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小孔节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7729发布日期:2020-12-11 21:0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小孔节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小孔节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蓄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技术相对简单成熟,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开发的热点。

如图1所示,现有电动客车的电池通常放置在客车下部的容纳舱1内。电池中的蓄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传递给外部,就会减少电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寿命,严重的甚至会烧毁蓄电池,这时客车上的乘客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危急状态下的蓄电池的应急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小孔节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处理装置,使其能够有效处理危急状态下的蓄电池,从而保障客车上的乘客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小孔节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处理装置,设置客车下部的容纳舱内,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沿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舱的底部,所述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舱的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舱的舱门处;

移动框,所述移动框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用于放置蓄电池,所述移动框的第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有向内延伸的插槽;

无线温度传感器,所述无线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移动框上、用于检测所述蓄电池的温度;

剪断机构,所述剪断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框的第一侧,所述剪断机构包括导向杆、升降板、刀片和电动推杆,所述导向杆沿纵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舱内,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刀片安装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在所述导向杆上滑动,所述剪断机构用于剪断蓄电池与车体之间连接的线束;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框与所述剪断机构之间,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导向块、插杆、拉簧和钢丝绳,所述导向块固定设置在容纳舱内,所述导向块上开有导向孔,所述插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插杆的第一端可伸入至所述移动框的插槽内,所述拉簧套设在所述插杆上,所述拉簧使得所述插杆的第一端具有插入所述移动框的插槽内的趋势,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与所述插杆连接,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压簧,所述压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纳舱的舱壁连接,所述压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框接触,所述压簧使得所述移动框具有向所述容纳舱的舱门处移动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框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且与导轨平行的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的底部与所述容纳舱的底部贴合,所述密封框的靠近舱门处的一端开有缺口,所述容纳舱的底部的靠近舱门处的位置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安装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板、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密封板的四周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贴合,所述密封板从所述容置槽内伸出时、可与所述密封框、所述移动框的底部和所述容纳舱的底部共同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密封板上开有出气小孔,所述第一电磁铁安装在所述密封板的底部,所述第二电磁铁安装在所述容置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舱的舱壁上安装有导向轮,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所述导向轮后与所述升降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框上开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框的第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线束框,所述线束框用于收纳所述蓄电池与车体之间连接的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舱的底部的远离舱门处的位置形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移动框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接触时,所述插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移动框上的插槽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插杆的大小小于所述插槽的大小。

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杆,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舱的舱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接触。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小孔节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处理装置,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蓄电池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给客车的控制系统。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蓄电池的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时,控制系统则判断蓄电池处于危急状态,提醒司机则将客车开至附近人少的安全区域。这时司机先控制容纳舱的舱门自动打开;然后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推杆伸长,使得升降板底部的刀片将线束剪断;最后控制电动推杆收缩,在钢丝绳的作用下,插杆会被拉出移动框内的插槽,此时压簧便会将处于危急状态的的蓄电池推出容纳舱,使其离开客车,掉落在地面上,从而保障了客车上的乘客的安全。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小孔节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处理装置,当需要更换或者检修蓄电池时,司机先控制容纳舱的舱门自动打开。然后控制系统先给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使得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互相排斥,这时密封板就会伸出容置槽。最后控制电动推杆收缩,在钢丝绳的作用下,插杆会被拉出移动框内的插槽,此时压簧便会推动移动框向着舱门处移动。当移动框底部的密封框与密封板接触时,就会与密封框、移动框的底部和容纳舱的底部共同形成一个密封腔。压簧的推动作用会使得密封腔的体积逐渐减小,密封腔内的气体会经过密封板上的出气小孔排出,这样会出现压差现象,对压簧的推动作用产生阻尼,进而阻碍移动框的移动,减弱了压簧给移动框带来的的瞬间冲击力,使得移动框最后缓慢地停靠在舱门处,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或者检修蓄电池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客车容纳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移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密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容纳舱、2-舱门、3-容置槽、4-导向轮、5-线束框、6-限位块、7-压力传感器、10-导轨、20-移动框、21-插槽、22-密封框、23-缺口、24-散热孔、25-蓄电池、26-密封腔、27-背板、30-无线温度传感器、40-剪断机构、41-导向杆、42-升降板、43-刀片、44-电动推杆、50-锁定机构、51-导向块、52-插杆、53-拉簧、54-钢丝绳、60-驱动机构、61-压簧、70-线束、80-密封组件、81-密封板、82-第一电磁铁、83-第二电磁铁、84-出气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小孔节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处理装置,其设置客车下部的容纳舱1内,包括导轨10、移动框20、无线温度传感器30、剪断机构40、锁定机构50和驱动机构60。

