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020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向乘坐在车辆后部的轮椅乘员供给已调节的空气(conditionedair)的技术的现有例,可以列举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在轮椅的主体部设置有空调用通路部,其中,所述空调用通路部具有从外部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口和朝向轮椅乘员开口的吹出口,通过空气引导通路来连接空调设备的空气供给机构和空调用通路部的空气吸入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196519号



技术实现要素: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可适用轮椅的车辆中将空气引导通路配置于车辆地板的结构中,按能实现与不适用轮椅的车辆之间的共用化的观点,优选设置为能不随着地板周围的布局变更而安装空气引导通路的结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创作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向车辆的地板安装,并且可简化地板周围的布局设计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具有用于从执行车厢内的冷热空调的空调器(hvac)向乘员供给已调节的空气的输送管(duct),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且被固定于地板地毯(floorcarpet)。

根据本发明,将输送管固定于地板地毯,据此,易于向车辆的地板进行安装,地板周围的布局设计也被简化。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通过带状件被固定于所述地板地毯。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组装作业将输送管固定于地板地毯。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被罩覆盖。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由罩防止输送管表面的损伤,并且使输送管不引人注意,因此,地板周围的外观性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具有闭合截面的空气流路框部和左右一对加强框部,其中,所述闭合截面的空气流路框部在其内部形成已调节的空气的流路;所述左右一对加强框部形成于该空气流路框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各所述加强框部具有倾斜侧壁和加强部件,其中,所述倾斜侧壁在车宽方向上越远离所述空气流路框部越向下方位移;所述加强部件支承该倾斜侧壁的内表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由加强框部保护乘员的鞋尖易于接触的输送管的侧面部,并且能够可靠地维持空气流路框部内的已调节的空气的供给功能。通过设置(具有)倾斜侧壁,能够减少乘员的绊倒等,通过具有支承该倾斜侧壁的加强部件,能够抑制乘员踩踏倾斜侧壁时的倾斜侧壁的下沉。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通过薄壁的折叶(hinge)部以自由折弯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倾斜侧壁的下端。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使加强部件成型。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壁支承部和固定部,其中,所述壁支承部与所述倾斜侧壁的内表面抵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空气流路框部的下框抵接而被固定。

根据本发明,加强部件的安装结构变得简单,能够迅速地进行加强部件的组装作业。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凸台,该凸台从所述空气流路框部的下框向上方突出设置,抑制该空气流路框部的上框的下沉。

根据本发明,能够由凸台抑制乘员踩踏上板部时的上板部的下沉。

根据本发明,易于向车辆的地板进行安装,地板周围的布局设计也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外观立体图(省略罩)。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在折叶部展开的状态的输送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输送管的后端部周围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将罩安装于输送管的安装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被前后分割的输送管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后部座位用输送管的外观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空调装置;2:输送管;3:吹出口;4:底板;5:地板地毯;7:空气流路框部;8:加强框部;8b:倾斜侧壁;8c:内表面;9:加强部件;9a:壁支承部;9b:固定部;11:加强筋;12:凸台;14:带状件;16:罩;17:粘扣;21:折叶部;31:后部座位用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1排的前部座位和第2排的后部座位是车辆所配备的通常的座位,在第3排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搭乘1位轮椅乘员的类型的车辆中,向轮椅乘员供给已调节的空气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有输送管2,该输送管2从执行车厢内的冷热空调的未图示的空调器(hvac)向轮椅乘员51(图4)供给已调节的空气。输送管2在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其前端连接着用于向第2排的后部座位52(图4)的乘员供给已调节的空气的后部座位用输送管31。输送管2的后端如图4所示,作为已调节的空气的吹出口3而被配置在后部座位52的下方。在由钢板等构成的车辆的底板4上铺设有地板地毯(floorcarpet)5,输送管2被载置于地板地毯5的上表面且被固定在地板地毯5上。

后部座位用输送管31具有从前连接部32向左后方、右后方延伸的二股流路,并且俯视时呈大致u字形,其中,所述前连接部32与被配置于车厢前方的空调器连接。相对于输送管2被固定于地板地毯5,后部座位用输送管31被固定于底板4且被地板地毯5从上方覆盖。后部座位用输送管31的左右的吹出口33被配置在前部座位的下方,通过形成于地板地毯5的切口而面对车厢内。在后部座位用输送管31的前连接部32的后侧,形成有与输送管2的前端连接的后连接部34。

如图2所示,输送管2具有:闭合截面的空气流路框部7,其内部形成已调节的空气的流路6;和左右一对加强框部8,其形成于该空气流路框部7的车宽方向两侧。输送管2由树脂材料等成型。空气流路框部7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水平状的上板部7a和下板部7b、左右一对侧板部7c、7c构成为大致扁平矩形的框体。上板部7a的左端和右端的上表面共面,上板部7a的左端和右端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而被作为上板部8a、8a。加强框部8具有:该上板部8a;倾斜侧壁8b,其从上板部8a的端部开始越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越向下方位移,即,在车宽方向上越远离空气流路框部7越向下方位移;和加强部件9,其支承倾斜侧壁8b的内表面8c。倾斜侧壁8b是担心乘员被绊倒等而形成的部件。

