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2496发布日期:2020-10-30 21:0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轮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减振轮组的固定设计,通常是直接采用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进行固定,但由于减振轮组在物流搬运的应用十分普遍,尤其是在汽车制造工厂中对于汽车零部件的物流搬运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在汽车工厂内的物流距离都较远,行经路面也非平坦,再而为了提高物流运送的效率,通常物流台车行走速度较一般物流速度10公里/时要快,甚至于速度高于20公里/时,在这么高的速度下,物流台车上载满零件有时又要急转弯,所以台车承受的侧力非常大,因此固定减振支架有时会承受不了侧力而造成支脚倾斜变形,这将导致轮组加快磨损和台车倾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包括底板和支脚,所述支脚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均固定设于所述底板的同一底面上,所述两块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所述横向加强板抵抗来自支撑板侧面的撞击,所述竖向加强板抵抗来自支撑板顶面的撞击。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落料形成加强筋,并将其固定在两块支撑板之间,与支撑板共同形成一个坚固的框架结构体,减少了两块支撑板之间的避空部位,在其侧面或者顶部受到撞击的时候由加强筋承受大部分的压力,以避免支撑板的变形,因此减振轮在高速转弯时也能承受侧力而不会造成弯曲或变形,从而增强了支脚的抗撞击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为一体弯折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加强筋的使用强度,在侧面受到撞击时,横向加强板和纵向加强板共同抵抗该撞击力,以保证支撑板不会产生变形,同时,一次成型也有利于该加强筋的制造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呈“l形”设置。“l形”的结构设置可以提高减震轮固定支架的美观程度,同时也利于加强筋的一次成型加工,便于制造,减轻设计难度。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角度的折弯结构,优选的应将竖向加强板呈竖直固定,以确保其能承受竖向撞击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加强板靠近减振轮的一侧开设有避轮缺口。加强筋的尺寸尽可能的设计得大,但不能阻碍减振轮的正常转向,因此该缺口的目的是避开减振轮安装和运行时和支脚产生的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通过焊接或者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两块支撑板之间。一体铸造成型可以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加强筋的强度,而焊接成型则适应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支脚来选择合适的加强筋进行焊接,灵活且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两块支撑板之间还设有连接板。连接板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减振轮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并分别设于底板的边缘处。安装孔的设置目的是便于将整个减振轮组安装在储物支架上,多个安装孔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安装强度和安装的平衡性。

进一步的,所述两块支撑板上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接减振轮。通孔为螺杆或者连接轴的支撑孔,连接轴和螺杆用于支撑减振轮,通过螺杆、连接轴与通孔的配合安装将减振轮固定在支脚上。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在两块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支撑板共同形成一个坚固的框架结构体,减少了两块支撑板之间的避空部位,在其侧面或者顶部受到撞击的时候由加强筋承受大部分的压力,以避免支撑板的变形,因此减振轮在高速转弯时也能承受侧向压力而不会造成弯曲或变形,从而增强了支脚的抗撞击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架与减振轮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为。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包括底板1和支脚2,支脚2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板21,两块支撑板21均固定设于底板1的同一底面上,两块支撑板21之间固定设有加强筋3,加强筋3包括横向加强板31和竖向加强板32,横向加强板31抵抗来自支撑板21侧面的撞击,竖向加强板32抵抗来自支撑板21顶面的撞击。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落料形成加强筋3,并将其固定在两块支撑板21之间,与支撑板21共同形成一个坚固的框架结构体,减少了两块支撑板21之间的避空部位,在其侧面或者顶部受到撞击的时候由加强筋3承受大部分的压力,以避免支撑板21的变形,因此减振轮在高速转弯时也能承受侧力而不会造成弯曲或变形,从而增强了支脚2的抗撞击能力。

本实施例中的,横向加强板31和竖向加强板32为一体弯折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加强筋3的使用强度,在侧面受到撞击时,横向加强板31和纵向加强板共同抵抗该撞击力,以保证支撑板21不会产生变形,同时,一次成型也有利于该加强筋3的制造生产。

横向加强板31和竖向加强板32呈“l形”设置。“l形”的结构设置可以提高减震轮固定支架的美观程度,同时也利于加强筋3的一次成型加工,便于制造,减轻设计难度。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角度的折弯结构,优选的应将竖向加强板32呈竖直固定,以确保其能承受竖向撞击的强度。

另外,横向加强板31靠近减振轮的一侧开设有避轮缺口311。加强筋3的尺寸尽可能的设计得大,但不能阻碍减振轮的正常转向,因此该缺口311的目的是避开减振轮安装和运行时和支脚2产生的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通过焊接或者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两块支撑板21之间。一体铸造成型可以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加强筋3的强度,而焊接成型则适应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支脚2来选择合适的加强筋3进行焊接,灵活且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上还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为多个并分别设于底板1的边缘处。安装孔11的设置目的是便于将整个减振轮组安装在储物支架上,多个安装孔11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安装强度和安装的平衡性。

在本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板21之间还设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减振轮安装。两块支撑板21上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211,通孔211用于连接减振轮。通孔211为螺杆或者连接轴的支撑孔,连接轴和螺杆用于支撑减振轮,通过螺杆、连接轴与通孔211的配合安装将减振轮固定在支脚2上。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包括底板和支脚,所述支脚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均固定设于所述底板的同一底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所述横向加强板抵抗来自支撑板侧面的撞击,所述竖向加强板抵抗来自支撑板顶面的撞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为一体弯折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呈“l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板靠近减振轮的一侧开设有避轮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通过焊接或者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两块支撑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支撑板之间还设有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并分别设于底板的边缘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支撑板上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接减振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轮固定支架的防撞补强结构。包括底板和支脚,所述支脚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均固定设于所述底板的同一底面上,所述两块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所述横向加强板抵抗来自支撑板侧面的撞击,所述竖向加强板抵抗来自支撑板顶面的撞击。本实用新型在支脚上增设加强筋,加强筋与支脚共同形成一个坚固的框架结构体,在其侧面或者顶部受到撞击的时候由加强筋承受大部分的压力,因此减振轮在高速转弯时也能承受侧向压力而不会造成弯曲或变形,从而增强了支脚的抗撞击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裕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优达脚轮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7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