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78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指一种方便拆装而易于收藏运送且可维持整体式车架结构强度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传统车架结构概分为固定式及折叠式两大类。
固定式车架结构是将车头管、前叉、上管、下管、座垫立管及后叉等车架管,以永久性结合方式相互焊接或熔接成一体。其优点为车架结构强度佳以及外观造型设计较不受限制,易于设计出例如菱形车架等较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及喜爱的外观造型;而其缺点则为包装材料体积过大,造成仓储、包装、货柜运送等成本大幅增加,尤其是其车架长度较长以及重量非轻(尤指电动自行车),使其在收藏及搬运上均较不便利,此缺点造成消费者难以使用一般小型轿车载运该固定式车架结构的自行车至郊外进行骑乘,影响自行车应具有的休闲及健身功能;目前市面上虽有各式车用自行车携行架,供使用者将自行车架设于车顶或车尾的携行架上,惟其不但操作上较为烦琐,且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折叠式车架结构主要是在车架中间设置至少一个使车架可相互前后或上下对折的折叠铰链构件,其优点为藉由折叠可缩短车架长度,便于收藏以及可利用轿车载运该折叠式自行车至郊外骑乘。而其缺点则为车架结构强度不佳,必须借助补强结构予以补强,否则易从折叠铰链处产生断痕,同时其外观造型受到折叠铰链及折叠方向等诸多限制,不易设计出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及喜爱的外观造型;另外,在包装材料体积上,折叠自行车经折叠后虽可缩短长度,惟其整体宽度却随的大幅度增加,故其折叠后并无法有效减少包装材料体积,对于制造商及经销商而言,不论收藏或运送上仍有其不便性;同时,折叠自行车的车重较一般固定式自行车更重,其搬运性反而不如固定式自行车。
由此可见,自行车的车架结构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不需要纯熟技巧即可由一般使用者以DIY方式自行组合及拆解,使其被拆解后可有效缩小其包装材料体积,同时至少可将自行车拆解成二部份,使自行车的重量分散,供使用者分次分开拿取,便于使用者以车架拆解后的最小体积及车重分散后的较轻重量,进行收藏、携带搬移或放入汽车行李厢中,作为短距离转乘(例如停车场至办公室间)或到郊外踏青休闲骑乘者。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由于自行车属单人骑乘的交通工具,因此当家庭多名成员同时出游时,即须利用汽车同时携带多部自行车,本实用新型可将多部自行车以插空隙存放方式一齐存放于汽车行李厢中,更能发挥其缩小材料体积方便运送的功效,供多名家庭成员出游时,共享野外骑乘乐趣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组装结构适用于各种造型的自行车车架,尤其是适用于美观性及结构强度均佳的菱形车架以及作为避震车的Y形车架造型,使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便于拆解收藏及易于携带的便利性,在组装后,更可维持车架的完整性、美观性,其结构强度亦维持与传统一体成型车架应有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不论任何车型车架、大小车种均可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在拆解后的各部份车架,得分开单独个别插空隙存放,可同时缩小其在包装时的长度及宽度,使其在拆解后所需的包装材料体积,较传统一体成型车架自行车节省约60%,有效减轻制造商及经销商在仓储、包装、货柜运送时所需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组装或拆解作业更为方便快速、车架结构强度更佳且适用于例如菱形车架、Y形避震车架、淑女车等各种车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主要是由一前车架及一后车架相互组装而成。该前车架包括有一车头管、一由下向上穿插通过该车头管的前叉管、联结于该前叉管顶端的车把手、以快拆杆锁固于该前叉管下方且可自由转动的前轮、以及自该车头管向后延伸的一上管及一下管;该上、下管可被构型为一菱形车架的前三角部份或一Y形车架等各种车架造型,该上管的尾端联结一供插置固定一座垫的座管,而下管上则枢接有一避震器,避震器的自由端设有一扣合构件。该后车架包括有一供安装一曲柄式脚踏板及一链条式传动装置的五通管,该五通管上方设有一对供枢接一避震器转轴的突耳,并分别在该转轴的上、下两端向后延伸一后叉上管及一后叉下管,后叉上、下管的尾端并合后共同枢接一可被该传动装置带动而旋转的后轮,该五通管下方则沿其法线方向焊固连接有一可供该前车架的下管插置穿过固定其内的组合套管,而后叉上管的前端则设有得与该避震器自由端扣合构件相互扣合的夹持构件。
