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装在轮辋轮槽中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33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用于安装在轮辋轮槽中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辋/轮胎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轮辋轮槽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行驶中的汽车在爆胎时,轮胎胎唇滑入轮辋轮槽部位,轮胎阻力增大随之轮胎脱离轮辋,丧失支撑力,车身自身重量下沉会导致轮辋直接与路面接触,从而导致车辆失控产生严重的侧滑、侧翻现象。轮胎与轮辋分离,车辆在制动时,轮辋和轮胎轴向转动不同步,会严重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制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安装在轮辋轮槽中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在爆胎时,增强轮胎不会脱离轮辋,有效支撑轮胎,又可以解决轮胎与轮辋转速不同步的问题。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安装在轮辋轮槽中的装置,包括: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形带体,每个所述环形带体的两端各有一个接头,每个所述环形带体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方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装置,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相邻的环形带体之间的相邻的两个接头;

用于轮辋锁胎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包括相互固定的方体的第一支撑脚和方体的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二支撑脚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脚的宽度;所述第一支撑脚的截面为与所述方孔相配的方形;所述第一支撑脚穿过所述方孔并延伸出端部;所述第二支撑脚用于与轮辋轮槽接触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脚具有不同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脚具有小、中、大三种规格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为包括第一螺栓、配套的具有螺孔的第一挡块、配套的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螺母和不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栓一端的第二螺母,或者所述固定装置为弯杆装置,或者所述固定装置为前两种固定装置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弯杆装置包括弯杆、第二螺栓、配套的具有螺孔的第二挡块、配套的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螺母和不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栓一端的第四螺母;所述弯杆呈“U”型并具有与轮辋轮槽相适配的弧形,所述弯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和与所述安装孔相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大小与所述第三螺母或第四螺母的大小相配,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安装孔并使所述第三螺母或所述第四螺母卡接在所述安装槽中,通过所述第二挡块夹紧。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一体连接有一弯折的唇边部,该接头与唇边部组合具有弯形的通孔结构,所述通孔结构包括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或所述第二螺母大小相配的通孔。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方孔中至少留出一个用来安装发射装置或监控装置的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方形的第一支撑脚穿过方孔并延伸出端部以及第二支撑脚的截面为方形,用于与轮辋轮槽接触支撑,从而在爆胎时,减少轮胎爆胎前后车轮半径变化量,减少爆胎一侧车轮的下沉量,故而阻止轮胎脱离轮辋;其中,第一支撑脚延伸出的端部用于在爆胎后与轮胎间接接触,确保车辆在制动时轮胎与轮辋转速同步;第二支撑脚有效增加与轮辋轮槽接触面的摩擦力,有效增强轮辋锁胎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安装在轮辋轮槽中的装置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一水平面上显示的小中大三个规格的三个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脚安装在环形带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弯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安装在轮辋轮槽中的装置,包括: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形带体1,可优选为两个环形带体,如图1所示的两个环形带体,每个环形带体的两端各有一个接头2,每个环形带体1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方孔3;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装置4,可相对应地优选为两个固定装置,即固定装置的数量与环形带体的数量相当;每个固定装置4固定连接相邻的环形带体1之间的相邻的两个接头;

用于轮辋锁胎的支撑装置5,支撑装置5包括多个支撑脚6,每个支撑脚包括相互固定的方体的第一支撑脚7和方体的第二支撑脚8,第二支撑脚8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脚7的宽度;第一支撑脚7的截面为与方孔相配的方形;第一支撑脚7穿过方孔3并延伸出端部,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脚8用于与轮辋轮槽接触支撑。

其中方体包括正方体或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带体的表面设置为方孔,以及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设置为方体,简称为方孔设计;本实用新型不采用圆孔设计,即环形带体的表面不设置为圆孔,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不设置为圆体,圆体包括圆柱体或圆台。发明人发现,使用方孔设计比圆孔设计更有其独有的优点:

如果采用圆孔设计,一方面,支撑脚如若由硬度较强的材质制成,支撑脚圆周虽与轮辋圆周吻合但安装时将很难固定在轮辋轮槽处,如果用硬度较弱的材质制成,支撑脚圆周与轮辋的圆周吻合度不够,接触时就会有角度和接触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产品安装不紧的情况发生,进而不能够在爆胎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导致爆胎应急效果减弱。另一方面,圆孔安装也有一定间隙,行驶一段时间,整体紧固性降低,再加上支撑脚与轮毂轮槽底部摩擦系数如果不够,会导致支撑脚在轮毂轮槽中滑动增大,导致爆胎应急效果减弱。

