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255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在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的胎侧部(38)中,凹部(56)被形成。凹部(56)被形成胎侧部(38)中的部分刚性减小,以便能使得轮胎的径向外部从凹部(56)开始落出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而无需降低内压。因此,胎面部(32)的接地宽度能增加。因为不需要有意地降低内压以减小接地压力,胎圈部(12)不会比所需的落出更多,并且胎圈部(12)的耐用性不会降低。
【专利说明】
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被安装于在耕地上行驶的农用拖拉机(参见,例如,特开 第 2011-148393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3] 技术问题
[0004] 行驶于耕地上的轮胎在农作物种子已被播种之后压实耕地,农作物的成长受到损 害,并且从而对收获量有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降低接地压力的低压实性能。
[0005] 传统地,为了降低轮胎每单位表面积的接地压力,采用了一种方法,其中,内压被 有意地降低到低于建议的车辆的值,以增加胎圈部的倾斜,并且从而增加轮胎的接地表面 积。然而,如果内压被降低到低于高负载条件,在胎体帘布层的回折部的背面侧(轮胎宽度 方向外侧)的应力在胎圈部极大地增加,其导致胎圈部的耐用性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在 传统的技术中难以同时实现胎圈部耐用性和低压实性,并且因此对此有改进的余地。
[0006]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其能够同 时实现低压实性和胎圈耐用性。
[0007] 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8] 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包括:左右成对的胎圈部,它们被设置 在轮胎赤道面的每侧;胎圈芯,其被嵌入每个胎圈部中;胎体,其由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形 成,胎体帘布层包括从一个胎圈芯横跨到另一个胎圈芯的主体部以及从轮胎径向内侧朝向 轮胎径向外侧围绕每个胎圈芯回折的回折部;侧橡胶层,其被布置在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 外侧;胎边芯,其被布置在主体部和回折部之间,其从胎圈芯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逐渐变细地 延伸,并且其由具有比构成侧橡胶层的橡胶更大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橡胶形成;曲面 部,其被形成在胎圈部,以致面对轮辋的凸缘,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剖面的视图中,其被形 成为的凹状;侧加固橡胶层,其被设置在胎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其包括曲面部,并且从曲面 部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并且由具有比构成侧橡胶层的橡胶更大的100%伸长时的模量 的橡胶形成;振动吸收橡胶层,其被设置在侧加固橡胶层和胎体之间,并且其由具有比构成 侧橡胶层的橡胶更小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橡胶形成;以及凹部,其在安装位置中且从轮 胎宽度方向的剖面观察具有在侧橡胶层的外面的最大深度部,在该安装位置中轮胎被安装 于适用的轮辋且在空载状态下被充气到最大气压,最大深度部在经过最大宽度位置P且与 轮胎外轮廓的切线垂直的法线HL1和经过胎边芯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且与轮胎外轮廓的切 线垂直的法线HL2之间,P是主体部的最大宽度位置。
[0009]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中,因为凹部被形成在侧橡胶层的外 面中,侧橡胶层的形成凹部的部分的刚度减小。这使得比凹部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的部分 能够以凹部作为原点地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翘起来,而内压不减小。这使得胎面部的接 地宽度被扩大,因此使得接地面的每单位表面积的接地压力减小。
[0010] 胎圈部能被侧加固橡胶层加固,侧加固橡胶层由具有比构成侧橡胶层的橡胶更大 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橡胶形成,因此能够抑制胎圈部翘起来。由具有比构成侧橡胶层的 橡胶更小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橡胶形成的振动吸收橡胶层被布置在侧加固橡胶层和胎 体之间,因此使得侧加固橡胶层和胎体之间的应变被减缓。
