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平视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5365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车辆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平视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平视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辆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平视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用户疲劳驾驶、酒后驾车、驾车通话等行为是造成车辆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车载抬头显示器由于能够解放驾驶员双手,提高行车安全性,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基于车载抬头显示器的控制系统,手势、语音是目前应用频率最高的交互方式。但是手势识别势必要有一只手离开方向盘,会分散用户注意力,增加驾驶安全风险;语音控制虽然更为安全,但是用户需要记忆大量的语音指令,而且识别精准度欠佳,还常常收到噪声干扰,容易使用户情绪焦躁,再者也限制了一部分特殊群体的用车需求。

目前,抬头显示器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画面亮度不够或者影响路况观测,在挡风玻璃上形成反射光晕以及画面重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平视显示装置,以解决驾驶风险高、挡风玻璃栅上存在光晕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提取用户的脑电波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脑电波信号中的θ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θ波阈值,β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β波阈值,或者,γ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γ波阈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计算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若所述时间超过不安全时间阈值,则控制车辆停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控制装置还包括:

推送单元,用于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对所述操作指令是否保持关注,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提取用户的脑电波信号,

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脑电波信号中的θ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θ波阈值,β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β波阈值,或者,γ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γ波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控制方法还包括:

计算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若所述时间超过不安全时间阈值,则控制车辆停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控制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

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对所述操作指令是否保持关注,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视显示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显示装置、投射单元、显示媒介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图像通过投射单元投射到所述显示媒介上;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眼睛在显示媒介或者显示装置上的注视点的位置信息;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注视点的位置信息,发出执行与所述位置信息相对应的操作的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红外发射单元,用于向用户眼睛发射红外光,并在用户眼睛的两个瞳孔中形成光反射点;

位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反射点确定用户眼睛在显示媒介或者显示装置上的注视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媒介的内表面设置有楔形的半透反射膜,所述半透反射膜的厚度从车辆底部至车辆顶部逐渐变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视显示装置还包括:

环境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光的亮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环境光小于第一亮度阈值、且所述注视点不在显示媒介和显示装置上时,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调低背光亮度的指令;或者用于当环境光大于第二亮度阈值、且所述注视点在显示媒介和显示装置上时,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调高背光亮度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平视显示装置可以基于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当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时,做出相应的提醒或者减速控制,这样就提高了用户驾驶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识别精度。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平视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楔形的半透反射膜,使得半透反射膜内外侧表面的反射光线能够有重合区域,虚实影像合为一体,从而解决在挡风玻璃上形成反射光晕以及画面重影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示例性框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示例性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平视显示装置的示例性框图;

图7为设置半透反射膜前后的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机交互技术已经逐渐向着智能交互、自然交互等方向转变。人机交互关注的重点也从定义交互方式,设计交互语义等发展为关注用户的脑电波,进而挖掘用户隐式需求等。脑电波是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因此,脑电波是重要的生物信号,其表征人类大脑的活动。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示例性框图。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控制装置100包括提取单元110和控制单元12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提取单元110用于提取用户的脑电波信号,所述控制单元120用于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可以基于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当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时,做出相应的提醒或者减速控制,这样就提高了用户驾驶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识别精度。

可选地,所述警示提醒可以包括文字提醒和/或语音提醒,以提醒用户此时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用户可以进一步采取车辆减速操作、停车操作或者其他操作。较佳地,所述警示提醒的内容以少量、简洁为主,以便于用户及时注意到所述警示提醒。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的脑电波信号通过脑电检测装置采集得到,例如头戴设备。具体地,可以是电极帽。所述脑电检测装置与所述车辆控制装置100相连,例如通过蓝牙、有线通信或者无线通信,从而将采集到的脑电波信号传递给所述车辆控制装置100,所述车辆控制装置100基于所述脑电波信号,并通过提取单元110和控制单元120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进而做出相应的控制,以保障用户(驾驶人员)的安全。脑电的车辆控制准确度高于其他的车辆控制方式,脑电识别具有难以复制、唯一性等特点,这样降低了驾驶安全风险,提高了识别精度。

