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0846发布日期:2019-03-16 01:1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主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向车辆的制动用缸供给液压的主缸。

本申请针对于2016年10月4日在日本提交的第2016-196655号专利申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主缸中,具有一种在缸主体的周槽内配设有杯状密封件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33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主缸中,谋求提高密封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密封性的主缸。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主缸构成为,对补给通路与缸主体的外部进行区划的密封件具有从圆环状的基部突出的、与活塞的外周面滑动接触的内周边缘部以及与缸主体的周槽抵接的外周边缘部,所述内周边缘部的活塞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外周边缘部的活塞轴向长度,所述周槽在所述补给通路侧的周壁形成有斜面部,以使槽宽从槽底部向槽开口部逐渐增大。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主缸,能够提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主缸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主缸的主要部件的非制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主缸的主要部件的制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主缸的密封件安装于主缸之前的自然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变形例的主缸的主要部件的非制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变形例的主缸的主要部件的制动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主缸11经由未图示的制动助力装置的输出轴,导入对应于未图示的制动踏板的操作量的作用力,产生对应于制动踏板的操作量的制动液压。在该主缸11的铅垂方向上侧安装有给排制动液的储液室12(在图1中只图示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主缸11直接安装了储液室12,但也可以在与主缸11分离的位置配置储液室,由配管连接储液室与主缸11。

主缸11具有由一种原材料加工而形成为具有底部13与筒部14的有底筒状的金属制缸主体15。在该缸主体15内的开口部16侧可移动地配设有从缸主体15突出一部分的金属制主活塞18(活塞)。另外,在缸主体15内比主活塞18更靠近底部13侧可移动地配设有同样金属制的副活塞19。在主活塞18形成有具有底面的内周孔21。在副活塞19形成有具有底面的内周孔22。主缸11为所谓的柱塞式。另外,主缸11为如上所述具有主活塞18及副活塞19的两个活塞的串联式主缸。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应用在上述串联式主缸中,也可以应用于在缸主体设置了一个活塞的单缸式主缸、或具有三个以上活塞的主缸等任何主缸中。

在缸主体15,在其筒部14的周向(下面称为缸周向)的规定位置一体地形成有向其筒部14的径向(下面称为缸径向)外侧突出的安装基座部23。在该安装基座部23形成有用来安装储液室12的安装孔24及安装孔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孔24及安装孔25在相互使缸周向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下,与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中心轴线(下面称为缸轴)方向的位置错开而形成在铅垂方向上部。缸主体15以缸轴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姿势配置在车辆上。

在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安装基座部23侧,在底部13附近形成有副排出通路26。另外,在比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副排出通路26更靠近缸主体15的开口部16侧形成有主排出通路27。上述副排出通路26及主排出通路27虽然未图示,但经由制动配管与盘式制动器或鼓式制动器等的制动用缸连通,向制动用缸排出制动液。

在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底部13侧的内周部形成有比筒部14的底部13侧的端部的圆筒状内周面14a更向缸径向内侧突出、且在缸周向上为环状的底侧滑动内径部28。底侧滑动内径部28比与其开口部16侧相邻的圆筒状的内周面14b更向缸径向内侧突出。因此,底侧滑动内径部28的最小内径面28a为比内周面14a、14b小的小径。副活塞19可滑动地嵌合在该底侧滑动内径部28的最小内径面28a,由该最小内径面28a引导,在缸轴向上移动。筒部14的内周面14b为比内周面14a稍大的大径。

在比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底侧滑动内径部28更靠近开口部16侧的内周部形成有比内周面14b更向缸径向内侧突出、且在缸周向上为环状的中间滑动内径部29。中间滑动内径部29比与其开口部16侧相邻的圆筒状的内周面14c更向缸径向内侧突出。因此,中间滑动内径部29的最小内径面29a为比内周面14b、14c小的小径。中间滑动内径部29的最小内径面29a与最小内径面28a同径。筒部14的内周面14c为比内周面14b大的大径。

在比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中间滑动内径部29更靠近开口部16侧的内周部形成有比内周面14c更向缸径向内侧突出、且在缸周向上为环状的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即使相对于与其开口部16侧相邻的圆筒状的内周面14d,也向缸径向内侧突出。因此,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的最小内径面40a为比内周面14c、14d小的小径。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的最小内径面40a为比最小内径面29a大的大径。

主活塞18具有台阶形状。主活塞18可滑动地嵌合于中间滑动内径部29及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的最小内径面29a、40a,由上述最小内径面29a、40a引导,在缸轴向上移动。