组合前、后车架时,使前车架的下管穿插通过后车架的组合套管内,并利用快锁式夹具固定其两端;同时使枢接于前车架上的避震器与后车架的后叉上管,利用该扣合构件及夹持构件相互扣合,使前、后车架藉由上述两个联结构件组装成一完整车体。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的顶面立体视图;图2为该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经拆解后的立体分解视图;图3为该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的平面视图;图4为该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经拆解后的平面视图;图5为该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中前车架与组合套管第一实施例的部份放大立体视图;图6为组合套管第二实施例的放大立体组合视图;图7为将该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拆解后,以分开单独个别插空隙方式存放,藉以将包装材料体积缩减至最小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该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第二实施例经拆解后的平面视图;图9为图8所示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第二实施例完成组装后的平面视图;
图10为该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第三实施例经拆解后的平面视图;
图11为
图10所示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第三实施例完成组装后的平面视图;
图12为该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第四实施例经拆解后的平面视图;以及
图13为
图12所示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第四实施例完成组装后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
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主要是由一前车架10及一后车架30相互组装而成;其中前车架10的一下管11以可拆卸方式被插置锁固于一被焊固于后车架30五通管31下方并跨越该五通管31的组合套管32内,而前车架10于该下管11上方另设有一扣合构件20,使其得与设置于该后车架30上的一夹持构件33相互扣合,藉由上述两个组合构造,得以将前、后车架10、30快速组装成一完整车架。当欲收藏或运送该组合式自行车时,则可使该扣合构件20与夹持构件33相互脱离,并将下管11自组合套管32内拆解分离,即可快速将前、后车架10、30拆解成独立个体,藉以缩小其包装材料体积,不但有效减轻制造商及经销商的仓储及运送成本,更可供使用者轻易地将拆解后的前、后车架10、30放置于一般汽车行李厢中,利用汽车将的载运至郊外或停车场后,再行组装成完整车架,作为短距离转乘或到郊外踏青休闲骑乘者。
该前车架10包括有一车头管12,一由下向上穿插通过该车头管12的前叉管14,该前叉管14顶端与一车把手13相互联结,前叉管14底端则利用螺帽或快拆杆16等已知组合构件组装有一可自由转动的前轮15,该车把手13的把手立管与车头管12间一般均装设有两端轴承,使该车把手13可于一角度范围内自由转动,以作为供骑乘者操控的主要转向构件。该车头管12以一适当斜度向后延伸联结一上管17及一下管11,其中,该上、下管17、11共同组成为一车架管组件,并可被构型为例如菱形或Y形等各种型式的车架结构,不受本实用新型图例所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为一种适合制作避震式自行车的Y形车架,其上管17是被焊固于下管11的约中段位置上,并在上管17与车头管12间焊固有一加强车架管18,该上管17的尾端则焊固联结一供插置固定一座垫21的悬空式座管19,为使本实施例可顺利拆卸为前车架10及后车架30两部份,或使下管11尾端可顺利与五通管31下方的组合套管32相互套合,因此,本实施例的座管19是以悬空方式,供座垫立管22插入,且该座垫21的座垫立管22得使用快锁式夹具23等已知可拆式锁具锁固于座管19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自行车可制成为一避震自行车,例如图式中是在下管11上枢接有一避震器24,避震器24的自由端则设有上述得与后车架30相互扣合的扣合构件20。