[0011]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中,由于不需要有意地减少内压以减 少接地压力,因此胎圈部不会比所需地翘起来更多,并且胎圈部的耐用性不会减少。而且, 由于胎圈部被从面对轮辋凸缘的曲面部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侧加固橡胶层加固,并且 由具有比构成侧橡胶层的橡胶更大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橡胶形成,胎圈部的耐用性被 提尚。
[0012]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中,凹部的最大深度部被布置在经过 最大宽度位置P且与轮胎外轮廓的切线垂直的法线HL1和经过胎边芯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 且与轮外轮廓的切线垂直的法线HL2之间。因此,凹部的最大深度部和胎边芯的轮胎径向外 侧端部在径向上彼此分开,并且在凹部的最大深度部附近中的应变不会与胎边芯的轮径向 外侧端部附近中的应变重叠。
[0013] 根据第二方面的本发明是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其中,振动 吸收橡胶层的至少部分被布置在胎体和侧橡胶层的形成凹部的最大深度部的部分之间。 [0014]轮胎的侧部在凹部的最深部分具有最大应变。在根据第二方面的用于农业机械的 充气轮胎中,振动吸收橡胶层被布置在胎体和侧橡胶层的形成凹部的最大深度部的部分之 间。因此,通过振动吸收橡胶层阻止在侧橡胶层上的应变被传递到胎体。
[0015] 根据第三方面的本发明是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 其中,凹部的最大深度d被设置于在法线HL2和法线HL1之间的胎侧部的平均厚度G的10%到 26%的范围内。
[0016] 通过将凹部的最大深度设置为胎侧部的平均厚度G的10%或者更大,接地压力的 减小超过10%。应注意的是,如果凹部太深,则胎侧部翘起来太多,并且胎圈部的耐用性降 低。通过将凹部的最大深度d保持在胎侧部的平均厚度G的26%或更小,胎圈部的耐用性的 降低能被保持在3 %或更少。
[0017]根据第四方面的本发明是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何一项的用于农业机械 的充气轮胎,其中,回折部的帘布层端部被放置为比凹部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
[0018] 胎侧部以凹部作为原点地翘起来,以致在凹部周围出现应变。将回折部的帘布层 端部设置为比应变出现的凹部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能够阻止回折部的帘布层端部出现裂 开。
[0019] 根据第五方面的本发明是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何一项的用于农业机械 的充气轮胎,其中,其在空载状态下被安装到适用的轮辋,并且被充气到最大气压,振动吸 收橡胶层被放置为比线段PQ更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线段PQ连接最大宽度位置P和拐点 Q,Q是在被形成为凹状的曲面部和朝向轮胎外侧凸起地弯曲的胎踵之间的拐点。
[0020] 将振动吸收橡胶层放置为比线段PQ更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使得振动吸收橡胶 层能够发挥振动吸收功能,而不削弱侧加固橡胶层的加固功能。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2] 如上述说明,本发明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具有能够同时实现低压实性和胎 圈耐用性的优良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沿轮胎旋转轴线取得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 业机械的充气轮胎的一个轮胎赤道面侧的一半。
[0024]图2是沿轮胎旋转轴线取得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 业机械的充气轮胎的一个轮胎赤道面侧的一半。
[0025] 图3是示出了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相对于压力传感片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参考图1,在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 本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被安装到诸如农用拖拉机的在耕地上驾驶 的农业机械,并且其采用比除了农业机械轮胎,诸如卡车或客车轮胎,的轮胎更低的内压。
[0027] 图1示出了沿旋转轴线取得的剖面中的本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 胎10的轮胎赤道面CL左侧的一半。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包括:被分别嵌入胎圈部12 的左右成对的胎圈芯14;由第一胎体帘布层16和第二胎体帘布层18形成的胎体20,第一胎 体帘布层16从一个胎圈芯14横跨到另一胎圈芯14,并且第二胎体帘布层18被布置在第一胎 体帘布层16的轮胎外侧;以及由多个带束片层22、24、26、28形成的带束层30,多个带束片层 22、24、26、28被布置在胎体20的轮胎径向外侧。第一胎体帘布层16和第一胎体帘布层16每 个都具有通用结构,在该通用结构中多个帘线被覆盖层橡胶覆盖。带束片层22、24、26、28也 每个都具有通用结构,在该通用结构中多个帘线被覆盖层橡胶覆盖。