在底侧滑动内径部28,错开缸轴向的位置而从底部13侧依次形成有多个、具体而言为两个且都是圆环状的周槽30、周槽31。周槽30、31在缸周向形成为环状,并具有比最小内径面28a更向缸径向外侧凹陷的形状。在中间滑动内径部29形成有一个圆环状的周槽32。周槽32在缸周向形成为环状,具有比最小内径面29a更向缸径向外侧凹陷的形状。在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错开缸轴向的位置而从底部13侧依次形成有多个、具体而言为两个且都是圆环状的周槽33、周槽34。周槽33在缸周向上形成为环状,具有比最小内径面40a更向缸径向外侧凹陷的形状。周槽34位于最小内径面40a及内周面14d的边界位置,在缸周向上形成为环状,具有比最小内径面40a及内周面14d更向缸径向外侧凹陷的形状。周槽30~34都是整体通过切割加工而形成的,在缸主体15的内周面开口。

周槽30~34之中最靠近底部13侧的周槽30形成在安装孔24及安装孔25之中底部13侧的安装孔24附近。在该周槽30内配置有圆环状的带止回阀功能的活塞密封件35,以保持于周槽30。

在缸主体15的比底侧滑动内径部28的周槽30更靠近开口部16侧形成有比最小内径面28a更向缸径向外侧凹陷的环状的开口槽37。该开口槽37使从底部13侧的安装孔24贯穿设置的连通孔36在筒部14内开口。在此,该开口槽37与连通孔36设置于缸主体15、并构成始终与储液室12连通的副补给通路38。

在缸主体15的底侧滑动内径部28,在缸轴线方向上上述开口槽37的与周槽30相反一侧、即开口部16侧形成有上述周槽31。在该周槽31内配置有圆环状的、不具有止回阀功能的常闭活塞密封件42,以保持于周槽31。

在缸主体15的中间滑动内径部29形成的周槽32内配置有圆环状的、带止回阀功能的活塞密封件43,以保持于周槽32。

在缸主体15的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在开口部16侧的安装孔25附近形成有上述周槽33。在该周槽33内配置有圆环状的、带止回阀功能的活塞密封件45,以保持于周槽33。

在缸主体15的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的该周槽33的开口部16侧形成有比最小内径面40a更向缸径向外侧凹陷的环状开口槽47。

该开口槽47使从开口部16侧的安装孔25贯穿设置的连通孔46在筒部14内开口。在此,该开口槽47与连通孔46主要构成设置于缸主体15、且始终与储液室12连通的主补给通路(补给通路)48。

在缸主体15的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的上述开口槽47的与周槽33相反一侧、即开口部16形成有上述周槽34。在该周槽34内配置有圆环状的、不具有止回阀功能的常闭密封件52,以保持于周槽34。

在缸主体15的底部13侧配置的副活塞19形成为具有圆筒状部55、以及在圆筒状部55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形成的底部56的有底圆筒状。上述内周孔22由圆筒状部55与底部56形成。副活塞19在将圆筒状部55配置在缸主体15的底部13侧的状态下,可滑动地嵌合在缸主体15的底侧滑动内径部28、以及都设置于底侧滑动内径部28的活塞密封件35及活塞密封件42各自的内周。

在这样嵌合的状态下,副活塞19使中心轴线与缸主体15的筒部14一致。

在圆筒状部55的与底部56相反的端侧外周部形成有比副活塞19的外周面19a中最大径的最大外径面19a更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圆环状凹部59。在该凹部59形成有多个在其底部56侧贯通于缸径向的端口60,其在缸周向的等间隔位置为放射状。

在副活塞19与缸主体15的底部13之间设有副活塞弹簧62,其在没有来自未图示的制动助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输入的非制动状态下确定上述间隔。该副活塞弹簧62的一端与缸主体15的底部13抵接,另一端与副活塞19的底部56抵接。

在此,由缸主体15的底部13及筒部14的底部13侧与副活塞19包围而形成的部分成为产生制动液压、并向副排出通路26供给制动液压的副压力室68。换言之,副活塞19在与缸主体15之间形成有向副排出通路26供给液压的副压力室68。筒部14的内周面14a形成了该副压力室68。该副压力室68在副活塞19使端口60位于比活塞密封件35更靠近开口槽37侧时,经由端口60,与副补给通路38、即储液室12连通。

在缸主体15的周槽31保持的活塞密封件42为由合成橡胶形成的一体成型品,包括其中心线在内的径向剖面的单侧形状形成为c字状,将边缘面向开口部16侧而配置。活塞密封件42的内周与在缸轴向上移动的副活塞19的外周面19a滑动接触。另外,活塞密封件42的外周与缸主体15的周槽31抵接。由此,活塞密封件42始终对副活塞19及缸主体15的活塞密封件42的位置的间隙进行密封。

