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的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942阅读:1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板车的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的避震结构,尤指一种可有效提升避震功效、让骑乘者更轻易的驾驭且提升使用时安全性的滑板车的避震结构。
由于国人的休息时间增加,因此各种舒解生活压力的休闲活动倍受瞩目。国内外近来吹起滑板车的旋风,让青少年为之疯狂,其主要不外乎造型优美、携带简便等因素,但由于滑板车的车轮较小,因此遇到略为颠簸的路面,骑乘者即刻感受到极大的震动,市面上的滑板车仍有使用不便之处,如1.避震效果差承上所言,由于滑板车的车轮较小,因此对路面状况的反应较大,使骑乘者感受到极大的震动感,或许业者将车轮改由软质材料制成以减低震动现象,惟其只是略减震动状况,并无法有效改善路面不佳所产生的震动问题。
2.驾驭不便、使用阶层有限由于现今市面上的滑板车如自行车般只有前后两轮,造成骑乘者难以平衡、驾驭不便的情形,且懂得骑自行车者却不见得会骑乘车轮小的滑板车,因此使用阶层无法扩张。
3.使用安全性不佳一般的滑板车只有前后两车轮,或许平衡感佳的使用者能轻易骑驶,但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平衡感较差的使用者却常有摔跤的情形,因此其使用上的安全性实值得改进。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吸收路面产生的震动,以提升避震效果的滑板车避震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骑乘更简易、安全的滑板车避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滑板车的避震结构,包括一车架,车架前端的上侧固设一支撑块,该支撑块的顶部两侧设有对称的长形穿槽,两呈对称的连接件枢接于车架前端的两侧,连接件与支撑块间夹固一弹性元件,一穿杆贯穿支撑块的穿槽及弹性元件而使弹性元件固定,各连接件分别通过一轮架与车轮结合。
所述支撑块呈一T字形。
藉此避震结构的设置,当滑板车行于颠簸路段时,车轮产生上下摆动而使连接件随之摆动,进而导致弹性元件受压缩,以吸收车轮的震动力,有效提升了避震功效,并藉由两侧车轮的设计,让骑乘者能更轻易的驾驭,以使滑板车的使用族群扩大,且可有效提升行进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避震结构的设置,使两轮架结合于连接件的活动端,且于两轮架外侧突伸的凸轴上枢设车轮,藉此使两车轮呈左、右两侧的设置,如此令滑板车具较佳的三点支撑,故即使平衡感差的使用者亦可轻易骑乘,不会有摔倒之虞,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摆动而使弹性元件受压缩,藉由连接件的摆动将使车轮产生外张的现象,如此可使车轮的支撑点较宽,而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及稳固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避震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驶颠簸路面导致车轮摆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转向功能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转向功能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向的示意图。
请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避震结构,主要系于车架10前端设置一避震结构1,该避震结构1系于车架10前端的上侧透过螺丝使一支撑块20锁固结合,该支撑块20呈T字形,其底端固设于车架10上,支撑块20的顶面左右侧设有对称的长形穿槽21,于车架10两侧各枢接一相对的连接件40,该连接件40的顶面设有一螺孔41,该连接件40与车架10采用轴向枢接,使连接件40得以上、下摆动,且于连接件40的顶面与支撑块20的底面间夹固一弹性元件80,并透过一底部具有螺纹端91的穿杆90贯穿支撑块20的穿槽21及弹性元件80而锁固于连接件40顶面的螺孔41,以使弹性元件80呈略压缩的夹固状态,又于二连接件40的活动端结合一轮架50,该轮架50的断面呈ㄈ形,且于中央形成一贯穿的容槽51,可使连接件40的活动端容置结合于容槽51内,且于二轮架50的外侧设有突伸的凸轴52供车轮70枢设。
如图3所示,藉由以上组件的结合,倘若滑板车骑行于颠簸路面时,车轮70会产生上下摆动的情形,而透过轮架50与连接件40的连接,使连接件40亦产生相同的摆动,使弹性元件80压缩而吸收车轮70的震动力,以达较佳的避震功效,且藉由两侧车轮70的设计,让骑乘者能更轻易的驾驭,以使滑板车的使用族群扩大,再者由于连接件40的摆动使车轮70略为外张,令车轮70的支撑宽度增加,可有效提升行进时的安全性。
再者,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于车架10近前端处设一枢接孔11供车头管100穿设,并向上伸设一车手杆120且于车头管100的底端固设一活动板110,于该活动板110两侧各枢接一连杆61,并使两轮架50与连接件40呈径向的枢接,令轮架50得以左右摆动,再于轮架50的活动端各枢设一与活动板110的连杆61螺纹方向相反的另一连杆60,并透过调整螺帽65使两连杆结合,转动该调整螺帽65可调整连杆60、61的距离而微调车轮70转向,并透过车手杆120旋转使活动板110随之转动位移,进而使连杆60、61拉动轮架50使之旋转,而导致车轮70转向。
上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在相同的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乃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的避震结构,包括一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前端的上侧固设一支撑块,该支撑块的顶部两侧设有对称的长形穿槽,两呈对称的连接件枢接于车架前端的两侧,连接件与支撑块间夹固一弹性元件,一穿杆贯穿支撑块的穿槽及弹性元件而使弹性元件固定,各连接件分别通过一轮架与车轮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呈一T字形。
专利摘要滑板车的避震结构,系于车架前端的上侧固设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两侧设有对称的长形穿槽,两呈对称的连接件枢接于车架前端的两侧,连接件与支撑块间夹固弹性元件,一穿杆贯穿支撑块的穿槽及弹性元件而使弹性元件固定,各连接件通过一轮架与车轮结合。滑板车行于颠簸路段时,车轮产生上下摆动使连接件随之摆动,导致弹性元件受压缩以吸收车轮的震动,有效提升避震功效,并藉由两侧车轮的设计,让骑乘者能更轻易的驾驭,有效提升行进时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M1/00GK2423922SQ0023331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2日
发明者梁素满 申请人:梁素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