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座椅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614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座椅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特别是载重卡车的、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的座椅锁紧装置。这种锁紧装置主要用来使在与车架相连的下滑轨内可纵向移动的一对滑轨中的带机动车座椅的上滑轨在调整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形状贴合地锁紧。
在已知的这种锁紧装置中在座椅沿纵向无级可调的情况下在纵向调整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可以无间隙地锁紧的性能要求锁紧装置具有楔形或锥形的支承面。这导致,锁紧装置按照它与锁紧孔的对准情况的不同必须或多或少地挤入锁紧孔内,直至支承面与支承锁紧装置的锁紧孔的边界面贴合为正。这里其缺点不仅是在锁紧装置插入的方向需要比较大的空间。而且如果锁紧孔设在滑轨上的话还可能使锁紧装置末端或多或少从滑轨中伸出来。其次,但不是最后由于插入深度不同,无法简单地实现锁紧装置在锁紧位置形状贴合的固定,使得它实际上仅仅能用来进行自锁,以作为防止锁紧装置在过载时从锁紧孔中脱出来(在撞车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机动车座椅锁紧装置,它没有上述的缺点,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锁紧装置解决了这个目的。
通过各个锁紧元件或者至少它的一个零件除了可以插入锁紧孔的运动外还具有一个运动,在这个运动中锁紧元件的为了无间隙地贴合在锁紧孔口边界面上所设置的平面部分与边界面相贴合,而锁紧元件插入锁紧孔的深度没有变化,所有锁紧元件得到同样的插入深度,它可以这样来选择,使锁紧元件的末端不或者至少极少地伸出锁紧孔。
这种锁紧装置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制造。例如锁紧元件至少在锁紧位置时嵌入锁紧孔的那一部分具有这样一个横截面,它的轮廓线至少在周界的一部分上,在与纵轴有最小距离的位置和与纵轴有最大距离的位置之间具有一个离纵轴逐渐增大的距离。然后只需要旋转锁紧元件,以便使它的位于锁紧孔内的、凸轮形部分的外壳面与锁紧孔的边界面相贴合。这里存在一个附加于插入锁紧孔运动的另一个方向的运动可能性,也就是旋转运动可能性。凸轮形部分可以和最好是导柱形的锁紧元件的其余部分做成一体,或者和它固定相连,其中通常导柱形部的直径有一半大就足够了,它小于凸轮形部分的轮廓线到锁紧元件的纵轴的最大距离,例如等于轮廓线到锁紧元件的纵轴的最小距离。当然也可以将导柱部分的直径选成两倍于轮廓线到锁紧元件纵轴的最大距离。
凸轮形部分也可以可绕锁紧元件纵轴旋转地装在锁紧元件其余部分的圆柱形部分上,或者如果它做成导柱形状的话,支承在它上面,使得只有凸轮形部分作附加的旋转运动。同样也可以使嵌入锁紧孔内的凸轮形部分可旋转地和可轴向移动地装在锁紧元件的其余部分上。
通过附加运动消除间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锁紧元件在插入锁紧孔以后在由锁紧孔确定的序列方向,也就是锁紧孔的横向移动到贴合锁紧孔的边界面为止,为此除去需要允许作这种横向移动的导轨外,还需要实现横向移动的装置,以及能够承受在横向所施加的力。这个装置可以由凸轮做成,它为上述防轮状并靠在一个支承面上。只要这个凸轮的外壳面做得贴合在支承面上是自锁的,这个凸轮就也可以承受所说的载荷。
通过锁紧元件至少一部分的附加运动消除间隙的另一种可能性在于至少设置一个楔,它相对于锁紧元件插入锁紧孔的部分(例如一个导柱)可以在插入方向运动,并且这样设置,使它在锁紧元件松开移动到锁紧位置时插入导柱等等和锁紧孔边界面之间的空间内,为此楔形可以用像导柱之类的同样方法用弹簧加载。如果锁紧元件插入锁紧孔的部分例如是一个导柱,楔形可以做成纵向可移动地支承在这个导柱一个区段上的圆环段,它由一个在锁紧元件的插入方向逐渐缩小的圆锥制成。如果楔形与锁紧孔边界面与楔接触部分的接触面相配的话,特别有利。如果这个接触面是半圆柱,那么一个圆锥楔形面正合适。如果这个接触面是一个平面,那么楔形面做成平面为好,当然也可以,形成楔形的部分具有一个圆柱形孔作为配合和支承面。即使锥角或楔角在自锁区内时在插入锁紧孔的锁紧元件部分和锁紧孔的边界面之间间隙比较大时形成楔形的零件有一个比较小的移动距离就足够了,如果这个零件至少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每个零件各自具有一个楔面或锥面的话。