在缸主体15的周槽30保持的活塞密封件35为由epdm等合成橡胶形成的一体成型品,包括其中心线在内的径向剖面的单侧形状形成为e字状,将边缘面向底部13侧而配置。活塞密封件35的内周与在缸轴向上移动的副活塞19的外周面19a滑动接触。另外,使活塞密封件35的外周与缸主体15的周槽30抵接。该活塞密封件35在副活塞19使端口60位于比活塞密封件35更靠近底部13侧的状态下,能够对副补给通路38与副压力室68之间进行密封。也就是说,活塞密封件35能够切断副压力室68与副补给通路38及储液室12的连通。在该密封状态下,副活塞19在缸主体15的底侧滑动内径部28及活塞密封件35、42的内周滑动并向底部13侧移动,由此,能够对副压力室68内的制动液进行加压。在副压力室68内被加压的制动液从副排出通路26向车轮侧的制动用缸供给。

在没有来自未图示的制动助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输入、上述的副活塞19如图1所示处于使端口60在开口槽37开口的基本位置(非制动位置)时,活塞密封件35位于上述副活塞19的凹部59内,其一部分与端口60在缸轴向上重叠。而且,当副活塞19向缸主体15的底部13侧移动而使活塞密封件35的内周部与端口60完全重合时,切断副压力室68与储液室12的连通。

在缸主体15的开口部16侧配置的主活塞18从其中心轴线(下面称为活塞轴)方向的一端侧形成为依次具有第一圆筒状部71、底部72、以及第二圆筒状部73的形状。上述内周孔21由第一圆筒状部71与底部72形成。主活塞18的外径侧具有从第一圆筒状部71至底部72的中间部形成的小径外径部201、以及从底部的中间部至第二圆筒状部73形成的大径外径部202。大径外径部202的最大外径为比小径外径部201的最大外径大的大径。

在大径外径部202的小径外径部201侧形成有比大径外径部202的外周面202a中最大径的最大外径面202a更向主活塞18的径向(下面称为活塞径向)内侧凹陷的圆环状环状槽203。另外,在比大径外径部202的环状槽203更靠近小径外径部201侧形成有从环状槽203延伸且穿向小径外径部201侧的轴向槽204。在大径外径部202于主活塞18的周向(下面称为活塞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轴向槽204。大径外径部202的比环状槽203更靠近与小径外径部201相反的一侧未形成有槽或孔,而是成为遍及整个周连续的圆筒面202b。

主活塞18在第一圆筒状部71配置在缸主体15内的副活塞19侧的状态下,可滑动地嵌合在缸主体15的中间滑动内径部29、设置于中间滑动内径部29的活塞密封件43、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设置于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的活塞密封件45以及密封件52各自的内周。此时,小径外径部201嵌合于中间滑动内径部29及活塞密封件43,大径外径部202嵌合于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活塞密封件45以及密封件52。在这样嵌合的状态下,主活塞18使中心轴线与缸主体15的筒部14一致。因此,活塞轴向为缸轴向,活塞径向为缸径向,活塞周向为缸周向。虽然未图示,但在第二圆筒状部73的内侧插入制动助力装置的输出轴,利用该输出轴,按压底部72。

在小径外径部201的与大径外径部202相反的端侧外周部形成有比小径外径部201的外周面201a中最大径的最大外径面201a更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圆环状凹部75。在该凹部75形成有多个在其大径外径部202侧于活塞径向上贯通的端口76,以使之在活塞周向的等间隔位置为放射状。

在副活塞19与主活塞18之间设有间隔调整部79,其包括在没有来自未图示的制动助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输入的非制动状态下确定上述间隔的主活塞弹簧78。该间隔调整部79具有:与主活塞18的底部72抵接的卡止部件81、与副活塞19的底部56抵接的卡止部件82、以及一端固定于卡止部件81且只在规定范围内滑动自如地支承卡止部件82的轴部件83。上述主活塞弹簧78安装在卡止部件81与卡止部件82之间。

在此,由缸主体15的筒部14、主活塞18、以及副活塞19包围而形成的部分成为产生制动液压、向主排出通路27供给制动液的主压力室85(压力室)。换言之,主活塞18在与副活塞19和缸主体15之间形成有向主排出通路27供给液压的主压力室85。筒部14的内周面14b形成了主压力室85。

另外,由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中间滑动内径部29与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之间以及主活塞18包围而形成的部分成为向主压力室85供给液压的大径压力室210(压力室)。换言之,主活塞18在与缸主体15之间形成有经由主压力室85向主排出通路27供给制动液的大径压力室210。筒部14的内周面14c形成了大径压力室210。主压力室85在主活塞18使端口76位于比活塞密封件43更靠近开口部16侧时,经由端口76与大径压力室210连通。

