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转向架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5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转向架,包括:

三件套转向架,所述三件套转向架包括:

摇枕;

第一侧架,所述第一侧架具有呈AAR标准几何形状的第一轴箱和呈AAR标准几何形状的第二轴箱;以及第二侧架,所述第二侧架具有呈AAR标准几何形状的第三轴箱和呈AAR标准几何形状的第四轴箱,每个侧架轴箱限定了第一外侧和第二外侧并且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外侧与所述第二外侧之间且在其间延伸的轴箱顶板;

第一轮对,所述第一轮对与第一滚柱轴承接合并且与第二滚柱轴承接合;

第二轮对,所述第二轮对与第三滚柱轴承接合并且与第四滚柱轴承接合;

第一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第一滚柱轴承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第一滚柱轴承接合的AAR标准止推片间隙;第二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第二滚柱轴承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第二滚柱轴承接合的AAR标准止推片间隙;第三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第三滚柱轴承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第三滚柱轴承接合的AAR标准止推片间隙;以及第四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第四滚柱轴承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第四滚柱轴承接合的AAR标准止推片间隙;每个滚柱轴承适配器关于侧向中心线对称且关于纵向中心线对称,并且限定了底面和冠状顶面,所述顶面限定在所述侧架的任一侧从所述顶面向上突出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竖直肩部;

第一适配器垫,所述第一适配器垫与所述第一轴箱顶板和所述第一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第二适配器垫,所述第二适配器垫与所述第二轴箱顶板和所述第二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第三适配器垫,所述第三适配器垫与所述第三轴箱顶板和所述第三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第四适配器垫,所述第四适配器垫与所述第四轴箱顶板和所述第四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每个适配器垫包括:

连续顶板,所述连续顶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连续底板,所述连续底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并限定第一外边缘,并且该构件的静态厚度在0.15英寸至0.30英寸的范围内;

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并限定第二外边缘,并且该构件的静态厚度在0.15英寸至0.30英寸的范围内;

中心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并限定第三外边缘,该构件的厚度基本上一致并且其静态厚度在0.15英寸至0.25英寸的范围内;

第一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第二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第一侧向适配器夹紧件,该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竖直肩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上翘区之间;

第二侧向适配器夹紧件,该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第二竖直肩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上翘区之间;

第一侧向侧架夹紧件,该夹紧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一上翘区的外表面与所述接合的侧架轴箱的所述第一外侧之间;

第二侧向侧架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二上翘区的外表面与所述接合的侧架轴箱的所述第二外侧之间;

其中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中心部分以及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接合的轴箱顶板下方,而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突出凸缘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整个设置在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竖直肩部上方,并且处于所述接合的轴箱顶板之外;

其中当向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中心部分施加35,000磅的垂直载荷时,所述适配器垫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经组合的顶板、底板和弹性体构件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139英寸的整个纵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纵向刚度、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234英寸的整个侧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侧向刚度,并且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41毫弧度的整个旋转位移上提供至少250,000磅*英寸/旋转弧度的转动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底板和弹性体构件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至多0.05英寸的整个垂直位移上提供至少5,000,000磅/英寸的垂直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和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由天然橡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和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具有65-80肖氏硬度A之间的硬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所述适配器垫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和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被预压缩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相应的第一侧凸缘与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架固定地接合,使得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架之间的移动受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固定地接合,使得所述底板与每个滚柱轴承适配器之间的移动受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还包括每个滚柱轴承适配器上的纵向止动件,所述纵向止动件被构造为限制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纵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每个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竖直肩部被构造为限制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侧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的厚度从静态预压缩至少0.020英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的厚度从静态预压缩至少7%。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适配器垫的所述剪切刚度被构造为允许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返回到所述侧架轴箱开口内的中心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表面积大于2.5平方英寸;并且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表面积大于2.5平方英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组合表面积大于5平方英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组合表面积是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的中心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表面积的至少1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从顶视图看,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外边缘中的一者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

17.一种轨道车转向架,包括:

三件套转向架,所述三件套转向架包括:

摇枕;

至少一个侧架,所述侧架具有至少一个侧架轴箱,所述侧架轴箱限定第一外侧和第二外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外侧与所述第二外侧之间且在其间延伸的轴箱顶板;

至少一个轮对,所述轮对与所述至少一个侧架成横向布置;

至少一个滚柱轴承,其与所述至少一组轮对接合;

至少一个滚柱轴承适配器,其限定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与所述滚柱轴承接合,所述顶面限定了在所述至少一个侧架的任一侧从顶面向上突出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竖直肩部;

至少一个适配器垫,所述适配器垫被构造为与所述至少一个滚柱轴承适配器和所述轴箱顶板接合,所述至少一个适配器垫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底板,该底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

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中心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

