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大道口引导隔离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3474发布日期:2018-09-08 00:1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导隔离拦路装置,主要是一种铁道大道口引导隔离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铁道与公路的交叉口简称为道口,国内的每个有人看守道口或远程集控道口都会设有防止行人与车辆通行的拦路装置。由于每当火车来车而关闭道口时,总有很多不守规矩的行人、车辆总想逆行绕道穿过道口,危及道口安全;因此,常规的拦路装置需要对道口两侧进行全部封闭设计管理。由于拦路装置的动力、开关安全操作等方面的需要,一般10~12米以上的宽道口,均以安装对开的拦路装置结构,来全部关闭道口;因此较宽的铁路道口,每处道口需安装4套拦路机。这种安装4套拦路机设备的常规设计,存在着以下问题:

1.成本高,要安装4套拦路机设备;维修费用也高。

2.如按常规,来车时同时启动关闭4套拦路机设备来操作。由于4套拦路机同时启动关闭,则经常会发生把抢道和行动缓慢的非机动车、机动车辆拦在铁路中间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那些无人看守道口、远程集控道口,则更是严重道口安全隐患。

3.如果因来往的非机动车、机动车辆繁忙而分进口、出口分前后关闭来操作----先关进口、后关出口,则一方面是关闭时间长,操作麻烦;另一方面是,进口刚关闭的瞬间,仍会有不守规矩的行人、车辆总想抢时间逆行绕道穿过道口,危及道口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铁道大道口引导隔离安全防护装置,不仅可解决现有大道口设置四架拦路机常规设计存在的安装成本、维护费用高的问题,更解决把抢道和行动缓慢的非机动车、机动车辆拦在铁路中间的安全隐患,还解决四架拦路机关闭操作的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铁道大道口引导隔离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拦路装置,还包括有两个引导隔离装置;所述的两个引导隔离装置分别沿着车流方向设置在铁道两侧的道口中部,两个引导隔离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逆行车辆从引导隔离装置与铁道之间穿过道口的橡胶地毯,橡胶地毯上设有许多凸起;所述的拦路装置有两个,该两个拦路装置分别垂直车流方向设置在靠近道口的引导隔离装置右侧。

所述的引导隔离装置包括锥型引导隔离带。

所述的凸起为钉状的凸起或锥状的凸起。

所述的橡胶地毯的宽度A为1~1.5米,长度B为3~4米,高度H为3~5厘米。

所述的锥型引导隔离带的最大宽度K为1~1.5米,长度L为15~30米,高度为0.2~0.3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成本大大降低: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拦路装置、两个引导隔离装置,两个引导隔离装置分别沿着车流方向设置在铁道两侧的道口中部,两个拦路装置分别垂直车流方向设置在靠近道口的引导隔离装置右侧,引导隔离装置和拦路装置相互配合,将车辆引导隔离在道口右侧,橡胶地毯设置在两个引导隔离装置之间,且橡胶地毯上设有许多凸起,可防止逆行车辆从引导隔离带与铁道之间穿过道口,又不影响火车安全通行。当火车经过时,通过引导隔离装置与拦路装置的相互配合,把车辆引流到顺行的车道内并限制通行,在引导隔离装置与铁道之间设置橡胶地毯,能有效防止逆行车辆通过道口。相比之前在较宽的道口处在双车道上必须设置四个拦路机才能防止车辆在火车经过时穿行道口,使用本实用新型设计装置后,只需顺着车辆行驶的方向分别设置一个拦路装置,并通过引导隔离装置与橡胶地毯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原先四套拦路机的防护效果,设置拦路机的数量减少一倍,安装成本大大降低。拦路机的数量减少一倍,维护的费用也大大降低。

2.铁路道口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出口是永远开放的,因此可有效防止由于4套拦路机同时启动关闭而发生把抢道和行动缓慢的非机动车、机动车辆拦在铁路中间的安全隐患,其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3.道口关闭操作简便、操作时间短,大大提高了道口来车关闭操作的安全性能:

在有抢道和行动缓慢的非机动车、机动车辆通过的繁忙道口,要操作关闭4套栏木装置:道口看守员既要眼睛同时紧盯进口和出口,确保关闭过程中不会伤及过往行人车辆;又要防止把抢道和行动缓慢的非机动车、机动车辆拦在铁路中间的严重安全隐患,这是要经过一定时间培训的高难度经验操作,而且有限的宝贵操作时间也比较长。

采用本装置后,只需关闭进口的2台拦路机,道口看守员眼睛只需看进口,因此道口看守员关闭操作时间短、操作简便,并且缩短了宝贵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道口来车关闭操作的安全性能。

4.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只需在距离道口处一段距离内设置引导隔离装置,拦路装置设置在隔离装置右侧,将带凸起的橡胶地毯设置在隔离装置与铁道之间即可,结构简单实用。

