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悬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7337发布日期:2018-10-02 19:4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左悬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的悬置包括左悬置,左悬置用于发动机变速器与车体相连,在急刹车时,变速器会带动左悬置向前冲,倒车急刹时,变速器带动左悬置向后冲,由于车体的部件和覆盖件之间存在装配间隙,左悬置所受后冲量会较大,因此,发动机的固定容易出现松脱迹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容易造成左悬置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发动机所受冲量的左悬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左悬置,包括圆形套柱和连接本体,在所述圆形套柱的外侧壁固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在该圆形套柱内设有第一缓冲条和第二缓冲条,两个所述缓冲条之间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套接有连接本体,在所述连接本体上设有一段向外延伸的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的伸出端为箭头状结构,该箭头状结构的尖部设有第一固定凸台,该水平段的上端面设有一段向外伸出,且向上延伸的翻折段,水平段对应所述翻折段的位置处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凸台,所述第一固定凸台和两个第二固定凸台与发动机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

采用以上结构,圆形套柱内设有第一缓冲条和第二缓冲条,由于连接本体的一端与圆形套柱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连接本体,第一缓冲条和第二缓冲条则能缓冲该振动力,再由三个连接板分散传递振动,以减小传递给车架的振动;由于连接本体是箭头状结构,对发动机所受冲量能起到一定的去应力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三个连接块还增大了受力面积以及缓冲面积,三个固定凸台的固定也减少了松脱窜动的可能性,起到了缓冲减振的目的;水平段上翻折段的设置,一方面提高连接本体的受力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对三个固定凸台位置的连接件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连接干涉以及发生相互窜动影响等情况,使得发动机位置的固定更稳定,同时也减少了左悬置所受冲量,能避免左悬置失效等问题,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为了提高承载强度,作为优选,三个所述连接块均由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等组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板,形成截面为“U”形的叉口,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车架上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

为了便于适应安装位置处各部件的连接状态,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左、右对称设置在圆形套柱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块固设在圆形套柱外侧壁的上端,三个所述连接块均与圆形套柱外侧壁的对应位置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空腔体结构。

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减少安装干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块竖直斜置在圆形套柱外侧壁的上端,该第一连接块上的连接板所在平面与圆形套柱轴向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

为了提高固定凸台和翻折段的受力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翻折段为内高外低的延伸结构,该翻折段伸出端与第一固定凸台的外侧壁连接,该连接处位置的第一固定凸台上端面与翻折段的上端面齐平。

为了便于安装,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本体套接端的上端面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面与连接套外侧壁的对应位置抵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便捷,圆形套柱和连接本体的受力强度高,消除了发动机在刹车过程中相对左悬置运动冲量过量,造成左悬置失效所引起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圆形套柱11和连接本体等组成,在所述圆形套柱11的外侧壁固设有第一连接块21、第二连接块 22和第三连接块23,三个所述连接块均由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211 和第二支撑板212等组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 之间设有连接板213,形成截面为“U”形的叉口,在所述连接板213 上设有连接孔214,所述连接孔214与车架上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块22和第三连接块23左、右对称设置在圆形套柱11 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块21固设在圆形套柱11外侧壁的上端,三个所述连接块均与圆形套柱11外侧壁的对应位置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空腔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块21竖直斜置在圆形套柱11外侧壁的上端,该第一连接块21上的连接板213所在平面与圆形套柱11轴向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

在该圆形套柱11内设有第一缓冲条12和第二缓冲条13,两个所述缓冲条之间设有连接套14;所述连接套14上套接有连接本体,在所述连接本体上设有一段向外延伸的水平段31,所述水平段31的伸出端为箭头状结构,该箭头状结构的尖部设有第一固定凸台41;在所述连接本体套接端的上端面设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内侧面与连接套14外侧壁的对应位置抵接。

该水平段31的上端面设有一段向外伸出,且向上延伸的翻折段 32,所述翻折段32为内高外低的延伸结构,该翻折段32伸出端与第一固定凸台41的外侧壁连接,该连接处位置的第一固定凸台41上端面与翻折段32的上端面齐平。水平段31对应所述翻折段32的位置处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凸台42,所述第一固定凸台41和两个第二固定凸台42与发动机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到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211、第二支撑板212和连接板 213形成截面为“U”形的叉口,提高了承载强度,连接孔214能使连接板213的端面固定在车架的对应位置处。

三个连接块也固定在车架上的对应位置处,第一连接块21与圆形套柱11轴向端面所在平面之间4°的斜置夹角,能避免了共振现象对固定位置的影响;三个连接板213的多点固定,一方面分散了振动力的传递方向,同时避免安装位置处的干涉;另一方面,增大了缓冲减振的面积,也能起到减振效果。

在圆形套柱11内设有第一缓冲条12和第二缓冲条13,由于连接本体的一端与圆形套柱11连接,另一端与由三个固定凸台的位置处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连接本体,再传递到连接套 14,而连接套14设置在第一缓冲条12和第二缓冲条13之间,第一缓冲条12和第二缓冲条13则能缓冲该振动力,减小第一连接块21、第二连接块22和第三连接块23传递给车架的振动。

由于连接本体的水平伸出端是箭头状结构,对发动机所受冲量能起到一定的去应力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设置的翻折段32则增大了受力面积以及缓冲面积,三个固定凸台24位置处的固定连接件也减少了松脱窜动的可能性,起到了缓冲减振的目的,使得发动机位置的固定更稳定,减少了左悬置所受冲量,能避免左悬置失效等问题,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