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肩盖的防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75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肩盖的防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防止自行车前叉竖管与肩盖作相对转动的自行车肩盖的防旋转结构。
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代步工具,其结构也为人们所熟知。一般自行车都设有一个连接前车轮用的前叉和一个与前叉连接的前叉竖管,前叉竖管的下端与肩盖固定,其上端则与手把连接。传统自行车前叉竖管与肩盖的固定是在肩盖中心孔的开口处外缘用螺栓夹紧,使肩盖套紧于前叉竖管外部。由于自行车经常处于运动状态,且由于手把的不断转动,肩盖与前叉竖管的连接螺栓极易松动,使两者出现脱离状态,造成手把和前轮非同步转动现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自行车肩盖与前叉竖管作相对转动,且结构简单实用的自行车肩盖的防旋转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肩盖的防旋转结构,该结构包括肩盖1和前叉竖管2,其特征在于,在肩盖1的中心孔11边缘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或凹陷12,与之相应,在前叉竖管2与肩盖中心孔连接处的前叉竖管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与上述凹槽位置相对应的凸起21,该凸起嵌入上述凹槽中使前叉竖管与肩盖相对固定。
所述凸起21为圆柱状、方块状或弧面状,所述凹槽12形状与上述圆柱状、方块状凸起的形状相应,凹陷形状与弧面状凸起的形状相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由于在自行车肩盖与前叉竖管的结合部位设置了凸凹嵌合的固定结构,因而有效地解决了肩盖与前叉竖管因松动而产生相对转动,并导致自行车手把与前车轮非同步转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肩盖与前叉竖管原有结构的情况下,仅通过两者结合部位圆周上的几个点的凸凹嵌合即实现了两者的固定,使自行车手把与前轮总是保持同步转动状态,因而结构既简单又实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造价低廉,实施容易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立体图。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肩盖的防旋转结构包括自行车肩盖1与前叉竖管2,其结构如
图1所示,为防止自行车肩盖与前叉竖管因紧固件松动而产生相对转动,在肩盖1的中心孔11边缘间隔一定距离开设有至少两个长方形凹槽12,本例中在中心孔边缘等距离开设有三个凹槽,该凹槽自肩盖端面沿轴向向内延伸适当距离。与之相应,在前叉竖管2与肩盖中心孔连接处的前叉竖管外壁上焊接固定有三个与上述凹槽位置及宽度相对应的圆柱形径向凸起21,该凸起嵌入上述凹槽中,使得前叉竖管与肩盖不能作相对转动。很显然,上述凸起可以是多种形状,如圆柱状、方块状或弧面状等。
实施例2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实施例1中中心孔边缘的凹槽12可以是弧面状的凹陷,与之相应,前叉竖管上的凸起21则为半球状等弧面状凸起,其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具有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肩盖的防旋转结构,包括肩盖(1)和前叉竖管(2),其特征在于,在肩盖(1)的中心孔(11)边缘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或凹陷(12),与之相应,在前叉竖管(2)与肩盖中心孔连接处的前叉竖管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与上述凹槽位置相对应的凸起(21),该凸起嵌入上述凹槽中使前叉竖管与肩盖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肩盖的防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为圆柱状、方块状或弧面状,所述凹槽(12)形状与上述圆柱状、方块状凸起的形状相应,凹陷形状与弧面状凸起的形状相应。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防止自行车前叉竖管与肩盖作相对转动的自行车肩盖的防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肩盖1的中心孔11边缘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或凹陷12,与之相应,在前叉竖管2与肩盖中心孔连接处的前叉竖管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与上述凹槽位置相对应的凸起21,该凸起嵌入上述凹槽中使前叉竖管与肩盖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肩盖与前叉竖管因松动而产生相对转动,并导致自行车手把与前车轮非同步转动的问题,它还具有造价低廉,实施容易等特点。
文档编号B62K21/00GK2483308SQ01209018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7日
发明者白国安 申请人:肯旺车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