在缸主体15的周槽32保持的活塞密封件43为与活塞密封件35相同的配件,为由epdm等合成橡胶形成的一体成型品,包括其中心线在内的径向剖面的单侧形状形成为e字状,将边缘面向底部13侧而配置。活塞密封件43的内周与在缸轴向上移动的主活塞18的小径外径部201的外周面201a滑动接触。使活塞密封件43的外周与缸主体15的周槽32抵接。该活塞密封件43在主活塞18使端口76位于比活塞密封件45更靠近底部13侧的状态下,能够对大径压力室210与主压力室85之间进行密封。也就是说,活塞密封件43能够切断主压力室85与大径压力室210的连通。在该密封状态下,主活塞18在中间滑动内径部29、活塞密封件43、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活塞密封件45、以及密封件52的内周滑动并向底部13侧移动,由此,能够对主压力室85内的制动液进行加压。在主压力室85内被加压的制动液从主排出通路27向车轮侧的制动用缸供给。

在大径压力室210、主活塞18使环状槽203位于比活塞密封件45更靠近开口部16侧时,经由环状槽203及轴向槽204,与主补给通路48、即储液室12连通。

在缸主体15的周槽34保持的密封件52为由合成橡胶形成的一体成型品,包括其中心线在内的径向剖面的单侧形状形成为c字状,将边缘面向底部13侧而配置。密封件52的内周与在缸轴向上移动的主活塞18的大径外径部202的外周面202a的圆筒面202b滑动接触。密封件52的外周与缸主体15的周槽34抵接。由此,密封件52始终对主活塞18及缸主体15的密封件52位置的间隙进行密封。其结果是,密封件52始终对主补给通路48与大气侧之间进行密封,对主补给通路48与缸主体15的外部进行区划。

在缸主体15的周槽33保持的活塞密封件45为由epdm等合成橡胶形成的一体成型品,包括其中心线在内地径向剖面的单侧形状形成为e字状,将边缘面向底部13侧而配置。活塞密封件45的内周与在缸轴向上移动的主活塞18的大径外径部202的外周面202a滑动接触。使活塞密封件45的外周与缸主体15的周槽33抵接。该活塞密封件45在主活塞18使环状槽203位于比活塞密封件45更靠近底部13侧的状态下,能够对主补给通路48与大径压力室210之间进行密封。也就是说,活塞密封件45能够切断大径压力室210与主补给通路48及储液室12的连通。在该密封状态下,主活塞18在中间滑动内径部29、活塞密封件43、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活塞密封件45以及密封件52的内周滑动并向底部13侧移动,由此,能够对大径压力室210内的制动液进行加压。在大径压力室210被加压的制动液在大径压力室210内的液压高于主压力室85的液压的状态下,打开活塞密封件43,从大径压力室210向主压力室85供给制动液。

当没有来自未图示的制动助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输入、主活塞18如图1所示位于使端口76在开口槽47开口的基本位置(非制动位置)时,活塞密封件45位于上述主活塞18的轴向槽204的位置,与轴向槽204在缸轴向上重叠。而且,当主活塞18向缸主体15的底部13侧移动而使活塞密封件45的内周部在比主活塞18的环状槽203更靠近与轴向槽204相反一侧重合时,切断大径压力室210与储液室12的连通。

在没有来自未图示的制动助力装置的输入、主缸11如图1所示处于基本状态时,主活塞18及副活塞19位于基本位置(非制动位置)。主活塞18在位于该基本位置时,使端口76位于比在周槽32配置的活塞密封件43更靠近大径压力室210侧,经由端口76而使副压力室68与大径压力室210连通。另外,在主活塞18位于该基本位置时,使环状槽203位于比在周槽33配置的活塞密封件45更靠近主补给通路48侧,经由环状槽203及轴向槽204而使大径压力室210与主补给通路48连通。在副活塞19位于该基本位置时,使端口60位于比在周槽30配置的活塞密封件35更靠近开口槽37侧,经由端口60而使副压力室68与副补给通路38连通。

而且,当具有来自未图示的制动助力装置的输入、主活塞18从基本位置向底部13侧移动时,主活塞18使环状槽203位于比活塞密封件45更靠近底部13侧,切断大径压力室210与主补给通路48的连通。此时,虽然主活塞18并行而使端口76位于比活塞密封件43更靠近底部13侧,但由于大径压力室210的液压上升,活塞密封件43打开,能够从大径压力室210向主压力室85供给制动液。其结果是,通过主活塞18向底部13侧的移动,主压力室85内的液压上升,主压力室85内的制动液能够从主排出通路27向车轮侧的制动用缸供给。需要说明的是,当主压力室85的液压为大径压力室210的液压以上时,活塞密封件43关闭,成为切断主压力室85与大径压力室210的连通的状态。

