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间座椅位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1383发布日期:2018-12-22 08:4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具有中间座椅位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中间座椅位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车辆,在所述车辆中驾驶员座椅布置在中间或布置得相对远离车身结构的外边缘或布置在乘客舱中。为了便于上车和下车,在这种车辆中提出一种转动座椅,该转动座椅可以在中心的或偏心的转动支座上转动。这种转动座椅具有如下缺点:所述转动座椅需要非常大的重量和非常大的结构空间或大的结构高度。附加地,所述转动座椅操纵麻烦。此外,这种转动座椅对于用户的上车和下车状况既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也不舒适。由此在专业的和商用的车辆中尤其通常导致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在具有中间座椅位置的车辆中改善上车和下车状况。

该任务在具有中间座椅位置的车辆中通过枢转设备解决,该枢转设备接收驾驶员座椅的至少一个座椅面并且至少所述座椅面从中间座椅位置移动到相对于乘客舱的可进入位置,该可进入位置靠近或相邻于侧面的至少一个门地设置并且逆着行驶方向地缩回。由此显著地改善上车和下车状况,因为至少所述座椅面从中间座椅位置出发定位在侧面的所述至少一个门处或旁边,并且驾驶员能够以在人体工程学方面有利的方式上车和下车。此外,这种至少借助枢转设备从中间位置可移动到可进入位置中的座椅面具有如下优点:座椅面在朝着门指向的方向上部分地转动,使得能够实现对健康有利的上车和下车,因为减少驾驶员为了上车和下车所需的身体转动。此外,枢转设备具有如下优点:中间座椅位置相对于传统的座椅位置还可以朝着a柱的方向向前错位并且仍可容易地进入乘客舱。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座椅面通过枢转设备沿着圆形轨道受引导。由此,可以实现座椅面从中间座椅位置到可进入位置中以及返回的安全和受控制的枢转运动,该枢转运动可以由驾驶员简单地实施。

此外,座椅面优选通过枢转设备围绕固定的转动点在乘客舱内部可移动地受引导。由此能够为座椅面建立连续的枢转半径,由此简化沿枢转设备的移动运动。

优选地,枢转设备的圆形轨道从车辆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直至乘客舱的侧面的至少一个门、优选在侧面的两个门之间延伸。由此,驾驶员可以如习惯的那样(如在右置转向盘或左置转向盘的情况下)从具有中间座椅位置的车辆下车,其中,附加地提供如下优点:座椅面沿下车方向基于枢转设备容易转动,并且由此减少驾驶员在上车和下车时的向外转动和向里转动。这保护驾驶员的脊柱和骨盆关节区域。

优选地,枢转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导轨,沿着该导轨可移动地引导接收座椅面的滑架。这种布置能够实现结构简单的构造。此外,可以实现座椅面相对于导轨的容易的移动运动。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导轨设置在导向支座上,该导向支座在车辆支承结构的两个纵向支架之间延伸。这不仅能够实现在乘客舱内部的枢转区域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且同时用于改善车辆支承结构、尤其是底部组件的弯曲刚度和/或扭转刚度。

有利地,滑架借助于滚轮或滑动元件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导轨受引导。由此能够实现简单的并且结构合理的构造,该构造由于使用大批量产品的滚轮或滑动元件是成本有利的。同时,这种枢转设备在移动运动时是低噪声的。

此外,优选在驾驶员座椅支座上设置有两个同心地走向的导轨,通过所述导轨引导三个彼此配属的或至少成对地彼此配属的并且支承在滑架上的滚轮。这是结构简单的构造并且确保滑架不扭转至导轨。

在滑架上彼此相对置地布置的滚轮以1°至80°之间的角度、优选以1°至45°之间的角度彼此相向地倾斜布置。由此,可以借助滚轮相对于导轨升起固定地引导滑架。附加地,由此可以实现滑架或座椅面相对于导轨的少振动的接收。优选地,在座椅面或枢转设备的滑架上设置有锁止元件,通过该锁止元件可以将滑架或座椅面锁定在中间位置和/或可进入位置中。由此,在车辆行驶期间可以确保占据中间座椅位置。此外,在上车和下车时通过锁定可以固定可进入位置,使得座椅面不会意外地枢转。

本发明的一种有利构型在乘客舱中设置中心柱,该中心柱从车辆支承结构的车辆底部延伸至乘客舱的车顶、尤其乘客舱的车顶横向支架。这种中心柱用于材料节省地加固不同的车身结构中的安全结构。

