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60061阅读:来源:国知局
型化地形成脆弱部。
[0043]此时,优选所述脆弱部,设置于所述下部框架中的所述左右两端部;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水平地延伸的水平部、从该水平部向左右内侧连续并向上方倾斜地延伸的上方倾斜部、以及从该水平部向左右内侧连续并向下方倾斜地延伸的下方倾斜部的至少一方的倾斜部。
[0044]由于如此构成,以脆弱部为起点的变形的传递方向容易朝着上方倾斜部及下方倾斜部的至少一方的倾斜部延伸的方向扩散。
[0045]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于下部框架中,使中央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向左右延长的区域内,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施加于车用座椅时,以脆弱部为起点,弯曲变形的传递方向容易向脆弱部的上方及下方扩散。因此,可以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冲击吸收性的车用座椅。
[0046]还有,变形引导部设置于上下方向中与脆弱部对应的位置,因此,施加冲击负荷时,以脆弱部为起点的变形的传递方向被变形引导部引导,进一步从脆弱部向上方及下方扩散变得容易。
[0047]还有,脆弱部设置于下部框架中,使中央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向左右延长的区域内,因此,可以小型化地形成脆弱部。
[0048]根据本发明,左右两端部的上端及下端以从中央部的上端及下端连续并分别向上方及下方扩展的方式延伸,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通常使用时座椅靠背框架的刚性。
[0049]还有,下部框架的上端及下端的一方比另一方,从更靠近所述脆弱部的部分向上方或下方延伸,因此,在另一方侧,可以确保座椅靠背框架的刚性的同时,在一方侧,施加冲击负荷时,使以脆弱部为起点的变形的传递方向优先变形变得容易。因此,可以成为考虑到确保刚性的部分以及使变形的传递方向优先的部分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形状。
[0050]根据本发明,脆弱部与变形引导部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以脆弱部为起点的变形的传递方向通过变形引导部被更容易地引导,从脆弱部向上方及下方扩散变得容易。
[0051]根据本发明,脆弱部的至少一部分比衬垫侧部框架的上端位于更下方,沿着衬垫侧部框架的外缘被设置,因此,脆弱部靠近下部框架中,与衬垫侧部框架连结的部分而被配置,容易接受由于冲击负荷导致的应力集中。因此,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负荷。还有,由于沿着衬垫侧部框架的外缘,形成脆弱部时,衬垫侧部框架不会干涉,操作性提高。
[0052]根据本发明,由于卡止弹簧部件的延伸端部的卡止部件固定于下部框架,脆弱部比所述卡止部件所固定的部分设置于更下方,因此,通过在下部框架中,靠近倾斜机构,特别是具备弹簧部件的部分而配置该脆弱部,变得容易接受由于冲击负荷导致的应力集中。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负荷。
[0053]根据本发明,由于孔部设置于下部框架的左右两端部中,由于冲击负荷而变形的变形区域内,因此,施加冲击负荷时,以脆弱部为起点的变形的传递方向容易向孔部扩散。即,通过孔部设置于下部框架,可以以脆弱部为起点引导变形至想要传递的方向。
[0054]根据本发明,施加冲击负荷时,以脆弱部为起点的变形的传递方向可以容易地向孔部及切口部所形成的部分扩散。
[0055]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下部框架的上端及下端,设置有法兰部,法兰部在上端及下端中,于所述变形区域被切口,因此,施加冲击负荷时,以脆弱部为起点的变形的传递方向容易向下部框架的上端及下端中,法兰部被切口的部分扩散。即,通过下部框架的上端及下端中,法兰部设置被切口部分,可以以脆弱部为起点引导变形至想要传递的方向。
[0056]根据本发明,下部框架在中央部具备突出部,突出部在一对变形引导部之间向左右方向延伸,因此,通过设置突出部确保下部框架的刚性的同时,可以使在脆弱部的应力集中变得容易。
[0057]因此,可以使通常使用时座椅靠背框架的刚性提高,施加冲击负荷时,可以应力集中于脆弱部,有效吸收冲击负荷。
[0058]根据本发明,脆弱部比变形引导部更设置于左右外侧,突出部延伸至左右方向中被变形引导部以及脆弱部夹住的位置,因此,通过设置突出部可以进一步确保下部框架的刚性的同时,可以使应力集中于脆弱部变得容易。
[0059]根据本发明,以脆弱部为起点,向脆弱部的上方及下方弯曲变形的传递方向变得更容易扩散。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冲击吸收性。还有,可以小型化地形成脆弱部。
[0060]根据本发明,以脆弱部为起点的变形的传递方向容易朝着上方倾斜部及下方倾斜部的至少一方的倾斜部延伸的方向扩散。
【附图说明】
[0061]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概略立体图。
[0062]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座椅框架的概略立体图。
[0063]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座椅框架的下部框架的后视图。
