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防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7342发布日期:2020-09-25 18:0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防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毂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防盗结构。



背景技术: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市场上的轮毂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钢轮毂和合金轮毂。钢质轮毂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抗金属疲劳的能力很强;但钢质轮毂的外观没有美感,重量较大(相同的轮毂钢材质要比铝合金材质重很多),惯性阻力大,散热性也比较差,而且非常容易生锈。合金材质轮毂正好可以弥补这样的问题,较轻的重量,惯性阻力小,制作精度高,在高速转动时的变形小,惯性阻力小,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减轻轮胎滚动阻力,从而减少了油耗;合金材质的导热性能又是钢的三倍左右,散热性好,对于车辆的制动系,轮胎和制动系统的热衰减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市场上的原厂车的合金轮毂都以铝合金为主,很多改装轮毂为了达到一定的特殊要求以及视觉的提升会选择铬、汰等元素作为基本材料。不过,跟钢材质轮毂比起来,合金轮毂的价格要贵,所以往往在很多中低端级别的原厂车中,钢质轮毂会出现在低配车型上,而合金轮毂则是高配车型的标配。

因为汽车轮毂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对于一些不法人员来说,会偷偷拆卸汽车外部的一些构件去售卖获取利益,因此汽车轮毂一般采用防盗螺栓等方式来进行防盗,但是防盗螺栓的防盗方式单一,防盗措施不够导致还会有较多的汽车轮毂偷盗行为;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防盗结构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防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汽车轮毂所采用的防盗螺栓进行防盗的防盗措施较为单一,不够有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防盗结构,包括轮毂主体,所述轮毂主体上设置有轮毂固定座,所述轮毂固定座的后端设置有后防盗盘,所述后防盗盘包括防盗环,所述防盗环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圆形贯穿孔、弧形连接孔和第二圆形贯穿孔,第一圆形贯穿孔、弧形连接孔和第二圆形贯穿孔连通,第二圆形贯穿孔的直径大于弧形连接孔和第一圆形贯穿孔的直径,弧形连接孔和第一圆形贯穿孔的直径相等,所述轮毂固定座与后防盗盘通过第二防盗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盗螺栓由螺栓头、光圆杆、圆形外凸出部和第三螺杆构成,螺栓头、光圆杆、圆形外凸出部和第三螺杆一体成型,螺栓头位于光圆杆的一侧,圆形外凸出部位于光圆杆的一侧,第三螺杆位于圆形外凸出部的一侧,光圆杆和第三螺杆的直径相同,第三螺杆的直径与弧形连接孔和第二圆形贯穿孔的直径相同,圆形外凸出部的直径大于弧形连接孔和第一圆形贯穿孔的直径,圆形外凸出部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形贯穿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轮毂固定座上用于安装第二防盗螺栓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斜孔,安装斜孔的直径大于圆形外凸出部的直径,安装斜孔的直径小于螺栓头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轮毂主体还包括辐条,所述防盗环与辐条通过第一防盗螺栓固定连接,防盗环上用于安装第一防盗螺栓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轮毂固定座的前端设置有前防盗盘,所述辐条和轮毂固定座形成半椭圆槽,所述前防盗盘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侧的外侧设置有半椭圆内挡板,所述半椭圆内挡板的外侧设置有弧形外挡板,弧形外挡板与半椭圆内挡板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环、弧形外挡板与半椭圆内挡板之间形成空槽。

优选的,所述弧形外挡板一侧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凸出部,所述轮毂固定座上与固定凸出部对应位置设置有嵌入槽,嵌入槽的形状和尺寸与固定凸出部的形状和尺寸吻合。

