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4390发布日期:2019-01-05 11:0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有加热器部件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在车辆座椅领域中已知的是,为了加热座椅的规定部分,在形成座椅座垫或座椅靠背的软垫和外皮构件之间插入片状加热器部件。所述加热器部件通常包括片状的基板和印刷在基板上的电阻加热线。在车辆座椅的装配过程中,加热器部件通常被放置在具有折入槽的软垫的表面上,并且加热器部件跨过折入槽的部分与表皮构件一起塞入折入槽中。例如参见jp2014-36730a。

当软垫被坐在座椅座垫表面上的乘员压缩时,软垫被压缩,并且软垫与折入槽邻接的上部向下移动。由此,在加热器部件跨过折入槽的部分中的加热线被弯折。对于加热线的耐久性来说,加热线的过度弯折是不理想的。为了将加热器部件在折入槽中的弯折最小化,加热线可以以波浪型或之字型延伸跨过折入槽。然而,已经发现波浪型或锯齿型的拐角或加热线的延伸方向改变的部分受到集中的应力,使得在软垫的重复压缩和减压后加热线的耐久性可能受到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有加热器部件的车辆座椅,能够提高加热器部件的耐用性。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1),包括:设置有折入槽(11)的软垫(8);设置在软垫中所述槽之下或在所述槽下部的缆(20);覆盖所述软垫的表面的外皮构件(9);附接至所述外皮构件的后侧并由所述缆卡合的折入构件(35),所述折入构件沿所述折入槽的长度延伸;以及设置在所述软垫的表面和所述外皮构件之间的片状加热器部件(40),所述加热器部件包括片状基板(41)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加热线(42),其中,所述加热器部件包括一对主体部(45-47)和将主体部彼此连接的跨越部(48,49),所述跨越部被接收于所述折入槽中并延伸穿过限定在所述折入槽的底部(22)和所述折入构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其中,在所述跨越部中的所述加热线以之字形的方式在与所述折入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加热线包括位于所述折入槽的底部区域(68)的之字形的弯曲部(62)。

从而,所述加热线的弯曲部的应力集中能够被最小化。当所述软垫在座椅乘员的压力之下被压缩时,软垫在底部区域中的部分不会像软垫的邻接折入槽底部的部分那样大的变形。因此,在底部区域中的弯曲部的变形是相对较小的,能够避免在该区域中的应力集中。

优选地,折入构件沿折入槽的长度直线地延伸,并将底部区域限定为从折入槽的底部到折入构件的上表面的范围内的区域。

或者,折入构件沿折入槽的长度直线地延伸,并将底部区域限定为从折入槽的底部到折入构件的下表面的范围内的区域。

通常地,软垫位于折入构件下方的部分的变形比软垫的上部的变形小的多,从而防止弯曲部的显著弯曲,并且可以提高加热线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加热线包括在跨越部中的多个弯曲部,并且所有弯曲部都位于底部区域中。

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弯曲部中的应力集中,加热线的耐久性也能够最大化。

优选地,加热线包括位于折入槽的各个侧壁部(23)的一对弯曲部。

通过将弯曲部的数量限定为两个,能够改进加热线的耐久度而不需要过度增加跨越部的宽度。通过限定跨越部的宽度,跨越部能够被接收于折入槽中而不会导致跨越部的无规则变形。

优选地,在跨越部中的加热线包括直线延伸的直线部(61),所述直线部相对于与折入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成大于45°且小于90°的角度。

由于加热线在跨越部中倾斜地延伸,加热线的弯曲应力能够被最小化。

优选地,跨越部在宽度上比主体部更窄,并且由所述跨越部的侧边缘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个的相对边缘限定的拐角设置有所述跨越部的延伸部(51-53),并且所述加热线的直线部在所述延伸部上倾斜地延伸。

从而,加热线的直线部能够具有足够的长度而不过分增加作为整体的跨越部的宽度。

优选地,折入槽的底部设置有沿折入槽长度布置的多个突起(24),并且所述跨越部穿过由一对相邻的突起之间产生的空间。

从而,即使当与折入槽相邻的软垫以明显程度地压缩时,跨越部能够移入两个相邻突起之间限定的间隙中,从而防止跨越部以不规则的方式变形。

优选地,跨越部在宽度上窄于主体部。

从而,跨越部能够以可控的方式变形。

优选地,跨越部的折叠部(65)靠近折入槽的底部形成,所述折叠部与所述底部间隔开。

从而,跨越部能够以可控的方式变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软垫和加热器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座椅座垫的平面图;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截取的剖视立体图;以及