又,本实用新型如不作为避震自行车时,则可将该扣合构件20设置于例如座管19等位于该下管11上方的任意位置上。该扣合构件20包括有一焊固于避震器24自由端或座管19上的有孔突耳25以及一可穿过该突耳25上通孔的快拆杆26,该快拆杆26是一种已知构件,其包括有可相互螺合的螺杆及螺帽以及被枢接于螺杆另端的偏心扳杆。
该后车架30包括有一供安装一曲柄式脚踏板34及一链条式传动装置35的五通管31,该五通管31上方设有一对供枢接一避震器转轴27的突耳37,该五通管31与该避震器转轴27共同构成为一五通避震转轴,使前、后车架10、30得以该转轴27为旋转中心而相对枢转,并利用避震器24吸收不平路面所产生的震动。该避震器转轴27与一包含后叉连接管36、后叉上管38及后叉下管39所共同组成的后叉管组件形成枢接状态,后叉上、下管38、39尾端先行并合后,利用螺帽40等已知组合构件组装有一可被该传动装置35带动而旋转的后轮41,使整个后车架30形成一个完整的传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五通管31下方沿其法线方向焊固连接有一可供该前车架10的下管11插置穿过固定其内的组合套管32,在焊固该组合套管32时,可预先削去五通管31的部份下半部,使组合套管32部份埋置于五通管31内,藉以增加两者间的焊固面积,进而强化两者间的结合强度;该组合套管32的长度是可跨越该五通管31,且其两端是呈开口状,使下管11可被穿插通过该组合套管32的两个开口端,并分别利用两个快锁式夹具55、56予以锁固夹紧,藉以增强该下管11与组合套管32间的结合强度。另外,后叉上管38的前端或该后叉连接管36上则设有得与该前车架10上的扣合构件20相互扣合的夹持构件33;该夹持构件33包括有对应于该扣合构件20位置的两侧夹板42,两侧夹板42上分别开设有供该扣合构件20中快拆杆26穿过的通孔或槽孔43;组合该扣合构件20及夹持构件33时,是使扣合构件20的突耳25夹置于夹持构件33的两侧夹板42间,利用快拆杆26穿插通过两侧夹板42及突耳25,藉快拆杆26一侧的偏心扳杆以其凸轮表面压迫该两侧夹板42向中央迫紧该突耳25,而使扣合构件20与夹持构件33相互夹紧扣合。
请参阅图5,该可被插置穿过组合套管32的下管11,于其近尾端处两侧开设有供设置于该下管11内的一弹性销45穿过的定位销孔47,且于其底面处设有一例如内凹沟槽的限转构件49;至于该组合套管32则配合设置有对应于下管11上定位销孔47的对应定位销孔50,以及对应于下管11上限转构件49的对应沟槽52,同时更于该组合套管32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轴向裂缝53、54,使其两个开口端均具有被向内束紧的弹性趋势。
欲组合前、后车架10、30时,先使前车架10的下管11尾端穿插通过后车架30的组合套管32内,并利用两个快锁式夹具55、56束紧于该组合套管32具有轴向裂缝53、54的两个开口端处,使其两个开口端向内变形迫紧穿过其内的下管11;其于插置下管11时,弹性销45自动弹入组合套管32上的定位销孔50内,以达到使下管11自动定位的目的。
上述快锁式夹具55、56亦属一种已知构件,其构造与前述的快拆杆26近似,亦包括有可相互螺合的螺杆及螺帽以及被枢接于螺杆另端的偏心扳杆,惟其于该螺杆上加装有一供一管件穿过其间并类似于C形的扣环,利用扳动该偏心扳杆,使其凸轮表面可施力于该扣环上,藉以向内迫紧穿过扣环的管件,或可反向扳回该偏心扳杆以放松管件,而达可快速拆卸或组装管件的目的。
在使用者将下管11穿插套入组合套管32内部时,可藉由该限转构件49及对应沟槽52的配合,引导使用者以一正确方向插置该下管11,避免下管11的插置方向产生偏移,同时可防止完成组装后的下管11与组合套管32间,产生不当的相对旋转运动。
请参阅图6,其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组合套管第二实施例60的结构示意图,该组合套管60除设有供弹性销45自动弹入的定位销孔61,以及开设于两个开口端的轴向裂缝65、66外,其将原与下管11上限转构件49匹配的对应构件变更设计为一定位钮64,该定位钮64是配合一螺孔63而被部份旋入该组合套管60内,使该定位钮64得与该下管11上的限转构件49相互配合,藉以防止下管11与组合套管32间,产生不当的相对旋转运动。
