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70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于较汽车体积小较不占空间,且机动性强方便临时停车,故摩托车族的人口及摩托车数量每年皆大幅提升。但这却也衍生出许多公共停车的问题,如摩托车停车位不足、摩托车乱停...等现象(更甚者如最近的台湾芦洲大火事件,因摩托车乱停造成不易逃生情形),于是政府开始注重到摩托车停车的问题,且预备实施摩托车停车收费的政策。因此专属于摩托车的完善停车设备极待厂商去积极开发,再者摩托车停放在停车设备(或者是一般搬运摩托车的货车)后,由于车台会移动,故使摩托车固定且不晃动、不倾倒极为重要。
一般摩托车停车设备的架体上皆设置有停车台,停车台上供停放摩托车,该摩托车的固定方式,并无自动定位的功能,而且必须将摩托车支架撑起来才能固定,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477312号[仓储式机车停车设备(追加一)],系利用软性皮带迫紧摩托车椅垫达到固定摩托车效果;又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号第439719号[仓储式机车停车设备]、第291799号[机车停车设备之单臂着装置]皆是利用压杆压紧摩托车椅垫达到固定的效果。再者。一般搬运摩托车的货车亦是利用压杆压掣摩托车椅垫以达到固定摩托车的功用。
然而上述夹持摩托车的方式,并无定位且需将摩托车支撑住才能固定,其非常占空间,而且固定方式较麻烦也不实用,并非理想的产品,诚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夹臂能顺畅滑移、不会偏摆卡止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卡栓可以轻易退出卡掣状态,避免阻碍到夹臂滑移动作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包含一车台,其设有固定架;二夹臂,成相对应状设于车台上,其一端具活动滑移部设于固定架中,内部设置夹持、释放机构;及一使二夹臂能形成相对应向内滑移夹持状及向外滑移状的夹持、释放机构,其设于二夹臂中;以上述的元件,对夹臂施力,其相对应向内滑移而夹住车体,夹持、释放机构在夹臂夹持固定车体后,令夹臂能作一卡掣固定,以自动固定摩托车;其中所述夹臂一端与车台连接处所设的固定架中设有上下对应且于二侧具有导引斜面的导轨,而夹臂以数轮体贴靠于导轨二侧导引斜面。
所述车台上设有车轮定位结构,该车轮定位结构包含一斜部及一可容置车轮的弧形部。
所述二夹臂的臂体于相对应的内侧面设有软性护套。
所述夹持、释放机构设置有一管体,在管体中穿设一钢索,该钢索一端透出于外,并连接一可作摆动的摆动块,摆动块一端延伸有透出于夹臂外且可在施力后成向下压状的手把;而钢索透出的另一端与一卡栓的一端部连接,卡栓上设有导沟,其导套于夹臂中所设的导柱上;在卡栓上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弹力顶撑作用使卡栓卡掣端卡掣入固定架内壁所设的卡掣块中。
所述卡掣块具有数导引弧面及垂直面;卡栓的卡掣端具一斜面。
所述其中一夹臂外部另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另一端连接在车台上,弹性件的拉持使二夹臂常态下常保向外撑开滑移之势。
所述车台的固定架中设有可使其中一夹臂滑移时令另一夹臂形成相对应状滑移的同步滑移机构,其是以数个同步滑轮枢设于固定架的内壁上,在同步滑轮上绕设有挠性件,挠性件分别与二夹臂所设有突块连接。
所述车台的固定架中设有可使其中一夹臂滑移时令另一夹臂形成相对应状滑移的同步滑移机构,其是以数个同步齿轮枢设于固定架的内壁上,在同步齿轮上绕设有链条,链条分别与二夹臂所设有突块连接。
所述车台的固定架中设有可使其中一夹臂滑移时令另一夹臂形成相对应状滑移的同步滑移机构,其是以一固定状的齿轮固定在车台的固定杆上,该齿轮分别与二齿条相啮接,二齿条分别设于二夹臂上。
所述夹臂上设有一锁具,其包含一可供锁匙插入的锁孔体及一卡掣件,该卡掣件设有勾状体;夹臂的摆动块设有一可供卡掣件的勾状体卡入的孔。所述锁具上可设有数字密码锁。