导轨10沿横向固定安装在容纳舱1的底部,导轨10的一端位于容纳舱1的内部、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舱1的舱门2处。

移动框20设置在导轨10上、且可在导轨10上沿其延伸方向滑动。移动框20的顶部的敞口用于放置蓄电池25,移动框20的第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有向内延伸的插槽21。

无线温度传感器30安装在移动框20上、用于实时检测蓄电池25的温度。

剪断机构40设置在移动框20的第一侧。具体地,剪断机构40包括导向杆41、升降板42、刀片43和电动推杆44。导向杆41沿纵向固定安装在容纳舱1内,升降板42设置在导向杆41上、且可在导向杆41上滑动。刀片43安装在升降板42的底部,电动推杆44用于驱动升降板42在导向杆41上滑动。剪断机构40工作时,电动推杆44伸长,从而使得升降板42底部的刀片43能够将线束70剪断。

锁定机构50设置在移动框20与剪断机构40之间。具体地,锁定机构50包括导向块51、插杆52、拉簧53和钢丝绳54。导向块51固定安装在容纳舱1内,导向块51上开有导向孔。插杆52设置在导向孔内,插杆52的第一端可伸入至移动框20的插槽21内。拉簧53套设在插杆52上,拉簧53的第一端与导向块51连接,拉簧53的第二端与插杆52连接,拉簧53使得插杆52的第一端具有插入移动框20的插槽21内的趋势。钢丝绳54的第一端与插杆52连接,钢丝绳54的第二端与升降板42连接。

锁定机构50工作时,插杆52插入在移动框20的插槽21内,从而使得移动框20的位置被锁定。锁定机构50解锁时,电动推杆44收缩,在钢丝绳54的作用下,插杆52会被拉出移动框20内的插槽21,移动框20的位置就能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完成解锁。

驱动机构60,驱动机构60包括压簧61,压簧61的第一端与容纳舱1的舱壁连接,压簧61的第二端与移动框20接触,压簧61使得移动框20具有向容纳舱1的舱门2处移动的趋势。当锁定机构50解锁后,驱动机构60能给移动框20提供推力。

无线温度传感器30、电动推杆44均与客车的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设备工作,由于控制部分属于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正常状态下,无线温度传感器30能够实时检测蓄电池25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给客车的控制系统,压簧61处于压缩状态,锁定机构50将移动框20锁定在容纳舱1的内部。

危急状态下,例如某一块蓄电池25着火时,无线温度传感器30检测到蓄电池25的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控制系统则判断蓄电池25处于危急状态,提醒司机则将客车开至附近人少的安全区域。这时司机先控制容纳舱1的舱门2自动打开;然后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推杆44伸长,使得升降板42底部的刀片43将线束70剪断;最后控制电动推杆44收缩,在钢丝绳54的作用下,插杆52会被拉出移动框20内的插槽21,此时压簧61便会将处于危急状态的的蓄电池25推出容纳舱1,使其离开客车,掉落在地面上,从而保障了客车上的乘客的安全。