另外,亦可将下管11与组合套管32、60设计成例如椭圆形管或其它截面形状,使其具备有自动导正插入方向以及限制相对转动的功能,而可省略上述限转构件的设置。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自行车,可由一般使用者以DIY方式自行组合及拆解,其在拆解时,仅需将该扣合构件20与夹持构件33相互脱离,并将下管11自组合套管32内拆解分离,即可快速将前、后车架10、30拆解成独立个体;必要时,更可将前轮15自前叉管14上拆下分离,并将车把手13及前叉管14旋转90度,使与各车架管11、17、18平行,同时将该座垫21放下至最低位置处;此时,即可将经拆卸分解后的各组件及构件,例如前车架10、后车架30及前轮15等,以分开单独个别插空隙方式存放或相互叠合,或以帆布袋等容器分别包装,可同时缩小其在包装时的长度及宽度,使其在拆解后所需的包装材料体积,较传统一体成型车架自行车节省约60%,有效减轻制造商及经销商在仓储、包装、货柜运送时所需的成本;同时,更可将多部自行车以此插空隙存放方式一齐存放于汽车行李厢中,供多名家庭成员出游时,共享野外骑乘乐趣者。
本实用新型在拆解或组装前车架10、后车架30、前轮15及座垫21等组件或构件时,均是使用可快速拆装的快拆杆16、26或快锁式夹具23、55、56等已知构件,其不要求使用者具备纯熟的拆装技巧,即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拆解或组装作业,以一般使用者而言,平均可在60秒内完成拆装作业,使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于供使用者以DIY方式进行自行车的拆解及组装工作,对于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而言,是属一种三方有利的新型自行车结构。
请同时参阅图8及图9,其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组合式自行车的第二实施例,其主要结构与
图1至图7所示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本文对于构造相同部份不另赘述,仅就构造不同部份详述于后在第一实施例中五通避震转轴中的避震器转轴27设于五通管31的后上方位置,并与后车架30的后叉管组件形成枢接状态;至于第二实施例则是将五通避震转轴中的避震器转轴27’设于五通管31的前方位置,并与前车架10形成枢接状态,为因应此一变化实施例,组合套管32是被焊固于该五通避震转轴中的避震器转轴27’下方,并跨越该避震器转轴27’,使该前车架10的下管11以可拆卸方式被插置锁固于该组合套管32内,并与该避震器转轴27’形成可相对枢转状态。
请同时参阅
图10及
图11,其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组合式自行车的第三实施例,其主要结构与
图1至图7所示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本文对于构造相同部份不另赘述,仅就构造不同部份详述于后该第三实施例主要是被应用于自行车的菱形车架,其前车架10’中的上管17’及下管11’是分别被焊固于该车头管12’上,并分别以一不同斜度向后延伸,在上管17’与下管11’近尾端处焊固有连接两者的一加强车架管18’,使其构型成一组合后菱形车架的前三角车架部份;该上管17’的尾端则焊固联结一供插置固定一座垫21’的悬空式座管19’,该扣合构件20’则被焊固于该悬空座管19’上。其后车架30’则于五通管31’尾端焊固有一向后延伸的后叉下管39’,并由该后叉下管39’近前端处焊固有一向上延伸的后叉连接管36’,该后叉连接管36’顶端则与一后叉上管38’相互焊固联结,后叉上、下管38’、39’的尾端并合后,组装有一可被传动装置35’带动而旋转的后轮41′;该后叉上、下管38’、39’及后叉连接管36’共同组成为一后叉管组件,且被构型成一组合后菱形车架的后三角车架部份;至于夹持构件33’则被设于该后叉上管38’的前端。
请同时参阅
图12及
图13,其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组合式自行车的第四实施例,其主要结构与
图1至图7所示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本文对于构造相同部份不另赘述,仅就构造不同部份详述于后该第四实施例主要是被应用作为淑女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其前车架10″中的上管17″及下管11″是分别被焊固于该车头管12″上,并分别以一不同斜度向后延伸,在上管17″与下管11″近尾端处焊固有连接两者的一加强车架管18″,座管19″是被焊固于该五通管31″的上方,成为后车架30″的一部份,并与自该五通管31″向后延伸的后叉下管39″,以及自该座管19″顶端向后延伸并与该后叉下管39″并合的后叉上管38″,共同组成为该后车架30″的后叉管组件;且该扣合构件20″是被设置于该上管17″的尾端,其包括有被固定于该上管17″尾端并可跨越该座管19″的两侧夹板42″,该两侧夹板42″上分别开设有容许一快拆杆穿过的槽孔;至于该夹持构件33″则被设置于该座管19″上,该夹持构件33″包括有一被固定于座管19″上并对应于该两侧夹板42″的突耳25″,该突耳25″上开设有一容许该快拆杆26″穿过的通孔;组合该扣合构件20″及夹持构件33″时,是使该扣合构件的两侧夹板42″跨越该座管19″,并将该夹持构件33″的突耳25″夹置于两侧夹板42″间,令该快拆杆穿插通过该两侧夹板42″及突耳25″,并施力于该两侧夹板42″上,使的向中央迫紧该突耳25″者。