图5是加热器部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座椅1包括经由滑轨3设置在车辆的地板2上的座椅座垫5,以及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座椅座垫5的后部的座椅靠背6。座椅座垫5是座椅1用于从下方支承乘员的主要部分,而座椅靠背6是座椅1从后方支撑乘员背部的靠背部分。

座椅坐垫5包括由骨架框架组成的座椅座垫框架(图中未示出),由所述座椅座垫框架支承的软垫8,以及覆盖软垫8的外表面的外皮构件9。

软垫8由诸如发泡聚氨酯的柔韧树脂材料制得。如图2所示,多个折入槽11-13形成在软垫8的上表面上。折入槽11-13的每个由从表面向预定方向凹陷的槽组成。折入槽11-13包括在软垫8的表面的中间部中横向延伸并终止于距软垫8每个边缘的一定距离处的第一折入槽11,在软垫8的后端部中横向延伸并类似地终止于距软垫8每个侧边缘的一定距离处的第二折入槽12,以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连接至第一和第二折入槽11和12的对应侧端的一对第三折入槽13。

第一和第二折入槽11和12的横向端部以这样的方式连接至第三折入槽13,使得软垫8的表面通过第一折入槽11、第二折入槽12和第三折入槽13而被分成第一(前)中央部15、第二(中)中央部16、第三(后)中央部17和一对侧部18。第一中央部15由第一折入槽11和第三折入槽13限定,第二中央部16由第一折入槽11、第二折入槽12和第三折入槽13限定。第三中央部17在第二折入槽12的后方限定,侧部18的分别限定在对应的第三折入槽13的外侧。第一中央部15、第二中央部16和第三中央部17基本上形成为平面状,而侧部18各自朝向其侧端向上倾斜。

如图3和4所示,由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制成的线性部件组成的缆20设置在软垫8中的每个折入槽11-13的下方或下部。在每个折入槽11-13处,缆20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可以如图示实施例那样,通过将缆20作为嵌入物对软垫8嵌件成型,来将缆20设置在软垫8中。

第一折入槽11具有底部22和从所述底部22两侧基本上垂直延伸的一对侧壁部23。底部22设置有多个突起24,所述多个突起在第一折入槽11的纵向方向上以规则间隔布置并向开口端侧突出。在底部22处,凹部25形成在每对相邻的突出24之间。每个突起24连接至侧壁部23。

座椅座垫5和座椅靠背6的外皮构件9由诸如织物、皮革和人造革的片状材料形成。如图3所示,外皮构件9包括多个薄片部31和32,通过将薄片部31和32的边缘缝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外皮构件。将对应薄片部31和32的边缘以重叠的关系缝合在一起,使得其各自的前表面互相接触以形成缝合部33。因此,缝合部33相对于薄片部31和32向背面侧突出。牵拉织物34缝至缝合部33。

所述牵拉织物34由沿缝合部33延伸的带状构件构成并缝合所述缝合部33的一端边缘。由沿牵拉织物34的侧边缘延伸的线性构件构成的折入构件35连接至牵拉织物34的另一侧边缘。所述折入构件35也可以指的是悬挂绳。折入构件35可以在牵拉织物34的侧边缘连续地延伸或可以间断地延伸。折入构件35可以由比牵拉织物34更硬的材料形成,例如是树脂和金属。折入构件35优选地通过例如粘合或焊接的方式与牵拉织物34连接。进一步地,折入构件35可以通过插入在牵拉织物34中形成的孔来与牵拉织物3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折入构件35设置成具有基本上正方形的横截面,但可以设置成具有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横截面。

例如,可以在外皮构件9的边缘部的适当部分处设置可以由钩子组成的多个卡合构件(未在附图中示出)。将外皮构件9布置成能够覆盖软垫8的表面。外皮构件9的边缘部分延伸至软垫8的后侧,并通过卡合构件钩在座椅座垫框架上设置的结构构件或钩在座椅座垫框架本身。

