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顶盖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9905发布日期:2018-10-13 00:3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顶盖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顶盖装置是车辆的常用附属装置,尤其是常用于运输类车辆上。例如,现有的渣土车密封顶盖大多数采用前后推拉软布顶盖型式,导轨型式采用圆钢导轨。圆钢导轨的中间无支撑,从而,在车辆行走时,圆钢导轨易颤动引起顶盖晃动,易导致顶盖相关部件过早损坏。同时圆钢导轨经过较长使用时间后下垂较大。而且,较长的顶盖长度也容易出现圆钢导轨下垂的问题。为了解决圆钢导轨过长引起下垂较大的问题,现有技术在滑块组件底部加滚轮支撑。这能够较好地克服下垂问题,但导向支撑面易集土(特别是冻土及粘土),阻碍系统运行。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顶盖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顶盖装置,所述车辆顶盖装置包括:两根圆钢导轨,在车辆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圆钢导轨,每根圆钢导轨在两端处固定连接至车辆的厢体;在每根圆钢导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圆钢导轨上,用于安装篷布和/或篷杆;对于每根圆钢导轨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支撑柱,所述中间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厢体,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圆钢导轨的中段处。优选地,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圆钢导轨的上侧或下侧接触,所述中间支撑柱水平设置,且所述中间支撑柱的所述另一端在所述圆钢导轨的左侧或右侧处连接至所述圆钢导轨。优选地,对于每根圆钢导轨设置一个中间支撑柱,所述圆钢导轨在中部处设置有水平孔,所述中间支撑柱的所述另一端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配合在所述水平孔内。优选地,所述圆钢导轨和所述中间支撑柱设置在车辆的厢体的外侧,在所述厢体涨厢变形时,所述中间支撑柱将所述圆钢导轨向外顶。优选地,每个所述滑块组件包括四个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面设置为内凹圆弧形,以与圆钢导轨的圆周表面滚动配合,所述四个滚轮分为两组,每组的两个滚轮在所述圆钢导轨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且两组滚轮在圆钢导轨的纵向上间隔开。优选地,所述滑块组件包括主动滑块组件和从动滑块组件,其中,所述主动滑块组件的两组滚轮之间的纵向间隔大于所述从动滑块组件的两组滚轮之间的纵向间隔。优选地,所述主动滑块组件由牵引钢丝绳驱动。优选地,所述滚轮与滚动轴承配合安装后通过销轴以转动方式安装至所述滑块组件的滑块主体上。优选地,所述滑块组件的滑块主体注塑成型,在所述滑块主体内预埋有定位螺母,所述销轴在一端处设置有内螺纹孔,且通过旋拧在所述内螺纹孔内的螺钉连接至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通过旋拧至所述定位螺母内的定位螺钉固定至所述滑块主体。优选地,所述滑块组件的滑块主体内预埋有安装螺母,用于安装篷布和/或篷杆。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或至少减轻了圆钢导轨容易下垂的问题,同时还解决或至少减轻了了在车辆行走时圆钢导轨易颤动引起顶盖晃动的,此外还克服了圆钢导轨不能应用在长度较长顶盖上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和图2示出的是带前后推拉软布顶盖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显示的是顶盖打开(展开)的状态,图2显示的是顶盖关闭(收起)的状态。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顶盖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滑块组件的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D-D线的剖视图。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从动滑块的示意图。图7为沿图6中E-E线的剖视图。