由于主活塞18向底部13侧移动,副活塞19经由间隔调整部79而被按压,从基本位置向底部13侧移动。这样,活塞密封件35闭塞副活塞19的端口60,切断副压力室68与副补给通路38的连通,对副压力室68进行密封。其结果是,通过副活塞19向底部13侧的移动,副压力室68内的液压上升,能够将副压力室68内的制动液从副排出通路26向车轮侧的制动用缸供给。

当从主活塞18及副活塞19从向底部13侧移动的状态,为了解除制动而使未图示的制动踏板开始返回时,副活塞19利用副活塞弹簧62的施压力试图返回至基本位置,主活塞18利用间隔调整部79的施压力试图返回至基本位置。

由于上述副活塞19的移动,副压力室68的容积扩大。此时,当制动液经由制动配管的返回不能追随副压力室68容积的扩大时,则在大气压即副补给通路38的液压与副压力室68的液压相同后,副压力室68内的液压为负压,副压力室68的液压比大气压即副补给通路38的液压低。

这样,该副压力室68内的负压打开活塞密封件35,经由活塞密封件35与周槽30的间隙,向副压力室68补给制动液。由此,增快使副压力室68的液压从负压状态恢复为大气压的速度。

另外,由于上述主活塞18的移动,主压力室85及大径压力室210的容积扩大。此时,当制动液经由制动配管的返回不能追随主压力室85及大径压力室210容积的扩大时,则在大气压即主补给通路48的液压与主压力室85及大径压力室210的液压相同后,主压力室85及大径压力室210内的液压为负压,主压力室85及大径压力室210的液压比大气压即主补给通路48的液压低。

这样,该主压力室85及大径压力室210内的负压使活塞密封件43及活塞密封件45打开。其结果是,主补给通路48的制动液经由活塞密封件45与周槽33的间隙、以及活塞密封件43与周槽32的间隙,向大径压力室210及主压力室85补给。由此,增快使大径压力室210及主压力室85的液压从负压状态恢复为大气压的速度。

周槽30~34之中、配置在最靠近开口部16侧的周槽34如图2、图3所示,在缸径向的外侧(图2、图3的上侧)具有成为周槽34的底部的槽底部88。另外,周槽34具有从槽底部88中缸轴向的内周面14d侧(缸主体15的图1所示的开口部16侧且大气侧。下面称为缸开口侧)的端缘部向缸径向内侧延伸的周壁89。此外,周槽34具有从槽底部88中缸轴向的开口槽47侧(缸主体15的图1所示的底部13侧且主补给通路48侧。下面称为缸底侧)的端缘部向缸径向内侧延伸的周壁90。上述槽底部88、周壁89以及周壁90形成于缸主体15自身,通过相对于缸主体15的切割加工而形成。周壁89及周壁90的与槽底部88相反一侧为成为周槽34的开口部的槽开口部91。

槽底部88具有槽底面部88a。槽底面部88a为以缸轴为中心的圆筒面,缸轴向的长度遍及缸周向的整个周而是恒定的。

周槽34的缸开口侧的周壁89具有壁面部89a。壁面部89a从槽底部88的缸开口侧向缸径向内侧延伸。壁面部89a由与缸轴正交的平面构成。壁面部89a形成为恒定内径且恒定外径、并遍及缸周向的整个周而在缸径向上为恒定宽度、以缸轴为中心的圆环状。壁面部89a的大径侧的端缘部与槽底面部88a的缸开口侧的端缘部由r倒角连接。壁面部89a的内周端缘部连接于缸主体15的内周面14d,壁面部89a的最小内径与内周面14d同径。

周槽34的缸底侧的周壁90与周壁89在缸轴向上对置,具有外侧壁面部90a、以及内侧斜面部90b(斜面部)。外侧壁面部90a从槽底部88的缸底侧向缸径向内侧延伸。外侧壁面部90a由与缸轴正交的平面构成。外侧壁面部90a形成为恒定内径且恒定外径、并在缸径向上为恒定宽度、以缸轴为中心的圆环状。外侧壁面部90a的大径侧的端缘部与槽底面部88a的缸底侧的端缘部由r倒角连接。