脑电波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对脑电波的波形分类主要是依据其频率的不同而划分的,通常来说,频率慢的波形,其幅值比较大,而频率快的波形,其幅值比较小。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的,可划分为四个波段:δ波,频率为1-3hz,幅度为20-200μv;θ波,频率为4-7hz,幅度为5-20μv;α波,频率为8-13hz(平均数为10hz),幅度为20-100μv;β波,频率为14-30hz,幅度为100-150μv。除此之外,在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时,常可见一种频率较β波更高的γ波,其频率为30-80hz,波幅范围不定;而在睡眠时还可出现另一些波形较为特殊的正常脑电波,如驼峰波、σ波、λ波、κ-复合波、μ波等。一般而言,在紧张状态下,大脑产生的是β波;当身体放松,大脑比较活跃,灵感不断的时候,大脑产生的是α波;当感到睡意朦胧时,大脑产生的是θ波;进入深睡时,大脑产生的是δ波。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120用于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脑电波信号中的θ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θ波阈值,β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β波阈值,或者,γ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γ波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需要说明的是,当脑电波信号中的θ波所占比重超出θ波阈值,β波所占比重超出β波阈值,或者,γ波所占比重超出γ波阈值时,则可以判断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所述不安全驾驶状态可以包括疲劳、分心和兴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θ波阈值、β波阈值、γ波阈值可以预先设置。可选地,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预先不同的设置θ波阈值、β波阈值、γ波阈值,以满足用户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通过脑电波信号的频率强度、幅值及其比重等参数来判断用户所处心理、情绪状态以及注意力集中度。一旦监测到用户处于不安全的驾驶状态,即刻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提取单元110用于对用户的脑电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将所述用户产生的脑电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并以预处理后的脑电波波形作为判断对象,可以提高脑电波的波形规整性,提高控制单元120的工作效率。可选地,所述预处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放大、转换、去噪或者分析等处理,从而得到便于后续信息处理的脑电波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120还用于计算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若所述时间超过不安全时间阈值,则控制车辆停止。具体地,当所述控制单元120判断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时,则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同时开始计时,计算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当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超过所述不安全时间阈值时,控制车辆停止。可选地,所述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是指用户持续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可见,如果持续检测到用户的不安全驾驶状态超过一定时限,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车辆停止,以保障用户的安全驾驶。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包括提取单元和控制单元,还包括推送单元130,所述推送单元130用于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所述控制单元130还用于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对所述操作指令是否保持关注,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具体地,在所述推送单元130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后,所述控制单元130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脑电波信号中的α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α波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可选地,所述推送单元130用于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可以包括车辆转弯指令、车速指令、来电接通指令、背光亮度调节或者音乐播放指令等等。

因此,如果用户需要操控某项指令,只需对所推送的操作指令保持高度关注,使得用户脑电波信号中的α波所占比重超出α波阈值,那么所述控制单元130就可以发出相应的操作指令,从而控制相应的器件执行相应的操作。可见,用户的视线由始至终不需离开前方路面,只需要控制脑电波信号即可,因此安全性大大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130用于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计算用户对所述操作指令保持关注的时间,若所述时间超过关注时间阈值,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130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脑电波信号中的α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α波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开始计时,当用户保持关注的时间超过关注时间阈值时,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并取得相同的技术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1,提取用户的脑电波信号;

步骤32,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可以基于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当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时,做出相应的提醒或者减速控制,这样就提高了用户驾驶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识别精度。

可选地,所述警示提醒可以包括文字提醒和/或语音提醒,以提醒用户此时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用户可以进一步采取车辆减速操作、停车操作或者其他操作。较佳地,所述警示提醒的内容以少量、简洁为主,以便于用户及时注意到所述警示提醒。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的脑电波信号通过脑电检测装置采集得到,例如头戴设备。具体地,可以是电极帽。所述车辆控制方法基于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进而做出相应的控制,以保障用户(驾驶人员)的安全。脑电的车辆控制准确度高于其他的车辆控制方式,脑电识别具有难以复制、唯一性等特点,这样降低了驾驶安全风险,提高了识别精度。

