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轻轨抗倾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善轻轨在弯道或者偏载状态下产生车体倾斜力的轻轨的抗侧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城市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需求,轻轨被不断的运用在各大小城市中,不但较大程度地缓解沿线区域交通紧张矛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和乘车环境,同时也起到改善投资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积极作用;而轻轨在弯道或者偏载状态下产生车体倾斜力将导致车体的重心偏移、也将影响轻轨车体的整体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可改善轻轨在弯道或者偏载状态下产生车体倾斜力的轻轨的抗侧倾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轻轨的抗侧倾装置,它包括用于与车体连接并相向设置的左牵引支座和右牵引支座,还包括与所述左牵引支座的内侧壁铰接设置的左直连杆、与所述右牵引支座的内侧壁铰接设置的右直连杆;还包括可发生弹性形变且呈“[”形结构的弯扭杆,所述弯扭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直连杆、右直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弯扭杆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动力转向架连接的连接座;还包括分别贯穿所述左牵引支座、右牵引支座设置的左连接轴、右连接轴,且所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可做周向转动;在所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固定设置的左下摆臂、右下摆臂;所述左下摆臂、右下摆臂分别与所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垂直设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左下摆臂、右下摆臂的自由端铰接的,并用于与动力转向架连接的左牵引杆、右牵引杆。
进一步的,在所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固定设置的左上摆臂、右上摆臂;所述左上摆臂与所述左连接轴和左下摆臂所在平面垂直,所述右上摆臂与所述右连接轴和右上摆臂所在平面垂直;还包括将所述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的自由端连接的横向连杆,所述横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的自由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橡胶衬套与所述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直连杆、右直连杆分别通过橡胶衬套与左牵引支座、右牵引支座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左牵引支座、右牵引支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为橡胶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简单、占用空间少、易于实现,且在应用中可改善轻轨在弯道或者偏载状态下产生车体倾斜力,具有良好的抗侧倾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右直连杆;2.左直连杆;3.弯扭杆;4、5.连接座;6.弯扭杆与右直连杆铰接处;7.弯扭杆与左直连杆铰接处;8.右牵引支座;9.左牵引支座;10.右连接轴;11.左连接轴;12.右上摆臂;13.左上摆臂;14.横向连杆;15.右下摆臂;16.左下摆臂;17.右牵引杆;18.左牵引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轻轨的抗侧倾装置,参见图1;它包括用于与车体连接并相向设置的左牵引支座9和右牵引支座8,还包括与所述左牵引支座9的内侧壁铰接设置的左直连杆2、与所述右牵引支座8的内侧壁铰接设置的右直连杆1;还包括可发生弹性形变且呈“[”形结构的弯扭杆3,所述弯扭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直连杆2、右直连杆1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弯扭杆3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动力转向架连接的连接座4、5;还包括分别贯穿所述左牵引支座9、右牵引支座8设置的左连接轴11、右连接轴10,且所述左连接轴11、右连接轴10可做周向转动;本设计还在所述左连接轴11、右连接轴10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连接轴11、右连接轴10固定设置的左下摆臂16、右下摆臂15;所述左下摆臂16、右下摆臂15分别与所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垂直设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左下摆臂、右下摆臂的自由端铰接的,并用于与动力转向架连接的左牵引杆18、右牵引杆17。
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左连接轴11、右连接轴10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固定设置的左上摆臂13、右上摆臂12;所述左上摆臂与所述左连接轴和左下摆臂所在平面垂直,所述右上摆臂与所述右连接轴和右上摆臂所在平面垂直;还包括将所述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的自由端连接的横向连杆14,所述横向连杆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上摆臂13和右上摆臂12的自由端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连杆14的两端分别通过橡胶衬套与所述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铰接;所述的左直连杆2、右直连杆1亦分别通过橡胶衬套与左牵引支座、右牵引支座铰接;而所述的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左牵引支座、右牵引支座连接,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连接座4、5亦为橡胶衬套。
本设计在应用中,其中左牵引支座9和右牵引支座8与车体固定连接,连接座4、5及左牵引杆18、右牵引杆17固定在动力转向架上,左牵引杆18、右牵引杆17通过橡胶衬套与动力转向架连接;当车辆进入弯道或者单侧偏载时,右牵引支座8向上(或向下)有位移运动时,左牵引支座9向下(或向下)有位移运动,弯扭杆在右直连杆1、左直连杆2带动下通过连接座4、5发生变形进行扭转,由于左牵引支座9和右牵引支座8位移方向不同,弯扭杆承受扭矩发生扭转变形则其弹性反力矩以抵抗车体的侧倾,从而改善车体侧倾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