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3159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铺设、路轨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铁路铺设、路轨维护部门使用起重轨道平车和收轨平车进行现场钢轨装卸作业,这种装卸方式仅能单边作业,即装卸一边钢轨后再装卸另一边钢轨,作业效率低,不能满足线路提速后施工和维护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的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包括铁路平车、设在铁路平车上的安装底架以及设在安装底架上的发电机组和控制柜,所述安装底架上还设有竖直的固定立柱,固定立柱上设有水平的走行梁和控制走行梁围绕固定立柱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走行梁的中部与固定支柱转动连接,走行梁上吊挂有两个可沿走行梁滑动的电动葫芦,两个电动葫芦分别位于固定立柱两侧。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由减速电机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组成。所述发电机组和控制柜设在安装底架的同一端部,固定立柱设在安装底架的中部。所述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设有两套,两个铁路平车之间通过连接件串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底架固定在铁路平车上,且根据需要可随时拆除安装底架和其他设备,恢复铁路平车使用要求,使用时可用铁路平车加装该设备。在吊装短节钢轨时,可以使用一个平车,即一套本实用新型,当吊装长节钢轨时,就需要两套本实用新型,作业时操控旋转驱动机构将走行梁旋转到作业位置,走行梁和路轨垂直,两侧的电动葫芦可以同时装卸钢轨,操作方式采用遥控和手动作业,并配置有应急装置,结构紧凑,方便使用和维护,四个电动葫芦同时装卸轨道两侧的钢轨,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不作业时,走行梁和路轨平行。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包括铁路平车I、设在铁路平车I上的安装底架2以及设在安装底架2上的发电机组3和控制柜4,安装底架2上还设有竖直的固定立柱5,发电机组3和控制柜4设在安装底架2的同一端部,固定立柱5设在安装底架2的中部,固定立柱5上设有水平的走行梁6和控制走行梁6围绕固定立柱6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7,旋转驱动机构7由减速电机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组成,走行梁6的中部与固定支柱5转动连接,走行梁6上吊挂有两个可沿走行梁6滑动的电动葫芦8,两个电动葫芦8分别位于固定立柱5两侧。发电机组3通过控制柜4为旋转驱动机构7和电动葫芦8提供电能。在两侧同时吊装较短节钢轨时,可以采用上述一套本实用新型。当两侧同时吊装较长节钢轨(例如钢轨长25米)时,就需要使用两套本实用新型了,两个铁路平车I之间通过连接件9串联。其中铁路平车I、安装底架2、发电机组3、控制柜4、旋转驱动机构7和电动葫芦8 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作业时,操控旋转驱动机构7将走行梁6旋转90°到作业位置,走行梁6和路轨垂直,两侧的电动葫芦8可以同时装卸钢轨,操作方式采用遥控和手动作业,并配置有应急装置,结构紧凑,方便使用和维护,四个电动葫芦8同时装卸轨道两侧的钢轨,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作业时,操控旋转驱动机构7使走行梁6和路轨平行。
权利要求1.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包括铁路平车、设在铁路平车上的安装底架以及设在安装底架上的发电机组和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架上还设有竖直的固定立柱,固定立柱上设有水平的走行梁和控制走行梁围绕固定立柱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走行梁的中部与固定支柱转动连接,走行梁上吊挂有两个可沿走行梁滑动的电动葫芦,两个电动葫芦分别位于固定立柱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由减速电机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和控制柜设在安装底架的同一端部,固定立柱设在安装底架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设有两套,两个铁路平车之间通过连接件串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两侧同时装卸钢轨装置,包括铁路平车、设在铁路平车上的安装底架以及设在安装底架上的发电机组和控制柜,所述安装底架上还设有竖直的固定立柱,固定立柱上设有水平的走行梁和控制走行梁围绕固定立柱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走行梁的中部与固定支柱转动连接,走行梁上吊挂有两个可沿走行梁滑动的电动葫芦,两个电动葫芦分别位于固定立柱两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操控旋转驱动机构将走行梁旋转到作业位置,走行梁和路轨垂直,两侧的电动葫芦可以同时装卸钢轨,结构紧凑,方便使用和维护,四个电动葫芦同时装卸轨道两侧的钢轨,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E01B29/16GK202595587SQ20122017920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白大为, 司盛俊, 宋伟, 张伟娟, 翟玉霞, 张富强, 袁冠领, 徐春迎, 王永志, 张军伟, 朱红旗, 王辉普 申请人:郑州铁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