所述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包括: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脑电波信号中的θ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θ波阈值,β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β波阈值,或者,γ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γ波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需要说明的是,当脑电波信号中的θ波所占比重超出θ波阈值,β波所占比重超出β波阈值,或者,γ波所占比重超出γ波阈值时,则可以判断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所述不安全驾驶状态可以包括疲劳、分心和兴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θ波阈值、β波阈值、γ波阈值可以预先设置。可选地,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预先不同的设置θ波阈值、β波阈值、γ波阈值,以满足用户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通过脑电波信号的频率强度、幅值及其比重等参数来判断用户所处心理、情绪状态以及注意力集中度。一旦监测到用户处于不安全的驾驶状态,即刻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提取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包括:对用户的脑电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将所述用户产生的脑电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并以预处理后的脑电波波形作为判断对象,可以提高脑电波的波形规整性。可选地,所述预处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放大、转换、去噪或者分析等处理,从而得到便于后续信息处理的脑电波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控制方法还包括:计算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若所述时间超过不安全时间阈值,则控制车辆停止。具体地,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1,提取用户的脑电波信号;

步骤42,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43;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41;

步骤43,发出警示提醒和/或控制车辆减速,同时开始计时,计算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

步骤44,当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超过所述不安全时间阈值时,控制车辆停止。

可选地,所述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是指用户持续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的时间。可见,如果持续检测到用户的不安全驾驶状态超过一定时限,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车辆停止,以保障用户的安全驾驶。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车辆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51,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

步骤52,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对所述操作指令是否保持关注,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53;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51;

步骤53,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

具体地,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后,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脑电波信号中的α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α波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可选地,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可以包括车辆转弯指令、车速指令、来电接通指令或者音乐播放指令等等。

因此,如果用户需要操控某项指令,只需对所推送的操作指令保持高度关注,使得用户脑电波信号中的α波所占比重超出α波阈值,那么所述控制单元130就可以发出相应的操作指令,从而控制相应的器件执行相应的操作。可见,用户的视线由始至终不需离开前方路面,只需要控制脑电波信号即可,因此安全性大大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

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计算用户对所述操作指令保持关注的时间,若所述时间超过关注时间阈值,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

具体地,可以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脑电波信号中的α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α波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开始计时,当用户保持关注的时间超过关注时间阈值时,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

由于其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平视显示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获取单元210、显示装置220、投射单元230、显示媒介240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100,其中,所述显示装置220上的显示图像通过投射单元230投射到所述显示媒介240上;所述获取单元230用于获取用户眼睛在显示媒介240或者显示装置220上的注视点的位置信息;所述车辆控制装置100中的控制单元120用于根据所述注视点的位置信息,发出执行与所述位置信息相对应的操作的指令。具体地,所述投射单元230包括投影镜和其他光学元件,信号光源由显示装置220发出光线,并经由投影镜、一系列光学元件投射到显示媒介240上,从而在显示媒介240上显示出图像。可选地,所述显示媒介240是前挡风玻璃,以便于用户方便观看显示装置220所显示的内容。所述控制单元120用于根据所述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以文字提醒的方式在显示装置220上显示(相应地投射在显示媒介240上),以提醒用户此时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

为了提高行车安全,投射在显示媒介240上的内容易少量、简洁为主。所述显示媒介240上还可以投射箭头标识方向、超速情况、前方障碍物、来电提醒和音乐播放等等。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控制装置100中的推送单元130将向用户推送操作指令显示在显示装置220上(相应地投射在显示媒介240上),所述控制单元130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对所述显示装置220或者显示媒介240当前显示的操作指令是否保持关注,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出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因此,用户视线由始至终不需离开前方路面,就可以实现相应的操作,因此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单元230包括红外发射单元和位置计算单元,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用于向用户眼睛发射红外光,并在用户眼睛的两个瞳孔中形成光反射点,所述位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反射点确定用户眼睛在显示媒介240或者显示装置220上的注视点的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装置220或者显示媒介240都能够响应于所述光反射点。因此,所述平视显示装置可以基于用户眼睛实现与所述注视点的位置对应的操作,从而提高用户驾驶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媒介240为挡风玻璃,其材质可以为透明玻璃或者透明塑料,所述显示媒介240的内表面设置有楔形的半透反射膜241,所述半透反射膜241的厚度从车辆底部至车辆顶部逐渐变厚。所述半透反射膜241下侧厚度小于上侧厚度,所述半透反射膜241的夹角在0.02-2.2°之间。图7a未设置为半透反射膜时的光路图,7b为设置半透反射膜时的光路图,以玻璃材质的挡风玻璃为例,a为入射光线,b为玻璃内侧表面反射光线,c为玻璃内侧表面反射光线,b’为半透反射膜内侧表面反射光线,c’为半透反射膜外侧表面反射光线。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侧是指面向车内的一侧,所述外侧是指背离车内的一侧。通过图7可以看出,所述半透反射膜241利用棱镜折射和光程差,使得半透反射膜241内外侧表面的反射光线能够有重合区域,虚实影像合为一体,从而解决在挡风玻璃上形成反射光晕以及画面重影等问题。