有利地,中心柱布置在中间座椅位置中并且支承靠背。由此,对于中间座椅位置中的驾驶员近似形成车辆笼有利地,在靠背与中心柱之间设置调节设备。由此,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尺寸为驾驶员调节不同的座椅位置。优选地,调节设备设置为平行四边形的调节设备,使得成对地彼此配属的支柱不仅作用在靠背的肩部区域中、而且作用在靠背的腰部区域中。由此,靠背在从对于高的人靠近中心柱的位置调节到对于矮的人的座椅位置时不仅沿行驶方向向前运动,而且同时也朝着座椅面的方向向下运动。此外,在中心柱上除了靠背之外也可以设置约束和安全带系统和/或头部支承变体。此外,优选地,在中心柱上、尤其沿着中心柱的侧边缘并且在朝着后座的方向指向地分别设置安全气囊系统,使得在发生碰撞时也保护坐在后座的乘客。

此外,中心柱优选布置在中间位置中,在该中心柱上为后座乘客设置信息娱乐系统。同样地,在中心柱中可以接收用于隔开处于后面的载货室的分隔壁系统。在此,分隔壁系统不仅可以通过侧面的、尤其单个可展开的卷帘或隔离元件(例如网)形成。同样地,尤其当处于该中心柱后面的载货室相对于乘客舱隔开时,这种卷帘或网也可以垂直地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移动。此外,在中心柱上可以将装入系统固定在布置在后面的载货室中。

根据替代的实施方式,座椅面和靠背可以通过枢转设备一起移动。在此,整个座椅可以借助枢转设备例如通过前述的、在其上布置有滑架的导轨移动。

优选地,布置在枢转设备上的座椅可以与枢转臂连接,该枢转臂围绕固定的转动点可枢转地支承在车辆支承结构中、尤其车辆支承结构的车辆纵向中心轴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构型,车辆支承结构具有形成船形轮廓的两个侧面的纵向支架和至少一个横向支架,其方式是,纵向支架在前侧形成车头尖部并且在车尾侧与横向支架连接,其中,在车头尖部附近由车辆支承结构接收前轴,使得用于中间座椅位置的车头侧的脚部空间设置在车辆的前轮的两个轮罩之间。乘客舱内部的该驾驶员座椅位置具有以下优点:脚部空间处于防撞的底部结构、框架结构和车身结构内部。然而通过枢转设备仍可以有利于上车和下车状况。

此外,至少所述枢转设备优选可以沿着具有如下半径的圆形轨道移动,在该半径处至少所述座椅面占据在转向所述至少一个门的可进入位置中的并且相对于中间位置关于乘客舱的a柱而言朝着后座的方向缩回的位置。由此,一方面能够实现舒适的上车和下车,并且,另一方面,在中间位置中的脚部空间处于轮罩之间。

优选地,枢转设备可以从中间座椅位置侧向向外地枢转10°至50°、优选20°至40°。由此,尤其能够在职业驾驶员的情况中实现更快并且更合理(即节省时间并且由此节省成本)地上车和下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示例详细描述和阐述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其他有利实施方式和扩展方案。根据本发明,从说明书和附图可提取的特征可以单独地应用或多个以任何组合地应用。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中间座椅位置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2示出具有在可进入位置中的驾驶员座椅的根据图1的车辆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示出图1的车辆的替代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示出图1的车辆的替代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视图;

图5示出用于根据图4的驾驶员座椅的枢转设备的立体视图;

图6示出根据图5的枢转设备的滑架的示意性侧视图;和

图7示出图1的替代车辆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意性示出车辆11的俯视图,其中,为了保持概要性未示出各个车身结构。优选地,该车辆11是电动车辆。该车辆11包括布置在中间座椅位置14中的驾驶员座椅12。车辆11具有包括船形轮廓的车辆支承结构16。两个纵向支架17在前侧接合在一起形成车头尖部18。在车尾侧,在两个纵向支架17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横向支架19。在所述纵向支架在车尾侧过渡到平行走向的区段之前,纵向支架17从车头尖部18出发分别具有一个侧向向外指向的弯曲部21。在弯曲部21的区域中设置乘客舱22,在该乘客舱中驾驶员座椅12布置在中间座椅位置14中。在此,驾驶员座椅12可以安置在车辆结构16的该纵向中心轴线55上或安置在侧面,但是比侧面的门更靠近纵向中心轴线地定位。

