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防雨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89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防雨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于自行车上的防雨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设于自行车上的防雨遮阳装置,包括有一持伞架和一把普通的晴雨伞,持伞架由相互插接的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和分别设于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上的伞卡、固定卡构成,持伞架通过下支撑杆上的固定卡安装在自行车上,晴雨伞安装在上支撑杆上的伞卡上。上述自行车上的防雨遮阳装置存在着以下不足晴雨伞的伞面是以伞杆为中心,该晴雨伞设于自行车上时,骑车者不处于伞面的中心,若伞面较小,则对骑车者遮挡的不够充分,在下雨时,雨水往往会淋到骑车者,若伞面较大,又会影响骑车者的视线;持伞架为相互插接的独立的支撑杆,遇刮风较大时,稳定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防雨遮阳装置,它设于自行车上,即能对骑车者遮挡充分、又不影响骑车者的视线、且稳定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自行车防雨遮阳装置,包括有一持伞架和一晴雨伞,持伞架包括有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伞卡及固定卡,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相互插接,伞卡固接在上支撑杆上,固定卡连接在下支撑杆上。下支撑杆上套装有一箍圈,箍圈上穿装有一螺栓,在箍圈的二侧各固设有一螺杆,箍圈通过螺杆及装于其上的螺母联接有一固定座,固定座的二臂上开有通槽,螺杆穿过固定座二臂上的通槽,固定座的前部设有通孔。晴雨伞的主体结构与普通的晴雨伞相同,它包括有伞杆、下盘、上盘、伞骨、撑骨、伞面、拉杆及伞帽,晴雨伞中,有二至四根伞骨的自由端各铰接有一根副伞骨,各副伞骨的一端分别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自由,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撑骨上,在伞骨打开时,副伞骨也随之向伞骨自由端的外侧伸展,伞面由伞骨及副伞骨支撑。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晴雨伞的二至四根的伞骨上铰接副伞骨,伞面由伞骨及副伞骨支撑,使伞面在副伞骨延伸的方向得到扩大,且伞面的中心偏离伞杆。设置本防雨遮阳装置时,持伞架通过其下支撑杆上的固定卡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梁上,晴雨伞的伞杆固定在上支撑杆上的伞卡上,并使由副伞骨支撑的伞面部位处于自行车的后部,这样,设于自行车上晴雨伞即可对骑车者有效的遮挡,又不会影响骑车者的视线。另外,安装持伞架时,将下支撑杆上固定座前部的通孔套在位于自行车车把中部的螺栓头上,即可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又不影响车把在转弯时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为一种较理想的自行车防雨遮阳装置。


图1本实用新型持伞架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图1的A向视图;图3图1的B-B剖视图;图4图1的C向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晴雨伞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6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持伞架包括有上支撑杆10、下支撑杆5、伞卡11及固定卡1,上支撑杆10与下支撑杆5相互插接后由螺栓29固定,伞卡11固接在上支撑杆10上。固定卡1与支撑杆5的连接方式为固定卡1与一支撑板3固接,支撑板3通过销轴2与下支撑杆5的下端铰接。下支撑杆5上套装有一箍圈9,箍圈9上穿装有一螺栓8,螺栓8抵靠在下支撑杆5上。在箍圈9的二侧各固设有一螺杆13,箍圈9通过螺杆13及装于其上的螺母14联接有一固定座7,固定座7的前部设有通孔6。
参见图2,在下支撑杆5的下部开有通槽12,支撑板3插在该通槽12内,一穿在下支撑杆5上的螺栓4的前端与支撑板3抵靠。