[0028] 第一胎体帘布层16和第一胎体帘布层16的示例帘线材料包括钢或有机纤维。在子 午线胎体的例子中,以相对于轮胎的周向70°至90°的角度排列帘线。带束片层22、24、26、28 的示例帘线材料包括钢。
[0029]形成胎面部32的胎面橡胶层34被设置在带束层30的轮胎径向外侧。多个横向花纹 槽33被形成在胎面部32中。应注意的是,图1中的虚线表示花纹槽底部35。应注意的是,胎面 橡胶层34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优选的范围是从2.5兆帕到7.0兆帕。
[0030] 带束层30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附近区域均与胎体20分开,并且减震橡胶37 被设置在带束层30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附近区域和胎体20之间。
[0031] 第一胎体帘布层1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侧部均围绕各自的胎圈芯14从轮胎径 向内侧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回折,以致从一个胎圈芯14横跨到另一个胎圈芯14的部分构成了 主体部16A,并且从胎圈芯14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回折的部分分别构成了回折部16B。
[0032] 在第一胎体帘布层16的外侧的第二胎体帘布层18被相似于第一胎体帘布层地布 置,以致从一个胎圈芯14横跨到另一个胎圈芯14的部分构成了主体部18A,并且从胎圈芯14 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回折的部分分别构成了回折部18B。
[0033]在轮胎被安装到适用轮辋46并且在空载状态下被充气到最大气压的安装位置中, 第一胎体帘布层16的每个回折部16B的回折端部16Be都被放置为比位于第二胎体帘布层18 的主体部18A的轮胎最大宽度Wmax的最大宽度位置P更朝向轮胎径向内侧,并且都被放置为 比胎边芯3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应注意的是,严格地说,主体部 18A具有厚度,并且因此最大宽度位置P位于该厚度的中间位置。第二胎体帘布层18的每个 回折部18B的回折端部18Be都被放置为比最大宽度位置P更朝向轮胎径向内侧,并且都被放 置为比第一胎体帘布层16的回折部16A的回折端部16Ae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
[0034]在本说明中,"最大气压"指的是与用于下列标准中所列的适用尺寸的单轮的最大 负载(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气压。而且,"适用轮辋"是在相同的标准中所列的适用尺寸 的标准轮辋("认可轮辋"、"推荐轮辋")。适用农业标准根据轮胎制造或使用领域中普遍存 在的标准被确定,例如,根据美国的"轮胎和轮辋协会年鉴"、欧洲的"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 组织标准手册"以及日本的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的"JATMA年鉴"中的规定。
[0035] 胎边芯36设置为在第一胎体帘布层16的主体部16A和回折部16B之间从胎圈芯14 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其具有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逐渐连续减小的厚度。从轮辋直径线LL 沿轮胎径向测量的每个胎边芯3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的高度h被优选地设置在距轮辋 直径线LL的轮胎剖面高度SH的13%到25%的范围内。应注意的是,"轮辋直径线LL"位于轮 辋直径被测量的位置。"轮胎剖面高度SH"是(轮胎外直径一轮辋直径)X 1/2。
[0036]应注意的是,胎边芯36的100%伸长时的模量被设置为比侧橡胶层40的100%伸长 时的模量更高,并且胎边芯36的100%伸长时的模量优选地在4.0兆帕到9.0兆帕的范围内。 [0037]胎侧部38和沿轮胎径向延伸以形成胎圈部12的侧橡胶层40被布置在胎体20的轮 胎宽度方向外侧。应注意的是,每个侧橡胶层40的轮胎径向外侧部的厚度朝向轮胎径向外 侧逐渐连续地减小,以便刚度不会突然变化,并且每个侧橡胶层40的轮胎径向外侧部被设 置在胎面橡胶层34和减震橡胶37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0038]每个侧橡胶层40的轮胎径向中间部覆盖第二胎体帘布层18的主体部18A的一部 分、回折部16B的一部分以及回折部18B的一部分。
[0039] 每个侧橡胶层40的轮胎径向内部的厚度朝向轮胎径向内侧逐渐连续地减小,使得 刚度不会突然变化。侧橡胶层40的100%伸长时的模量优选地在2.5兆帕到7.0兆帕的范围 内。
