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消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8020发布日期:2019-07-31 20:0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泵消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消音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一种节能、无污染的理想“零排放”车辆,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与重视。电动车多采用真空助力伺服制动系统,人力和动力并用进行制动。

目前,低速电动车多采用双缸活塞式电动真空泵,由于气缸数量少,导致真空泵的抽气速率很低,此种配置仅能提供6吋以下的真空刹车助力器使用。而高速电动车和城市物流车必须提高刹车制动力,也就需要配置较大直径的刹车助力器,同时就需要抽气速率高的电动真空泵。

电动车没有了发动机的噪音,对电动真空泵的噪音更加敏感,现有电动真空泵对噪音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泵消音结构,降低真空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升车辆舒适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泵消音结构,包括:消音盖和真空泵上的真空作用结构,所述消音盖设于真空作用结构外侧,所述真空作用结构包括前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底面上设有通气孔使得真空泵泵体内的气流进入消音盖与前轴承座之间,所述消音盖内底面与前轴承座之间设有消音棉。

其中,所述前轴承座中心设有面向消音棉的若干条辐射消音槽,辐射消音槽贴近在消音棉上,形成与通气孔连通的辐射气流流道。

其中,所述辐射消音槽环形阵列分布而在相邻辐射气流流道之间形成扇形空腔,所述消音棉采用扇形结构而分别填充在扇形空腔内。

其中,所述消音盖内设置有位于辐射消音槽外周侧的内圆凸环,所述前轴承座上对应内圆凸环设有凹陷环槽,内圆凸环的外环面与凹陷环槽的内环面相配合。

其中,所述内圆凸环的外环面与凹陷环槽的内环面之间设有排气间隙。

其中,所述消音盖内底面在内圆凸环的对称位置设有扇形凹陷槽,所述扇形凹陷槽分别位于消音棉下方且与排气间隙相连通。

其中,所述前轴承座上设置有单向阀片安装孔,所述单向阀片安装孔中设置有延伸至前轴承座内的安装柄,所述安装柄底部设置有与通气孔对应的单向阀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真空泵消音结构,气流通过通气孔进入辐射气流流道,均匀分散,分别通过消音棉进入扇形凹陷槽,最后通过排气间隙排出到外部,减小了噪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泵消音结构,包括:消音盖43和真空泵上的真空作用结构,所述消音盖43设于真空作用结构外侧,所述真空作用结构包括前轴承座41,所述前轴承座41底面上设有通气孔412使得真空泵泵体内的气流进入消音盖43与前轴承座41之间,所述消音盖43内底面与前轴承座41之间设有消音棉44,减少气流噪音。

所述前轴承座41中心设有面向消音棉44的若干条辐射消音槽,辐射消音槽贴近在消音棉44上,形成与通气孔412连通的辐射气流流道,使得气流均匀分散,减少气流冲击力度。

所述辐射消音槽环形阵列分布而在相邻辐射气流流道之间形成扇形空腔411,所述消音棉采用扇形结构而分别填充在扇形空腔411内,分别利用多块消音棉进行消音,进一步降低噪音问题。

所述消音盖43内设置有位于辐射消音槽外周侧的内圆凸环,所述前轴承座上对应内圆凸环设有凹陷环槽,内圆凸环的外环面与凹陷环槽的内环面相配合。所述内圆凸环的外环面与凹陷环槽的内环面之间设有排气间隙,多个排气间隙进行气流排放时的分散。

所述消音盖43内底面在内圆凸环的对称位置设有扇形凹陷槽,所述扇形凹陷槽分别位于消音棉44下方且与排气间隙相连通,气流经过消音棉44的消音后进入扇形凹陷槽,最终通过排气间隙排出。

所述前轴承座41上设置有单向阀片安装孔413,所述单向阀片安装孔413中设置有延伸至前轴承座内的安装柄414,所述安装柄414底部设置有与通气孔412对应的单向阀片42,单向阀片采用耐高、低温的弹性材料支撑的盘状薄片,

泵体内的空气能从通气孔412推开盘状薄片进入前轴承座41上的空腔内,却不能从前轴承座41的空腔一侧进入泵体内,避免外部水流进入泵体,提升真空泵的防水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