只要具备旋转运动作为附加运动或者用以实现附加运动,同时所有锁紧元件可以具备同样的旋转方向,如果采用这样的凸轮形部分或零件,它的这个部分或零件具有两个径向对称分布的横截面轮廓线区域,它到纵轴的距离在同样的旋转方向时逐渐加大。具有这样两个径向(对称)设置的凸轮,从而以简单的方法保证,无间隙地防止处于锁紧位置的锁紧元件中的一个相互锁紧的零件向一个方向作调整运动和另一个锁紧元件向另一个调整方向运动。最好两个径向相对的边缘线部分与纵轴呈中心对称。
螺线形走向的轮廓线有好处。
为了不必为使锁紧元件或凸轮形零件在其锁紧位置不产生非预期的转动而将它固定,可以这样地选择具有距纵轴的距离连续增加的轮廓线部分在任意位置的升程,使轮廓线在接触位置上与锁紧孔的边界面之间的夹角处于自锁区内。对此例如一条对数螺线是合适的,无论如何一个非预期的转动只引起锁紧了的零件微小的移动。此外仍然完全保持锁紧作用。锁紧元件非预期的、例如由于过载而从锁紧孔中脱出的危险已经通过以下措施予以排除,即锁紧元件最终承受载荷的部分的承载面,也就是嵌入锁紧孔内的导柱之类的端部的外壳面或者凸轮形部分的外壳面平行于插入方向分布,因此作用在锁紧元件上的作用力没有插入方向的分力。但是也可以将锁紧元件附加地借助一个闭锁元件形状贴合地固定起来以防止从锁紧位置中脱出来的运动,闭锁元件可以非常简单地制造,因为它对于每个锁紧元件只需要具有一个可以垂直于它的移动方向运动的卡紧元件,在卡紧位置上例如锁紧元件背离锁紧孔的端头靠在卡紧元件上。
一个优先采用的实施例具有权利要求14至25的特征。这个实施例非常节省空间,由此尽管在两个方向和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无间隙地锁紧只仍需要四个锁紧元件。另外的优点是可以用一个制造非常简单的机构使锁紧松开。
下面借助于图上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细节作一说明。它们是

图1带全部锁紧元件的第一实施例在松开位置的示意的和不完整的纵剖面,图2按照图1的带两个锁紧元件的在锁紧位置时的纵剖面,图3沿图2III-III线的剖视,图4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按图3的在锁紧位置时锁紧元件相应地旋转的位置的剖视,图6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第二实施例的锁紧元件的不完整侧视图,图8沿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9一个第三实施例在松开位置的不完整剖视图,图10按图9的在锁紧位置的剖视图,图11沿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12可以通过它与一个滑轨副锁紧在一起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和拆散的示图,图13第四实施例的放大侧视图,图14沿图13XIV-XIV线的横截面放大图,图15沿图13XV-XV线的横截面放大图,图16第四实施例的以局部纵剖视表示的侧视图,图17对锁紧元件加载的弹簧一端的顶视图,图18具有锁紧孔的平滑轨的不完整的纵剖视,图19沿图18的XIX-XIX线的剖视,图20沿图18的XX-XX线的剖视,图21具有锁紧元件导向槽的支架的侧视图,图22支架上侧面的顶视图,图23图22的局部放大图,图24一个锁紧元件的侧视图,图25在图24中表示的锁紧元件的底面的顶视图,图26图24中表示的锁紧元件上侧面的顶视图,图27第四实施例的滑板的透视图,
图28第四实施例的移动件的透视图,图29移动件的侧示图,图30移动件从上方的顶视图,图31固定装置的透视图,图32固定装置的纵剖视,图33固定装置上侧面的顶视图。
一个借助于它机动车座椅的两个可以相对移动并无级可调的零件(例如滑轨副的上滑轨和下滑轨)可以在调整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形状贴合和无间隙地锁紧的锁紧装置具有一个滑轨1,它和两个要锁紧的零件之一固定连接,或者可以由两个零件中的一个构成。滑轨1设有沿其纵向分布的一列相同的锁紧孔2。在每两个相邻的锁紧孔2之间各有一个横隔3。所有的横隔3结构都相同。
两个相互锁紧的零件中的另一个零件上设有用于三个结构相同的锁紧元件5的支架4,它们在滑轨1的延伸方向上相互之间以同样的间距排列,而且它们都对准由锁紧孔2和横隔3组成的区域。它的纵轴垂直于滑轨1对着它的侧面。
锁紧孔2的大小,横隔3的宽度和锁紧元件5的结构以已知的方法这样来选择,使得在滑轨1的任意一个相对于支架4的位置可以有两个锁紧元件5各插入一个锁紧孔2内。在图1和2所示的位置中两个外侧的锁紧元件5可以各嵌入一个锁紧孔2,相反中间的锁紧元件5正对着横隔3。
