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311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没有废气排放的电动自行车正在逐步代替燃油助力自行车成为一种新的出行工具。由于电动自行车上装备有充电电池,其车身重量比普通自行车必然会增加许多,这就要求车架具有更高的强度,并且目前流行踏板式电动自行车,所以车架便不能采用力学性能较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结构,而只能采用乙字形结构,该车架的前部与中部折弯处为最易疲劳断裂的薄弱区域,一般厂商为了增加车架的强度,在该区域的两侧焊接加强筋,但效果甚微,反而使车架结构更趋复杂,不仅增加了车身自重,还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该装置于车架强度薄弱区域插设管状销钉,并焊接固定,不仅大大提高了车架的抗疲劳强度,而且结构极其简单,制造成本也相对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包括车架,该车架于强度薄弱区域的轴线上插设固定有销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包括车架,该车架于强度薄弱区域的轴线上插设固定有销钉;所述销钉的轴线位于车架的轴线所构成的纵垂面上。
本实用新型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包括车架,该车架于强度薄弱区域的轴线上插设固定有销钉;所述销钉的轴线位于车架的轴线所构成的纵垂面上;所述销钉穿越车架的断面,销钉的两端露出并与车架焊接固定;所述销钉为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电动自行车在行驶途中,一方面要承受车身和骑车者的重量,另一方面还要承受道路颠波所带来的冲击力,使车架的前部与中部的折弯处受到弯曲剪切力,如果在此区域车架的两侧焊接加强筋的话,加强筋同样需承受频繁冲击的弯曲剪切力,并且加强筋的承受能力显然没有管状结构的车架强,所以往往是加强筋先被损坏,而后车架也被损坏,而本实用新型在此区域的车架上插设管状销钉,销钉的两端与车架焊接固定,这样销钉受到的作用力为拉力,而销钉承受拉力的能力比车架和加强筋承受剪切力的能力要强得多,因此,也大大提高了车架的抗疲劳强度,延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与现行的加强筋补强装置比较,结构极其简单、制造比较方便、成本相对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架;2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
图1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包括车架(1),该车架(1)于强度薄弱区域的轴线上插设固定有管状销钉(2),销钉(2)的轴线位于车架(1)的轴线所构成的纵垂面上,销钉(2)穿越车架(1)的断面,销钉(2)的两端露出并与车架(1)焊接固定。
电动自行车在行驶途中,一方面要承受车身和骑车者的重量,另一方面还要承受道路颠波所带来的冲击力,使车架的前部与中部的折弯处受到弯曲剪切力,如果在此区域车架的两侧焊接加强筋的话,加强筋同样需承受频繁冲击的弯曲剪切力,并且加强筋的承受能力显然没有管状结构的车架强,所以往往是加强筋先被损坏,而后车架也被损坏,而本实用新型在此区域的车架上插设管状销钉,销钉的两端与车架焊接固定,这样销钉受到的作用力为拉力,而销钉承受拉力的能力比车架和加强筋承受剪切力的能力要强得多,因此,大大提高了车架的抗疲劳强度,延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与现行的加强筋补强装置比较,结构极其简单、制造比较方便、成本相对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该车架(1)于强度薄弱区域的轴线上插设固定有加强销钉(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2)的轴线位于车架(1)的轴线所构成的纵垂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2)穿越车架(1)的断面,销钉(2)的两端露出并与车架(1)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2)为管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加强装置,该车架于强度薄弱区域的轴线上插设固定有管状销钉,销钉的轴线位于车架的轴线所构成的纵垂面上,销钉穿越车架的断面,销钉的两端露出并与车架焊接固定;该装置将原有车架和加强筋承受剪切力的状态改为销钉承受拉力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车架的抗疲劳强度,延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2K11/02GK2563081SQ0226368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7日
发明者邹郁浩, 王智勤 申请人:苏州小羚羊电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