值得说明的是,当某块危急状态下的蓄电池25被抛出时,其它的蓄电池25还能继续为客车供电,因此客车还能继续行驶。当插杆52离开插槽21后,压簧61瞬间释放的力量能够将移动框20和这块蓄电池25抛得更远,避免了这块蓄电池25因抛得过近,而出现撞击车体或者撞击轮胎的情况的发生,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客车上的乘客的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框20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且与导轨10平行的密封框22,密封框22的底部与容纳舱1的底部贴合。密封框22的靠近舱门2处的一端开有缺口23。容纳舱1的底部的靠近舱门2处的位置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容置槽3,容置槽3内安装有密封组件80。

具体地,密封组件80包括密封板81、第一电磁铁82和第二电磁铁83。密封板81的四周与容置槽3的槽壁贴合,密封板81从容置槽3内伸出时、可与密封框22、移动框20的底部和容纳舱1的底部共同形成一个密封腔26。密封板81上开有出气小孔84。第一电磁铁82安装在密封板81的底部,第二电磁铁83安装在容置槽3的底部,第一电磁铁82和第二电磁铁83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正常状态下,第一电磁铁82和第二电磁铁83不通电,密封板81被隐藏在容置槽3内。

在正常状态下,当需要更换或者检修蓄电池25时,司机先控制容纳舱1的舱门2自动打开。然后控制系统先给第一电磁铁82和第二电磁铁83通电,使得第一电磁铁82和第二电磁铁83互相排斥,这时密封板81就会伸出容置槽3。最后控制电动推杆44收缩,在钢丝绳54的作用下,插杆52会被拉出移动框20内的插槽21,此时压簧61便会推动移动框20向着舱门2处移动。当移动框20底部的密封框22与密封板81接触时,就会与密封框22、移动框20的底部和容纳舱1的底部共同形成一个密封腔26。压簧61的推动作用会使得密封腔26的体积逐渐减小,密封腔26内的气体会经过密封板81上的出气小孔84排出,这样会出现压差现象,对压簧61的推动作用产生阻尼,进而阻碍移动框20的移动,减弱了压簧61给移动框20带来的瞬间冲击力,直到密封框22的背板27与密封板81接触时,移动框20就会停下来。

这种设计利用了小孔节流的原理,减弱了移动框20的瞬间冲击力,使得移动框20最后能够缓慢地停靠在舱门2处,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或者检修蓄电池25。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舱1的舱壁上安装有导向轮4,钢丝绳54的第二端绕过导向轮4后与升降板42连接。在导向轮4的作用下,钢丝绳54的第一端处于水平状态,钢丝绳54的第二端处于竖直状态,这样能够使得升降板42对插杆52的拉动效果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框20上开有多个散热孔24,散热孔24便于蓄电池25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有利于蓄电池25的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框20的第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线束框5。线束框5用于收纳蓄电池25与车体之间连接的线束70。线束框5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固定线束70的位置,避免线束70的散乱。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舱1的底部的远离舱门2处的位置形安装有限位块6。限位块6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移动框20与压力传感器7接触时,插杆52的第一端与移动框20上的插槽21对齐。

当检修完蓄电池25或者更换完蓄电池25后,工作人员将蓄电池25放进移动框20内。然后将移动框20推进向容纳舱1的内部,这时压簧61就会被压缩,当移动框20接触到限位块6上的压力传感器7时,代表插杆52的第一端已经与移动框20上的插槽21对齐。然后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推杆44伸长,在拉簧53的作用下,插杆52就会插进移动框20的插槽21内,完成对移动框20的位置的锁定,最后再将蓄电池25的线束70与车体之间的线束70连接起来即可。这种设计便于蓄电池25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插杆52的大小小于插槽21的大小。这样能够使得插杆52更容易插入到插槽21内,增大了允许的误差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伸缩杆。压簧61套设在伸缩杆上,伸缩杆的一端与容纳舱1的舱壁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框20接触。伸缩杆的设计能够避免压簧61在被压缩时发生弯曲,使得压簧61能够更好地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本发明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