第一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第二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其中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中心部分以及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轴箱顶板下方,而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突出凸缘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设置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竖直肩部上方,并且整个处于所述轴箱顶板之外;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与所述至少一个侧架接合,使得所述顶板与所述至少一个侧架之间的移动受限,并且其中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使得所述底板与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之间的移动受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当向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中心部分施加35,000磅的垂直载荷时,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经组合的顶板、底板和弹性体构件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139英寸的整个纵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纵向刚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所述纵向滞后小于约1500磅。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当向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中心部分施加35,000磅的垂直载荷时,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经组合的顶板、底板和弹性体构件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234英寸的整个侧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侧向刚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所述侧向位移滞后小于约6,000磅。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当向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中心部分施加35,000磅的垂直载荷时,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弹性体构件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41毫弧度的整个旋转位移上提供至少250,000磅*英寸/旋转弧度的转动刚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轨道车转向架,其中所述扭转滞后小于约16,000磅*英寸。

24.一种轨道车转向架,包括:

三件套转向架,所述三件套转向架包括:

摇枕;

侧架,所述侧架具有侧架轴箱,所述侧架轴箱限定了第一外侧和第二外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外侧与所述第二外侧之间且在其间延伸的轴箱顶板;

轮对;

与所述轮对接合的滚柱轴承;

滚柱轴承适配器,其限定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与所述滚柱轴承接合,所述顶面限定了在侧架的任一侧从顶面向上突出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竖直肩部;

适配器垫,所述适配器垫被构造为与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和所述轴箱顶板接合,所述适配器垫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底板,该底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

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中心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

其中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中心部分以及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轴箱顶板下方,而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突出凸缘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设置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竖直肩部上方,并且整个处于所述轴箱顶板之外;

其中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架固定地接合,使得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架之间的移动受限,并且其中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滚柱轴承固定地接合,使得所述底板与所述滚柱轴承之间的移动受限;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所述组合表面积是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的中心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所述表面积的至少10%。

25.一种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所述系统被构造为与具有AAR标准几何形状的三件套转向架一起使用,所述系统包括:

被构造为接合滚柱轴承的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包括:

冠状顶面;

被构造为接合滚柱轴承的底面;

从所述顶面的相对侧向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竖直肩部,每个竖直肩部的宽度为至少0.5英寸;

第一和第二纵向止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止动件从所述顶面的相对纵向边缘向上突出;

其中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关于侧向中心线对称并且关于纵向中心线对称,

其中如在所述纵向中心线处测得的,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在所述冠状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测得的厚度小于0.75英寸;

其中围绕轮轴中轴上方约5.2英寸处的侧向轴线,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纵向中心线处具有在约1.0in4至约2.0in4范围内的横截面惯性矩;

其中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纵向中心线的横截面处,围绕着所述适配器中心处的垂直轴线,具有在约50in4至约100in4范围内的横截面惯性矩;

适配器垫,所述适配器垫与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并且被构造为接合侧架轴箱顶板,所述适配器垫包括:

连续顶板,所述连续顶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连续底板,所述连续底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具有在0.15英寸至0.30英寸的范围内的静态厚度;

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并且具有在0.15英寸至0.30英寸范围内的静态厚度;

中心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具有均匀厚度,具有在0.15英寸至0.25英寸的范围内的基本均匀的静态厚度;

第一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第二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第一侧向适配器夹紧件,该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竖直肩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上翘区之间;

第二侧向适配器夹紧件,该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第二竖直肩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上翘区之间;

第一侧向侧架夹紧件,所述第一侧向侧架夹紧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一上翘区的外表面上;

第二侧向侧架夹紧件,所述第二侧向侧架夹紧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二上翘区的外表面上;

其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突出凸缘以及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整个设置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竖直肩部上方。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其中在所述纵向中心线处测得的所述适配器从底面至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冠状顶面的厚度在0.60英寸与0.75英寸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其中所述适配器垫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和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被预压缩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相应的第一侧凸缘与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其中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固定地接合,使得所述底板与每个滚柱轴承适配器之间的移动受限。

29.一种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所述系统被构造为与具有AAR标准几何形状的三件套转向架一起使用,所述系统包括:

被构造为接合滚柱轴承的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包括:

顶面;

被构造为接合滚柱轴承的底面;

第一和第二竖|直肩部,所述第一和第二竖直肩部从所述顶面的相对侧向边缘向上突出,每个竖直肩部的宽度为至少0.5英寸,并且高度在0.75英寸至1.5英寸的范围内;

适配器垫,所述适配器垫与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并且被构造为接合侧架轴箱顶板,所述适配器垫包括:

连续顶板,所述连续顶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连续底板,所述连续底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并限定第一外边缘;

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并限定第二外边缘;

中心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并限定第三外边缘;