[0040] 侧加固橡胶层42被设置在每个回折部16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侧加固橡胶层42 从对应的侧橡胶层40的厚度在轮胎径向内侧逐渐减小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轮 胎径向内侧延伸。应注意的是,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侧加固橡胶部42-直延伸至胎趾12A。 [00411与适用轮辋46的凸缘48紧密接触的凹状曲面部50被形成在各自的胎圈部12上的 侧加固橡胶层42的表面上。侧加固橡胶层42需要承受来自凸缘48的输入,并且因此曲面部 50被形成为面向侧加固橡胶层42。
[0042]侧加固橡胶层42具有加固功能,以防止当在负载下滚动时由于胎圈部12的反复形 变而在胎圈部12中出现裂纹。侧加固橡胶层42的100%伸长时的模量因此被设置为比侧橡 胶层40的100%伸长时的模量更高。侧加固橡胶层42的100%伸长时的模量优选地在3.0兆 帕到5.0兆帕的范围内。
[0043]振动吸收橡胶层54被设置在每个回折部18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和对应的侧加固 橡胶层42之间。如果胎圈部12在侧加固橡胶层42的刚度过度地上升,则由于侧加固橡胶层 42和胎体20之间的刚度不同,具有应变增加的担忧(由于剪应力),并且因此相反地,裂纹更 容易产生。因此,通过将具有低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软的振动吸收橡胶层54布置在每个 侧加固橡胶层42和胎体20之间来实现应变吸收功能。
[0044] 从这个角度来看,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100%伸长时的模量被设置为比侧橡胶层 40的100%伸长时的模量更低。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100%伸长时的模量被优选地设置为在 侧加固橡胶层42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1/3到1/2的范围内。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100 %伸 长时的模量还被优选地设置在胎体20的覆盖层橡胶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1/2到1倍的范 围内。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100%伸长时的模量还被优选地设置在1.0兆帕到3.5兆帕的范 围内。
[0045] 第一胎体帘布层16的每个回折部16B和第二胎体帘布层18的每个回折部18B沿主 体部18A、主体部16A和胎边芯36延伸,胎边芯36具有三角形剖面以及朝向轮胎径向逐渐连 续地减小的厚度。而且,与胎边芯3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靠近的轮胎外面侧弯曲,以便 形成中空部,因此使得振动吸收橡胶层54能够被布置在该中空部中。本示例实施方式的振 动吸收橡胶层54被形成为最大的厚度在被布置在靠近胎边芯3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的 轮胎径向方向中心部,并且具有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和轮胎径向内侧逐渐地连续减小地厚 度,使得刚度不会突然变化。
[0046]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轮胎径向外侧部比对应的侧加固橡胶层42的轮胎径向外侧 端部42el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并且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轮胎径向内侧部一直延伸到 曲面部50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即是说,振动吸收橡胶层54介于胎体20和比曲面部50更朝 向轮胎径向外侧的对应的侧加固橡胶层42之间,以致比曲面部50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的对 应的侧加固橡胶层42不会直接接触胎体20。
[0047]在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被安装到适用轮辋46且在空载状态下被充气到轮 胎标准最大气压的轮胎的安装位置中,从经过轮胎旋转轴线(图1中未示出)的轮胎宽度方 向剖面观察,振动吸收橡胶层54被设置为比线段PQ更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线段PQ将第 二胎体帘布层18的最大宽度位置P连接到拐点Q。拐点Q是胎踵(具有在轮胎内侧的曲率中 心)12B和曲面部(具有在轮胎外侧的曲率中心)50之间的边界位置。
[0048]凹部56围绕周向连续地形成在每个侧橡胶层40的外面中。凹部56的最大深度部 Dmax被优选地定位在与接触轮胎外轮廓的切线成直角地经过第二胎体帘布层18的最大宽 度位置P的法线HL1和与接触轮胎外轮廓的切线成直角地经过胎边芯3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 部36e的法线H2之间。优选地,在轮胎侧视图中,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至少部分与凹部56的 最大深度部Dmax重叠。即是说,在轮胎侧视图中,凹部56的最大深度部Dmax被优选地布置在 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54el和轮胎径向内侧端部54e2之间。振动吸收橡胶 层54因此介于凹部56的最大深度部Dmax和胎体20之间。