直到为插入锁紧孔2而设的端部6止锁紧元件5各自做成圆柱形的导柱,它可以纵向移动并旋转地支承在一个支座或支架4的一个孔中。为了所有的锁紧元件5能够一起向它的图1所示的松开位置运动,和一起放开以作锁紧元件,设有一个抬起装置7,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它由一个可在锁紧元件5纵向移动的平行于支架4和滑轨1的抬起滑轨构成。这个抬起滑轨设有让锁紧元件5通过的孔,锁紧元件可以用它的头部靠在抬起滑轨背向支架4的侧面上。一个预紧弹簧8压在各个锁紧元件5的头部,其作用力朝向滑轨1。
在每个锁紧元件上,始终处于支架4和抬起装置7之间的那一段上各固定地装有一个齿轮9,它在锁紧元件5任何一个位置上与一个可平行于支架4纵向移动的齿条10相啮合。齿条10可以互不相干地移动,并和相配的齿轮9一起形成一个旋转传动。当然可以不用这种旋转传动方法而采用另一种旋转传动方法,例如可以配备一个从锁紧元件上径向伸出来的回转臂。
为了调整通常相互锁紧的零件,也就是滑轨1在其纵向相对于锁紧元件5移动,首先所有的锁紧元件5必须克服对它加压的弹簧8的作用力,使它进入图1中所示的松开状态,这可通过在锁紧元件5的纵向可移动的抬起装置7实现。假设在纵向调整以后中间的锁紧元件5对准横隔3。另外两个锁紧元件5对准锁紧孔2。现在如果抬起装置7释放,则弹簧8使锁紧元件5移向滑轨1。抬起装置7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中间的锁紧装置这时贴合在一个横隔3上,相反另两个锁紧元件5各插入一个锁紧孔2,但仅仅到不超过或者至多稍为突出于滑轨1背对抬起装置7的侧面。所有处于锁紧位置的锁紧元件5具有同样的插入深度。齿条10不妨碍锁紧元件5的纵向移动,因为它的齿以及齿轮9的齿平行于锁紧元件5的移动方向分布。
正如图3至6所示,锁紧元件5的末端6具有一个其轮廓线对于锁紧元件5的纵轴呈中心对称的两个部分。在实施例中轮廓线的一半中心对称于另一半。
特别是如图4和6所示,轮廓线的两半从两个径向对称的,位于由圆柱部分确定的圆弧线上的点出发各自沿一条对数螺线11以同样的旋转方向向同样是径向对称设置的,在这个点螺线11距锁紧元件5的纵轴有最大距离的两个点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展布。这些点相对于对数螺线11的起始点在旋转方向转过譬如90°。在这里对数螺线11有一个过渡圆角,然后过渡到这个圆角与另一条螺线11的起始点组成的部分。末端部分6构成两个径向对称设置的凸轮12,凸轮沿着对数螺线11的轮廓分布。
在两个外侧的锁紧元件5插入锁紧孔2以后,如图2所示,所有锁紧元件5按图3的观察方向顺时针旋转,此时齿条10按图2所示的观察方向向右运动。如图5和6所示,这个旋转运动使得对于在图2中左边所示的锁紧元件5一个凸轮12以其螺线形轮廓紧贴在位于它右边的横隔3上,相反对于图2右边所示的锁紧元件5另一个凸轮12紧贴在处于锁紧元件5左面的横隔3上。一旦当它到达图5中所示的锁紧位置,左边所示的锁紧元件2就固定下来,无间隙地防止滑轨1向左移动,相反右边所示的锁紧元件5在它的锁紧位置无间隙地防止滑轨1向左移动。
因为靠在横隔3上的凸轮12在接触区与横隔3构成的夹角在自锁区范围之内,沿滑轨1的纵向载荷不会引起锁紧元件5的旋转运动。如果沿滑轨1的纵向载荷还是引起锁紧元件5的旋转运动的话,这也不会危及锁紧的可靠性,因为滑轨1和锁紧元件5之间所产生的相对运动只会引起一个微小的移动,也就是说促使横隔3向螺线11起始位置区域内的端部6移动直至贴合在它上面为止。
因为凸轮12的轮廓平行于锁紧元件5的纵轴分布,当锁紧元件5在滑轨1的纵向受到载荷时不会产生锁紧元件纵轴方向的分力。因此锁紧元件5不可能被非预期地挤出锁紧孔2。但是如图2所示,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使锁紧元件5在锁紧位置形状贴合地固定以防止它向松脱位置运动。对此只需要给每个锁紧元件附设一个卡锁元件13,在它的卡锁位置例如锁紧元件5的头部靠在它上面。这种卡锁元件13例如可以由一个回转杠杆构成,当锁紧元件5处于它的锁紧位置时,回转杠杆可以转到所属锁紧元件5头部的移动轨道上来。
只要锁紧元件5不仅可以转动,而且还可以附加地在支架4内沿滑轨1的纵向作横向运动,它的端部6可以做成圆柱形。横向运动可以借助于锁紧元件5上的凸轮进行,它在锁紧元件5旋转运动时靠在支承面上,同时将所属的锁紧元件5从这个支承面上移开。如果这种凸轮可旋转地支承在锁紧元件5上,用一个由齿轮组成的部分作为它的旋转驱动装置,那么凸轮只需要作旋转运动,而不需要锁紧元件作旋转运动,这样锁紧元件特别是在其插入锁紧孔的端部区域可以有一个异于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特别是这个端部可以具有和锁紧孔与锁紧元件的贴合面相匹配的形状,例如具有一个平面。
图7和图8表示一个锁紧元件105的结构形式,它与前面所叙述的结构形状的区别在于凸轮形零件106至少可旋转地装在锁紧元件105的导柱形部分106’上。凸轮形零件106可以附加地可轴向移动地支承在导柱形部分106’上。因为后者必须最终地承受锁紧时所产生的力,在凸轮形零件106起无间隙锁紧作用的时候,可以将两个功能分开或者分配在两个构件上。