如图3所示,当外皮构件9放置在软垫8上时,将缝合部33和折入槽11-13彼此相对应地设置。缝合部33、牵拉织物34和折入构件35均设置在折入槽11-13中,所述折入构件35在折入槽11-1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图4是座椅座垫的横截面的立体图,外皮构件9和牵拉织物34在该图中被省略。如图4所示,折入部件35通过锁定构件36而与缆20卡合。锁定构件36可以均由钩在折入构件35和缆20的c形夹构成,或由整体环绕折入构件35和缆20的环或系带构成。因此,通过将折入构件35与缆20卡合而将外皮构件9牢固在软垫8的表面。

通过抵靠在突起24的突出端,折入构件35能够相对于折入槽11-13定位。通过将折入构件35抵靠在突起24上,在折入构件35和折入槽11-13的底部22之间构造空间。也可以说是凹部25构造了该空间。将折入构件35设置成其宽度比折入槽11-13宽度小,或比侧壁部23之间的距离小。由此,在折入35和每个侧壁部23之间构造了间隙。

如图3和4所示,在软垫8表面和外皮构件9之间设置有片状加热器部件40(座椅加热器)。如图5所示,加热器部件40包括片状基板41和附接在基板41上的加热线42。

基板41由无纺布或织物的可伸缩片状构件形成。基板41包括在预定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主体部45、第二主体部46和第三主体部47。基板41进一步包括将第一主体部45连接至第二主体部46的第一跨越部48,以及将第二主体部46连接至第三主体部47的第二跨越部49。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跨越部49由两条平行带组成。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45、第二主体部46、第三主体部47、第一跨越部48、以及第二跨越部49由一块连续的片状材料构成。

第一主体部45,第二主体部46和第三主体部47均形成为长方形形状并具有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长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45在长边和短边上均长于第二主体部46。第二主体部46在第二方向上具有与第三主体部47基本上一样的长度,而在第一方向上则长于第三主体部47。

第一跨越部48和第二跨越部49形成为带状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每个跨越部48和49也可以看做是具有中央开口48a和49a的单条带。第一跨越部48形成得比第一主体部45和第二主体部46更窄,第二跨越部49形成得比第二主体部46和第三主体部47更窄。第一延伸部51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跨越部48的每一外侧的第一跨越部48和第一主体部45之间的拐角处,使得第一跨越部48和第一主体部45的边缘经由对应的第一延伸部51的倾斜边缘彼此接合。第二延伸部分52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开口48a的每个外侧上的第一跨越部48和第二主体部分46之间的第一跨越部48的中心开口48a中限定的拐角处,使得第一跨越部48和第二主体部46的边缘通过相应的第二延伸部分52的倾斜边缘彼此接合。类似于第一延伸部51,第三延伸部53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跨越部49的每一外侧上的第二主体部46和第二跨越部49之间的拐角处,使得第二主体部46和第二跨越部49的边缘经由相应的第三延伸部53的倾斜边缘彼此接合。第一至第三延伸部51-53因此分别设置成三角形。

加热线42由当导通电流时产生热量的电阻加热体构成,并通过粘合等与基板41的表面结合。加热线42从设置在第三主体部47远离第二主体部46的后边缘的第一终端56开始延伸,并依次经过第三主体部47,第二跨越部49,第二主体部46,第一跨越部48,第一主体部45,第一跨越部48,第二主体部46,第二跨越部49以及第三主体部47。在第三主体部47的加热线42连接至设置在第三主体部47的后边缘的第二终端57。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线42的两段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在一端上分别与第一终端56和第二终端57连接,在另一端上彼此连接。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加热线42事实上由彼此平行延伸的两根加热线构成,但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公开中可将其视为单根线。第一终端56和第二终端57连接至未在图中示出的线束,该线束与供电源连接。

加热线4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同时在第一主体部45和第二主体部46中在第二方向上蜿蜒。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加热线42以发卡状的方式弯曲,以包括大致在第二方向上彼此平行的部分。

在第一跨越部48和第二跨越部49中,加热线4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蜿蜒。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线42在第一跨越部48中形成之字形(波形),所述之字形包括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延伸的多个直线部61和多个(两个)在相邻的直线部61之间设置的弯曲部62。每个直线部61相对于第一方向成大于45°并小于90°的角度。更加优选的是,每个直线部61相对于第一方向成大于45°并小于80°的角度。直线部61各自相对于第一方向的角度的绝对值可以是彼此相等的也可以是彼此不同的。

