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航仪金属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187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航仪金属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航仪金属固定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导航仪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车用导航仪是常用的导航仪之一,由此,汽车上必须有可供承载导航仪的装置,以方便驾驶员观望,于是导航仪固定座应运而生,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专用的汽车导航仪外,现在的移动设备和平板电脑大多都具备导航功能,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导航仪固定座,结构复杂,灵活性差,使用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航仪金属固定座,其灵活性高、稳固性佳、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航仪金属固定座,包括用于夹持导航仪的夹持部、装设于夹持部一侧的连接座以及用于吸附在固定平面的吸盘组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连接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吸盘组件设有连接球轴,所述连接座延伸有与连接球轴相适配的球轴连接部,连接球轴装设于球轴连接部并可360度转动,所述吸盘组件设有真空吸盘和用于锁紧真空吸盘的旋转连接件,旋转连接件凸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连接座凹设有与第一卡接部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可卡入第二卡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盘组件还设有吸盘外壳,所述真空吸盘设有所述吸盘外壳下侧,所述吸盘外壳上侧凹设有用于容置旋转连接件的收容部,旋转连接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收容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盘外壳和连接球轴一体成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吸盘组件的横截面均呈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吸盘组件吸持在固定平面,通过转动旋转连接件,可将真空吸盘压紧贴合在所述固定平面上,稳固性更佳,通过所述夹持部固持导航仪,操作更为简单便捷,连接球轴装设于球轴连接部并可360度转动,所述吸盘组件由此可相对所述连接座360度转动,以调整导航仪至最佳的查看位置,使用方便,灵活性更高,不使用时,第一卡接部可卡入第二卡接部,所述吸盘组件由此与所述连接座卡合固定,使用简单,稳固性更好。

2.将旋转连接件装设于所述吸盘外壳的收容部,一方面,通过转动旋转连接件,可将真空吸盘压贴在所述固定平面上,操作简单,稳固性更佳,另一方面,可节省空间,结构更为紧凑。

3.所述吸盘外壳和连接球轴一体成型,组配更为便捷,使用更为简单。

4.呈圆形结构设置的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吸盘组件可提升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和吸盘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1.夹持部、2.连接座、21.球轴连接部、22.第二卡接部、3.吸盘组件、31.真空吸盘、32.旋转连接件、321.第一卡接部、33.连接球轴、34.吸盘外壳、341.收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至图4,一种导航仪金属固定座,包括用于夹持导航仪的夹持部1、装设于夹持部1一侧的连接座2以及用于吸附在固定平面的吸盘组件3,所述夹持部1与所述连接座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吸盘组件3设有连接球轴33,所述连接座2延伸有与连接球轴33相适配的球轴连接部21,连接球轴33装设于球轴连接部21并可360度转动,所述吸盘组件3设有真空吸盘31和用于锁紧真空吸盘31的旋转连接件32,旋转连接件32凸设有第一卡接部321,所述连接座2凹设有与第一卡接部321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22,第一卡接部321可卡入第二卡接部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组件3吸持在固定平面,通过转动旋转连接件32,可将真空吸盘31压紧贴合在所述固定平面上,稳固性更佳,通过所述夹持部1固持导航仪,操作更为简单便捷,连接球轴33装设于球轴连接部21并可360度转动,所述吸盘组件3由此可相对所述连接座2三百六十度转动,以调整导航仪至最佳的查看位置,使用方便,灵活性更高,不使用时,第一卡接部321可卡入第二卡接部22,所述吸盘组件3由此与所述连接座2卡合固定,使用简单,稳固性更好。

图1和图2示出,本实施例的所述吸盘组件3还设有吸盘外壳34,所述真空吸盘31设有所述吸盘外壳34下侧,所述吸盘外壳34上侧凹设有用于容置旋转连接件32的收容部341,旋转连接件32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收容部341,如此,通过转动旋转连接件32,可将真空吸盘31压贴在所述固定平面上,操作简单,稳固性更佳。

图4示出,本实施例的所述吸盘外壳34和连接球轴33一体成型,如此,组配更为便捷,使用更为简单。

本实施例的所述连接座2和所述吸盘组件3的横截面均呈圆形结构,如此,可提高本实施例的整体美观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