优选的,所述前防盗盘的前端设置有中间固定座,所述中间固定座由外圆盘、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构成,外圆盘、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一体成型,外圆盘位于第一螺杆的一侧,第二螺杆位于第一螺杆的另一侧,第一螺杆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杆的直径,第一螺杆的直径与前防盗盘中心孔的直径相同,第二螺杆的直径与轮毂固定座中心孔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中间固定座、第一防盗螺栓和第二防盗螺栓端面的中间均设置有固定防盗槽,固定防盗槽的内侧面均设置为弧形,固定防盗槽由外半圆和内半圆交替圆形阵列而成,外半圆和内半圆的数量均设置为单数。

优选的,所述防盗环的中间设置有中间固定部,中间固定部与轮毂主体固定连接,中间固定部与防盗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汽车轮毂的正确拆卸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专门的拆卸工具插入中间固定座的固定防盗槽内,将中间固定座拧下;

步骤二:利用与前防盗盘中心孔直径相同的外螺纹杆拧入前防盗盘中心的孔内,后通过外力拔出前防盗盘;

步骤三:通过专门的拆卸工具插入第二防盗螺栓的固定防盗槽内,轻微转动第二防盗螺栓,使第二防盗螺栓放松;

步骤四:通过专门的拆卸工具插入第一防盗螺栓的固定防盗槽内,拧下第一防盗螺栓;

步骤五:转动后防盗盘,使第三螺杆顺着弧形连接孔进入第二圆形贯穿孔位置,继续拧动第二防盗螺栓向外,完成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发明中,当不法人员不知道本轮毂的防盗结构下,肯定会先拆卸能看见的第一防盗螺栓和中间固定座,但是第一防盗螺栓和中间固定座上均设置有固定防盗槽,固定防盗槽是由内半圆和外半圆交替形成的,且内半圆和外半圆分别设置为单数,即代表对角线位置为内半圆和外半圆对应,普通的螺丝起子没办法进行拆卸,且固定防盗槽内部全为弧形,汽车用平口螺丝起子转动时会出现打滑的情况,需要有专门的拆卸工具进行拆卸,以此来进行第一步的防盗;

2、该发明中,即使不法人员将第一防盗螺栓和中间固定座拆卸下来,紧接着会看到前防盗盘,因前防盗盘严丝合缝的卡在辐条和轮毂固定座形成的半椭圆槽内,需要有专门尺寸的外螺纹杆拧入前防盗盘内,通过外力拔出,因中间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直径小于第一螺杆,因此不法人员不能将中间固定座作为专门尺寸的外螺纹杆拧入前防盗盘内,以此完成第二步的防盗工作;

3、该发明中,在传统轮毂固定座的后端增加有后防盗盘,后防盗盘和轮毂主体的辐条通过第一防盗螺丝固定连接,后防盗盘的后端与轮毂主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后防盗盘安装时,是先将后防盗盘转动,使第二圆形贯穿孔位置与轮毂固定座上的安装斜孔位置对应,将第二防盗螺栓插入,使圆形外凸出部穿过第二圆形贯穿孔位置与汽车轮毂主体通过第三螺杆进行螺纹固定,锁死前转动后防盗盘使第三螺杆顺着弧形连接孔进入第一圆形贯穿孔位置,再锁死第二防盗螺栓,后通过第一防盗螺栓固定后防盗盘,拆卸时在第二防盗螺栓转动到一定程度下由于防盗环对圆形外凸出部的阻挡,第二防盗螺栓不能正常转动拧出,而是需要轻微转动第二防盗螺栓,使第二防盗螺栓略微放松后,拧下第一防盗螺栓,将后防盗盘转动,使第三螺杆顺着弧形连接孔进入第二圆形贯穿孔位置,才能继续拧动第二防盗螺栓向外,完成拆卸工作;通过后防盗盘与第二防盗螺栓的联动作用完成第三步的防盗工作,且第二防盗螺栓上同样设置有固定防盗槽,需要专门工具拆卸,既需要懂得专门拆卸原理,又需要专门工具,为最重要的防盗一环;

