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638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导引运输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



背景技术:

AGV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缩写,意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它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现有的用于转运集装箱自动导引运输车,通常不具备升降平台,在集装箱的转运过程中,需要等待专用的集装箱起吊设备移走运输车上的集装箱后,或是与专用的升降AGV伴侣配合完成卸箱后,才能转入下一工作,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且采用升降AGV伴侣成本也很高,很难满足现有自动化码头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起升机构能够托起或者放下运输车上的集装箱,装卸集装箱时更加便捷,避免了装卸集装箱的等待时间,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本体,车本体上设有承载车架,承载车架的两侧设有第一限位支架,承载车架的中部设有升降平台,车本体上设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和升降平台相连,升降平台的两端设有第二限位支架。

前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中,承载车架上第一限位支架处设有第一落位判断机构,升降平台上第二限位支架处设有第二落位判断机构,第一落位判断机构、第二落位判断机构和升降油缸均和车本体的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和报警装置电连接。

前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中,车本体上还设有导向套筒,导向套筒固定在车本体的车架上,导向套筒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位于升降平台的下方,导向杆和升降平台相连。导向套筒和车本体的车架固定连接,可以使升降平台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由于集装箱具有较大的重量,增设导向套筒和导向杆后能够减小升降平台的侧向受力,防止集装箱倾斜。

前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中,第一限位支架和第二限位支架的底部均设有槽位,槽位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和槽位的内壁相连,另一端和车本体相连。复位弹簧处于拉长状态,对第一限位支架和第二限位支架存在水平的拉力。当需要将集装箱放置在运输车上时,升降平台处于非升起状态,如果集装箱位置不够准确,落在第一限位支架或第二限位支架的倾斜面上,限位支架会产生侧向的拉力,此拉力会克服复位弹簧的拉力,使限位支架产生侧向位移,使集装箱能够顺利的放置在运输车上。

前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中,槽位内还设有丝杠,车本体上设有丝筒,丝杠的一端套设在丝筒内,另一端套设在复位弹簧内,丝杠上设有第一齿轮;车本体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当需要将集装箱放置在运输车上时,升降平台处于非升起状态,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丝筒内设有和丝杠相适应的螺纹,能够使丝杠产生轴向移动,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使限位支架向外延伸,扩大运输车的接收面积。当集装箱放好后,驱动电机反向转动,在驱动电机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支架恢复至初始位置。

前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中,丝杠上设有限位块,驱动弹簧的一端焊接在限位块上。驱动电机和车本体的控制系统相连。

前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中,车本体上设有两个升降平台,两个升降平台分别位于车本体的两端。两个升降平台均独立工作,完成集装箱的装、卸,从而提高自动导引运输车的转运效率。

前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中,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平台球头铰接,无杆腔端与承载车架采用销轴联接。球头铰接可以释放升降油缸与升降平台联接的自由度,可以避免升降油缸承受升降平台上的偏载,对升降油缸密封件造成过度偏磨,引起升降油缸内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导引运输车上设有升降平台,升降油缸能够带动升降平台上升或下降,从而托起、放下升降平台上的集装箱。并且,承载车架和升降平台上均设有落位判断机构,当集装箱的位置不当时能够通过报警装置提示用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槽位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二落位判断机构,2-第一限位支架,3-车本体,4-升降平台,5-第二限位支架,6-升降油缸,7-导向杆,8-第一落位判断机构,9-导向套筒,10-槽位,11-丝筒,12-丝杠,13-驱动电机,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复位弹簧,17-限位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本体3,车本体3上设有承载车架18,承载车架18的两侧设有第一限位支架2,承载车架18的中部设有升降平台4,车本体3上设有升降油缸6,升降油缸6的活塞杆和升降平台4相连,升降平台4的两端设有第二限位支架5。车本体3上还设有导向套筒9,导向套筒9固定在车本体3的车架上,导向套筒9内设有导向杆7,导向杆7位于升降平台4的下方,导向杆7和升降平台4相连。为了释放升降油缸6与升降平台4联接的自由度,避免升降油缸6承受升降平台4上的偏载,升降油缸6的活塞杆与升降平台4球头铰接。车本体3上设有两个升降平台4,两个升降平台4分别位于车本体3的两端。

第一限位支架2和第二限位支架5的底部均设有槽位10,槽位10内设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一端和槽位10的内壁相连,另一端和车本体3相连。槽位10内还设有丝杠12,车本体3上设有丝筒11,丝杠12的一端套设在丝筒11内,另一端套设在复位弹簧16内,丝杠12上设有第一齿轮14;车本体3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和第一齿轮14啮合。丝杠12上设有限位块17,驱动弹簧的一端焊接在限位块17上。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本体3,车本体3上设有承载车架18,承载车架18的两侧设有第一限位支架2,承载车架18的中部设有升降平台4,车本体3上设有升降油缸6,升降油缸6的活塞杆和升降平台4相连,升降平台4的两端设有第二限位支架5。承载车架18上第一限位支架2处设有第一落位判断机构8,升降平台4上第二限位支架5处设有第二落位判断机构1,第一落位判断机构8、第二落位判断机构1和升降油缸6均和车本体3的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和报警装置电连接。车本体3上还设有导向套筒9,导向套筒9固定在车本体3的车架上,导向套筒9内设有导向杆7,导向杆7位于升降平台4的下方,导向杆7和升降平台4相连。车本体3上设有两个升降平台4,两个升降平台4分别位于车本体3的两端。

第一限位支架2和第二限位支架5的底部均设有槽位10,槽位10内设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一端和槽位10的内壁相连,另一端和车本体3相连。槽位10内还设有丝杠12,车本体3上设有丝筒11,丝杠12的一端套设在丝筒11内,另一端套设在复位弹簧16内,丝杠12上设有第一齿轮14;车本体3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和第一齿轮14啮合。丝杠12上设有限位块17,驱动弹簧的一端焊接在限位块17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