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7960发布日期:2019-04-09 22:4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独立悬架的六轮车辆在行使中存在多余的约束,尤其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多余的约束尤为明显,使得车辆车轮载荷受力不均,车轮接地性能差。车梁受到的扭力作用,在长期行驶后,会疲劳受损。同时,对于颠簸路面的通过性差,并且耗油高。

针对上述情况,通常是以减小悬架刚度,增加悬架动行程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车辆的载荷。在车辆快速转身起步和紧急刹车时会出现不稳定甚至可能翻车的危险。另外,在越野时,在碰到倾斜度较大的斜坡时,车辆直上很难对它,斜上也容易发生侧翻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可以消除车辆存在的多余约束,实现悬架消扭,增加车辆行驶稳定性。

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包括底盘和叉臂,还包括滑轮组件、绳索、摇臂、蜗杆、伺服电机、固态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的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第三滑轮组;所述的第一滑轮组固定在车体轮眉框架上,所述的第二滑轮组固定在底盘前、后部,所述的第三滑轮组固定在底盘中部;所述的第三滑轮组通过绳索与蜗杆连接;

所述的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第三滑轮组之间通过绳索连接;

所述的摇臂和摇臂轴有三组,设置在底盘前、后端,每组中的摇臂通过摇臂轴可旋转固定在底盘上;摇臂上端分别固定连接穿过第一滑轮组的绳索;

所述的固态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车体内;

所述的蜗杆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底盘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在底盘上。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轮组由三组滑轮构成,分别是第一滑轮组ⅰ、第一滑轮组ⅱ、第一滑轮组ⅲ;第一滑轮组ⅰ由两个滑轮构成,旋转固定在车体轮眉框架上;第一滑轮组ⅱ、第一滑轮组ⅲ由三个滑轮构成,其中两个滑轮可旋转固定在车体轮眉框架上,另一个滑轮通过绳索与第二滑轮组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滑轮组由四个滑轮构成,固定在底盘前、后部。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滑轮组由两组滑轮构成,分别是第三滑轮组ⅰ、第三滑轮组ⅱ,每个滑轮组由三个滑轮构成;三个滑轮中,有两个滑轮固定在底盘中部内侧,另一个滑轮通过绳索与蜗杆连接;所述的螺杆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底盘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在底盘上;

进一步,还包括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一端固定在摇臂上,另一端固定在与底盘相连的叉臂上。

进一步,所述蜗杆中部螺旋齿两端分别固定一根绳索,所述的绳索缠绕螺旋齿后分别与第三滑轮组ⅰ、第三滑轮组ⅱ连接。

一种车辆,应用上述的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

应用本发明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的车辆,在凹凸不平地形上,车轮会随地形交叉长降、互不影响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和抓着力,使得车辆不受高地不平地形带来的扭力作用,提高了车辆在不平地面上的加速性、快速通过性,且不易颠簸,也提高了操纵性和乘坐的舒适度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b方向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方向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蜗杆与绳索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的a端指的是a方向端,b端指的是b方向端,绳索选择钢索,本发明中固定的滑轮均可转动设置。

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包括底盘1和叉臂2,还包括滑轮组件、绳索、摇臂、蜗杆、伺服电机、固态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第三滑轮组。

本发明的第一滑轮组由三组滑轮构成,分别是第一滑轮组ⅰ、第一滑轮组ⅱ、第一滑轮组ⅲ;第一滑轮组ⅰ由滑轮1-1、1-2构成,第一滑轮组ⅱ由滑轮1-3、1-4、1-5构成,第一滑轮组ⅲ由滑轮1-6、1-7、1-8构成,滑轮1-1、1-2、1-3、1-4、1-6、1-7、可旋转固定在车体轮眉框架上。滑轮1-8固定在绳索ⅱ3的一端,滑轮1-5固定在绳索ⅱ4一端。