车辆11具有车身前端结构24,该车身前端结构也如车尾结构25那样优选模块化地构造并且具有带保险杠(尤其是进行能量吸收的变形元件)的车身前端。在车头尖部18附近设置有车辆12的前轴27并且由车辆结构16接收。由此,车头尖部18处于未详细示出的围绕前轮28的轮罩之间。

关于车辆支承结构16的结构和构型可能性完全参考ep2128000a1。

根据图1的车辆11例如构造为三座车辆。在乘客舱22的后座例如设置两个另外的座椅31。在最大弯曲部21的区域中分别设置有未详细示出的侧面的门,乘客通过所述门进入乘客舱22。

为了驾驶员上车和下车,可以借助枢转设备35将驾驶员座椅12从根据图1的中间座椅位置14枢转到根据图2的可进入位置36。由此,驾驶员座椅12如在图2中所示的那样靠近侧面的纵向支架17地定位,从而能够实现舒适地上车和下车。枢转设备35包括可枢转的驾驶员座椅12,该驾驶员座椅可以在枢转臂38上围绕相对于车辆支承结构16固定地设置的转动点39枢转。可枢转的驾驶员座椅12沿着优选具有滑架(所述滑架例如在图5和图6中详细示出)的导轨41可移动地受引导。有利地,这些导轨41在两个纵向支架17之间延伸。这些导轨41设置在导向支座43上,该导向支座相对于驾驶员的脚部空间45和/或后座乘客的脚部空间46抬高。这些导向支座43同时接收驾驶员座椅12,使得该驾驶员座椅在移动运动期间支撑在该导向支座上。

在车辆支承结构16内部或者说在纵向支架17之间设置底部组件,该底部组件包括未详细示出的底板,该底板例如向下限界脚部空间45、46。在底板和导向支座43之间可以放置用于车辆11的蓄电池或其他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或类似装置。

在图1中所示的中间座椅位置14的情况下,驾驶员的脚部空间45相对于a柱49进一步延伸至车身前端结构24。通过车辆12借助枢转设备35的侧向的枢转运动(该枢转运动优选在20°至45°之间),驾驶员的座椅位置相对于a柱49向后安置在用于上车和下车的可进入位置36中,由此能够实现更简单的上车和下车。

在接收整个驾驶员座椅12的枢转设备35的这种构型中,在整个驾驶员座椅12上不仅布置有约束和安全带系统,而且布置有头枕。

在图3中示出图1和图2的车辆11的替代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图。车辆支承结构16的构造相应于根据图1和2的车辆12。在此补充地,在车顶51、尤其车顶横向支架52与底部组件或底板或导向支座43之间设置中心柱54。该中心柱54可以被焊接或可松脱地拧紧。中心柱54也可以相对于车辆11的侧面可移动地布置在车顶横向支架52上和/或底部组件上和/或导向支座43上。中心柱54可以类似于座椅面地移动。至少设置从中间位置到靠近门的可进入位置36的移动运动。在中心柱54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信息娱乐系统,该信息娱乐系统可以可选地相对于各个后座31定位。在可移动的中心柱54的情况下,靠背56可以固定在独立的中心柱54或导向支座43、底部组件或车顶支架52上。中心柱54可以在结构上类似于纵向支架17或横向支架19地构造。由此,能够实现在车辆底部或导向支座43与车顶横向支架53之间的稳定连接。优选地,中心柱54定位在车辆11的纵向中心轴线55上,使得驾驶员座椅12布置在中间座椅位置14中。

图3中示出的该车辆11同样可以构造为三座的车辆。根据车尾的构型,也还可以在后座区域中运送更多乘客。在座椅31布置在后座区域中的情况下,优选可以在中心柱15的后侧处布置信息娱乐系统。附加地,可以在中心柱54上布置安全气囊系统74,所述安全气囊系统为了保护后座区域中的乘客。