[0049] 应注意的是,第一胎体帘布层16的回折部16B的回折端部16Be以及第二胎体帘布 层18的回折部18B的回折端部18Be被布置于在轮胎侧视图中与对应的凹部56不重叠的位 置。
[0050] 应注意的是,只要最大深度部Dmax被形成在上述范围中,凹部56的一部分可被形 成为比法线HL1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或者可被形成为比法线HL2更朝向轮胎径向内侧。
[0051] 凹部56的剖面轮廓优选地朝向轮胎径向的两侧在深度上逐渐连续地变浅,诸如如 图1所示的具有在轮胎外面侧的曲率中心的大致圆弧形,以致不存在局部应力集中。应注意 的是,如图2所示,凹部56的剖面轮廓可具有一定的形状,该形状被形成为具有大致整体恒 定的深度且在轮胎径向端部均逐渐变浅。
[0052]凹部56的最大深度(在最大深度部Dmax的深度)d优先地被设置在法线HL2和法线 HL1之间的胎侧部38的平均厚度G的10%到26%的范围内。
[0053]内衬层52被设置在胎体20的轮胎内面侧。本示例实施方式的内衬层52沿第一胎体 帘布层16-直延伸到胎圈芯14的轮胎径向内侧。
[0054]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的每个侧部都从曲面部50到法线HL1有尺度地减小, 并且从法线HL1到轮胎径向外侧有尺度地增加。
[0055]操作以及有益效果
[0056] 下面的说明有关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的操作和有益 效果。
[0057] 在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被安装到诸如农用拖拉机的农业机械,且负载作用 于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上之后,在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的旋转轴线的正下方 的胎圈部12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翘起来,并且胎侧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凸出。
[0058]在本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中,由于凹部56被形成在每个胎 侧部38中,胎侧部38的形成有凹部56的部分的刚度减小。这使得凹部56作为原点的轮胎径 向外侧部,更具体地,从凹部56-直到法线HL1的范围,变得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翘起来, 而内压没有减少,因此使得胎面部32的接地宽度扩大。
[0059] 由于胎面部32的接地表面面积因为胎面部32的接地宽度扩大而扩大,因此接地面 的每单位表面面积的接地压力减小,耕地的每单位表面积的负载减小,因此使得耕地的压 实被抑制。即使说,保证了低压实性能。
[0060]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中,因为不需要为了减少接地压 力有意地减少内压,所以胎圈部12不会比所需的翘起来更多,并且胎圈部12的耐用性不会 降低。
[0061] 在诸如被设置有比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更高的内压的卡车或客车轮胎的轮 胎中,由于高内压,较大的张力沿径向方向作用于胎体上。因此,即使凹部被形成于形成每 个胎侧部的侧橡胶层中,较大的张力作用于其上的胎体也能保持轮胎的形状,并且因此轮 胎径向外侧部不会从凹部翘起来。然而,在诸如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轮胎的用于农业机械 的充气轮胎10中,具有较低的内压,并且具有作用于胎体20上的较小的张力。因此,例如,胎 体20的保持轮胎形状的力比卡车或客车轮胎更小,并且在轮胎径向外侧的每个胎侧部38都 能够以凹部56作为原点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翘起来。
[0062]因此,如果凹部56太浅,在轮胎径向外侧的胎侧部38则不能以凹部56为原点地朝 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翘起来,并且接地压力不会减少。然而,如果凹部56太深,在凹部56的 附近的大量的倾斜和应变变得太大,导致胎侧部38损坏。
[0063]因此,在本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中,尽管在轮胎旋转轴线 正下方的每个胎侧部38在轮胎径向外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以凹部56为原点地翘起来, 振动吸收橡胶层54被布置在胎体20和侧橡胶层40的形成凹部56的最大深度部Dmax的部分 之间。因此,通过振动吸收橡胶层54阻止侧橡胶层40的凹部56的附近的应变传递到胎体20, 并且阻止胎体20的表面上出现开裂。
