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自行车系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30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自行车系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城市短距离、单人的代步工具,尤其是具有快速、安全、个性化、非机动和能随身携带的微型自行車系列。
二,背景技术现有短距离单人代步工具的不足之处有1.出行效率低中国城市交通特色是步行、自行車与公共汽车的频繁、复杂的转换,公共汽车有线路和时间的限制,无法确保人们及时到达目的地,不能满足个性化的交通需求;燃油的摩托車与助力车,它们的排气对大气有污染;电动自行車亦存在有电池污染和活动半径受充电限制,且费用也较大。
2,传统自行车最突出的问题是速度低和车轮大非机动的传统自行车是利用主动齿盘片、一根链条和飞轮构成一级传动比及大轮径实现一定速度,一般时速只有13公里;轮子大,折叠后仍难于携带,它的地域性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很多不便,不能适应人们在大城市出行、异地代步的需要和生活快节奏的要求。
3,安全问题,造成老、少无单骑可骑两轮自行车遵守陀螺原理,骑得越快,车越稳,但对使用人的安全性就越差,骑自行车要随时掌握平衡和轮径大、重心高,使老年人、少年和体弱者不敢使用。现有自行车还有存车、车被盗等问题。现代城市形成乘车族与骑车族并轨前进,出行没有灵活性,出现人、车共挤的现象。
三,技术内容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快速、安全、微型、轻便、结构简单、非机动、符合环保、个性化,适合男、女、老、少使用,能变成手推车拉着走和方便折叠装进提包中能随身携带的微型自行车系列。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決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快速机构使非机动实现小轮、高速,形成微型和系列。方案有三部份第一部份微型自行車系列的传动机构是多级传动机构。
微型自行車由方向杆、车架、轴、曲拐、脚踏、小轮、多级传动机构、飞轮和刹车组成。其特征是多级传动机构由两根轴、三根链条、主动齿盘片、中间齿盘组、飞轮构成。每个中间齿盘组含两片齿盘片和通过轴承套在转动的中轴和主动轮轴上,中间齿盘组与中轴和主动轮轴形成相对运动;两个中间齿盘组将6片齿盘片和3根链条构成三列平行结构,并将三个传动比串接起来,达到高传动比;使用人通过脚踏和曲拐带动中轴上的主动齿盘片Z1转动,主动齿盘片Z1、链条A、中间齿盘组I、链条B、中间齿盘组II、链条C和飞轮Z6顺序连接,飞轮Z6带动主动轮运动,驱动微型自行車系列前进。
第二部份变换轮子数量和排列方式,微型自行車形成系列,系列产品如下1.微型三輪车有三个轮子,一前两后,后轮是主动轮,两个后轮在传动机构外侧,属稳定型。
2.微型两轮车有两个轮子,一前一后,后轮是主动轮,主动轮在传动机构内或传动机构在主动轮一侧,属不稳定型,使用人需要先学习掌握平衡。
3.万向椅有三个轮子,一前两后,前轮是主动轮,后轮是两个万向轮,主动轮在传动机构内或传动机构在主动轮一侧,属稳定型。
4.踩踏板有四个轮子,两前两后,后轮是主动轮,两个后轮在传动机构外侧,属稳定型。
第三部份车架与方向杆的折叠、拆卸,实现微型自行車系列的随身携带。
有益效果1、采用了活动中间齿盘组结构,中间齿盘组通过轴承套在轴上的相对运动机构和使用了三组链条,在窄小空间构成高传动比,实现小轮也能高速。
2、可随身携带,其无地域性,是现有交通工具无法替代的。改变乘车族与骑车族的并轨现象,将出行串接起来,实现以最短路线到达目的地,改变城市人出行方式。
3、使用时是代步工具,不用时可成手推车拉着走,更适合中国国情。
4、结构简单,价格低,易普及。
5、轮小、重心低、更安全,系列为老年人、少年和体弱者提供单人代步工具。
6、不需寄存,减少丢失,可为人们节省时间和减少交通费用支出。
7、提供无污染,节约能源、可随身携带的交通工具,将减少城市交通拥挤,对市容可大改观,解決城市交通人、车共挤情况。
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型三輪車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型两轮车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万向椅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踩踏板的结构图。
