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棚拉手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358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顶棚拉手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顶棚拉手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常见的汽车顶棚拉手总成一般不具备照明功能,为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行业内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顶棚拉手总成。

该类型的汽车顶棚拉手总成包括导光面罩、灯组件及安装基体,其中导光面罩和灯组件需要安装在安装基体上。因导光面罩安装到基体上后,在按压导光面罩时要求能触压灯组件的触压开关而使灯管发光,为此导光面罩的安装是行业内技术人员一直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导光面罩牢固可靠地安装到安装基体上,同时通过按压导光面罩又能使灯管通电发光的顶棚拉手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顶棚拉手总成,包括导光面罩和安装基体,所述的安装基体上设有配装导光面罩的配装孔,所述的导光面罩的一端设有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凸块,所述的配装孔一端的端壁上设有供凸块伸入的卡孔,所述的卡孔外部的安装基体上设有与凸块端部相抵的第一挡块,所述的配装孔另一端的端壁上设有开口槽,所述的导光面罩的另一端设有搭置在开口槽上的搭置块,所述的开口槽外部的安装基体上设有与搭置块端部相抵的第二挡块。

所述的凸块为矩形凸块,伸入便捷,卡得牢固、可靠。

所述的搭置块设有与开口槽底壁相贴的搭置壁,所述的搭置块还设有与搭置壁相垂直的侧壁,该结构的搭置块搭置可靠,且搭置后不易脱出。

所述的端壁凸出安装基体,便于卡孔、开口槽的设置。

所述的搭置块上设置搭置壁的块体上设有斜壁,斜壁便于导光面罩配装在配装孔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顶棚拉手总成,通过卡孔、凸块及第一挡块的设置,可使导光面罩的一端牢固、可靠地装于安装基体的配装孔的一端,而开口槽、搭置块及第二挡块的设置,可使导光面罩的另一端活动装于安装基体上,这样导光面罩既能牢固、可靠地装于安装基体上,同时又可按压导光面罩使导光面罩触压开关而使灯管发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顶棚拉手总成的导光面罩和安装基体配装后的第一方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棚拉手总成的导光面罩和安装基体配装后的第二方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棚拉手总成的安装基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顶棚拉手总成的安装基体的导光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导光面罩,2安装基体,3配装孔,4凸块,5端壁,6卡孔,7第一挡块,8开口槽,9搭置块,9.1搭置壁,9.2侧壁,9.3斜壁,10第二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棚拉手总成,包括导光面罩1和安装基体2,所述的导光面罩整体呈长方体状,由导光塑料制作而成,具有导光效果。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的安装基体2上设有配装导光面罩1的配装孔3,配装孔3与导光面罩的大小、形状相配装,配装孔3处的安装基体2上设有凸出于安装基体2的端壁5。

所述的导光面罩1的一端设有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凸块4,凸块4为矩形凸块。所述的配装孔3一端的端壁5上设有供凸块4伸入的卡孔6,卡孔6的大小、形状与凸块相配装。所述的卡孔6外部的安装基体2上设有与凸块4端部相抵的第一挡块7。待凸块4完全伸入到卡孔6中后,卡孔6的各内侧壁对凸块进行限位。

所述的配装孔3另一端的端壁5上设有开口槽8,所述的导光面罩1的另一端设有搭置在开口槽8上的搭置块9,所述的开口槽8外部的安装基体2上设有与搭置块9端部相抵的第二挡块10。待搭置块9搭置在开口槽8中后,开口槽的底壁及侧壁对搭置块9进行限位,而因开口槽具有开口,搭置块在按压时,可脱出开口槽而触压到灯组件的触压开关而使灯管发光。

由于第一挡块7和第二挡块10的综合设置,导光面罩不会沿其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所述的搭置块9设有与开口槽8底壁相贴的搭置壁9.1,所述的搭置块9还设有与搭置壁9.1相垂直的侧壁9.2。

所述的端壁5凸出安装基体2设置。

所述的搭置块9上设置搭置壁9.1的块体上设有斜壁9.3。

本实用新型的顶棚拉手总成能使导光面罩牢固可靠地安装到安装基体上,同时通过按压导光面罩又能使灯管通电发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