内侧斜面部90b从外侧壁面部90a的缸径向的内端缘部向缸径向内侧、相对于缸轴倾斜延伸,以使之越靠近缸径向内侧越位于缸底侧。换言之,内侧斜面部90b从外侧壁面部90a的缸径向的内端缘部向缸底侧延伸,越靠近缸底侧越缩径地形成为锥状。进而换言之,内侧斜面部90b从缸开口侧向缸底侧缩窄而形成,反过来说,从缸底侧向缸开口侧扩展而形成。进而换言之,内侧斜面部90b形成于该槽开口侧且主补给通路48侧的周壁90,以使活塞轴向的槽宽从槽底部88向槽开口部91逐渐增大,。

内侧斜面部90b形成为缸径向的宽度以及缸轴向的长度分别遍及缸周向的整个周而恒定、并以缸轴为中心的锥状。内侧斜面部90b的内周端缘部连接在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的最小内径面40a,内侧斜面部90b的最小内径与最小内径面40a同径。内侧斜面部90b的缸径向的宽度大于外侧壁面部90a的缸径向的宽度。由内侧斜面部90b与外侧壁面部90a形成的角为钝角。

周槽34的壁面部89a与内侧斜面部90b的活塞轴向的最大距离、即活塞轴向槽宽大于缸主体15的内周面14d与槽底面部88a的活塞径向距离、即活塞径向槽深。周槽34的活塞轴向槽宽大于缸主体15的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的最小内径面40a与槽底面部88a的活塞径向距离。周槽34的活塞轴向的最小宽度即壁面部89a与外侧壁面部90a的活塞轴向距离也大于缸主体15的内周面14d与槽底面部88a的活塞径向距离,也大于开口侧滑动内径部40的最小内径面40a与槽底面部88a的活塞径向距离。

配置于周槽34的密封件52具有:基部101、内周边缘部102、以及外周边缘部103。基部101配置在密封件52中其中心轴线(下面称为密封件轴)方向的缸开口侧,形成为与密封件轴正交的平板状、并以密封件轴为中心的圆环状。

内周边缘部102形成为从基部101的内周端缘部沿缸轴向向缸底侧突出的圆环筒状。外周边缘部103形成为从基部101的外周端缘部沿缸轴向向缸底侧突出的圆环筒状。

内周边缘部102从基部101在缸轴向上的突出量、即活塞轴向长度大于外周边缘部103从基部101的突出量、即活塞轴向长度。

密封件52因为内周边缘部102始终与在缸轴向上移动的主活塞18的上述大径外径部202的包括最大外径面202a在内的外周面202a滑动接触,所以,始终与最大外径面202a之中、未设有槽及孔且遍及整个周而连续的圆筒面202b滑动接触。密封件52的外周边缘部103与缸主体15的周槽34的槽底部88的槽底面部88a抵接。换言之,密封件52具有突出设有与主活塞18的外周面201a滑动接触的内周边缘部102、以及与缸主体15的周槽34抵接的外周边缘部103的圆环状基部101。

参照图4,针对处于安装于主缸11之前的自然状态的密封件52进行说明。基部101、内周边缘部102以及外周边缘部103使中心轴线一致,该中心轴线为密封件52的中心轴线(密封件轴)。

在下面,分别将密封件52的周向称为密封件周向,将密封件52的径向称为密封件径向。另外,将密封件轴向的基部101侧作为后侧,将密封件轴向上的内周边缘部102以及外周边缘部103从基部101的突出侧作为前侧进行说明。

内周边缘部102形成为越远离基部101直径越小的大致锥筒状,外周边缘部103形成为越远离基部101直径越大的大致锥筒状。

基部101的后侧的背面101a是与密封件轴正交的平面,形成为恒定内径且恒定外径、并遍及密封件周向的整个周而在密封件径向上为恒定宽度、以密封件轴为中心的圆环状。

在内周边缘部102,在其前侧的前端部于密封件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密封件径向上贯通内周边缘部102的内侧边缘槽107。由此,内周边缘部102具有位于基部101侧且形成为筒状的内周边缘部主体108、以及比内周边缘部主体108更向前侧突出的突出部109。突出部109也在密封件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多个。

内周边缘部102的内周边缘部主体108及基部101的密封件径向的内侧从后侧依次具有:圆筒状的圆筒面108a、越远离圆筒面108a直径越小的锥面108b、越远离锥面108b直径越大的锥面108c、以及圆筒状的圆筒面108d。圆筒面108a的后侧的端缘部与背面101a的小径侧的端缘部由r倒角连接。通过形成锥面108b与锥面108c,内周边缘部主体108成为具有向密封件径向内侧突出的内侧突状部110的形状。内侧突状部110遍及密封件周向的整个周而形成,具有环状的形状。

