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效果可调的车辆天窗总成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898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向反射,最终从内层玻璃36中向车内方向射出。通过 设置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能够阻止部分被液晶层散射的散射光射到车外,从而起到 防止漏光,减少光损失和光污染的作用。
[0051] 进一步地,所述TFT液晶显示屏3自上向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基底34、第一 透明导电层31、液晶层33、第二透明导电层32和内层玻璃36,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的上 表面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2的下表面设有薄膜晶体管37,所述第一透明基底34的上表 面通过第一透明粘结胶(附图中未示出)和所述双层复合玻璃粘结在一起,所述第一透明 基底3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或薄膜晶体管37粘结在一起,所述第一透明导 电层31是通过溅射沉积附着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34上的,可同时沉积薄膜晶体管37。所 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2是通过溅射沉积固定在所述内层玻璃36上,可同时沉积薄膜晶体管 37。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透明基底34并不是必需的,当不存在第一透明基底34时,可 以将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和薄膜晶体管37直接溅射沉积在所述双层复合玻璃的下表面 上。
[0052] 进一步的,所述TFT液晶显示屏3自上向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导电层31、液 晶层33、第二透明导电层32、第二透明基底35、第二透明粘结胶(附图中未示出)和内层玻 璃36,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的上表面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2的下表面设有薄膜晶体 管37。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通过溅射沉积附着在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上,可同时沉积薄膜 晶体管37 ;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2通过溅射沉积附着在所述第二透明基底35上,可同时 沉积薄膜晶体管37。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透明基底35并不是必需的,当不存在第二透 明基底35时,可以将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2和薄膜晶体管37直接溅射沉积在所述内层玻 璃36上。
[0053] 应当理解的是,如图2和图4所示,可以在所述TFT液晶显示屏3上同时设置第一 透明基底34和第二透明基底35。
[0054]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基底34和第二透明基底35可以为超薄玻璃(厚度为0. 1~ 1. 1mm),也可以为透明聚酯类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或聚碳酸酯(PC)。所述第一透明粘结胶和第二透明粘结胶为透明的热塑性聚合物 膜层,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等, 优选采用PVB层压工艺进行粘结。
[0055] 表1 :车辆天窗总成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
[0056]
[0057] 表1中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各层的厚度和折 射率的实验数据。在实施例1中,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为真空玻璃,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在实施例2中,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为中空玻璃,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0058] 以上内容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发光效果可调的车辆天窗总成进行了具体描述,但 是本发明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要点进行的 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发光效果可调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复合玻璃、TFT液晶显示 屏(3)和固定在所述TFT液晶显示屏(3)的侧边缘的线状光源(5),所述TFT液晶显示屏 (3)固定在所述双层复合玻璃的下方,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为中空玻璃(1)或真空玻璃(2), 所述TFT液晶显示屏(3)自上向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导电层(31)、液晶层(33)、第 二透明导电层(32)和内层玻璃(36),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的上表面或所述第二透明 导电层(32)的下表面设有薄膜晶体管(3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复合玻璃和TFT液晶 显示屏(3)的侧边缘固定有包边条(4),所述线状光源(5)包覆在所述包边条(4)的内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光源(5)的入射光通 过所述内层玻璃(36)的侧边缘入射到所述内层玻璃(36)的下表面,所述入射光在所述内 层玻璃(36)的下表面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所述入射光在所述内层玻璃(36)的下表面的全 反射临界角。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光源(5)的入射光在 所述内层玻璃(36)的下表面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6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为中空玻 璃⑴时,所述中空玻璃⑴自上向下依次包括第一玻璃(11)、中空层(12)和第二玻璃 (13),所述第一玻璃(11)的厚度为3~6mm,中空层(12)的厚度为2~12mm,第二玻璃(13) 的厚度为3~6mm,内层玻璃(36)的厚度为2~5mm〇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为真空玻 璃(2)时,所述真空玻璃(2)自上向下依次包括第三玻璃(21)、真空层(22)和第四玻璃 (23),所述第三玻璃(21)的厚度为3~6mm,真空层(22)的厚度为0· 1~2mm,第四玻璃 (23)的厚度为3~6mm,内层玻璃(36)的厚度为2~5mm〇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TFT液晶显示屏(3)自上向 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基底(34)、第一透明导电层(31)、液晶层(33)、第二透明导电 层(32)和内层玻璃(36),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的上表面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2) 的下表面设有薄膜晶体管(37),所述第一透明基底(34)的上表面通过第一透明粘结胶和 所述双层复合玻璃粘结在一起。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底(34)为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超薄玻璃,所述第一透明粘结胶为聚乙 烯醇缩丁醛、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氨基甲酸酯或聚氯乙烯。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TFT液晶显示屏(3)自上 向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导电层(31)、液晶层(33)、第二透明导电层(32)、第二透明 基底(35)、第二透明粘结胶和内层玻璃(36),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的上表面或所述第 二透明导电层(32)的下表面设有薄膜晶体管(37)。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基底(35)为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超薄玻璃,所述第二透明粘结胶为聚 乙烯醇缩丁醛、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氨基甲酸酯或聚氯乙烯。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光源(5)为并排在所 述内层玻璃(36)的侧边缘的发光二极管。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复合玻璃包括位于上 方的上层玻璃和位于下方的下层玻璃,所述上层玻璃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偏振片(7)。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光源(5)的前端设 有第一偏振片(6),所述第一偏振片(6)和第二偏振片(7)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60°~ 90。。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发光车辆天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光效果可调的车辆天窗总成,包括双层复合玻璃、TFT液晶显示屏和固定在所述TFT液晶显示屏的侧边缘的线状光源,所述双层复合玻璃固定在所述TFT液晶显示屏的上方,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为中空玻璃或真空玻璃,所述TFT液晶显示屏自上向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液晶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内层玻璃,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上表面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下表面设有薄膜晶体管。优点在于:具有多种图案显示状态,光线均匀柔和,同时还兼具调光、隔热、隐私保护等功能。
【IPC分类】B60Q3/02
【公开号】CN105346443
【申请号】CN201510724938
【发明人】林军, 傅恒毅, 郑国新, 毛祚水, 陈龙英, 周忠华
【申请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