图8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圆钢导轨及支撑柱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后滚轮总成12减速电机2主动滑块组件13钢丝绳传动齿轮3从动滑块组件14控制器4圆钢导轨15滚轮5中间支撑柱16滚动轴承6牵引钢丝绳17销轴7厢体18安装螺母8篷布19定位板9篷杆20定位螺钉10左前转角座21定位螺母11右前转角座23钢丝绳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和图2示出的是现有技术中带前后推拉软布顶盖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1显示的是顶盖打开(展开)的状态,此时,顶盖对厢体进行遮挡或封闭。图2显示的是顶盖关闭(收起)的状态,此时,顶盖敞开厢体。所述车辆可以是诸如渣土车的物料运输车,也可以是带有斗篷的客车(大篷车)。前后推拉软布顶盖的工作过程大体如下。以从顶盖完全展开开始(如图1所示)到顶盖完全收起(如图2所示)为例,在此工作过程中,顶盖的主动滑动组件2在电机或人力的驱动下向前运动,进而,带动从动滑动组件3及篷布8、篷杆9向前运动,直到顶盖被完全收起。也就是说,在收起状态下,顶盖大体上处于车辆的前部,临近驾驶室。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相反地设置,例如,在收起状态下,顶盖大体上处于车辆的后部,远离驾驶室。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顶盖装置包括两根圆钢导轨4,在车辆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圆钢导轨4。圆钢导轨4可以是实心的钢棒,也可以是空心的钢制圆筒,优选采用钢制圆筒的技术方案。每根圆钢导轨4在两端处固定连接至车辆的厢体7,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利的是,圆钢导轨4在两端处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至车辆的厢体7。厢体7为渣土车的承载部分,厢体7上安装主动滑块组件2及从动滑块组件3,并在多组滑块上安装篷布,通过多组滑块的前后滑动来实现篷布的前后覆盖。在每根圆钢导轨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组件,在图1中,在每根圆钢导轨4上设置有九个滑块组件。可以理解的是,具体设置的滑块组件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但左右两侧的滑块组件应该数量相同,且大体上左右对称设置。例如,可以在每根设置6个滑块组件。设置,可以仅仅在每根圆钢导轨4上设置有一个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圆钢导轨4上,用于安装篷布8和/或篷杆9。所述滑块组件能够以任何适当的方式滑动地支撑在圆钢导轨4上。有利的是,利用滚轮15滑动地支撑在圆钢导轨4上。也就是说,通过滚轮15在圆钢导轨4上的滚动来实现滑块组件整体上相对于圆钢导轨4的前后滑动。参见图4至图7,每个滑块组件包括多个滚轮15。滚轮15与所述圆钢导轨4的上侧或下侧接触。有利的是,滚轮15的滚动面设置为内凹圆弧形(即拱形或弓形),以与圆钢导轨4的圆周表面滚动配合。这样,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滚轮的数量的排列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图示实施例中,每个滑块组件包括四个滚轮15。四个滚轮15分为两组,每组的两个滚轮15在圆钢导轨4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且两组滚轮15在圆钢导轨4的纵向上间隔开。也就是说,每个滑块组件上设置4个滚轮,且4个滚轮成矩形分布在滑块主体上。这有利于防止滑块组件相对于圆钢导轨4前后翻转。优选地,主动滑块组件2的两组滚轮之间的纵向间隔大于所述从动滑块组件3的两组滚轮15之间的纵向间隔。这有利于提高主动滑块组件2在圆钢导轨4上的支撑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4至图7所示,对于每根圆钢导轨4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支撑柱5。参见图8,中间支撑柱5的一端(图8中的右端)固定连接至厢体7,另一端(图8中的左端)连接至圆钢导轨4的中段处。从而,中间支撑柱5在圆钢导轨4的中段处对圆钢导轨4提供支撑,可以很好地防止圆钢导轨4在中部处下垂。中间支撑柱5的所述一端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方式固定连接至厢体7。有利的是,采用可拆卸、可更换的方式固定连接至厢体7。例如,通过4个固定连接螺栓固定连接至厢体7。在图示实施例中,中间支撑柱5水平设置。中间支撑柱5的所述另一端在所述圆钢导轨4的左侧或右侧处连接至所述圆钢导轨4。从而,有利于避让上下设置的滚轮15,防止中间支撑柱5妨碍滚轮15的转动。中间支撑柱5的数量可以根据圆钢导轨4的纵向长度及承重要求来设置。在有个备选实施例中,对于每根圆钢导轨4设置一个中间支撑柱5。圆钢导轨4在中部处设置有水平孔,中间支撑柱5的所述另一端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配合在所述水平孔内。从而有利于快速地进行安装。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圆钢导轨4和所述中间支撑柱5设置在车辆的厢体7的外侧,在厢体7涨厢变形时,中间支撑柱5将圆钢导轨4向外顶。