优选的是,在第一跨越部48和第二跨越部49中的加热线42的弯曲部62均形成弓形。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线42在第一跨越部48和第二跨越部49中均具有两个弯曲部62。每个弯曲部62相对于第一方向设置在每个跨越部的每个单条带的中央部分处。例如,当每个跨越部在第一方向上被分为三等份时,弯曲部62可以设置在中央部分中。

位于第一主体部45侧的第一跨越部48中的加热线42的直线部61从第一主体部45向第一跨越部48延伸并通过第一延伸部51。位于第二主体部46侧的第一跨越部48中的加热线42的直线部61从第一跨越部48向第二主体部46延伸并通过第二延伸部52。由此,加热线42可以从第一主体部45和第二主体部46直线地延伸,而不在第一方向上于第一跨越部48的任一端处形成任何弯曲部62,也不需要第一跨越部48的过分增大。

每个第一延伸部51的侧边缘平行于通过第一延伸部51的直线部61。由此,容纳直线部61所需的第一延伸部分51的面积可以被最小化。相似地,每个第二延伸部52的侧边缘平行于通过第二延伸部52的直线部61。

位于第二主体部46侧的第二跨越部49中的加热线42的每个直线部61从第二主体部46向第二跨越部49延伸并通过第三延伸部53。由此,加热线42能够从第二主体部46直线地延伸而不在第二跨越部49的邻接第二主体部46的一侧形成任何弯曲部62。

如图2所示,第一主体部45布置在第一中央部15上,第二主体部46布置在第二中央部16上,第三主体部47布置在第三中央部17上。加热器部件40设置在软垫8的表面上。第一主体部45,第二主体部46和第三主体部47可以均通过采用例如双面胶而分别附接至第一中央部15,第二中央部16和第三中央部17。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跨越部48被接收在第一折入槽11中并通过延伸穿过第一折入槽11的底部22和折入构件35之间限定的间隙而延伸跨过折入槽11。相似地第二跨越部49被接收在第二折入槽12中并通过延伸穿过第二折入槽12的底部22和折入构件35之间限定的间隙而延伸跨过第二折入槽12。

第一跨越部48从第一折入槽11的开口端穿过折入构件35和其中一个侧壁部23之间限定的间隙,并向底部22延伸以被凹部25接收,或者换句话说,以穿过限定在折入构件35和底部22之间的间隙。第一跨越部48通过在折入构件35之下弯曲成180°的弓形来形成折叠部65,并在延伸至第一折入槽11的开口端之前穿过限定在折入构件35和另一侧壁部23之间的间隙。由于第一跨越部48并未紧固在第一折入槽11的任一侧壁部23,第一跨越部48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沿侧壁部23移动。第一跨越部48的两条带和突起24以交错的方式沿第一折入槽11的长度方向上布置。

当加热器部件40放置在软垫8的表面上时,加热器部件40的第一方向正交于第一折入槽11的延伸方向。第一跨越部48的加热线42在与第一折入槽1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之字形延伸,并且以与第一折入槽1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成角度延伸,所述角度大于45°且小于90°。

在第一折入槽11中,将从开口端到折入构件35面对开口端的表面(边缘部)的范围内的区域限定为开口端区域67,而将从折入构件35面对开口端的表面(上表面)到底部22的范围内的区域限定为底部区域68。加热线42在第一跨越部48的每个弯曲部62设置在底部区域68中而不是在开口端区域67中。更优选的是,加热线42在第一跨越部48的每个弯曲部62可以比折入部件35的背向开口端的(面向底部22的)表面(下表面)更靠近底部22布置。

在第一跨越部48的折叠部65和底部22之间形成有间隙。换句话说,折叠部65经由间隙面对底部22。折入构件35的宽度大于第一跨越部48的厚度,底部22和折入构件35之间的距离大于折入构件35的宽度。进一步地,在第一跨越部48的折叠部65和折入构件35之间形成有间隙。

第二跨越部49布置在第二折入槽12中。在第二折入槽12中的第二跨越部49的详细构造类似于在第一折入槽11中的第一跨越部48。

座椅靠背6包括形成骨架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未在图中示出),由座椅靠背框架支承的软垫71,覆盖软垫71外表面的外皮构件72,以及设置在软垫71和外皮构件72之间的加热器部件73。在座椅靠背6中的软垫71、外皮构件72和加热器部件73的构造类似于座椅座垫5中的软垫8、外皮构件9和加热器部件40的构造。