如果凸轮形零件106只能转动,不能轴向移动地装在导柱形部分106’上,在锁紧装置释放时这两个零件在预紧弹簧力作用下插入锁紧孔,正如图1至6的实施例所示的情况那样。反之如果凸轮形零件106装在导柱形部分106’上的结构这样选择,使凸轮形部分106可以在导柱形部分上纵向移动,那么对于凸轮形部分106需要一个单独的弹簧。但是对于从锁紧孔内抬起不需要另外的抬起装置,因为导柱部分106’设有一个凸轮形部分的带动件。
对于凸轮形零件106的旋转运动例如可以在其背向滑轨的一端连接一个与它固定相连的齿轮,如在按图1至6的实施例时一个齿条和这个齿轮相啮合。
对于凸轮形零件106的轮廓适用对于第一个实施例的锁紧元件6端部轮廓同样的原理。包括关于其他的细节,例如锁紧元件相对于滑轨和锁紧孔的布置也与第一个实施例没有什么区别。那里同样可以配置一个防止导柱形部分106’非预期轴向移动的保险装置,尽管锁紧装置受载时导柱形零件106’上没有受到轴向分力。
图9和10示意地和不完整地表示一个第三实施例在松开以及锁紧的状态。这个第三实施例和按照图1至6的实施例的区别也仅仅在于锁紧元件消除间隙的方法不同,因此下面仅仅对这个实施例存在的不同之处加以说明。关于其他细节参照第一实施例的结构。
在这个第三实施例中作为附加运动不需要转动。因此每个锁紧元件205由一个其功能是锁紧的杆状零件206’,和一个其功能是满足无间隙锁紧的,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两部分组成的构件206组成。锁紧元件205的杆状零件206’相互之间和相对于做得和滑轨1一样的滑轨201具有按图1至6的实施例同样的布局。但是杆状零件206’不需要圆柱形导柱,因为它不进行旋转。因此它例如也可以具有一个多边形边界的横截面。
在这个实施例中构件206由一个内楔形件214和一个外楔形件215组成。内楔形件214沿纵向可移动地装在杆状零件206’上,为此设有一个位于中心的通孔。其外轮廓在本实施例中是一个矩形,但是也可以是圆形。如图9所示,内楔形件214的两个垂直于滑轨分布的臂在它的从杆形件206’纵向看的延长线的一个部分上分别形成一个楔形214’,它朝着杆形件206’插入锁紧孔202的末端逐渐变细。相对于杆形件206’的纵向延伸倾斜的楔形面指向滑轨201的纵向。因此与横隔203贴合,从而起无间隙锁紧作用的楔形面如图10所示。因为这个楔形面是一个平面,与横隔203是一个线接触。如果楔形面由一个圆锥面组成,在直线形的横隔时只是一个点接触。
外楔形件215沿杆形件206’的纵向可移动地支承在内楔形件214的外壳面上,因此外楔形件具有一个位于中心的孔,它与内楔形面214的外廓相配合,如图11所示,外楔形件215的外廓同样是矩形。正如由图9和10可以看出,在外楔形件215上垂直于滑轨方向分布的部分也做成楔形215’,它倾斜的楔形面平行于楔形件214’的相邻楔形面。和楔形214’一样,楔形215’也有一个处于自锁区内的楔形角,因此楔形件214和215不会由于作用在滑轨纵向的载荷而从锁紧孔202中脱出来。所需要的楔形件的数量取决于允许的最大移动距离和杆形件206’和相邻横隔203之间需要消除的间隙的最大尺寸。如由图10可以看出,只有在间隙大于楔形件214’在滑轨纵向测量的最大厚度时,楔形件215’才起作用。
和杆状零件206’一样两个楔形件214和215也受弹簧力作用压向滑轨201。因此在锁紧装置放松过渡到锁紧状态时,如果杆状零件206’对准一个锁紧孔202,它就进入图10所示的锁紧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杆状零件206’的自由端不超过或者不明显超过滑轨201的底面。一旦不能两个楔形件214和215都插入锁紧孔202,那么外楔形件215就靠在横隔203上面,而内楔形件214插入杆状零件206’和横隔203之间的间隙,直到它贴合横隔203为止,从而无间隙地锁紧。如果杆状零件206’不能插入任何一个锁紧孔202,它也和两个楔形件214和215一样靠在横隔203的上端面上。
和第一实施例一样锁紧元件205的所有杆状零件206’一起借助于一个抬起装置207抬起。为了楔形件214和215也一起抬起,这两个零件具有向内突出的带动榫头,它嵌入杆状零件206’或者内楔形件214的纵向槽内,并且设计得不妨碍它沿插入方向相对于杆状零件206’运动。
图12至33所示的按本发明的锁紧装置的第四实施例是一种做成装入座椅滑轨内的结构,它以已知的方式由一个与车辆构架相连的下滑轨320和一个可以沿纵向移动的上滑轨321组成,上滑轨与座椅的构架相连。这个锁紧装置允许车辆座椅在纵向无级调整并且在整个调整范围内的任意一个位置上使上滑轨321和下滑轨320无间隙地以及形状贴合地锁紧。
在下滑轨320的内部在它的框梁上装有一个平滑轨301,它设有一列沿滑轨纵向分布的锁紧孔组302、302’。每两个相邻椅的孔组302、302’之间各存在一个横隔303。所有横隔结构相同,特别地由图12和18表示,锁紧孔302设置在上平面上,分别对准设在下平面上的锁紧孔302’。每个锁紧孔302和302’各占平滑轨301厚度的一半,并具有一个带圆角的矩形横截面。所有锁紧孔302和302’在平滑轨301横向的尺寸都相同。相反在上面的、朝着上滑轨321的平面上的锁紧孔302在滑轨纵向的长度大于位于下平面上的锁紧孔302’的相应长度。