另须说明的是,其自行车所需使用的刹车构件,本实用新型则可使用无须刹车线的脚刹器,其不但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自行车具有更简洁美丽的外观,同时在组装或拆解作业时,更可省略拆线或装线所需耗用的作业时间,而为最适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刹车构件,此种脚刹器是属一种已知构件,并已为多款市售自行车所采用,可直接被套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另外,如本实用新型采用一般需使用刹车线的手动式刹车构件时,则可采用分离式刹车线的设计,以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车架结构,例如具有头部及扣孔的分离式刹车线或如将刹车线截断后以两端金属片相互钩扣者,均为分离式刹车线的典型设计,其均可被直接套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另外,本实用新型亦可在车把手上设置一固定座,并将刹车控制把手锁固于该固定座上,欲拆解前、后车架时,仅需将刹车控制把手连同刹车线自固定座上拆下,并将的插置于后车架的空隙中,亦为本实用新型可行的刹车构件设计方式。以上所举各种可分离刹车线或无需使用刹车线的刹车构件,均属可搭配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车架结构的可行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主要是由一前车架10及一后车架30相互组装而成;其中前车架10的一下管11以可拆卸方式被插置锁固于一被焊固于后车架30五通管31下方并跨越该五通管31且两端均为开口端的组合套管32内,而前车架10于该下管11上方另设有一扣合构件20,使其得与设置于该后车架30上的一夹持构件33相互扣合,藉由上述两个组合构造,得以将前、后车架10、30快速组装成一完整车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与传统一体成型式自行车车架结构或折叠式自行车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经拆解后的各部份车架(前轮、前车架、后车架),得分开单独个别插空隙存放,大幅度缩小使用者的收藏空间,因而可将多部自行车以此插空隙存放方式一齐放置于一般汽车行李厢中,并载运至郊外,供多名家庭成员出游时,共享野外骑乘乐趣。
2)拆装作业不要求纯熟的技巧,可由一般使用者以DIY方式自行组合及拆解,使用者可视本身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拆解,以利其收藏、携带或放入汽车行李厢中;亦可随时随地进行组装,以利其作为短距离转乘(例如停车场至办公室间)或到郊外踏青休闲骑乘者。
3)拆解后可减少包装材料体积达60%,不但减少厂商仓储、包装、货柜运送成本,同时令使用者收藏时更不占空间,携带时更为方便。
4)拆解后将自行车的重量至少拆分成二份,让使用者搬运时更为轻便,尤其是对于重量颇重的电动自行车的携带搬运,更为方便。
5)容易组装且快速,既可维持传统车架的造型,而且不影响传统车架应有的结构强度。
6)经销商不需对自行车进行贩售前的最后组装工序,不但减少其人工操作成本,同时亦减少其仓储及内陆配送成本。
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适用于例如菱形、Y形、淑女车等各种造型的车架款式,且不论车轮尺寸大小(12吋、16吋、20吋、24吋、26吋、700C等)均可适用,使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不受限制。