另外,内周边缘部主体108的密封件径向的外侧从后侧依次具有:越靠近前侧直径越小的锥面108e、以及圆筒状的圆筒面108f。内周边缘部主体108的前侧的前端面108g为与密封件轴正交的平面。突出部109从该前端面108g的密封件径向外侧的端部向前侧突出。突出部109的前侧的前端面109a也为与密封件轴正交的平面。

外周边缘部103及基部101在密封件径向的外侧、从后侧依次具有:圆筒状的圆筒面103a、越远离圆筒面103a直径越大的锥面103b、以及越远离锥面103b直径越小的锥面103c。圆筒面103a的后侧的端缘部与背面101a的大径侧的端缘部由r倒角连接。通过形成锥面103b与锥面103c,外周边缘部103为具有向密封件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突状部111的形状。外侧突状部111遍及密封件周向的整个周而形成,具有环状的形状。

另外,外周边缘部103的密封件径向的内侧从后侧依次具有:越靠近前侧直径越大的锥面103d、以及圆筒状的圆筒面103e。外周边缘部103的前侧的前端面103f为与密封件轴正交的平坦面,与内周边缘部主体108的前端面108g配置在同一平面上。锥面103d的后侧的端缘部与锥面108e的后侧的端缘部由r倒角连接。

接着,参照图2,针对处于安装在主缸11内的状态的密封件52进行说明。图2表示主缸11的基本状态(对制动踏板进行操作之前的非制动状态)。在处于该基本状态时,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与主活塞18的大径外径部202的圆筒面202b在内侧突状部110抵接,外周边缘部103与周槽34的槽底面部88a在外侧突状部111抵接,基部101在背面101a与周壁89的壁面部89a接触。在该状态下,密封件52使中心轴线与主活塞18一致。因此,密封件轴为活塞轴,密封件径向为活塞径向,密封件周向为活塞周向。

在主缸11处于基本状态时,密封件52的、外周边缘部103的前端面103f与基部101的背面101a的活塞轴向距离、即外周边缘部103的前端部至基部101的与外周边缘部103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轴向长度和周槽34的壁面部89a与外侧壁面部90a的活塞轴向距离、即周槽34的槽底侧的槽底部88的活塞轴向槽宽大致相同。外周边缘部103的前端部至基部101的与外周边缘部103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轴向长度相对于周槽34的槽底侧的活塞轴向宽度只略短插入冗余(挿入代)。即使在密封件52安装于主缸11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也具有该尺寸关系。

在主缸11处于基本状态时,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的最前侧的前端面109a与基部101的背面101a的活塞轴向距离、即内周边缘部102的前端部至基部101的与内周边缘部102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轴向长度大于周槽34的壁面部89a与外侧壁面部90a的活塞轴向距离、即周槽34的槽底侧的槽底部88的活塞轴向槽宽。即使在密封件52安装于主缸11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也具有该尺寸关系。在主缸11处于基本状态时,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的最前侧的前端面109a的最大径小于周槽34的内侧斜面部90b的最大径,前端面109a的最小径大于内侧斜面部90b的最小径。其结果是,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的前端部即突出部109在活塞轴向上位于比周槽34的外侧壁面部90a更靠近内侧斜面部90b侧,对置配置在内侧斜面部90b的附近。

当没有来自未图示的制动助力装置的输出轴侧的输入、且主活塞18从基本位置向缸底侧移动时,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与主活塞18一起在周槽34内向缸底侧、即周壁90侧移动。其结果是,如图3所示,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以内侧突状部110为中心,使基部101向活塞径向内侧少许移动,并且内周边缘部102的突出部109与周壁90的内侧斜面部90b抵接。在该状态下,即使主活塞18进一步向缸底侧移动,也因为密封件52的突出部109与内侧斜面部90b抵接,所以,限制内周边缘部102进一步在周槽34内位移。其结果是,密封件52难以在内周侧向缸底侧、外周侧向缸开口侧移动的方向上产生旋转,姿势稳定。