第一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第二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其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突出凸缘以及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整个设置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竖直肩部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所述组合表面积是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的中心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所述表面积的至少10%;并且

其中当向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中心部分施加35,000磅的垂直载荷时,所述经组合的顶板、底板和弹性体构件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139英寸的整个纵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纵向刚度、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234英寸的整个侧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侧向刚度,并且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41毫弧度的整个旋转位移上提供至少250,000磅*英寸/旋转弧度的转动刚度。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其中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和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由天然橡胶构成。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其中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和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具有65-80肖氏硬度A之间的硬度。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的静态厚度大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的静态厚度。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所述表面积大于2.5平方英寸;并且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表面积大于2.5平方英寸。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在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而形成的横截面处的所述组合表面积大于5平方英寸。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外边缘包括从所述顶板的所述中心部分的中点测得的连续半径。

36.一种被构造为与三件套转向架一起使用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垫包括:

连续顶板,所述连续顶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连续底板,所述连续底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

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中心弹性体构件,该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

第一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第二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其中当向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中心部分施加35,000磅的垂直载荷时,所述经组合的顶板、底板和弹性体构件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139英寸的整个纵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纵向刚度、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234英寸的整个侧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侧向刚度,并且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41毫弧度的整个旋转位移上提供至少250,000磅*英寸/旋转弧度的转动刚度。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其中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底板和弹性体构件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至多0.05英寸的整个垂直位移上提供至少5,000,000磅/英寸的垂直刚度。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其中所述顶板具有均匀厚度,而所述底板具有不均匀厚度。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其中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经组合的顶板、底板和弹性体构件提供剪切应变,所述剪切应变在最大位移下不超过120%。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其中所述纵向滞后小于约1500磅。

41.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其中所述侧向位移滞后小于约6,000磅。

42.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滚柱轴承适配器垫,其中所述扭转滞后小于约16,000磅*英寸。

43.一种滚柱轴承适配器垫系统,所述系统被构造为与具有AAR标准几何形状的三件套转向架一起使用,所述系统包括:

被构造为接合滚柱轴承的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包括:

冠状顶面;

被构造为接合滚柱轴承的底面;

其中围绕轮轴中轴上方约5.2英寸处的侧向轴线,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纵向中心线处具有在约1.0in4至约2.0in4范围内的横截面惯性矩;并且

其中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纵向中心线的横截面处,围绕着所述适配器中心处的垂直轴线,具有在约50in4至约100in4范围内的横截面惯性矩;和

适配器垫,所述适配器垫与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并且被构造为接合侧架轴箱顶板,所述适配器垫包括:

连续顶板;

连续底板;

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弹性体构件,其静态厚度在0.15英寸至0.30英寸的范围内;

其中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居中的横截平面中,所述弹性体构件的表面积大于约50平方英寸;

其中当向所述适配器垫的所述中心部分施加35,000磅的垂直载荷时,所述经组合的顶板、底板和弹性体构件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139英寸的整个纵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纵向刚度、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0.234英寸的整个侧向位移上提供至少45,000磅/英寸的侧向刚度,并且在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发生的偏离中心位置至多41毫弧度的整个旋转位移上提供至少250,000磅*英寸/旋转弧度的转动刚度。

44.一种用于形成轨道车转向架的方法,包括:

提供三件套转向架,所述三件套转向架包括:

摇枕;

第一侧架,所述第一侧架具有呈AAR标准几何形状的第一轴箱和呈AAR标准几何形状的第二轴箱;以及第二侧架,所述第二侧架具有呈AAR标准几何形状的第三轴箱和呈AAR标准几何形状的第四轴箱,每个侧架轴箱限定了第一外侧和第二外侧并且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外侧与所述第二外侧之间且在其间延伸的轴箱顶板;

提供第一轮对,所述第一轮对与第一滚柱轴承接合并且与第二滚柱轴承接合;

提供与第三滚柱轴承接合并与第四滚柱轴承接合的第二轮对;

提供第一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第一滚柱轴承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第一滚柱轴承接合的AAR标准止推片间隙;提供第二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第二滚柱轴承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第二滚柱轴承接合的AAR标准止推片间隙;提供第三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第三滚柱轴承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第三滚柱轴承接合的AAR标准止推片间隙;以及提供第四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第四滚柱轴承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第四滚柱轴承接合的AAR标准止推片间隙;每个滚柱轴承适配器关于侧向中心线对称且关于纵向中心线对称,并且限定底面和冠状顶面,所述顶面限定了在所述侧架的任一侧从所述顶面向上突出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竖直肩部;

提供第一适配器垫、第二适配器垫、第三适配器垫、第四适配器垫,每个适配器垫包括:

连续顶板,所述连续顶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连续底板,所述连续底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并限定第一外边缘,并且该构件的静态厚度在0.15英寸至0.30英寸的范围内;

