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7665发布日期:2019-05-15 22:4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位,发动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能,发动机线束是发动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就像血管一样分布在发动机上,发动机线束能否正常稳定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整车的性能。常见的线束固定的方式有4种,扎带卡扣固定、塑料支架固定、使用其它结构的卡槽零件固定和使用胶带固定,其中利用胶带固定是最没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而利用塑料支架固定是最稳定可靠的,但是塑料支架一般需要专门开发单独的塑料支架进行线束防护与固定,这种塑料支架一般都是单独开发的,成本很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使得固定支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包括过线管、调节段、固定头、弹性固定圈和支线接口,在所述过线管的头、尾两端设有所述固定头,在所述固定头的外侧固定有所述弹性固定圈,且所述弹性固定圈沿所述固定头的内圈圈壁固定,在所述过线管上嵌接有所述调节段,所述调节段为柔性软管,在所述过线管的管体上开设有所述支线接口,在所述过线管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圈,在头、尾两端所述固定头和支线接口的圈口处的内部嵌入有磁力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固定圈为弹性松紧面料材质,且沿所述弹性固定圈的内、外表面涂有耐高温隔热涂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线管为空腔圆柱体,所述调节段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圈为圆环状且内壁通过焊接与所述过线管的外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头尾两端所述固定头的圈口处的内部的磁力圈的磁力极性相反。

本实用新型中,过线管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过线管管体本身可以根据车身结构和线束布置空间进行一定角度的调整;过线管头尾端的弹性固定圈可以对线束进行包裹固定,防止线束之间分散、移动;过线管头尾端的磁力圈可以对过线管之间和连接件进行吸附,防止因长时间振动过线管之间发生分离;本固定支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及诶购示意图。

图中:1.过线管、2.调节段、3.固定头、4.弹性固定圈、5.支线接口、6.固定圈、7.磁力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包括过线管1、调节段2、固定头3、弹性固定圈4和支线接口5,在所述过线管1的头、尾两端设有所述固定头3,在所述固定头3的外侧固定有所述弹性固定圈4;在所述过线管1上嵌接有所述调节段2,所述调节段2为柔性软管,所述调节段2的数量为2个。在所述过线管1的管体上开设有所述支线接口5,在所述过线管1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圈6,所述固定圈6为圆环状且内壁通过焊接与所述过线管1的外壁连接。在头、尾两端所述固定头3和支线接口5的圈口处的内部嵌入有磁力圈7,头尾两端所述固定头3的圈口处的内部的磁力圈7的磁力极性相反。所述过线管1为空腔圆柱体,所述过线管1为塑料材质。

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固定圈4沿所述固定头3的内圈圈壁固定,所述弹性固定圈4为弹性松紧面料材质,且沿所述弹性固定圈4的内、外表面涂有耐高温隔热涂料。

本固定支架在使用时,将线束从过线管1头端的固定头3穿进过线管1内,在线束穿入过线管1从头端穿进管内时,弹性固定圈4会对线束起到包裹固定的作用,防止线束之间分散或移位,线束从过线管1的尾端伸出,不同的过线管1之间可利用二通连接件等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同时固定头3圈口处内部嵌入的磁力圈7可以在连接时对过线管1之间进行吸附,同时也可以对连接件进行吸附,防止在汽车长时间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振动过多过线管1之间及连接件与过线管1之间逐渐发生分离,其稳定性能更好;其次调节段2可以进行使得过线管1的管体可以进行较大幅度角度的弯折,可以更好的根据车身结构和线束布置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