4、该发明中,设置有多步防盗措施进行防盗,既有联动措施来进行防盗的举措,又有专门工具才能拆卸的防盗措施,多种防盗手段并用,解决了目前汽车轮毂所采用的防盗螺栓进行防盗的防盗措施较为单一,不够有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防盗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防盗结构去除前防盗盘和中间固定座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前防盗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中间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后防盗盘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防盗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主体;2、轮毂固定座;3、辐条;4、后防盗盘;5、第一防盗螺栓;6、前防盗盘;7、中间固定座;8、固定防盗槽;9、安装斜孔;10、第二防盗螺栓;11、半椭圆槽;12、嵌入槽;13、半椭圆内挡板;14、弧形外挡板;15、固定环;16、空槽;17、固定凸出部;18、外圆盘;19、第一螺杆;20、第二螺杆;21、防盗环;22、固定孔;23、中间固定部;24、第一圆形贯穿孔;25、弧形连接孔;26、第二圆形贯穿孔;27、螺栓头;28、光圆杆;29、圆形外凸出部;30、第三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防盗结构,包括轮毂主体1,轮毂主体1上设置有轮毂固定座2,轮毂固定座2的后端设置有后防盗盘4,后防盗盘4包括防盗环21,防盗环21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圆形贯穿孔24、弧形连接孔25和第二圆形贯穿孔26,第一圆形贯穿孔24、弧形连接孔25和第二圆形贯穿孔26连通,第二圆形贯穿孔26的直径大于弧形连接孔25和第一圆形贯穿孔24的直径,弧形连接孔25和第一圆形贯穿孔24的直径相等,轮毂固定座2与后防盗盘4通过第二防盗螺栓10固定连接,第二防盗螺栓10由螺栓头27、光圆杆28、圆形外凸出部29和第三螺杆30构成,螺栓头27、光圆杆28、圆形外凸出部29和第三螺杆30一体成型,螺栓头27位于光圆杆28的一侧,圆形外凸出部29位于光圆杆28的一侧,第三螺杆30位于圆形外凸出部29的一侧,光圆杆28和第三螺杆30的直径相同,第三螺杆30的直径与弧形连接孔25和第二圆形贯穿孔26的直径相同,这就相当于有卡合关系,因此转动后防盗盘4是需要有外力的,圆形外凸出部29的直径大于弧形连接孔25和第一圆形贯穿孔24的直径,圆形外凸出部29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形贯穿孔26的直径,圆形外凸出部29起到对第二防盗螺栓10的限位作用,后防盗盘4不转动时,后防盗盘4弧形连接孔25两侧抵住圆形外凸出部29,圆形外凸出部29不能向外移动。

进一步,轮毂固定座2上用于安装第二防盗螺栓10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斜孔9,安装斜孔9的直径大于圆形外凸出部29的直径,使圆形外凸出部29能够正常经过进行固定,安装斜孔9的直径小于螺栓头27的直径,起到压合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轮毂主体1还包括辐条3,防盗环21与辐条3通过第一防盗螺栓5固定连接,防盗环21上用于安装第一防盗螺栓5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孔22。

进一步,轮毂固定座2的前端设置有前防盗盘6,辐条3和轮毂固定座2形成半椭圆槽11,前防盗盘6上设置有固定环15,固定环15一侧的外侧设置有半椭圆内挡板13,半椭圆内挡板13与成半椭圆槽11吻合,刚好卡在半椭圆槽11内,半椭圆内挡板13的外侧设置有弧形外挡板14,弧形外挡板14与半椭圆内挡板13一体成型,固定环15、弧形外挡板14与半椭圆内挡板13之间形成空槽16,正常情况下前防盗盘6是罩在轮毂固定座2前端的,固定环15和弧形外挡板14对第二防盗螺栓10进行遮挡,前防盗盘6安装在时,固定环15和弧形外挡板14的设置使第二防盗螺栓10不可见。