采用方孔设计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定位性比较好,方孔的定位功能比圆孔功能好,从而减少圆孔安装的空隙,以及消除可转动性,从而方孔设计比圆孔设计在抗旋转功能上更为优越,从而增加整体的安装紧固性。另一方面,方孔设计能够增加与轮辋轮槽的接触面和摩擦力,这种接触面的增加不仅仅增加的是底面的接触面积,也包括侧面与轮辋轮槽的接触面积,从而在整体上增加了摩擦力,能够更加稳固地安装在轮辋轮槽中,从而更有效增强支撑脚对轮辋锁胎的支撑作用。第三方面,能够有效保证爆胎时轮胎与轮辋同步运转和爆胎时车身下沉后提供的稳固的支撑力。

第二支撑脚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轮辋轮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脚具有小、中、大三种规格的尺寸,如图2所示的,第二支撑脚8在宽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尺寸。第二支撑脚的不同的宽窄设计,其具有的作用在于,针对具体的轮辋轮槽,能够有效地选择合适的规格尺寸,有效调节轮辋轮槽的接触面和摩擦力以及与轮辋轮槽安装的紧固性。

固定装置4可以为包括第一螺栓15、配套的具有螺孔的第一挡块21、配套的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螺母16和不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栓一端的第二螺母22,通过第一挡块和第一螺母夹紧固定,将此固定装置称为第一螺栓固定装置;作为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该第一螺栓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防脱胶垫;作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固定装置也可以为弯杆装置;作为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固定装置还可以为弯杆装置和第一螺栓固定装置的组合,图2所显示的即是该种组合。此时,弯杆装置和第一螺栓固定装置都是独立地连接相邻的环形带体之间的相邻的两个接头。

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弯杆装置包括弯杆9、第二螺栓10、配套的具有螺孔的第二挡块23、配套的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螺母11和不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螺栓一端的第四螺母24;如图4所示,弯杆9呈“U”型并具有与轮辋轮槽相适配的弧形25,弯杆9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12和与所述安装孔相通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大小与第三螺母11或第四螺母24的大小相配,第二螺栓10穿过安装孔12并使第三螺母11或第四螺母24卡接在安装槽13中,通过第二挡块23夹紧。即第二螺栓可以从里往外插入安装孔,也可以从外往里插入安装孔,并优选从外往里插入安装孔。弯杆的作用在于,能够包绕胎压检测装置在其“U”型内安装;安装槽的作用在于,可拆卸地卡接第四螺母;本实用新型不采用在第二螺栓弯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凸起结构。发明人发现,比起在第二螺栓弯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凸起结构相比,使用安装孔和安装槽以及第二螺栓穿过安装孔并使第二螺母卡接在安装槽中的固定方式更具有其独有的优点:

凸起结构一般都是固定大小的,或者直接一体成型,其无法调整与环形带体连接的松紧度。

而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母之间旋紧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从而可以调整与环形带体连接的松紧度,从而可以调节环形带体整体的直径大小,从而可以调整环形带体环绕轮辋轮槽安装时的松紧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接头2一体连接有一弯折的唇边部17,该接头2与唇边部17组合具有弯形的通孔结构18,通孔结构18包括设有与第一螺母16或第二螺母22大小相配的通孔19。该通孔19的作用在于,能够在安装时直接使第一螺母或第二螺母套入通孔内安装,或者在拆卸时直接从通孔处与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一起取出,从而使安装和拆卸都变得更为便捷,减少了单独取出或者单独装入第一螺母的步骤,这在批量安装和/或拆卸中效果显得更为明显和突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多个方孔3中至少留出一个用来安装发射装置或监控装置的方孔3。这样,例如发射装置不会被屏蔽,能够使得发射装置可与设置在车轮外部的任何接收器或其它发射器保持联通。监控装置,例如可检测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辋轮槽中的环境温度、轮胎的充气压力或车轮的转动速度,从而更好地掌握轮辋锁胎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将环形带体连接成一个环形,该环形是环绕安装在轮辋轮槽中,支撑装置安装在环形带体的内表面并使第一支撑脚从方孔凸出在外表面。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爆胎时,增强轮胎不会脱离轮辋,有效支撑轮胎,又可以解决轮胎与轮辋转速不同步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序号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同功能或同结构的部件或零件,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螺母、第二螺母。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只是示意地给出了方孔和支撑脚的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所需的方孔的数量和支撑脚的数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受此限制。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