一般来说,平视显示画面的显示亮度要在环境光亮的15-300%,50%为最佳,过亮或者过暗都会导致驾驶员不能兼顾路况和显示画面。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平时显示装置还包括环境光检测单元,所述环境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光的亮度,所述车辆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单元120用于当环境光小于第一亮度阈值、且所述注视点不在显示媒介和显示装置上时,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调低背光亮度的指令;或者用于当环境光大于第二亮度阈值、且所述注视点在显示媒介和显示装置上时,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调高背光亮度的指令。其中,所述第二亮度阈值大于第一亮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视显示装置利用利用用户的直接观感调节亮度,使得每个用户能够真正看清平视显示画面,且不至于影响路况观察。为提高判断的准确度,结合获取单元230确定用户眼睛的注视点。当环境光较暗(小于第一亮度阈值),并且用户感到平视显示画面影响到了路况观察时,用户会将注视点更多放到路况观察上,那么获取单元230无法获取到在显示媒介和显示装置上的注视点,所述控制单元120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调低背光亮度的指令,以使平视显示画面不至于喧宾夺主。用于当环境光较亮(大于第二亮度阈值)时,并且用户正常平视前方,那么获取单元230获取到在显示媒介和显示装置上的注视点,控制单元120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调高背光亮度的指令。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视显示装置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体视力对亮度差异的直观感受来调节显示装置的背光亮度,使得用户观看显示媒介上的投影画面时更为舒适。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单元120用于当环境光小于第一亮度阈值、且所述注视点不在显示媒介和显示装置上时,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对调低背光亮度的指令是否保持关注,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调低背光亮度的指令;或者,用于当环境光较亮、且所述注视点在显示媒介和显示装置上时,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对调低背光亮度的指令是否保持关注,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调高背光亮度的指令。

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130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所述脑电波信号中的α波所占比重是否超出α波阈值。因此,如果用户需要操控背光亮度,还需要对所述调节背光亮度的指令保持高度关注,使得用户脑电波信号中的α波所占比重超出α波阈值,那么所述控制单元130就可以发出调光指令,从而控制背光亮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操控准确性和高效性。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130还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计算用户对所述调节背光亮度的指令保持关注的时间,若所述时间超过关注时间阈值,则判断为保持关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视显示装置利用利用用户的直接观感与脑波的反馈调节亮度,使得每个用户能够真正看清平视显示画面,且不至于影响路况观察。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投射单元230可以安装在仪表盘内,所述显示装置220包括液晶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由于对影像亮度要求非常高(人眼看到通常需上万nit),背光需采用超高亮的小微型led,但是现在一般液晶显示屏的透过率不到8%,彩色滤光片在吸收部分色光的时候产生的热量会很大,容易烧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采用全玻璃结构,无传统彩色滤光片和高分子膜材,滤光、偏光、导光等结构均集成于玻璃基板,透过率可达30%以上,从而避免彩色滤光片产生大量的热量。可选地,还可以在液晶显示模组表面或者背光侧增加促使光线偏转的光学结构,将光线出光角度调整,而不会降低亮度。所述光学结构为柱状光栅,可独立或与其他结构层复用,避免画面信息漏光造成在挡风玻璃的反射。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平视显示装置可以基于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当用户处于不安全驾驶状态时,做出相应的提醒或者减速控制,这样就提高了用户驾驶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识别精度。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平视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楔形的半透反射膜,使得半透反射膜内外侧表面的反射光线能够有重合区域,虚实影像合为一体,从而解决在挡风玻璃上形成反射光晕以及画面重影等问题。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