在该替代实施方式中,驾驶员座椅12不同于图1和图2中描述的驾驶员座椅地两件式地构型。靠背56固定地布置在中心柱54上。优选地,中心柱54的宽度至少局部地相应于靠背56的宽度。座椅面57可以相对于靠背56移动并且由枢转设备35接收。座椅面57可以通过枢转设备35的枢转运动定位到相对于侧面的门的可进入位置36中。这例如在图4中通过虚线表示的座椅面57‘示出。在中心柱54上也可以固定头枕。同样地,约束和安全带系统也固定到中心柱54上。此外,在靠背56与中心柱54之间设置调节装置75,以便根据驾驶员的不同尺寸调节靠背56相对于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设备75例如按照平行四边形的类型构造,使得在靠背56与中心柱54之间设置有两对彼此配属的支柱,其中,支柱76中的第一对支柱作用在靠背56的肩部区域中并且支柱76中的第二对支柱作用在靠背56的腰部区域中。由此,除了靠背56沿行驶方向的运动之外同时也可以实现靠背56向下到座椅面57上的枢转运动。座椅面57与滑架59借助滑轨连接,使得座椅面57可以沿着和逆着车辆纵向中心轴线55移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枢转设备35包括滑架59,该滑架可以沿着尤其在导向支座43上的至少一个导轨41移动。为了固定中间座椅位置14和/或可进入位置46,在枢转设备35的滑架59上和/或座椅面57上设置有锁止元件61,该锁止元件作用在导向支座43上并且固定相应的位置。

在图5中示出枢转设备35的立体侧视图。图6示出滑架59的侧视图。在导向支座43上设置有两个同心走向的导轨41。在这些导轨41中,固定在滑架59上的滚轮63可移动地受引导。优选地,滚轮53以1°至45°之间的角度倾斜并且彼此对齐,使得滚轮53在嵌接到导轨41期间形成滑架59相对于导向支座43的升起固定。滚轮53优选由塑料或橡胶构造。这具有易于运行的优点。此外,移动运动是安静的。此外,能够实现振动阻尼。替代于滚轮例如也可以设置滑动元件57。在滑架59与座椅面57之间可以设置座椅面调节机构,以便沿着纵向中心轴线55调节驾驶员座椅的位置。在滑架59上,优选在沿行驶方向指向的端侧上设置两个相邻的滚轮53,其中,在朝着后座定向的导轨41中仅嵌接一个布置在滑架59上的滚轮53。由此可以实现滑架59的静态确定的三点支承。此外,内部的或朝着后座定向的导轨41可以构造得更短,由此使导向支座43变得更窄。由此可以增大在后座中的脚部空间。

替代地,在滑架59上可以设置两对彼此相对置的滚轮53,以便引导滑架59。

在图7中示出图3的车辆11的替代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代替在后座中例如设置两个座椅31的乘用车,示出一种运输车辆,在该运输车辆中在后侧载货室71连接到中心柱54上。为了保护乘客舱22,可以在中心柱54上布置有分隔壁系统72。同样地,可以设置载货室保护装置,例如网。附加地,可以在载货室71中设置使用空间装入系统。这种车辆11尤其可以用于运输包裹,由此能够实现驾驶员根据需要在右侧和左侧下车。

从图1和图7中可以看出,由于在轮罩之间延伸的脚部空间45中间座椅位置14相对于传统的车辆朝着前轴27的方向错位,由此改善使用空间比例。在车辆的外部长度相同或有限的情况下,使用空间比例是具有驾驶员室的车身前端与剩余的使用空间长度的比例。在当前的中间座椅位置14的情况下,这有利于改善使用空间。通过枢转设备35仍然在人体工程学和舒适性方面对上车和下车有利。中间座椅位置14例如可以相对于驾驶员座椅的传统位置相对于a柱朝着前轴27的方向向前错位超过100mm地布置。由此,在后座区域的座椅31中增大在后座中的乘客的腿部自由度。在商用车辆的情况下,由此实现在大于100mm的载货室长度方面增大载货容量。

相对于传统车辆中的驾驶员座椅位置进一步向前受挤压的中间位置14可以如此设置,使得座椅面57的座垫前边缘与车辆的a柱的后边缘几乎重合或处于a柱的区域内。这基于以下事实:在电动车辆(如优选地在附图中示出的那样)中,脚部空间可以延伸到前轴27处。这种电动车辆设置为低置发动机车辆,使得电动机可以布置在底板或底部组件下方或在角区域中或在导向支座的区域中。

在根据图1和2的车辆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中心柱54。然后,该中心柱54在与底板的下方连接区域中具有凹槽,枢转臂延伸穿过该凹槽,并且如果要离开中间座椅位置14并且占据两个可进入位置36中的一个,那么枢转臂38可以在该凹槽内部实施侧向的移动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