锁紧装置与上滑轨302相连接的部分具有一个对于所有锁紧元件共同的支架304。支架由一个由平滑轨变成的弓形板组成,它的一条腿322形成一个以30°角上升的导向面。腿322的端部和另一条更陡的腿323的端部一样可以贴合在上滑轨框梁的底面上,并可以与它相连。弓形板的框梁设有四个在它的纵向并排排列的导向孔324,在它里面各有一个锁紧元件305可旋转和可轴向移动地运动。为了加长导向孔324的轴向长度,如图21所示,在弓形板的框梁部分焊上一块平的板条325。如图23所示,四个结构相同的导向孔324具有一个带四个倒成平面326的圆形横截面,它既相对于平面板条325的纵向对称,又相对于它的横向对称,它确定两个楔形,其中一个向平面板条325的一端,另一个向其另一端逐渐变细。每两个相邻的导向孔324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并且这样来选择使得在上滑轨321调整范围内的任意一个纵向位置分别有四个锁紧元件305中的两个各自对准一组锁紧孔302和302’并至少可以插入锁紧孔302。
特别地如图24至26所示,每个结构相同的锁紧元件305具有一个圆柱形中间段327,其直径这样选择,使得它在容纳它的导向槽324中有一定的间隙。在中间段327朝向下滑轨320的端部上连着末端306,它形成两个与锁紧元件205的旋转轴呈中心对称的凸轮312。如图25所示两个凸轮312的轮廓面具有一个从凸轮的起点到终点的相对于锁紧元件305的回转轴不断增大间距。其次如图25所示,末端306的最大直径差不多等于中间段327的直径。
在中间段327的另一端上连着一个径向向外突出的法兰328,末端306延伸到中间段327外壳面的地方各自具有一个削扁平面329。
这两个相互平行的削扁平面平面329相切于中间段327的外壳面。直到图25中位于下面的削扁平面329为止法兰328的宽度逐渐增加。
从法兰328的端面起有一个中心安装孔330陷进法兰328和中间段327,如图26所示,它具有一个带圆角的正方形横截面,并在距末端306一定距离处终止。
直接在支架304的平面板条325的上方装有一个整体以331表示的由板材制成的滑板,如图27所示,它具有两个垂直于平面板条325确定的平面分布的侧滑轨332和333,它在它的两个端头各通过一个横向构件334以及335相互刚性相连。两个侧滑轨332和333的不管是上纵边还是下纵边都向外折弯,这在图14和15中也可以看出。侧滑轨332在其纵向设有四个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矩形窗336。其中每一个对准锁紧元件305的法兰328,并且其尺寸这样确定,使得在锁紧元件305旋转运动时法兰328能穿过窗口336。另一个侧滑轨333不设窗口336,而是设有对准窗口326的、贯通的纵向槽337,各个锁紧元件305的法兰328可以穿过这个槽。
在图27右边所示的端部从两个侧滑轨332和333上各突出一个导向凸缘338,它的凸出于侧滑轨的高度大于折弯的边缘区域的凸起量。
滑板331在它的纵向以及锁紧元件305的插入和抬起方向可移动地装在一个由板材制成的弹簧壳体339内。如图31所示,它具有一个向支架304张开的U形横截面。两个相互平行的臂340的内表面,如图14和15所示,构成侧滑轨332和333向外折弯的纵棱的导向面。在弹簧壳体339的两端两个臂340上做有凸起341以及342,它可以扣入较平缓的腿322的侧槽343以及较陡的腿323的槽344内。
为了滑板331的导向凸缘的嵌入弹簧壳体339的臂340各设有一个窗口345,它构成嵌入的导向凸缘338的支承面,窗口由一个平行于滑板331纵向分布的部分346和一个与它相连接的斜坡部分347组成,它平行于由腿322构成的滑板331另一个末端的导向面。
从弹簧壳体339的框梁上对于每个螺旋弹簧308突出三个朝向滑板331的凸台,如图16所示,它支承各个结构相同的螺旋弹簧308中的一个的上端,而且是不可旋转的,因此两个弹簧末端至少最后一圈形成两条相互成直角的直线形部分308’,如图17所示。锁紧元件305中心安装孔330的横截面尺寸这样确定,使弹簧末端在它里面不能转动,所属的螺旋弹簧308的另一端插在这个孔内。
例如如图15所示,滑板331的侧滑轨332和333之间插入一个由塑料制成的上升件350,侧滑板332和333的内侧面引导它相对于滑板331既在它的纵向又在它的垂直方向运动。如图28所示,杆状的上升件350具有沿它的两个上面的纵棱分布的,侧向突出的板条351,它由侧滑轨332和333的内表面导向。上升件350对于每个锁紧元件305设有一个安装孔352,它可以可旋转和轴向移动地支承各个锁紧元件305的中间段327和法兰328。如图28至30中可以看到的,安装孔352在板条351以下侧向开口。在安装孔352之间它们也不是完全隔开的。在朝向支架304的一端上每个安装孔352设有两个向它的中心突出的支承条353,它从下面托住法兰328,以便使锁紧元件305可以从平滑轨301中抬起。