[0064]而且,在本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中,凹部56被布置在经过 最大宽度位置P的法线HL1和经过胎边芯3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的法线HL2之间。因此, 凹部56和胎边芯3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在轮胎径向上彼此分开,并且在凹部56的附近 的应变不会与在胎边芯3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的附近的应变重叠。
[0065]在没有振动吸收橡胶层54且仅形成侧加固橡胶层42的结构的情况下,对应的胎圈 部12的刚度太高,并且因此胎圈部的耐用性反而受到负面影响。如果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 铺叠比例过大,这会违背设置侧加固橡胶层42的初衷。
[0066]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最大厚度位于胎边芯3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的高度处。 这是因为当对应的胎圈部12翘起来时,更容易出现以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为原点的弯曲, 并且轮胎径向外侧端部36e的位置是最容易因为应变损坏的位置,并且因此需要加厚振动 吸收橡胶层54的厚度以减小该应变。
[0067]应注意的是,尽管振动吸收橡胶层54被布置为比线段PQ更朝向内侧,但如果它仅 略微地更朝向内侧,则不能发挥振动吸收功能,并且与没有设置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情况 没有区别。因此,在轮胎宽度方向剖面的视图中,在线段PQ内侧的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剖面 面积相对于对应的侧加固橡胶层42和振动吸收橡胶层54的整个剖面面积的比例优选地为 10%或更大。如果该比例是10%或者更大,只要它在线段PQ内侧,无论振动吸收橡胶的量是 多少,都能获得胎圈部的相似的耐用性。应注意的是,振动吸收橡胶层54不限制于图1所示 的形状,并且可被设为具有恒定厚度的形状。
[0068]只要最大深度部Dmax被形成在上述范围内,凹部56的一部分可被形成为比法线 HL1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然而,从凹部56的在轮胎径向外侧的翘起不会增加,并且不会有 助于减少接地压力,并且在比法线HL1更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区域中所需的胎侧部38的厚度 也不足。
[0069]第一胎体帘布层16的回折部16B的回折端部16Be以及第二胎体帘布层18的回折部 18B的回折端部18Be被布置到在轮胎侧视图中与对应的凹部56不重叠的位置中。因此,在当 凹部56变形时,靠近回折端部16Be和回折端部18Be的侧橡胶层40不会大幅度应变,以致应 力被抑制集中到回折端部16Be和回折端部18Be附近,并且抑制了在回折端部16Be或回折端 部18Be出现的开裂。应注意的是,尽管回折端部16Be和回折端部18Be被布置在对应的凹部 56的轮胎径向外侧,但它们也可被布置在凹部56的轮胎径向内侧。
[0070] 测试例
[0071]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准备了在每个轮胎的侧部没有形成有凹部的一种类 型的轮胎以及在每个轮胎的侧部形成有凹部的五种类型的轮胎。随后进行路面接地压力和 鼓耐用性的比较。
[0072] 测试轮胎1至6的结构
[0073] 测试轮胎1是在每个胎侧部不包括凹部的轮胎,并且侧上轮胎2至6是在每个胎侧 部包括凹部的轮胎。
[0074] 轮胎尺寸:420/70R28 [0075] 轮辋宽度:W13
[0076] 内压:160千帕
[0077] 负载:2010千克
[0078] 侧橡胶层:3.9兆帕的100%伸长时的模量
[0079] 胎面橡胶层:5.5兆帕的100%伸长时的模量
[0080] 胎边芯:8.0兆帕100 %伸长时的模量,高度是SH的15 %
[0081] 侧加固橡胶层:4.0兆帕100 %伸长时的模量
[0082] 振动吸收橡胶层:1.5兆帕100 %伸长时的模量
[0083]胎体帘布层的覆盖层橡胶:1.5兆帕100 %伸长时的模量 [0084]凹部的轮胎径向长度:40毫米
[0085]凹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端部位置:位于曲面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的朝向轮胎径向 外侧10毫米处。
[0086] 路面接地压力
[0087]如图3所示,由美国制造商TEKSCAN公司制造的薄膜类型的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的压 力传感片60被放在路面上。用于测试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0的胎面部压于压力传感 片60上,并且测量每单位表面面积的接地压力。应注意的是,每个测试轮胎都被放置为,至 少一个完整的横向花纹槽33被放置在压力传感片60上。测试结果被示出为以轮胎1作为参 考的指数。如所示,值越小每单位表面面积的接地压力越小,并且压实性能越好。
[0088]室内鼓测试
[0089] 每个测试轮胎都被设置为在鼓测试机的鼓上以16千米/小时的速度不停地滚动。 测试直到胎面部的出现开裂的运行时间,并且比较鼓耐用性的程度。鼓耐用性的程度被示 出为以轮胎1为参考的指数。值越大表示运行时间越长,并且胎圈部的耐用性越好。
[0090] 表 1