图5是图1的I-I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微型两輪車与传统自行車外观对比图。
图中1.方向杆,2.车架,3.前轮,4.前轴,5.脚板,6.曲拐,7.脚踏,8.主动轮,9.飞轮Z6,10.刹车,11.多级传动机构,12.链条A,13.链条B,14.中轴,15.中夹板,16.主动齿盘片Z1,17.齿盘片Z4,18.齿盘片Z5,19.中间齿盘组II,20.链条C,21.主动轮轴,22.后夹板,23.齿盘片Z3,24.中间齿盘组I,25.齿盘片Z2,26.弹簧 31.微型两轮車32.传统自行車。
五,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结构图中,是本实用新型微型三輪車形式,属稳定型,使用人不需掌握平衡,不用学就可使用,可供老年人、少年、体弱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由方向杆{1}、车架{2}、前轮{3}、前轴{4}、曲拐{6}、脚踏{7}、主动轮{8}、飞轮{9}、刹车{10}和多级传动机构{11}组成。三只轮子中两只后轮是主动轮{8}和一只前轮{3};脚踏{7}运动时,驱动曲拐{6}带动中轴{14}转动,使多级传动机构{11}运动,驱动主动轮{8}转动,微型自行車前进;制动把手固定在方向扞{1}上,通过钢绳与刹车{10}连接,扳动制动把手可减速或制动;扳动方向杆{1}可改变前进方向;飞轮{9}中有阻止反转离合器,阻止微型自行車反转。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型两轮车形式,主动轮在传动机构内或传动机构在主动轮一侧,主动轮是后轮,属不稳定型,使用人需先学习掌握平衡。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万向椅形式,其传动机构和微型两轮车不相同处是主动轮是前轮,后轮是两个万向轮,主动轮在传动机构内或传动机构在主动轮一侧,方向杆与坐椅扶把合二为一,使用人不用学就可用。也可通过调整主动轮轴和中轴连线与坐杆的角度,使万向轮离地,使用人通过掌握平衡以主动轮作独轮行驶。
图4是本实用新型踩踏板形式,前、后各两个轮,后轮是主动轮,属稳定型,使用人不需掌握平衡,不用学就可使用。两块脚板[5]的两端通过弹簧[26]与车架和后轮轴连接,使脚板处于水平状态;脚板[5]的中部与脚踏[7]连接,并随脚踏[7]旋转作上、下运动。
从图5剖视图中,多级传动机构{11}由两根轴、两个中间齿盘组、三根链条、主动齿盘片Z1{16}、飞轮Z6{9}和夹板构成。中轴{14}上固定有互成180°的曲拐{6}、主动齿盘片Z1{16}和套有中间齿盘组II{19};主动轮轴{21}上固定有飞轮Z6{9}、主动轮{8}、刹车{10}和套有中间齿盘组I{24}。中间齿盘组I{24}有齿盘片Z2{25}和齿盘片Z3{23},通过轴承套在主动轮轴{21}上,中间齿盘组II{19}有齿盘片Z4{17}和齿盘片Z5{18},通过轴承套在中轴{14}上,中间齿盘组与中轴{14}和主动轮轴{21}间有相对运动。固定在中轴{14}上的主动齿盘片Z1{16}、链条A{12}和套在主动轮轴{21}上的中间齿盘组I{24}的齿盘片Z2{25}构成一个传动比;套在主动轮轴{21}上的中间齿盘组I{24}的齿盘片Z3{23}、链条B{13}和套在中轴{14}上的中间齿盘组II{19}的齿盘片Z4{17}构成一个传动比;套在中轴{14}上的中间齿盘组II{19}的齿盘片Z5{18}、链条C{20}和固定在主动轮轴{21}上的飞轮Z6{9}构成一个传动比;多级传动机构[11]的六片齿盘片和三根链条,使该多级传动机构{11}有平行的三列传动比。
当曲拐{6}运动时,固定在中轴{14}上的主动齿盘片Z1{16}转动,通过链条A{12}带动中间齿盘组I{24}的齿盘片Z2{25},中间齿盘组I{24}的齿盘片Z3{23}通过链条B{13}带动中间齿盘组II{19}的齿盘片Z4{17},中间齿盘组II{19}的齿盘片Z5{18}通过链条C{20}带动飞轮Z6{9}和主动轮{8}转动,微型自行車前进。中间齿盘组与轴的相对运动和不同轴上的两片齿盘片通过链条连接,构成三列平行结构和串接传动比,达到高传动比。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传动关系图。不同轴上的两片齿盘片和一根链条组成一列传动比,多级传动机构{11}构成平行的三列传动比。主动齿盘片Z1{16}、链条A{12}和中间齿盘组I{24}的齿盘片Z2{25}构成传动比K1;中间齿盘组I{24}的齿盘片Z3{23}、链条B{13}和中间齿盘组II{19}的齿盘片Z4{17}构成传动比K2;中间齿盘组II{19}的齿盘片Z5{18}、链条C{20}和飞轮Z6{9}构成传动比K3,K1、K2、K3顺序串接,多级传动机构{11}的总传动比为Z1/Z2+Z3/Z4+Z5/Z6=K1+K2+K3=K图7是本实用新型两輪車与传统自行車外观对比图。
