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定汽车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71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定汽车安全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安全是人们出行最基本的需求,汽车驾驶安全性也已成为驾驶员和乘员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汽车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汽车安全带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或使用紧急制动时,将乘员牢牢地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起到避免人员受伤或减轻驾乘人员受伤程度的作用。

汽车安全带一般由织带、卷绕器、扣体、锁体等组成,织带的一端与卷绕器连接,另一端固定,扣体穿装于织带的中部,当使用安全带时,通过扣体扣装于锁体上,实现锁定。由于扣体是活动穿装于织带上,安全带佩戴后织带还可以在扣体处自由活动,佩戴时所调整合适的位置在意外发生时容易走位,一旦安全带走位,那么其防护效果会大大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定汽车安全带,在安全带佩戴完毕后织带的位置可以进行锁定,整体安全系数增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锁定汽车安全带,包括织带、扣体以及锁体,扣体上设有供织带穿装的开槽,锁体上设有供扣体插入的插口,锁体于插口的一侧设有解锁按钮,所述锁体于插口的另一侧设有竖直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可沿滑槽升降并最高可上升至扣体开槽处的顶板,顶板上设有穿过滑槽延伸至外侧的拨片,顶板的底端通过压簧抵压于滑槽的底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织带的表面分布有形状与顶板匹配的凸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板靠近插口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摩擦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锁体设有顶板,扣体插入锁体插口后,通过拨动顶板上升,可以将顶板上升至扣体开槽处,在顶板的作用下将穿过开槽的织带夹紧,防止织带走位,提升安全效果;在拨块的作用下驾乘人员可以主动进行调整以达到所需的舒适效果,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织带,2-扣体,3-锁体,4-开槽,5-解锁按钮,6-滑槽,7-顶板,8-拨片,9-压簧,10-凸条,11-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安全带包括织带1、扣体2以及锁体3,具体实现时上述结构还需要配合卷绕器等组成安全带系统工作。

扣体2上设有供织带1穿装的开槽4,锁体3上设有供扣体2插入的插口11。锁体3于插口11的一侧设有解锁按钮5,当扣体2插入锁体3卡紧后,可以通过按下解锁按钮5使得扣体2从锁体3内抽出。锁体3于插口11的另一侧设有竖直的滑槽6,滑槽6内设有可沿滑槽6升降并最高可上升至扣体2开槽4处的顶板7,顶板7上设有穿过滑槽6延伸至外侧的拨片8,顶板7的底端通过压簧9抵压于滑槽6的底部。在压簧9的作用下,顶板7会被自然顶出,当扣体2插入时,顶板7的顶端上升至扣体2的开槽4处,顶板7与扣体2共同作用使得穿过开槽4的织带1被压紧,织带1不再可以自由活动。当需要移动织带1时,只需操作拨片8使得顶板7被压下即可。

为了使得顶板7可以更好地限制织带1的活动,织带1的表面优选分布有形状与顶板7匹配的凸条10。另外,顶板7靠近插口11的一侧表面上优选设有摩擦材料层,利用此摩擦材料层可以加大与织带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好地防止织带1自由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