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2564发布日期:2018-09-08 00:1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座椅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在于支承乘坐者的重量,缓和由车身传来的振动和冲击,为乘员提供舒适的安全的乘坐环境。因此在设计座椅时,要追求座椅良好的经济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主要通过减少座椅功能 (譬如,有些座椅仅具有前后调节以及靠背倾斜调节功能,而省去座椅高度调节功能),或者,选用低成本材料等等手段来追求成本的最低化,这样必然会牺牲座椅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有必要通过可靠的结构设计来平衡座椅的经济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骨架,该汽车座椅骨架具备前后调节、靠背倾斜调节以及上下调节功能,且成本较低,平衡了汽车座椅的经济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包括靠背、坐盆以及滑轨。所述靠背的框架由管材与钣金件结合组成。所述坐盆的框架是钣金件结构,所述坐盆配置有升降机构,所述靠背和坐盆通过调角器连接,所述坐盆和滑轨通过升降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的管材为一根弯管,所述钣金件为左右两块靠背侧板,所述左、右靠背侧板分别安装在所述弯管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坐盆的框架包括两侧的盆侧板和位于前端的前盆面,所述两侧的坐盆侧板通过支撑件连接起来,所述支撑件数量为两根,分别为前管支撑件和后管支撑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坐盆前部的前连接件和设置在坐盆后部的后连接件,所述坐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滑轨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件数量为四根,分别为左前连接件、左后连接件、右前连接件、右后连接件;所述滑轨数量有两条,每条滑轨上设置两根支架,分别为左前侧支架、左后侧支架、右前侧支架、右后侧支架;所述四根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四个支架一一对应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前盆面、坐盆左侧板、坐盆右侧板、左前连接件、右前连接件、左前侧支架、右前侧支架组成防前滑结构;所述左前连接件、右前连接件分别与左前侧支架、右前侧支架连接。

另一种改进,所述坐盆左侧板、坐盆右侧板、左前连接件、右前连接件、左前侧支架、右前侧支架以及后管调高机构组成防下潜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可以向后倾斜至水平位置从而达到平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具备前后调节以及靠背倾斜调节功能以及上下调节功能,通过调角器实现靠背倾斜调节功能,通过滑轨实现前后调节的功能,通过升降机构实现上下调节的功能,且坐盆框架由优化的钣金结构构成、靠背的框架由管材与钣金件相结合组成,从而成本较低。还能够实现防止乘客前滑,做到了经济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平衡,符合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骨架总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靠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坐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潜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座椅骨架,包括靠背1、坐盆2以及滑轨3。坐盆2连接于滑轨3的活动轨道上。现有座椅骨架一般都采用靠背和坐盆连接,坐盆和滑轨连接的装配方法,本实用新型采用同样的连接方式,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更稳定,可以达到在优化结构后能够减少成本与重量的目的。

如图2所示,靠背1包括一根弯管10,弯管10上焊接有用于支撑发泡材料的左侧靠背板11与右侧靠背侧板12。靠背1装配了两个调角器。可以注意到,靠背1是一种双调角器、双侧侧板和单根弯管的靠背结构。现有座椅骨架无论是双调角器还是单调角器结构,一般都有两个靠背侧板,而且与调角器连接需要额外的钣金件,但是,此骨架进行了结构优化:用靠背以一根弯管与双侧侧板做为靠背框架,并用双调角器直接固接靠背侧板,用于支撑整椅发泡,在优化强度的同时,一并减少了座椅的成本和重量。调角器可采用市售产品,在此不赘述其结构。

如图3所示,坐盆2的框架同样是由两侧坐盆侧板结构构成。目前市场上虽然同样通常采用全支撑的坐盆或者与本实用新型类似的冲压件拼接的框架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优化,提高了产品的强度以及性能,同时降低了冲压件尺寸与用料,从而减少了座椅的成本。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坐盆前部的前连接件和设置在坐盆后部的后连接件。

如图4所示,滑轨3可直接采用市售产品,在此不赘述其结构。

如图5所示,以座椅左侧为例,在座椅到达设计的最低位置的时候,前连接件100会受到坐盆前管支撑件200的限制,后连接件300会受到焊接在坐盆后管的调高机构的400的限制,使得坐盆在受到冲击时不会出现下潜与严重偏移的现象。调高机构同样也可采用市售产品。

同时参照图1和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前撞时限制乘坐者前滑的结构,由坐盆前端焊接的钣金件500、坐盆右侧侧板7、坐盆左侧侧板8、滑轨右侧前支架700和滑轨左侧前支架800组成。两侧侧板7和8连接坐盆前管支撑件200和坐盆后管支撑件600,坐盆前管支撑件200、坐盆左前连接件100分别连接滑轨左侧前支架700,坐盆右前连接件900连接滑轨右侧前支架800。当车身发生前撞时,乘客前滑冲击坐盆前端钣金件500,而前端钣金件500左右两侧与两侧侧板7和8采用焊接工艺,所以在受到冲击时分别被两侧侧板7和8的限制,这样可以有效的在前撞时,阻止乘客前滑。

基于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该清楚,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局限于上面说明书中所阐述的特定细节,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或范围的对本实用新型的许多显而易见的改变同样可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