[0092]由测试结果所示,显而易见的是,设置有凹部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具有比 没有设置凹部的农业机械轮胎更小的接地压力。尽管将凹部制造得更深减小了鼓耐用性的 程度,该结果是执行比实际使用更严谨的连续运行的测试的结果,并且在鼓测试中的大约 3 %的减小在实际使用中不会成为问题。
[0093]以在上面说明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例子,本发明并不被限制于此,并且显然 地,多种其他修改可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地被实施。
[0094]在上述示例实施方式中,围绕周向连续地形成每个凹部56;然而,可间断地形成凹 部56,只要能获得其有益效果。
[0095] 2014年2月20日提交的日本特开第2014-31077号公报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 到本说明书中。
[0096]在本说明中提到的所有公开、专利申请和技术标准都通过引用被包含到本说明书 中,其与单个的公开、专利申请或者技术标准被特别且单独地通过引用被包含具有相同的 程度。
[0097]附图标记说明
[0098] 10 ? ??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12 ? ??胎圈部,16A ? ??主体部, 18A. ??主体部,16B. ??回折部,18B. ??回折部,20. ??胎体,36. ??胎边芯, 40* ??侧橡胶层,42* ??侧加固橡胶层,50* ??曲面部,54* ??振动吸收橡胶层, 56* ??凹部,Dmax. ??最大深度部,HL1. ??法线,HL2. ??法线,P. ??最大宽度 位置,Q. ??拐点,PQ. ??线段。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其包括: 左右成对的胎圈部,其被设置在轮胎赤道面的每一侧; 胎圈芯,其被嵌入到每个胎圈部中; 胎体,其由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形成,胎体帘布层包括主体部和回折部,主体部从一个 胎圈芯横跨到另一个胎圈芯,回折部围绕每个胎圈芯从轮胎径向内侧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回 折; 侧橡胶层,其被布置在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胎边芯,其被布置在主体部和回折部之间,所述胎边芯从胎圈芯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逐 渐变细地延伸,并且由具有比构成侧橡胶层的橡胶大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橡胶形成; 曲面部,其被形成在胎圈部,以面向轮辋的凸缘,并且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剖面观察时, 该曲面部被形成为凹状; 侧加固橡胶层,其被布置在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所述侧加固橡胶层包括曲面部, 并且从曲面部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并且侧加固橡胶层由具有比构成侧橡胶层的橡胶大 的100 %伸长时的模量的橡胶形成; 振动吸收橡胶层,其被设置在侧加固橡胶层和胎体之间,并且由具有比构成侧橡胶层 的橡胶小的100%伸长时的模量的橡胶形成;以及 凹部,其在安装位置中且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剖面观察时具有设置在侧橡胶层的外面的 最大深度部,其中,在安装位置中轮胎被安装于适用轮辋且在空载状态下被充气到最大气 压,所述最大深度部在经过最大宽度位置P且与轮胎外轮廓的切线垂直的法线HL1和经过胎 边芯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且与轮胎外轮廓的切线垂直的法线HL2之间,P是主体部的最大宽 度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其中,振动吸收橡胶层的至少部分 被布置在胎体和侧橡胶层的形成凹部的最大深度部的部分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被 设定为在法线HL2和法线HL1之间的胎侧部的平均厚度G的10%到26%的范围内。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回折 部的帘布层端部被定位为比凹部朝向轮胎径向外侧。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农业机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空载状 态下,所述充气轮胎被安装于适用轮辋,并且被充气到最大气压,振动吸收橡胶层被放置为 比线段PQ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线段PQ连接最大宽度位置P和拐点Q,拐点Q是在曲面部和 胎踵之间的拐点,曲面部被形成为凹状,胎踵朝向轮胎外侧凸起地弯曲。
【文档编号】B60C15/06GK106029403SQ20158000881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0日
【发明人】儿玉崇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