参见图3,固定座7的二臂上开有通槽15,螺杆13焊接在箍圈9的二侧,螺杆13穿过固定座7二臂上的通槽15,螺母14装于螺杆13上。
参见图4,伞卡11固接在上支撑杆10上的方式为上支撑杆10上固接有一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中部弯折形成一凹槽16′,伞卡11靠在该凹槽16′的口部且通过螺栓27及螺母28与固定板16联接,螺栓27从凹槽16′中穿过。旋紧螺母28,可使伞卡11陷入凹槽16′中与固定板16贴合,保证伞卡11固定可靠。安装在伞卡11上的晴雨伞不用时收拢后,松开螺母28,伞卡11会从凹槽16′中退出,将晴雨伞连同伞卡11绕螺栓27的轴线转动180度,即可将晴雨伞倒置。
由图1、图3可见,松开螺母8,可上下调整箍圈9,松开螺母14,可左右调整固定座7,通过对这二者的调整,可保证固定座7上的通孔6准确的套在不同车型的车把中部上的螺栓头上。
由图1、图2可见,固定卡1用于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梁上,若自行车的车梁为斜梁,松开螺母4,将下支撑杆5绕销轴2偏转,使其偏转的角度与斜梁的角度对应,即可保证下支撑杆5呈竖直状态。
参见图5,本晴雨伞的主体结构与现有普通的晴雨伞相同,它包括有伞杆26、下盘25、上盘19、伞骨20、撑骨23、伞面17、拉杆24及伞帽18。在本晴雨伞中,有二至四根伞骨20的自由端各铰接有一根副伞骨21,各副伞骨21的一端分别与一连杆22的一端铰接、另一端自由,连杆22的另一端铰接在撑骨23上。在伞骨20打开时,副伞骨21也随之向伞骨20自由端的外侧伸展,伞面17由伞骨20及副伞骨21支撑。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有三根伞骨20铰接有副伞骨21,伞骨20及副伞骨21的布局使晴雨伞的伞面17的轮廓呈长方形。
权利要求1.自行车防雨遮阳装置,包括有一持伞架和一晴雨伞,持伞架包括有上支撑杆(10)、下支撑杆(5)、伞卡(11)及固定卡(1),上支撑杆(10)与下支撑杆(5)相互插接,伞卡(11)固接在上支撑杆(10)上,固定卡(1)连接在下支撑杆(5)上,晴雨伞包括有伞杆(26)、下盘(25)、上盘(19)、伞骨(20)、撑骨(23)、伞面(17)、拉杆(24)及伞帽(18),其特征在于a、下支撑杆(5)上套装有一箍圈(9),箍圈(9)上穿装有一螺栓(8),在箍圈(9)的二侧各固设有一螺杆(13),箍圈(9)通过螺杆(13)及装于其上的螺母(14)联接有一固定座(7),固定座(7)的二臂上开有通槽(15),螺杆(13)穿过固定座(7)二臂上的通槽(15),固定座(7)的前部设有通孔(6);b、晴雨伞中,有二至四根伞骨(20)的自由端各铰接有一根副伞骨(21),各副伞骨(21)的一端分别与一连杆(22)的一端铰接、另一端自由,连杆(22)的另一端铰接在撑骨(23)上,伞面(17)由伞骨(20)及副伞骨(21)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卡(1)与一支撑板(3)固接,在下支撑杆(5)的下部开有通槽(12),支撑板(3)插在该通槽(12)内、且与下支撑杆(5)的下端铰接,一穿在下支撑杆(5)上的螺栓(4)的前端与支撑板(3)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杆(10)上固接有一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中部弯折形成一凹槽(16′),伞卡(11)靠在该凹槽(16′)的口部且通过螺栓(27)及螺母(28)与固定板(16)联接,螺栓(27)从凹槽(16′)中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晴雨伞伞面(17)的轮廓呈长方形。
专利摘要一种装于自行车上的防雨遮阳装置,包括有一持伞架和一晴雨伞,持伞架包括有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伞卡及固定卡,下支撑杆上套装的一箍圈上穿装有一螺栓,在箍圈的二侧各固设有一螺杆,箍圈通过螺杆穿过一固定座二臂上的通槽与其联接,固定座的前部设有通孔。晴雨伞包括有伞杆、下盘、上盘、伞骨、撑骨、伞面、拉杆及伞帽,晴雨伞中,有二至四根伞骨的自由端铰接有副伞骨,副伞骨的一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自由,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撑骨上,在伞骨打开时,副伞骨也随之向伞骨自由端外侧伸展,伞面由伞骨及副伞骨支撑。本防雨遮阳装置设于自行车上即可对骑车者有效的遮挡,又不会影响骑车者的视线,且稳定性好。
文档编号B62J11/00GK2658025SQ200320106609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4日
发明者郭凯 申请人:郭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