8)组装或拆解作业更为方便快速,车架结构强度更佳,且适用于例如菱形车架、Y形避震车架、淑女车等各种车架结构。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其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请求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请求的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前车架,其包括有一车头管,一由下向上穿插通过该车头管的前叉管,该前叉管顶端与一车把手相互联结,并于该前叉管底端组装有一可自由转动的前轮,该车头管以一斜度向后延伸联结一车架管组件,该前车架上更设置有一扣合构件;以及一后车架,其包括有一供安装一曲柄式脚踏板及一传动装置的五通管,该五通管延伸联结有一后叉管组件,并于该后叉管组件上组装有一可被该传动装置带动而旋转的后轮,该五通管下方沿其法线方向固定连接有一可供该前车架的车架管组件插置穿过固定其内的组合套管,该组合套管的长度跨越该五通管两端,且其两个开口端各设有至少一个轴向裂缝,可供两个快锁式夹具予以锁固,该后车架更设置有一得与该前车架上的扣合构件以可拆解方式相互扣合的夹持构件;通过由将该车架管组件中的下管插置穿过并被固定于该组合套管内,以及将该扣合构件与该夹持构件相互扣合,即可将该前车架与后车架组装成一完整自行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构件包括有一被固定于该前车架上的突耳,该突耳上开设有一容许一快拆杆穿过的通孔;而所述夹持构件则包括有被固定于该后车架上并对应于该突耳的两侧夹板,其分别开设有供该快拆杆穿过的槽孔;组合该扣合构件及夹持构件时,是使该扣合构件的突耳夹置于该夹持构件的两侧夹板间,藉由该快拆杆施力于该两侧夹板上,使的向中央迫紧该突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构件包括有一被固定于该后车架上的突耳,其开设有一容许一快拆杆穿过的通孔;而所述扣合构件包括有一被固定于该前车架上并对应于该突耳的两侧夹板,其分别开设有一容许该快拆杆穿过的槽孔;组合该扣合构件及夹持构件时,是使该夹持构件的突耳被夹置于该扣合构件的两侧夹板间,由该快拆杆施力于该两侧夹板上,使的向中央迫紧该突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的车架管组件包括有一自该车头管向后延伸联结的一下管,以及一被联结于该下管与一悬空式座管间的上管,该下管可被插置穿过固定于该组合套管内,而该悬空式座管则可供插置固定一座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上枢接有一避震器,其一自由端上设置有该扣合构件,该夹持构件则被设置于该后叉管组件上,使的得与该避震器相互扣合;而该五通管与一避震器转轴共同构成为一五通避震转轴,使该前、后车架形成可相对枢转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套管是被固定连接于该五通避震转轴中的避震器转轴下方,而该后叉管组件则直接与该五通管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套管于其两个开口端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轴向裂缝,使其两个开口端均具有被向内束紧的弹性趋势,其在该下管被穿插通过该组合套管时,利用两个快锁式夹具分别束紧于该组合套管的两个开口端处,使其两个开口端向内变形迫紧该下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内设有一弹性销,而该组合套管上开设有对应位置的一定位销孔,其在该下管被插置穿过该组合套管后,该弹性销可嵌合于该定位销孔内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更设有一内凹沟槽的限转构件,而该组合套管更设有一配合该内凹沟槽的对应沟槽,两者相互嵌合,以限制该下管相对于该组合套管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更设有一内凹沟槽的限转构件,而该组合套管更设有一配合该内凹沟槽并部份伸入该组合套管内的定位钮,两者相互嵌合,藉以限制该下管相对于该组合套管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自行车车架结构,其主要是由一前车架及一后车架相互组装而成;其中前车架的一下管以可拆卸方式被插置锁固于一被固定于后车架的五通管下方并跨越五通管的组合套管内,而前车架于下管上方另设有一扣合构件,使其得与该后车架上的夹持构件相互扣合,以将前、后车架快速组装成一完整车架。
文档编号B62K3/00GK2615028SQ0324652
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5日
发明者赵弘昌 申请人:赵弘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