安装时锁紧元件305首先插入上升件350的安装孔352内。接着上升件359放入滑板331内。然后将螺旋弹簧308放入所属锁紧元件305的中心安装孔330内,螺旋弹簧不仅作为压力弹簧,也用作扭转弹簧。现在起滑板331可以夹在弹簧壳体339内。这时导向凸缘嵌入窗口345。接着将弹簧壳体339借助于凸起341、342夹在支架304上。最好按以下的方法给螺旋弹簧308施加预加负荷,使得首先将导柱压向弹簧壳体339的框梁,直到法兰328脱离上升件。然后可以将锁紧元件305旋转180°,并继续往下放。螺旋弹簧308的扭转预紧力仍然保持不变,因为法兰328削扁平面329靠在侧滑轨332和333上。最后用螺钉将支架304拧在上滑轨上。
当上滑轨321与下滑轨320锁紧在一起时,两个锁紧元件305连同它的凸轮312分别插入一个锁紧孔302或302’。螺旋弹簧308的预紧力使处于锁紧位置的锁紧元件305的一个凸轮312无间隙地靠在横隔303上。通过锁紧元件305的末端306随着它所对准的位置不同插入锁紧孔302或者302’,需要通过凸轮312消除的间隙始终保持尽可能最小的数值。因此锁紧孔302在平滑轨301的纵向做得比锁紧孔302’的尺寸大一个凸轮312所能消除的间隙两倍的量是合适的。因此锁紧元件为消除间隙必须旋转的角度至多是90°。
因为凸轮312和由横隔303所形成的贴合面之间的磨擦力不够大,为了避免在车辆运行中出现载荷时锁紧元件305反向旋转,锁紧元件305在支架304中的间隙做得这样大,使得作用在凸轮312上的力使它在导向孔中产生微小的倾侧。这里中间段327在导向孔的两端夹持在削扁平面326之间。这个夹紧力足以防止锁紧元件305由于在锁紧状态下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而旋转。
为了使上滑轨321能沿下滑轨320做纵向运动而松开,滑板331通过一个作用在横向部分335上并传到操作件上去的拉力首先朝支架304平滑的腿322移动。这里它的窗口336的窄边在凸轮312从处于卡紧位置的横隔303脱离的方向转动所有的法兰328。在正常情况下这是四个锁紧元件305中的两个。因为一般情况下处于锁紧位置的两个锁紧元件305的旋转位置是不同的,在滑板331平移时锁紧元件305的旋转不是同时进行。更确切地说,转得多的那个锁紧元件305先往回转,然后转得少的那个锁紧元件305才往回转。滑板331平行于平滑轨301的平移运动的最后,法兰328的削平平面329靠在侧滑轨332的内侧面上,那几个不处于锁紧位置的锁紧元件305的削扁平面329也靠在它上面。
接着滑板331的这个平移运动的是一个平移和上升运动的复合运动,因为从现在起腿322的横向部分335和在平移运动时由窗口345的水平走向部分346导向的导向凸缘338由斜坡部分347导向。在这个平移和上升运动时滑板331相对于锁紧元件305抬高。这里法兰328的削扁平面329在窗口336下面与平面部分贴合。在滑板331相对于锁紧元件305的上升运动以后滑板以它的上面的,向外凸出的边缘区与上升件350板条351的底面相接触。上升件在滑板331后续的平移和上升复合运动中作一个纯粹的上升运动,这时一旦法兰328与支承板条353相接触,锁紧元件抬高到所有锁紧元件305的末端306潜藏在支架304所属的导向孔324内。由于支架304的底面和平滑轨391的上端面之间的空隙现在起上滑轨321可以无声响地相对于下滑轨320移动。
在上滑轨321的新位置只需要释放对滑板331施加拉力的操作件,现在起一个作用在滑板上的反向弹簧(未示)首先向相反的方向引起平移和上升复合运动,然后作平移运动。这时锁紧元件305被释放以插入锁紧孔。那两个对准锁紧孔302和302’的锁紧元件305在对它加载的螺旋弹簧308的压力作用下各插入一个锁紧孔。此外螺旋弹簧308的扭转预紧力使插入的锁紧元件305旋转,直到凸轮312无间隙地靠在横隔303上,从而使上滑轨321固定在下滑轨320上以防止移动。
权利要求
1.用于机动车、特别是载重卡车座椅的锁紧装置,带一列锁紧孔和许多在这列孔的方向一个接一个顺序排列的,用弹簧加载的锁紧元件,它们可以各自独立地插入锁紧孔,并且在要锁紧的、相互之间可以无级调整的零件的调整范围内的任意一个位置至少有其中的两个锁紧元件能插入锁紧孔,将这些零件在两个调整方向无间隙地锁紧,其特征在于每个锁紧元件(5;105;205;305)除去它的可以插入一个锁紧孔(2;202;302,302’)的运动外还具有至少一个组成它的零件的运动可能性,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为使它无间隙地靠在锁紧孔(2;202;302;302’)边界面上所设置的表面区域靠在边界面上,而不改变锁紧元件(5;105;205;305)插入锁紧孔(2;202;302;302’)的深度。
2.按权利要求1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锁紧元件(5;305)中,a)至少有一个零件绕锁紧元件纵轴可旋转地支承,并且与一个旋转机构(9,10;331)相连,b)至少在锁紧位置插入一个锁紧孔(2;302,302’)的那个部分(6;306)具有这样一个横截面,它的轮廓线至少在一部分外围上在一个与纵轴有最小距离的位置和一个与纵轴有最大距离的位置之间具有一个到锁紧元件(5;305)纵轴连续增大的距离。