5.便于道口改造: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引导隔离装置、两个拦路装置和橡胶地毯,两个引导隔离装置分别沿着车流方向设置在铁道两侧的道口中部,两个拦路装置分别垂直车流方向设置在靠近道口的隔离装置右侧,隔离装置和拦路装置相互配合,将车辆隔离在道口右侧,橡胶地毯设置在两个隔离装置之间,橡胶地毯上设有许多凸起,可防止逆行车辆从隔离带与铁道之间穿过道口。当需要对现有无拦路机或使用四个拦路机的道口进行改造时,只需要设置两个引导隔离装置、两个拦路装置以及在两个隔离装置之间设置橡胶地毯即可,其改造比较方便,改造成本较低。

6.实用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设置两个引导隔离装置、两个拦路装置以及在两个隔离装置之间设置橡胶地毯来实现对道口的安全防护,一方面,其中设置的橡胶地毯带有钉状或锥状的凸起,使机动车驾驶员远看过去像真正的钉子,醒目有震慑力,能发挥较好的警示作用,从而可以防止非机动车、机动车辆错误闯入,也同样起到切断逆行车辆从隔离带与铁道之间穿过道口的可能违章路径。另一方面,其橡胶地毯下部是平的,是防止非机动车、机动车辆万一还是违章闯入,也不会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问题,远比道口路面两侧常规的直接下落结构更安全可靠。另外,橡胶地毯由于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并高出路面仅2公分左右,因此可保证火车正常安全地通过,对铁路轨道的安全性能影响甚小,比较实用可靠。

7.可有效引导车流引导隔离在道口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引导隔离装置采用锥型引导隔离带,通过由小逐渐变大的锥型引导隔离带作用,可有效引导车流引导隔离在道口右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铁道大道口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一所述橡胶地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二所述橡胶地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三所述橡胶地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提防的逆行路径。

在上述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引导隔离装置,11-锥型引导隔离带,

2-拦路装置,21-拦路机,

3-橡胶地毯,31-凸起,

4-铁道,5-公路,

A-橡胶地毯的宽度,B-橡胶地毯的长度,H-橡胶地毯的高度,

K-隔离带的宽度,L-隔离带的长度,R-隔离装置右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铁道大道口引导隔离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两个引导隔离装置1、两个拦路装置2和橡胶地毯3,其中:

所述的引导隔离装置1包括锥型引导隔离带11,锥型引导隔离带11的最大宽度K为1米,长度L为15米,高度为0.2米,两个锥型引导隔离带11分别沿着车流方向设置在铁道4两侧的道口中部。

所述的拦路装置2包括拦路机21,两个拦路机21分别垂直车流方向设置在靠近道口的锥型引导隔离带右侧,拦路机21和锥型引导隔离带11相互配合,将车辆隔离在道口右侧;

所述的橡胶地毯3垂直铁道4方向设置在两个锥型引导隔离栏11之间,橡胶地毯3上设有许多钉状凸起31(参见图2),该橡胶地毯3的宽度A为1米,长度B为3米,高度H为2厘米,设置带凸起的橡胶地毯3的目的是防止逆行车辆从锥型引导隔离带11与铁道4之间穿过道口。

实施例二:

一种铁道大道口引导隔离安全防护装置,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橡胶地毯3上设有许多锥状凸起(参见图3);所述的锥型引导隔离带11和橡胶地毯3的尺寸有所不同,所述的锥型引导隔离带的长度L为18米,最大宽度K为1.2米,高度为0.25米;所述的橡胶地毯3的宽度A为1.2米,长度B为3.5米,高度H为3厘米。

实施例三:

一种铁道宽道口引导隔离安全防护装置,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橡胶地毯3上设有许多钉状凸起和锥状凸起(参见图4);所述的隔离带11和橡胶地毯3的尺寸有所不同,所述的锥型引导隔离带的长度L为30米,最大宽度K为1.5米,高度为0.3米;所述的橡胶地毯3的宽度A为1.5米,长度B为4米,高度为5厘米。

作为上述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一种变换,所述的引导隔离装置1还可以是其它隔离设备。

作为上述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又一种变换,所述的拦路装置2还可以是其它拦路设备。

作为上述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又一种变换,所述的锥型引导隔离带的长度L一般为15~20米,最大宽度K为1~1.5米,高度为0.2~0.3米;所述的橡胶地毯3的宽度A一般为1~1.5米,长度B为3~4米,高度H为5~10厘米。

本实用新型之铁道宽道口引导隔离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火车经过时,通过引导隔离装置可以首先把车辆引流到顺行的车道内,再通过拦路装置限制通行。在引导隔离装置与铁道之间设置钉状或锥状橡胶地毯,能有效防止逆行车辆通过道口。相比之前在较宽的道口处在双车道上必须设置四个拦路机才能防止车辆在火车经过时穿行道口,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后,只需顺着车辆行驶的方向分别设置一个拦路装置,并通过引导隔离装置与橡胶地毯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原先四个拦路机的防护效果,设置拦路机的数量减少一倍,成本大大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