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内饰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893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车辆内饰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内饰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人们对车辆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对于长时间驾车或乘车的用户来说,车辆的储物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相关的技术方案中,后备箱是用户最常用的储物空间,而在驾驶舱内,通常在前排中央扶处设置储物盒,或者在车辆座椅的下方设置抽屉。但是这种抽屉通常设置在车辆的前排座椅下方,对于后排座椅,则没有储物空间。由于车辆的储物空间不足,用户经常将鞋子等物品散放在座椅上、地毯上或是随意扔进后备箱,不够整洁也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内饰总成,该车辆内饰总成能够充分利用车辆座椅下方的空间,为用户提供储物空间。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内饰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内饰总成,包括位于座椅下方且相互间隔地上下延伸的地毯和地板延伸板,所述地毯和所述地板延伸板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地毯包括主体和用于开闭所述容纳腔的盖板。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周缘贴合于所述主体。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底部铰接于所述主体,以使所述盖板能够上下翻转。

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主体相铰接的位置设置有扭转弹簧。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顶部内侧表面贴有磁条。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拉手。

可选地,所述拉手为柔性拉绳。

可选地,所述容纳腔的长度大于270mm,宽度大于210mm,深度大于 150mm。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内饰总成,所述内饰总成为根据以上所述的车辆内饰总成。

可选地,所述座椅包括至少两个后排座椅,每个所述后排座椅的下方分别形成有所述容纳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位于车辆座椅下方的上下延伸的地毯和地板延伸板之间具有间隙,形成容纳腔,故在地毯上设置开口,通过盖板打开或关闭此开口,可以起到开闭容纳腔的作用。当容纳腔打开后,用户可以将适当的物品放入到容纳腔中,放置物品后,可以将盖板关闭,从而充分利用了座椅下方的空间,提高了车辆的储物能力。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内饰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内饰总成的侧视图。

图3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内饰总成的正视图。

图4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盖板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座椅 2 地毯

21 主体 22 盖板

3 地板延伸板 4 容纳腔

5 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指相应零部件在使用状态时的方向,也是以车辆的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前”“后”是以车辆的前后方向为基准定义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内饰总成,包括位于座椅1下方且相互间隔地上下延伸的地毯2和地板延伸板3,地毯2和地板延伸板3 之间形成容纳腔4,地毯2包括主体21和用于开闭容纳腔4的盖板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位于车辆座椅1下方的上下延伸的地毯2和地板延伸板3之间具有间隙,形成容纳腔,故在地毯2上设置开口,通过盖板22打开或关闭此开口,可以起到开闭容纳腔4的作用。当容纳腔4打开后,用户可以将适当的物品放入到容纳腔4中,放置物品后,可以将盖板22关闭,从而充分利用了座椅下方的空间,提高了车辆的储物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座椅1主要指的是车辆的后排座椅,车辆在装配过程中,位于座椅1下方的地毯2和地板延伸板3通常前后间隔设置,地毯2位于前方,地板延伸板3位于后方,使得二者之间形成间隙,本实施方式充分利用这一间隙,将其改造为可以放置物品的容纳腔4。

容纳腔4可以用来放置鞋类物品,具体地,容纳腔4的长度大于270mm,宽度大于210mm,深度大于150mm,以能够放置大多数鞋子。例如,容纳腔4的长度可以为280mm,宽度为250mm,深度为200mm,具有该尺寸的容纳腔4足够放置一双国标44号的鞋子。需要说明的是,容纳腔4的长、宽、深是根据其本身的形状以及所处位置定义的,具体而言,参照图2,容纳腔4的长度方向为垂直于图面的方向,容纳腔4的宽度指的是图面上下方向,容纳腔4的深度指的是图面左右方向。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地毯2的主体21形成开口,盖板22用于遮盖开口,本实施方式中,盖板22的周缘贴合于主体21,即,盖板22的形状与上述的开口形状相同。这样,当盖板22关闭容纳腔4后,地毯2的表面平整。进一步地,盖板22和主体21的材质以及颜色相同,提高地毯2的整体感。具体地,盖板22和主体21可以一体加工而成,从中截取一块作为盖板22,其余部分为主体21。

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22的底部可以铰接于主体21,以使盖板22 能够上下翻转,这样,盖板22打开后,用户可以从上方取放物品,视线也不会被盖板22遮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板22也可以通过与主体21的相对滑动或卡接配合等实现对容纳腔4的开闭。

进一步地,盖板22与主体21相铰接的位置可以设置有扭转弹簧,使得盖板22打开后,能够在扭转弹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具体而言,盖板22和主体21之间可以设置转轴,扭转弹簧的主体部分套设在转轴上,且两端分别固定盖板22和主体21上。

此外,还可以在盖板22的顶部内侧表面贴有磁条,通过磁条与盖板22 后方的地板等金属体产生的磁性吸合力,可以将盖板22定位在关闭位置,只有在用户施加外力时,才能够打开盖板22。盖板22的关闭不限于上述的方式,例如还可以为卡接等,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为了方便打开盖板22,盖板22上可以设置有提拉结构,例如凹槽式把手或凸起式拉手等,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盖板22的顶部外侧可以设置有拉手5,即,用户通过向前拉动拉手5可以打开盖板22。由于容纳腔4的空间有限,将拉手5设置在盖板22的外侧不会占据容纳腔4的内部空间,以提升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拉手5可以为柔性拉绳,例如棉布绳或皮革绳等,柔性拉绳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下垂状态。这样,一来拉手5不会碰撞坐在座椅1上的乘客的腿部,而二来不会划伤乘客的腿部。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内饰总成,车辆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车辆内饰总成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进一步地,座椅1包括至少两个后排座椅,每个后排座椅的下方分别形成有容纳腔4,以能够充分利用后排座椅下方的储物空间。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