这有利于圆钢导轨4与滑块组件保持适当的间隙,且有利于实现滑块组件在圆钢导轨4上的平稳滑动。为了实现中间支撑柱5将圆钢导轨4向外顶,可以在中间支撑柱的与圆钢导轨4连接的端部处设置轴肩,通过轴肩抵靠圆钢导轨4,而将圆钢导轨4向外顶。还可以将圆钢导轨4的水平孔设置为盲孔,通过中间支撑柱5的端面抵靠所述盲孔的端面,而将圆钢导轨4向外顶。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将所述水平孔设置为台阶孔,利用中间支撑柱5上的轴肩与所述台阶孔配合,而将圆钢导轨4向外顶。如前所述,顶盖的主动滑动组件2能够在电机或人力的驱动下而滑动。有利的是,主动滑块组件2由牵引钢丝绳6驱动。更具体地,减速电机12驱动钢丝绳传动齿轮13转动,进而带动钢丝绳6运动,由此来驱动主动滑块组件2。为了便于实现钢丝绳的运动,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左前转角座10和右前转角座11。此外,还设置有钢丝绳张紧装置。有利的是,还设置有控制器14来控制减速电机12。控制器14可以带有遥控功能,并且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集成到车辆的中央电控单元中。滚轮15能够以任何适当的方式或结构安装至滑块组件或其滑块主体上。有利的是,滚轮15先与滚动轴承16配合安装,然后通过销轴17以转动方式安装至所述滑块组件的滑块主体上。有利的是,滚轮15为尼龙轮,并在滚轮15中心配装有滚动轴承。滑块组件的滑块主体注塑成型。滑块主体应用注塑成型(可内衬钢板)、一体结构,集成现有滑块总成主体部分的所有结构件。这样能够保证所有滑块主体的一致性并大大增强滑块总成强度。主动滑块组的滑块主体不设计为左右对称件,仅需1套模具,降低了成本。在滑块主体内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安装槽。安装槽纵向贯穿所述滑块主体。圆钢导轨4穿过所述安装槽。滚轮15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在所述安装槽内与圆钢导轨4滚动配合。在滑块主体内预埋有定位螺母21。销轴17在一端(图5中中的左端)处设置有内螺纹孔,且通过旋拧在所述内螺纹孔内的螺钉固定连接至定位板19。定位板19通过旋拧至所述定位螺母21内的定位螺钉20固定至所述滑块主体。销轴17上设计有内螺纹孔,利用螺纹孔可用拔销拆卸销轴,提高了维修方便性。定位板19设置在滑块主体的外侧,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装配与维护。滑块组件的滑块主体内还预埋有安装螺母18,用于安装篷布8和/或篷杆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或至少减轻了圆钢导轨容易下垂的问题,同时还解决或至少减轻了了在车辆行走时圆钢导轨易颤动引起顶盖晃动的,此外还克服了圆钢导轨不能应用在长度较长顶盖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改装顶盖不受长度限制的优点。圆钢导轨增加中间支撑柱后,厢体涨厢变形会带动中间支撑柱移动,中间支撑柱推动圆钢导轨移动,从而使厢体与滑块组件侧立面之间间隙不至于过小,克服产生干涉导致阻碍系统运行的弊端。如车辆厢体涨厢变形,厢体与滑块组件侧立面之间间隙不会变小。圆钢导轨增加中间支撑柱后,厢体涨厢变形会带动中间支撑柱移动,中间支撑柱推动圆钢导轨移动,从而使厢体与滑块组件侧立面之间间隙不至于过小,克服产生干涉导致阻碍系统运行的弊端。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包括:后滚轮总成1、主动滑块组件2、从动滑块组件3、圆钢导轨4、中间支撑柱5、牵引钢丝绳6、厢体7、篷布8、篷杆9、左前转角座10、右前转角座11、减速电机12、钢丝绳传动齿轮13、控制器14。后滚轮总成1例如用于引导钢丝绳。整个顶盖的工作过程例如如下。车载电源驱动减速电机12,减速电机12再通过钢丝绳传动齿轮带动牵引钢丝绳6运动。牵引钢丝绳6带动主动滑块组件2及从动滑块组件3在圆钢导轨4上前后滑动,从而完成整个机构的运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组件包括主动滑块组件2和从动滑块组件3。上文对滑块组件的描述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都适用于主动滑块组件2和从动滑块组件3。参见图4,主动滑块组件2包括:滑块主体2a、滚轮15(滚轮共4个)、滚动轴承16(共4个)、销轴17(共4个)、预埋的安装螺母18、定位板19、定位螺栓20、预埋的定位螺母21及钢丝绳固定孔23。钢丝绳固定孔23用于与钢丝绳连接。参见图5,从动滑块组件3包括:滑块主体3a、滚轮15(滚轮共4个)、滚动轴承16(共4个)、销轴17(共4个)、预埋的安装螺母18、定位板19、定位螺栓20、预埋的定位螺母21。滑块组件需配合圆钢导轨4实现滑动作业。滚轮15与滚动轴承16配合安装后通过销轴17安装在滑块主体2a或滑块主体3a上。滑块组件可通过其自身部件滚轮15与圆钢导轨4实现滑动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组件可围绕圆钢导轨4旋转,并且滑块主体开槽后不阻碍运动。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