进一步,弧形外挡板14一侧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凸出部17,轮毂固定座2上与固定凸出部17对应位置设置有嵌入槽12,嵌入槽12的形状和尺寸与固定凸出部17的形状和尺寸吻合,通过固定凸出部17和嵌入槽12的嵌合关系进一步增加前防盗盘6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前防盗盘6的前端设置有中间固定座7,中间固定座7由外圆盘18、第一螺杆19和第二螺杆20构成,外圆盘18、第一螺杆19和第二螺杆20一体成型,外圆盘18位于第一螺杆19的一侧,第二螺杆20位于第一螺杆19的另一侧,第一螺杆19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杆20的直径,第一螺杆19的直径与前防盗盘6中心孔的直径相同,第二螺杆20的直径与轮毂固定座2中心孔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中间固定座7、第一防盗螺栓5和第二防盗螺栓10端面的中间均设置有固定防盗槽8,固定防盗槽8的内侧面均设置为弧形,汽车用平口螺丝起子转动时会出现打滑的情况,固定防盗槽8由外半圆和内半圆交替圆形阵列而成,外半圆和内半圆的数量均设置为单数,即代表对角线位置为内半圆和外半圆对应,普通的螺丝起子没办法进行拆卸,需要有专门的拆卸工具进行拆卸,以此来进行第一步的防盗。

进一步,防盗环21的中间设置有中间固定部23,中间固定部23与轮毂主体1固定连接,中间固定部23与防盗环2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因本装置的防盗措施中包括防盗环21转动一步骤,因此需要防盗环21可转动,但正常情况下第一防盗螺栓5对其有固定,因此只有拆卸第一防盗螺栓5后才可转动。

进一步,汽车轮毂的正确拆卸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专门的拆卸工具插入中间固定座7的固定防盗槽8内,将中间固定座7拧下;

步骤二:利用与前防盗盘6中心孔直径相同的外螺纹杆拧入前防盗盘6中心的孔内,后通过外力拔出前防盗盘6;

步骤三:通过专门的拆卸工具插入第二防盗螺栓10的固定防盗槽8内,轻微转动第二防盗螺栓10,使第二防盗螺栓10放松;

步骤四:通过专门的拆卸工具插入第一防盗螺栓5的固定防盗槽8内,拧下第一防盗螺栓5;

步骤五:转动后防盗盘4,使第三螺杆30顺着弧形连接孔25进入第二圆形贯穿孔26位置,继续拧动第二防盗螺栓10向外,完成拆卸。

工作原理:安装时,先将后防盗盘4转动,使第二圆形贯穿孔26位置与轮毂固定座2上的安装斜孔9位置对应,将第二防盗螺栓10插入,使圆形外凸出部29穿过第二圆形贯穿孔26位置与汽车轮毂主体1通过第三螺杆30进行螺纹固定,锁死前转动后防盗盘4使第三螺杆30顺着弧形连接孔25进入第一圆形贯穿孔24位置,再锁死第二防盗螺栓10,后通过第一防盗螺栓5固定后防盗盘;后安装前防盗盘6,将前防盗盘6的半椭圆内挡板13与辐条3和轮毂固定座2形成的半椭圆槽11位置对齐,将前防盗盘6按入,使固定凸出部17嵌入嵌入槽12内,完成前防盗盘6的安装;最后安装中间固定座7,使中间固定座7的第一螺杆19与前防盗盘6固定,第二螺杆20与轮毂固定座2固定,完成全部安装工作。拆卸时通过专门的拆卸工具,先将中间固定座7拧下,后利用专门尺寸的外螺纹杆拧入前防盗盘6中心的孔内,通过外力拔出,最后轻微转动第二防盗螺栓,使第二防盗螺栓10略微放松后,拧下第一防盗螺栓5,将后防盗盘4转动,使第三螺杆30顺着弧形连接孔25进入第二圆形贯穿孔26位置,继续拧动第二防盗螺栓10向外,完成拆卸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