如图3所示,加强部件9通过薄壁的折叶部21以自由折弯的方式设置于倾斜侧壁8b的下端。该加强部件9在输送管2的大致全长范围内连续地形成。在图2和图3中,加强部件9具有与倾斜侧壁8b的内表面8c抵接的壁支承部9a、和与空气流路框部7的下框(下板部7b)抵接而被固定的固定部9b。壁支承部9a构成为截面呈山形的板部,一侧的斜面板部9a1与倾斜侧壁8b的内表面8c面接触,如图2所示,顶部成为大致与上板部8a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固定部9b从另一侧的斜面板部9a2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被贴在空气流路框部7的下板部7b,并且被从下方插入的螺钉件10固定。在斜面板部9a1与斜面板部9a2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沿车宽方向的板状的加强用的加强筋11。

在空气流路框部7的下板部7b上形成有凸台12,该凸台12向上方突出设置,用于抑制上框(上板部7a)的下沉。凸台12呈下端开口的中空的圆锥台状,在凸台12的上表面与上板部7a之间形成有间隙。凸台1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

如图2所示,具有以上闭合截面结构的输送管2通过带状件(belt)14被固定于地板地毯5。带状件14例如为橡胶带。与输送管2的两侧端位置对应,在地板地毯5上形成有贯穿其表里的缝隙13,带状件14穿过缝隙13而缠绕在地板地毯5的背面和输送管2的上板部7a、上板部8a、8a、倾斜侧壁8b、8b上,并且一端被卡止于另一端。另外,如图1所示,被缠绕带状件14的部位的输送管2的上板部7a、上板部8a、8a、倾斜侧壁8b、8b上形成有凹状的槽15。由图1可知,由带状件14进行固定的固定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多个。

被固定于地板地毯5的输送管2被罩16覆盖。若使罩16为与地板地毯5相同的材料或同类的材料,则能够降低由于设置输送管2导致的地板的凸部的违和感(不协调感)。地板地毯5具有隔音功能等,因此具有一定厚度,而罩16基本上能够遮盖隐藏输送管2即可,因此,罩16能够使用只有表面侧与地板地毯5相同或者同类的比较薄的面料。如图1所示,在输送管2的倾斜侧壁8b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安装有粘扣17,罩16通过该粘扣17以覆盖输送管2的方式安装。除了粘扣17之外,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如图5所示,在罩16的背面侧预先安装有卡子(clip)18,通过使该卡子18卡止于倾斜侧壁8b的卡止孔来安装罩16。

输送管2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割构成,如图6所示,前侧的输送管2a和后侧的输送管2a例如通过凸部19和凹部20的卡扣(snap)结合来结合。

如上所述,若构成为使输送管2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并固定于地板地毯5,则成为输送管2的安装作业容易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尤其是,与因不是轮椅规格(设计)而不需要向第3排的乘员供给已调节的空气的车辆之间,能够实现底板4和地板地毯5的共用化,因此,安装输送管2的周边部件的布局设计也被简化。另外,如图7所示,由封堵部件35堵住后连接部34,据此,还能够与只具有后部座位用输送管31的车辆之间,实现后部座位用输送管31的共用化。

若构成为通过带状件14将输送管2固定于地板地毯5,则能够通过简单的组装作业切实地将输送管2固定于地板地毯5。另外,由罩16覆盖输送管2,据此,能够实现防止损伤输送管2表面,并且能够使输送管2不引人注意,因此,地板周围的外观性提高。

作为输送管2,其具有空气流路框部7和形成于空气流路框部7两侧的左右一对加强框部8,并且,各加强框部8具有:倾斜侧壁8b,其在车宽方向上越远离空气流路框部7越向下方位移;和加强部件9,其支承倾斜侧壁8b的内表面8c。根据该结构,能够由加强框部8保护乘员的鞋尖易于接触的输送管2的侧面部,并且能够可靠地维持空气流路框部7内的已调节的空气的供给功能。通过具有倾斜侧壁8b,能够减少乘员的绊倒等,并且,通过具有支承该倾斜侧壁8b的加强部件9,能够由加强部件9抑制乘员踩踏倾斜侧壁8b时倾斜侧壁8b的下沉。

将加强部件9通过薄壁的折叶部21以自由折弯的方式设置在倾斜侧壁8b的下端,据此,在由树脂材料构成加强部件9的情况下,通过模具等进行的加强部件9的成型变得容易。如果使加强部件9构成为具有与倾斜侧壁8b的内表面8c抵接的壁支承部9a、和与空气流路框部7的下板部7b抵接而被固定的固定部9b,则加强部件9的安装结构变得简单,能够迅速地进行加强部件9的安装作业。

具有凸台12,该凸台12从空气流路框部7的下板部7b向上方突出设置,抑制空气流路框部7的上板部7a的下沉,据此,能够由凸台12抑制乘员踩踏上板部7a时上板部7a的下沉。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带状件14也可以是不具有伸缩性的带状件。空气流路框部7的下板部7b和加强部件9的固定部9b除了螺钉件10以外,也可以通过卡扣结合等来结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