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气弹簧防爆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084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防爆车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联气弹簧防爆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民用防爆轮胎实际上叫“泄气保用轮胎”,充气后的轮胎胎壁是支撑车辆重量的主要部位。该轮胎在泄气的情况下,车辆仍然可以80公里/小时的车速行驶80公里,但该轮胎修补非常麻烦,一旦扎破就得换新了,不能算真正的防爆轮胎。

另一种军用蜂巢防爆轮胎,将原来的充气部分用蜂巢结构来代替,这样一来就可以起到与传统轮胎类似的减震作用了,不存漏气问题。但其缺点是噪音大,舒适性差,防震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气弹簧防爆车轮。

本发明的实现方法:一种并联气弹簧防爆车轮,由轮毂、轮辋(气弹簧缸体)、支撑柱塞(气弹簧柱塞)、轮胎、铰接球头罩和导向套组成。

轮毂和轮辋做成一体,轮辋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环柱,被加工成气弹簧缸体,成型后的缸体外圆周360度均布深孔,用来安装支撑柱塞(气弹簧柱塞),并且所有深孔互相连通,内部再充以高压气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并联的气弹簧。

所述的支撑柱塞(气弹簧柱塞)与导向套配合,通过导向套上的螺纹安装在并联气弹簧缸体上,并通过缸体内的高压气体起到缓冲、吸收地面震动和冲击的作用。支撑柱塞、轮毂和轮辋采用镁锂合金、镁铝合金材料制成,强度高,重量轻,导热快。

所述的每个支撑柱塞的球形顶端通过铰接球头罩支撑并涨紧轮胎,构成一个完整的车轮。铰接球头罩由耐磨合金制作,其作用是减少柱塞所受的径向力,并使柱塞牢牢抓住轮胎。

所述的轮胎与所有的铰接球头罩做成一体,并将所有的支撑柱塞连接成一个车轮形状,使车轮接触地面运动,并对支撑柱塞起到保护和防尘作用。给并联气弹簧充以一定压力的气体后,柱塞涨紧轮胎、支撑车体重量并保证舒适性。

所述的车轮充气有两种方案,方案1:通过气门嘴定期充气;方案2:针对全浮式半轴,通过增压气泵、旋转接头和管路连接给气弹簧体充气,这样可以提高压力或降低压力,以适应不同的路面,保证舒适性。持续的泵压供给一方面可以保证气弹簧的稳定工作——可以弥补失效前期少量的泄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压力表实时监控各个车轮的压力情况,保证行车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柱塞和缸体是金属的,不怕刺穿,甚至是子弹,轮胎不需要充气,也就不怕划伤和刺穿,不会再担心爆胎了;并联气弹簧车轮即使漏气了,缸体也会支撑车身,不会象爆胎那样造成车毁人亡。

本发明不仅可用于普通车辆,也可用于军车,具有较强的防弹防爆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车轮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车轮轴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轮毂1,轮辋(气弹簧缸体)2,支撑柱塞(气弹簧柱塞)3,轮胎4,铰接球头罩5,密封圈6,导向套7,气室8,气室连通孔9,气门嘴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一个优化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结构的具体限定。实施例参见图1、图2。

一种并联气弹簧防爆车轮,由轮毂1、轮辋(气弹簧缸体)2、支撑柱塞(气弹簧柱塞)3、轮胎4、铰接球头罩5组成。

轮毂1和轮辋2采用镁锂合金mg-14li-3al制成一体,轮辋2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环柱,沿着圆周表面均布36排、每排4个孔的气弹簧缸体,缸体内部通过气室连通孔9互相连通,支撑柱塞3通过导向套7安装在气室8中。

轮胎4内表面对应柱塞球头点镶嵌铰接球头罩5,材质为耐磨合金。并联气弹簧通过气门嘴10充气后,柱塞球头进入球头罩内,轮胎4被涨紧。

车轮转动中,支撑柱塞3通过密封圈6保持内部气压,通过往复运动来缓冲地面震动和冲击。轮胎4起到保护支撑柱塞3、减震和耐磨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支撑柱塞3的数量可根据载荷及使用要求调整。充气方式采用方案1,与普通轮胎相同。

本发明结构简单,支撑柱塞强度高,互换性好,不需要备胎,即使轮胎被刺穿、割伤仍然可正常行驶;即使柱塞和缸体漏气,也可支撑车身,不会发生“爆胎”翻车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变动,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气弹簧防爆车轮,属于防爆车轮领域,由轮毂、轮辋、支撑柱塞、轮胎、铰接球头罩和导向套组成。所述的轮毂和轮辋做成一体,轮辋外圆周360度均布深孔,用来安装支撑柱塞,所述的支撑柱塞与导向套配合,通过导向套上的螺纹安装在轮辋上,轮辋内所有深孔互相连通,内部再充以高压气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并联的气弹簧。所述的每个支撑柱塞的球形顶端通过铰接球头罩支撑并涨紧轮胎,构成一个完整的车轮。支撑柱塞、轮毂和轮辋采用镁锂合金、镁铝合金材料制造,强度高,重量轻,导热快。本发明的防爆车轮结构简单、坚固,能防止因刺穿或爆胎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民;郑建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志民;郑建丰
技术研发日:2017.10.12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