下面描述如上所述配置的座椅1的特征和优点。当座椅座垫5接收因乘员等坐下产生的负载时,座椅座垫8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第一折入槽11也会根据座垫8的变形而在深度方向上压缩变形。此时,第一折入槽11在开口端区域67中的变形比在底部区域68更明显。这是因为底部区域68位于比开口端部区域67更远离软垫8的前侧的位置,并且负载由折入构件35从外部支承,使得能够防止载荷传递到限定底部68的侧壁部23。在座椅1中,因为加热器部件40的跨越部48和49均穿过对应折入槽11、12中的底部22和折入构件35之间的底部区域68,并且防止载荷被施加到加热器部件40上,跨越部48和49的变形被抑制。由此,加热线42在跨越部48和49处的变形也被抑制,防止了加热线42的破损。

在每个跨越部48和49中,加热线42的弯曲部62定位在底部区域68中而不是开口端区域67中,这能将弯曲部62中的应力集中最小化。

由于加热线42在跨越部48和49中的直线部61以相对于与折入槽11和1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成大于45°并且小于90°的角度倾斜,由于跨越部48和49的折叠变形导致的加热线42的直线部61的变形可以被最小化。

由于加热线42的弯曲部62设置在底部区域68中,在加热线42的相邻弯曲部62之间的距离,或者换句话说在加热线42中相邻弯曲部62之间延伸的直线部61的长度可以最小化。由此,弯曲部62被限制在邻接底部22的区域中,从而保护弯曲部62不变形。

由于间隙是形成在每个跨越部48和49的折叠部65和对应的折入槽11、12的底部22之间,尽管当软垫8的表面部分经受变形时,跨越部48和49能够滑入折入槽11和12的底部22使得跨越部48和49的变形能够最小化。

由于跨越部48和49的折叠部65与折入构件35间隔开来,尽管当软垫8的表面部分变形时,跨越部48和49以及折入构件35的彼此接触能够被防止,使得跨越部48和49的变形可以被最小化。

由于加热线42从第一主体部45开始延伸的每个直线部61经由对应第一延伸部51延伸至第一跨越部48,从第一主体部45开始延伸的直线部61能够延伸至底部区域68而不增加第一跨越部48(或其单条带)的宽度,并且允许相关的弯曲部62能够位于底部区域68中。第二延伸部52和第三延伸部53也是如此。

根据示出的实施例,因为每个弯曲部位于底部区域中而不是开口端区域中,弯曲部的应力集中可以被最小化。

因为加热线包括正交于折入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正交于折入槽的长度方向的方向成大于45°且小于90°角度的直线部,即使当与折入槽相邻的软垫高度压缩时,加热线的变形能够被最小化。

如果在跨越部中的加热线包括两个定位在底部区域中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可以靠近底部区域放置而不需要过度增加跨越部的宽度。

通过采用沿折入槽的长度直线延伸的折入构件,与开口端区域相比,软垫在底部区域中的变形可以被进一步减小。

通过设置在折入槽的长度上布置的突起,当软垫在座位上的乘员的负荷下被压缩时,跨越部能够移入在突起之间限定的空间中,从而防止跨越部以不规则的方式变形。

通过在跨越部的折叠部和底部之间限定间隙,当软垫在座位上的乘员的负荷下被压缩时,跨越部能够移入该间隙中,从而防止跨越部以不规则的方式变形。

如果折入槽的底部区域和折入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跨越部的厚度,能避免折入构件和跨越部之间的接触和/或跨越部和底部之间的接触。

通过在跨越部的折叠部和折入构件之间限定间隙,当软垫在座位上的乘员的负荷下被压缩时,能够避免折入构件和跨越部之间的接触,从而防止跨越部以不规则的方式变形。

通过在跨越部和相邻主体部之间设置延伸部,加热线的直线部能够倾斜地延伸而不需要将跨越部在其整个长度上的宽度进行增加。

每个延伸部的侧边缘与其上的加热线平行地延伸,使得延伸部的整个区域能够被最小化。

尽管已经根据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对其各个部分进行修改和替代。例如,被第一跨越部48横贯的折入槽11可以构造成相对于软垫8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