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5476发布日期:2018-06-23 00:2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皮卡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



背景技术:

皮卡为美国名词的音泽,义名轿卡,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货箱侧板与驾驶室连为一体的轻型载货汽车。它是前面像轿车,后面带货箱的客货两用汽车。

现下使用的皮卡前保险杠,其与车身框架之间多为刚性直连,在前保险杠受到撞击时,缺乏必要的缓冲,冲击力直达车声框架,容易导致车头框架变形、车头内部组件受损,行驶安全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包括弹性弯板和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弯板呈圆弧形,其所呈的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所述α为75~80°;弹性弯板的外壁中部固定设有弯板连接座,所述弯板连接座呈圆柱形;

所述缓冲件由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和内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套呈中空圆柱形,其内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呈圆柱形,所述第二连接套呈中空圆柱形,其中部为导向孔,所述内套管呈中通圆柱形,内套管的一端插入第一连接套内,其外壁与第一连接套的内壁间隙配合、其内壁与导向柱的外壁间隙配合,内套管的另一端插入第二连接套内,其外壁与第二连接套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内套管上设有滑槽、滑动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滑槽呈腰形孔状,其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于内套管上,所述滑动块和第一弹簧均设置于内套管内,并与内套管的内壁间隙配合,滑动块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数量为2个,与滑槽对应配合,卡于滑槽内,滑动块的一端与导向柱贴合,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弹性接触,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套弹性接触;

所述第二弹簧套于内套管外,其一端与第一连接套弹性接触,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套弹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套通过螺栓与弯板连接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车身的车身连接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弯板的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前保险杠的保险杠连接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包括弹性弯板和缓冲件,缓冲件由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和内套管,内套管上设有滑槽、滑动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于前保险杠和车身框架之间,当前保险杠受到冲击,可提供双重缓冲,并将冲撞力逐步传递到车身框架上,大幅度提高前保险杠的抗冲击性能,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车身框架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冲击强度,进而保护车头内部组件,提高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缓冲件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的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包括弹性弯板1和缓冲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弯板1呈圆弧形,其所呈的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所述α为75~80°;弹性弯板1的外壁中部固定设有弯板连接座3,所述弯板连接座3呈圆柱形;

所述缓冲件2由第一连接套4、第二连接套5和内套管6,所述第一连接套4呈中空圆柱形,其内部设有导向柱7,所述导向柱7呈圆柱形,所述第二连接套5呈中空圆柱形,其中部为导向孔8,所述内套管6呈中通圆柱形,内套管6的一端插入第一连接套4内,其外壁与第一连接套4的内壁间隙配合、其内壁与导向柱7的外壁间隙配合,内套管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连接套5内,其外壁与第二连接套5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内套管6上设有滑槽9、滑动块10、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2,所述滑槽9呈腰形孔状,其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于内套管6上,所述滑动块10和第一弹簧11均设置于内套管6内,并与内套管6的内壁间隙配合,滑动块10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的数量为2个,与滑槽9对应配合,卡于滑槽9内,滑动块10的一端与导向柱7贴合,另一端与第一弹簧11弹性接触,第一弹簧1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套5弹性接触;

所述第二弹簧12套于内套管6外,其一端与第一连接套4弹性接触,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套5弹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套4通过螺栓与弯板连接座3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套5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车身的车身连接座13;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弯板1的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前保险杠的保险杠连接座1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皮卡前保险杠抗冲击组件,包括弹性弯板和缓冲件,缓冲件由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和内套管,内套管上设有滑槽、滑动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于前保险杠和车身框架之间,当前保险杠受到冲击,可提供双重缓冲,并将冲撞力逐步传递到车身框架上,大幅度提高前保险杠的抗冲击性能,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车身框架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冲击强度,进而保护车头内部组件,提高行驶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