[0064]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下部框架的后视图,即要部扩大后的图。
[0065]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右视图,即要部扩大后的图。
[0066]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下部框架的后视图,即要部扩大后的图。
[0067]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下部框架的后视图,即要部扩大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非限制本发明,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进行各种改变。
[0069]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座椅框架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座椅框架的下部框架的后视图。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下部框架的后视图,即要部扩大后的图。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右视图,即要部扩大后的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下部框架的后视图,即要部扩大后的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下部框架的后视图,即要部扩大后的图。
[0070]本实施例是涉及具有以下特征的车用座椅的发明。分别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框架的左右两端部设置脆弱部与变形引导部,脆弱部与变形引导部配置于使下部框架中央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向左右延长的区域的中央。
[0071]本实施例的车用座椅S如图1所示,主要由座椅衬垫1、配置于座椅衬垫I的上面侧的座椅靠背2、配置于座椅靠背2的上面侧的头枕3构成,具备图2所示的成为骨架的座椅框架Sa。
[0072]此外,相对车用座椅S的座椅靠背2,乘客就座一侧为前方侧。
[0073]座椅衬垫I是从下方支持乘客的就座部,缓冲垫Ia載置于图2所示的成为骨架的衬垫框架10,从缓冲垫的上方被表皮Ib覆盖而构成。
[0074]座椅靠背2是从后方支持乘客的背部的靠背部,缓冲垫2a載置于图2所示的成为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0,被表皮2b覆盖而构成。
[0075]头枕3是从后方支持乘客的头的头部,在成为芯材料的未图示的支柱上載置缓冲垫3a,被表皮3b覆盖而构成。
[0076]衬垫框架10由成为座椅衬垫I的骨架的大致矩形状的框体构成,如图2所示,具备,配置于左右侧方的衬垫侧部框架11、作为架设于各衬垫侧部框架11的前方侧的上面的板状框架的盘式框架12、作为架设于各衬垫侧部框架11的后方侧端部的附近的连结部件的框架连结管13、以及连结各衬垫侧部框架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弹性弹簧14。
[0077]衬垫侧部框架11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金部件构成,左侧的衬垫侧部框架11与右侧的衬垫侧部框架11以相互平行的状态在左右方向上间隔。
[0078]在衬垫侧部框架11与座椅靠背框架20之间,如图2所不,设置有相对座椅衬垫I可旋转地连结座椅靠背2的倾斜机构15。
[0079]倾斜机构15由公知的机构构成,具备,成为倾斜机构15的旋转轴的连结轴16、将座椅靠背框架20向立起状态施力的螺旋弹簧17、以及卡止螺旋弹簧17的延伸卡止端部的弹簧卡止部件18。
[0080]连结轴16由连结衬垫侧部框架11及座椅靠背框架20的左右两端部的剖面大致圆形状的管部件构成。
[0081]连结轴16嵌通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20的左右两端侧的下方端部的未图示的轴贯通孔、以及设置于衬垫侧部框架11的左右两端侧的后方端部的未图示的轴插通孔而被连结。
[0082]螺旋弹簧17由螺旋形状的线状部件构成,设置于衬垫侧部框架11的左右外侧面的后方端部。
[0083]螺旋弹簧17的一端部通过被弹簧卡止部件18挂住,而被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20的左右外侧的下方端部,螺旋弹簧17的另一端部,被设置于衬垫侧部框架11的左右外侧面的未图示的弹簧卡止部挂住而被固定。
[0084]弹簧卡止部件18由弯折板金部件的大致L字形状构成,弹簧卡止部件18的上方端部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20,在下方端部,设置有向左右外侧弯折的弯折部18a,螺旋弹簧17的一端被弯折部18a钩挂住而构成。
[0085]此外,未图示的操作杆安装于衬垫侧部框架11的外侧,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杆,连结轴16回转,成为座椅靠背2相对座椅衬垫I旋转的机构。
[0086]座椅靠背框架20,如图2所示,由大致矩形状的框体构成,具备,在上侧大致逆U字形状形成的中空圆筒体的上部框架21、在左右侧方与上部框架21连结而被配设的左右的侧部框架22、架设于各侧部框架22内侧面的大致中央的弹性弹簧23、以及架设于各侧部框架22内侧面的下端部的下部框架30。
[0087]此外,也可为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