3.按权利要求2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锁紧位置插入锁紧孔(2;302,302’)的部分(6;306)与携带它的、和与旋转机构(9、10;331)相连的锁紧元件(5;305)的部分(327)做成一体或者不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
4.按权利要求2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元件(105)的那个其横截面由一条与锁紧元件纵轴的距离连续变大的轮廓线围成的部分(106)可旋转地支承在锁紧元件(105)的杆形部分(106’)上,并和旋转机构相连接。
5.按权利要求2至4之任一项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锁紧位置各个锁紧元件(5;105;305)插入锁紧孔(2;302,302’)的部分(6;106;306)其横截面轮廓线具有两个径向分布的部分,它到锁紧元件(5;105;305)纵轴的距离在同一个旋转方向上连续地增大。
6.按权利要求5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锁紧元件(5;105;305)部分(6;106;306)横截面轮廓线的两个径向分布的部分相对于锁紧元件的纵轴是中心对称的。
7.按权利要求2至6之任一项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元件(5;105)的末端(6;106)横截面轮廓线距纵轴的距离连续增加的部分任意一个位置上的升程这样来选择,使轮廓线在接触位置与锁紧孔(2)的边界面所夹的角在自锁区内。
8.按权利要求2至7之任一项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距锁紧元件(5;105)纵轴的距离连续增大的轮廓线部分(5;106)具有一条对数螺线(11)的形状。
9.按权利要求1至8之任一项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锁紧元件(5)附设一个闭锁元件(13),它使锁紧元件形状贴合地固定以防止它从锁紧孔(2)中脱出来。
10.按权利要求9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闭锁元件具有一个可以垂直于锁紧元件(5)的移动方向运动的卡紧元件(13),在闭锁位置锁紧元件(5)背向锁紧孔(2)的末端在松开方向形状贴合地靠在卡紧元件上。
11.按权利要求1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锁紧元件(205)具有一个在锁紧位置插入一个锁紧孔(202)的杆状部分(206’),以及至少一个楔形体(214、215),它可纵向移动地装在杆状体(206’)上,并可以以它的楔形(214’,215)在一定情况下在杆状体(206’)和与它最接近的锁紧孔(202)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的空隙内运动直到与这个止挡面相贴合。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锁紧元件,其特征在于一个围绕第一个楔形体(214)的、并可纵向移动地装在它上面的第二个楔形体(215)。
13.按权利要求11或12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存在的楔形体(214、215)受到与杆状部分(206’)同样方向的弹簧载荷。
14.按权利要求1至13之任一项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附加的锁紧孔(302’)对准每一个锁紧孔(302),附加锁紧孔位于前一个锁紧孔(302)背向锁紧元件(305)的一侧上,并且至少在产生无间隙锁紧的方向上具有小于前一个锁紧孔(302)的尺寸。
15.按权利要求14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附加锁紧孔(302’)在要产生无间隙锁紧的那个方向的尺寸比另一个锁紧孔(302)的相应尺寸小,以消除锁紧元件(305)所能够排除的最大间隙。
16.按权利要求1至11以及14或15之任一项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有锁紧元件(305)共同的旋转和抬起装置(331、350)。