本发明的的第二滑轮组固定在底盘前部和后部,第二滑轮组由四个滑轮构成,分别是2-1、2-2、2-3、2-4,分别固定在底盘前、后部。

本发明的第三滑轮固定在底盘中部,组由两组滑轮构成,分别是第三滑轮组ⅰ、第三滑轮组ⅱ,每个滑轮组由三个滑轮构成,分别是滑轮3-1、3-2、3-3,滑轮4-1、4-2、4-3;滑轮中,滑轮3-1、3-2,滑轮4-1、4-2,固定在底盘中部内侧;滑轮3-3、4-3通过绳索ⅰ5、绳索ⅱ6与蜗杆7连接;螺杆7一端与伺服电机8连接,另一端穿过底盘并固定在底盘上;伺服电机8固定在底盘上。固态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车体内。

本发明摇臂和摇臂轴三组,摇臂9通过摇臂轴9"可转动固定在底盘上,摇臂11、12通过摇臂轴11"、12"可转动固定在底盘上;摇臂9两端分别固定在绳索绳索ⅱ3、4的另一端(上述中有描述一端),绳索ⅱ3还依次连接滑轮1-1、2-1、3-1、3-3、3-2,绳索ⅱ4还依次连接滑轮1-2、4-1、4-3、4-2;摇臂11、12两端分别固定在绳索ⅱ15、16的两端,绳索ⅱ15还依次连接滑轮1-7、1-8、1-9,绳索ⅱ16还依次连接滑轮1-10、1-11、1-12。

本发明的绳索ⅲ3还依次连接滑轮2-1、3-1、3-2、3-3、2-4,绳索ⅲ4还依次连接滑轮2-2、4-1、4-2、4-3、2-3。

本发明的减震弹簧一端固定在摇臂上,另一端固定在与底盘相连的叉臂上,叉臂两端分别与底盘、轮毂连接,共大三对减震弹簧。

本发明,底盘、叉臂都是常规部件。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添加了滑轮组件、绳索和摇臂、伺服电机、蜗杆、固态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同时减震弹簧的连接位置不同。

本发明中的固态精密陀螺仪、加速传感器和控制器均为现有技术,固态精密陀螺仪和加速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伺服电机连接,控制器内置伺服控制系统。在遇到陡坡和高地坡度较大的越野地形时而导致车体倾斜过大时,固态精密陀螺仪和加速传感器实时测定车体的倾斜角度和倾斜的速度,产生的倾斜信号传递到伺服控制系统中,根据倾斜信号伺服控制系统调整电机转向和转速,进而控制蜗杆的转向和转速。例如,当车体向b端下方倾斜时,伺服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向a端旋转,绳索ⅱ6松弛放长,绳索ⅰ5收紧缠绕,绳索ⅰ5产生对滑轮3-3的拉力,同时带动绳索ⅲ3拉动,由于轮眉框架与底盘间距离是固定不变的,这时会产生对滑轮1-1、滑轮1-2、滑轮1-6、滑轮1-7向下拉的力,轮眉框架到摇臂a端距离减小,车体向a方向倾斜;固态精密陀螺仪检测到车体平衡后,会让发出信号让伺服控制系统停止伺服电机的动作,其它摇臂端的变化可同理解释,以此来实现车体的平衡。

本发明某一个或一对车轮的起伏不会影响其它车轮的起伏。例如,若车轮a遇到凸出地面,则该端车体上升,摇臂11a端上升,摇臂轴11"连同车身也会上升,由于载荷是压在摇臂轴上,摇臂又能围绕摇臂轴转动调节,所以车轮a的起伏不会影响车轮b,由于摇臂9、摇臂11、摇臂12之间通过滑轮和绳索联动,所以车轮a的起伏不会影响其它车轮这样,在起伏不定的路面行进时,实现交叉升降,适应地形,车梁不会受扭力作用影响,提高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通过性能,并且车体也不易颠簸,提高驾驶的操纵性和舒适安全性。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