也就是说,密封件52在主活塞18向缸底侧移动时,随着该主活塞18的移动,内周边缘部102与基部101的活塞径向的内周部试图在周槽34内向周壁90侧移动。这样,因为密封件52由周槽34限制了移动范围,所以,在内周侧向缸底侧、外周侧向缸开口侧移动的方向上产生旋转力矩。相对于该旋转力矩,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与周壁90的内侧斜面部90b抵接,坚持使之不旋转。由此,密封件52的姿势稳定,所以,内周边缘部102能够与主活塞18稳定地滑动接触,外周边缘部103能够与周槽34的槽底部88稳定地抵接。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主缸中设有活塞密封件,其配置在缸主体的周槽,并且与活塞滑动接触,对上述间隙进行密封,限制制动液向外部空气侧漏出。在上述的活塞密封件中,希望谋求密封性的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主缸11构成为,对其内部的制动液所存在的主补给通路48、以及缸主体15的外部的外部空气侧进行区划的密封件52具有圆环状的基部101,其突出设有:与主活塞18的外周面202a滑动接触的内周边缘部102、以及与缸主体15的周槽34抵接的外周边缘部103。而且,内周边缘部102的活塞轴向长度大于外周边缘部103的活塞轴向长度,周槽34的活塞轴向槽宽大于活塞径向槽深,在槽开口侧且主补给通路48侧的周壁90形成有内侧斜面部90b,以使活塞轴向槽宽从槽底部88向槽开口部91逐渐增大,

由此,如上所述,即使产生旋转力矩,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也与周壁90的内侧斜面部90b抵接,坚持使之不旋转。其结果是,因为密封件52的姿势稳定,所以,内周边缘部102能够与主活塞18稳定地滑动接触,外周边缘部103能够与周槽34的槽底部88稳定地抵接。因此,能够提高基于密封件52的密封性。

另外,密封件52因为外周边缘部103的前端部至基部101的与外周边缘部103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轴向长度和周槽34的槽底部88的活塞轴向槽宽大致相同,所以,从比外周边缘部103长的内周边缘部102的前端部至基部101的与内周边缘部102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轴向长度大于周槽34的槽底侧的活塞轴向槽宽,其结果是,内周边缘部102的前端部配置在内侧斜面部90b的附近。由此,如上所述,即使产生旋转力矩,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也与周壁90的内侧斜面部90b可靠地抵接,坚持使之不旋转。其结果是,因为密封件52的姿势稳定,所以,内周边缘部102能够与主活塞18更稳定地滑动接触,外周边缘部103能够与周槽34的槽底部88更稳定地抵接。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密封件52的密封性。

在此,如图5所示,也可以使密封件52的、内周边缘部102的最前侧的前端面109a与基部101的背面101a的活塞轴向距离、即内周边缘部102的前端部至基部101的与内周边缘部102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轴向长度和周槽34的壁面部89a与外侧壁面部90a的活塞轴向距离、即周槽34的槽底侧的活塞轴向宽度大致相同。在该情况下,密封件52的、外周边缘部103的前端面103f与基部101的背面101a的活塞轴向距离、即外周边缘部103的前端部至基部101的与外周边缘部103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轴向长度比周槽34的壁面部89a与外侧壁面部90a的活塞轴向距离、即周槽34的槽底侧的活塞轴向宽度略短。由此,在主活塞18向缸底侧移动时,密封件52随着主活塞18一起移动,内周边缘部102与周壁90的内侧斜面部90b抵接,坚持使之不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始终切断制动液的流通的活塞密封件,也可以应用在其它的活塞密封件中,例如,也可以应用在始终密闭副活塞19与缸主体15的间隙的周槽31以及活塞密封件42中。

上面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为,具有:有底筒状的缸主体,其具有制动液的排出通路、以及与储液室连通的补给通路;活塞,其可移动地配设在该缸主体内,在与该缸主体之间形成有向所述排出通路供给液压的压力室;密封件,其配置在所述缸主体的内周面开口而形成的周槽内,内周与所述活塞滑动接触,对所述补给通路与所述缸主体的外部进行区划。该密封件具有从圆环状的基部突出的、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滑动接触的内周边缘部以及与所述缸主体的所述周槽抵接的外周边缘部,所述内周边缘部的活塞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外周边缘部的活塞轴向长度,所述周槽在所述补给通路侧的周壁形成有斜面部,以使槽宽从槽底部向槽开口部逐渐增大,。

第二方式基于上述第一方式,所述密封件从所述外周边缘部的前端部至所述基部的与所述外周边缘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轴向长度和所述周槽的槽底部的槽宽大致相同。

第三方式基于上述第一或第二方式,所述密封件从所述内周边缘部的前端部至所述基部的与所述内周边缘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周槽的槽底侧的槽宽。

第四方式基于上述第三方式,所述密封件的所述内周边缘部的前端部配置在所述斜面部附近。

第五方式基于上述第一至第四方式的任一方式,所述周槽的槽宽大于槽深。

工业实用性

根据上述主缸,能够提高密封性。

附图标记说明

11主缸;15缸主体;18主活塞(活塞);18a外周面;27主排出通路(排出通路);34周槽;52密封件;48主补给通路(补给通路);85主压力室(压力室);90周壁;90b内侧斜面部(斜面部);101基部;102内周边缘部;103外周边缘部;210大径压力室(压力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