬置结构,以动力总成为例,发动机的上连接板与发动机支脚之间通常就设置有悬置总成。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悬置总成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和设置在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之间的橡胶3′。上连接板1′上设置有螺栓4′,通过该螺栓4′将悬置总成与发动机支脚相连。下连接板2′通过安装孔与发动机的连接支架相连。

现有技术中的悬置总成存在如下缺点:针对发动机上连接板与发动机支脚之间有角度的结构不适用,因此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悬置的适用范围,并使其轻量化,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橡胶块,所述橡胶块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其中:所述上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卷边和第二卷边,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三卷边和第四卷边;

所述第一卷边和所述第三卷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卷边和所述第四卷边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所述橡胶块的空间;

所述悬置还包括L形固定架,所述L形固定架上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支脚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上连接板之间具有设定的夹角。

如上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橡胶块中设置有金属骨架。

如上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卷边和所述第三卷边之间通过橡胶体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L形固定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上,且所述第二板与所述上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40°±1°。

如上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L形固定架焊接固定在所述上连接板上。

如上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上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件。

如上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螺栓。

如上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橡胶块上设置有减重槽。

本发明提供的动力总成的悬置通过第一固定件与发动机支脚相连,并通过下连接板与发动机上连接板相连。即使发动机支脚与发动机上连接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悬置也可以适用,并且根据该角度的大小可以适当调整L形固定架上的安装面与上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同时,由于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卷边,对橡胶块形成了一定的限位,从而在车辆受到颠簸时橡胶块的摆幅不会过大,减震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的应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连接板 2′-下连接板 3′-橡胶 4′-螺栓

1-上连接板 2-下连接板 3-橡胶块 4-L形固定架 5-第一固定件 6-金属骨架 7-第二固定件 8-橡胶体 9-发动机支脚 10-发动机上连接板 11-第一卷边 12-第二卷边 21-第三卷边 22-第四卷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和橡胶块3,所述橡胶块3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2之间,其中:所述上连接板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卷边11和第二卷边12,所述下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三卷边21和第四卷边22;所述第一卷边11和所述第三卷边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卷边12和所述第四卷边22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所述橡胶块3的空间;所述悬置还包括L形固定架4,所述L形固定架4上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支脚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5,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上连接板1之间具有设定的夹角。

安装时,该悬置通过第一固定件5与发动机支脚相连,并通过下连接板2与发动机上连接板相连。即使发动机支脚与发动机上连接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悬置也可以适用,并且根据该角度的大小可以适当调整L形固定架4上的安装面与上连接板1之间的夹角。同时,由于在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上均设置有卷边,对橡胶块3形成了一定的限位,从而在车辆受到颠簸时橡胶块3的摆幅不会过大,减震效果更好。

优选的是,在上述橡胶块3中设置有金属骨架6,从而提高橡胶块3的强度,进而减少橡胶的用量,实现轻量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橡胶体8将第一卷边11和第三卷边21固定连接,从而在实现一定减震效果的同时,使二者相对固定。

具体地,所述L形固定架4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固定件5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上,且所述第二板与所述上连接板1之间的夹角为40°±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L形固定架4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固定在上连接板1上,本实施例中,其焊接固定在所述上连接板1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板2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上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件7。下连接板2与发动机上连接板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第二固定件7进行连接。第一固定件5和第二固定件7均可以是螺栓。

为了进一步实现轻量化,还可以在橡胶块3上设置减重槽。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的应用状态图,参照图3,针对后悬置总成,可以采用一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悬置,由于L形固定架4的角度设置,使该结构在安装时能够保证发动机支脚9和发动机上连接板10均为水平状态,从而方便了装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悬置通过第一固定件与发动机支脚相连,并通过下连接板与发动机上连接板相连。即使发动机支脚与发动机上连接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悬置也可以适用,并且根据该角度的大小可以适当调整L形固定架上的安装面与上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同时,由于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卷边,对橡胶块形成了一定的限位,从而在车辆受到颠簸时橡胶块的摆幅不会过大,减震效果更好。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