传统自行車的车长是微型自行車的一倍和轮径是微型自行車的三倍多。因此,微型自行車比传统自行車更安全和便于随身携带。
微型自行車系列各型式均可变成手推车形式,其通用部份的拆卸有
①方向杆可缩伸,方向杆与车架可分离,车架和传动机构可分离。
②方向横把手可折弯。
③坐垫支杆可折弯,与传动机构可分离。
④曲拐脚踏可90°折弯。
系列各形式车架部份拆卸为①微型三輪車旋转方向杆成手推车。
②微型两轮车折叠车架,使两轮并列,成手推车。
③万向椅两个万向轮成手推车形式。
④高低踩踏板旋转方向杆成手推车。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自行車系列,由方向杆、车架、车轮、轴、曲拐、脚踏、齿盘片、链条、飞轮和刹车组成,其特征是通过快速机构使非机动实现小轮、快速,并形成微型和系列微型自行車系列的传动机构是多级传动机构,由两根轴、两个中间齿盘组、三根链条、主动齿盘片、飞轮构成;中轴上固定有曲拐、主动齿盘片Z1和套有中间齿盘组II;主动轮轴上固定有飞轮、刹车和套有中间齿盘组I;中间齿盘组I上有齿盘片Z2和齿盘片Z3,中间齿盘组II上有齿盘片Z4和齿盘片Z5,中间齿盘组通过轴承套在转动的中轴和主动轮轴上,中间齿盘组与中轴和主动轮轴形成相对运动;两个中间齿盘组和两根轴将六片齿盘片、三根链条,构成三列平行结构和串接传动比;使用人通过脚踏和曲拐带动中轴上的主动齿盘片,通过链条A带动中间齿盘组I的齿盘片Z2,中间齿盘组I的齿盘片Z3通过链条B带动中间齿盘组II的齿盘片Z4,中间齿盘组II的齿盘片Z5又通过链条C带动飞轮和主动轮转动,微型自行車系列前进;通过变换轮子数量和排列方式,形成个性化微型自行車系列有微型三輪车、微型两轮车、万向椅和踩踏板;通过将车架与方向杆的折叠,实现微型自行車系列的随身携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行車系列,其特征是两个中间齿盘组将两根轴、三根链条、六片齿盘片构成三列平行的、串接传动比的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行車系列,其特征是微型两轮车有两个轮子,一前一后,主动轮是后轮,主动轮在传动机构内或传动机构在主动轮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行車系列,其特征是微型三輪車有三个轮子,一前两后,后轮是主动轮,两个后轮在传动机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行車系列,其特征是万向椅有三个轮子,一前两后,前轮是主动轮,后轮是两个万向轮,主动轮在传动机构内或传动机构在主动轮一侧,方向杆与坐椅扶把合二为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行車系列,其特征是踩踏板有四个轮子,两前两后,后轮是主动轮,两个后轮在传动机构外侧;脚板的两端通过弹簧与车架连接,使脚板处于水平状态,脚板的中部与脚踏连接,随脚踏旋转作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行車系列,其特征是微型自行車系列各种形式可变成手推车形式微型三輪車和踩踏板,只须旋转方向杆就成手推车;微型两轮车通过折叠车架,使两轮并列,成手推车;万向椅以两个万向轮成手推车形式。
专利摘要一种微型自行车系列,由方向杆、车架、曲拐、小轮、多级传动机构、飞轮和刹车组成。利用中间齿盘组机构,形成平行结构和串接传动比,使非机动车实现小轮也能快速;小轮和窄小的传动机构使系列微型能随身携带,克服现有交通工具有地域性的缺陷,将出行原本需步行的短距离交通化,是城市现代化交通网的补充。通过轮子数和排列的不同形成有稳定的三轮车,轻便的两轮车,灵活万向椅和踩踏板,系列为老年人和少年提供安全的单骑。不仅将出“行”的短距离交通串接起来,达到节省时间和赢得时间,而且将城市短距离交通符合环保和更个性化。微型自行车系列将快速、微型、结构简单、非机动和个性化于一体。
文档编号B62B3/00GK2688575SQ02263598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8日
发明者王昆隆, 王辛淮, 汪夏, 沈宏, 王昱, 臧永霭 申请人:王昆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