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并限定第二外边缘,并且该构件的静态厚度在0.15英寸至0.30英寸的范围内;

中心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并限定第三外边缘,并且其静态厚度在0.15英寸至0.25英寸的范围内;

第一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第二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第一弹性体侧向适配器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竖直肩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上翘区之间;

第二弹性体侧向适配器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第二竖直肩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上翘区之间;

第一弹性体侧向侧架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一上翘区的外表面与所述接合的侧架轴箱的所述第一外侧之间;

第二弹性体侧向侧架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二上翘区的外表面与所述接合的侧架轴箱的所述第二外侧之间;

将所述第一适配器垫与所述第一轴箱顶板和所述第一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使得所述第一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轴箱顶板的移动受限,并且使得所述第一适配器垫的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滚柱轴承适配器的移动受限;

将所述第二适配器垫与所述第二轴箱顶板和所述第二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使得所述第二适配器垫的顶板相对于所述轴箱顶板的移动受到限制,并且使得所述第二适配器垫的底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滚柱轴承适配器的移动受到限制;

将所述第三适配器垫与所述第三轴箱顶板和所述第三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使得所述第三适配器垫的顶板相对于所述轴箱顶板的移动受到限制,并且使得所述第三适配器垫的底板相对于所述第三滚柱轴承适配器的移动受到限制;

将所述第四适配器垫与所述第四轴箱顶板和所述第四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使得所述第四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轴箱顶板的移动受限,并且使得所述第四适配器垫的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第四滚柱轴承适配器的移动受限;

其中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中心部分以及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接合的轴箱顶板下方,而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突出凸缘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整个设置在所述接合的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竖直肩部上方,并且处于所述接合的轴箱顶板之外。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适配器垫中每一个的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和所述适配器垫中每一个的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产生塑性变形以压缩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并且

使所述适配器垫中每一个的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和所述适配器垫中每一个的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产生塑性变形以压缩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适配器垫中每一个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凸缘产生变形的步骤在所述适配器垫的模制期间进行。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步骤施加至少3,000磅的压缩力。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步骤将所述适配器垫中每一个的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压缩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的静态厚度至少0.02英寸。

49.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步骤将所述适配器垫中每一个的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压缩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的静态厚度的至少7%。

50.一种形成适配器垫系统的方法,所述适配器垫系统被构造为与具有AAR标准几何形状的三件套转向架一起使用,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具有与所述第一滚柱轴承接合的AAR标准止推片间隙,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关于侧向中心线对称且关于纵向中心线对称,并且限定底面和冠状顶面,所述顶面限定了从所述顶面向上突出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竖直肩部;

提供适配器垫,所述适配器垫被构造为接合轴箱顶板和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垫包括:

提供连续顶板,所述顶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提供连续底板,所述连续底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提供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

提供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提供中心弹性体构件,所述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

提供第一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提供第二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压缩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

将所述适配器垫与所述第一滚柱轴承适配器接合,使得所述第一适配器垫的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移动受限;

其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突出凸缘以及每个适配器垫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整个设置在所述滚柱轴承适配器的所述竖直肩部上方。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的步骤还包括:在模制所述适配器垫之后,将第一压缩垫片插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以及将第二压缩垫片插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的步骤还包括:将第一压缩垫片插入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与所述第一竖直肩部之间,以及将第二压缩垫片插入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与所述第二竖直肩部之间。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模制所述适配器垫的过程期间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压缩垫片。

54.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步骤施加至少3,000磅的压缩力。

55.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步骤将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压缩大于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的静态厚度的7%。

56.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的厚度。

57.一种用于形成适配器垫的方法,包括:

提供连续顶板,所述连续顶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提供连续底板,所述连续底板具有中心部分、从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对边缘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上翘区、从所述第一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一侧凸缘以及从所述第二上翘区向外突出的第二侧凸缘;

将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插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

将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插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将中心弹性体构件插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并且

形成第一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形成第二基本中空部分,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中心弹性体构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之间;

压缩所述第一外部弹性体构件;并且

压缩所述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压缩步骤之前,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从所述第一上翘侧部向外和向下突出,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从所述第二上翘侧部向外和向下突出,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从所述第一上翘侧部向外和向上突出而第二侧凸缘从所述第二上翘侧部向外和向上突出。

5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模制过程期间将所述弹性体构件粘附到所述顶板和底板。

60.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的步骤还包括:在模制过程之后,将第一压缩垫片插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以及将第二压缩垫片插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弹性体构件的步骤还包括:将第一压缩垫片插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一侧凸缘之间,以及将第二压缩垫片插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所述第二侧凸缘之间。

62.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是通过使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凸缘产生塑性变形来实现的。

63.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步骤将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压缩大于所述外部弹性体构件的静态厚度的7%。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