17.按权利要求16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和抬起装置(331、350)连同一个所有锁紧元件(305)共同的,对于每个锁紧元件(305)各有一个导向孔(324)的支架(304),以及每个锁紧元件(305)加载弹簧(308)的固定装置(339)一起组成一个组件。
18.按权利要求17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元件(305)的加载弹簧(308)做成螺旋压力-扭转弹簧,它两端的最后一圈至少具有两条直线形的、相互成直角的部分(308’),以使它一端和锁紧元件(305),另一端和固定装置(339)不可旋转地连接。
19.按权利要求17或18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304)的导向孔(324)-在它里面分别有一个所属的锁紧元件(305)的圆柱部分(327)以一定的间隙可旋转和可轴向移动地运动-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它在每个四分之一圆周上有一个削扁的平面(326),这些削扁的平面(326)成对地确定一个楔形,其中一个朝向导向孔(324)序列的一个方向,另一个则在相反的方向。
20.按权利要求16至19之任一项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结构相同的锁紧元件(305)在它的圆柱形中段(327)的,与插入锁紧孔(302、302’)的端部(306)相背的那一端上具有一个径向向外突出的法兰(328),它至少在一个部位上设有一个削扁平面(329),它平行于由锁紧元件(305)所组成的序列分布,如果锁紧元件(305)处于可以插入锁紧孔(302、302’)中的一个并从孔中完全抬起来的旋转位置的话。
21.按权利要求17至20之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和抬起装置(332,350)具有一个由锁紧元件(305)和锁紧孔(302、302’)组成的序列方向延伸的、并可以由一个操作装置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在这个方向运动的滑板(331),它在侧壁(332)上对于每个法兰(328)设有一个窗口(336),在锁紧位置上,法兰(328)具有削扁平面(329)的部分嵌入窗口内。
22.按权利要求21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339)和/或支架(304)具有用于滑板(331)的导向面(323,346,347),在锁紧放松的情况下,在平移运动以后它们给滑板(331)施以一个平移和上升复合运动,在纯粹平移运动过程中它的所有锁紧元件(305)进入相应于抬起位置的旋转位置。
23.按权利要求21或22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板运动方向和锁紧元件(305)插入和抬起方向可相对于滑板(331)运动的上升件(350)从背向支架(304)的一侧过来嵌入滑板(331)内,对于每个锁紧元件(305)上升件各设有一个对准导向孔(324)的安装孔(352),各有一个锁紧元件(305)可旋转和轴向移动地支承在它里面,每个安装孔(352)在它朝向导向孔(324)的端部具有一个形成法兰(328)支承面的部分(353)。
24.按权利要求23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升体(350)在它的上缘各具有一个向外突出于两个侧壁的,板条形的部分(351),滑板(331)在它的上升运动之初与它的底面相贴合。
25.按权利要求16至24之任一项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来作与上升体(350)连成一体的滑板(331)和固定装置(339)之间的夹紧连接和固定装置(339)与支架(304)的连接的夹紧元件(341,342)。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机动车,特别是载重卡车的座椅的锁紧装置,它具有一列锁紧孔(2)和许多在这列孔的方向上顺序排列的、用弹簧加载的导柱(5)。导柱(5)中至少有两个可以各自插入其中一个锁紧孔(2),并将这些零件在两个调整方向上,在锁紧的、相互之间可以无级地调整的零件的调整范围内的任意一个位置上无间隙地锁紧。每个导柱(5)至少还具有一个可运动的组成部分,为使它无间隙地靠在锁紧孔(2)的边界面上而设置的平面区域靠在边界面上,而不改变导柱(5)插入锁紧孔(2)的深度。
文档编号B60N2/08GK1161668SQ95195568
公开日1997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1日
发明者罗尔夫·舒勒, 海因茨·福斯, 格哈德·米图拉, 于尔根·施特默尔 申请人:开帕·里卡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