一种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包含一车台,其设有固定架;二夹臂,成相对应状设于车台上,其一端具活动滑移部设于固定架中,内部设置夹持、释放机构;及一使二夹臂能形成相对应向内滑移夹持状及向外滑移状的夹持、释放机构,其设于二夹臂中;以上述的元件,对夹臂施力,其相对应向内滑移而夹住车体,夹持、释放机构在夹臂夹持固定车体后,令夹臂能作一卡掣固定,以自动固定摩托车;其中所述夹臂一端与车台连接处所设的固定架中上下内壁处设有导轨,夹臂一端设有二匚形相对应的承架,在承架间设有滑轮,滑轮介于导轨之间,承架于上下方四侧设有数轴承,数轴承位于导轨的二侧。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夹臂一端与车台连接处所设的固定架中设有上下对应且具有导引斜面的导轨,而夹臂以数轮体贴靠于导轨二侧导引斜面,且固定架中的卡掣块具有导引弧面,以使夹臂能被有效导引,使得滑移动作相当顺畅,不会有偏摆卡止的情形,具省力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释放机构所设钢索另一端设有移动式的卡栓,其可轻易地被拉引且动作准确,以令卡栓轻易退出卡掣状态,可避免阻碍到夹臂的滑移动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台与夹臂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3a、3b、3c是本实用新型夹臂与车台固定架连结处的部分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车体时夹臂内部构造状态示意图;图4a是图4的A-A剖视图,显示同步滑移机构于常态下的构造状态示意;图4b是图4的A-A剖视图,显示同步滑移机构于夹臂相对向内滑移时的构造示意图;图5a、b是摩托车进入本实用新型车台中,龙头转动及夹臂夹持车体的实施例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夹持摩托车的立体示意图;图7、7a、7b是本实用新型手把向下压,带动卡栓脱离卡掣位置的构造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夹臂脱离夹持状态向外滑移时,夹臂内部构造状态示意图;图8a是图8的A-A剖视图,显示同步滑移机构于常态下的构造状态示意图;图8b是图8的A-A剖视图,显示同步滑移机构于夹臂相对向外滑移时的构造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同步滑移机构的另一构造实施例示意图;图10a、b是本实用新型同步滑移机构的再一构造实施示意图;
图11、11a是本实用新型夹臂设有锁具的构造实施例示意图图12a、b是图11锁具构造的动作示意图;图13、13a是本实用新型夹臂设有数字密码锁的构造实施例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夹臂的另一构造实施例示意图;图15、15a、15b、15c是图14夹臂与车台固定架连结处的部分构造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车台 11 架体 12 车轮定位结构121 斜部 122 弧形部 13 固定架131 导轨 1311导引斜面 132导轨1321导引斜面 133 卡掣块 134导轨20 夹臂 201 导柱 21 轮体22 突块 23 护套 24 弹性件25 承架 26 滑轮 27 轴承30 夹持、释放机构 31 管体 32 钢索321 挡体 33 摆动块 331手把332 孔 34 卡栓 341导沟35 弹性件 40 同步滑移机构 41 同步滑轮42 挠性件 41a 链轮 42a链条43 齿轮 44 齿条 45 齿条50 锁具 51 锁孔体 52 卡掣件521 勾状体 53 数字密码锁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构造上包含可供摩托车停放的车台10、用来定位夹持摩托车的二夹臂20、使二夹臂20可作夹持、释放动作的夹持、释放机构30及一可使二夹臂20同步相对滑移的同步滑移机构40;当使用时,旋转摩托车的龙头能将车轮固定,且夹臂20可在不会偏摆卡止的情形下顺畅轻易地相对向内滑移夹持固定住车体,另外夹持、释放机构30能轻易解除夹臂20的夹持状态,使夹臂20在不受阻碍的情形下顺畅地相对向外滑移,以方便使用者快速取车。下文将详细的说明一车台10,于三侧设有架体11,架体11上设有符合摩托车轮胎外径工学的车轮定位结构12,该车轮定位结构12包含一斜部121及一可容置车轮的弧形部122,以能导引车轮及定位,车台10上设有一状似C形的固定架13,固定架13内侧上下方设有相对应的导轨131、132,导轨131、132成长形三角状,二侧具有导引斜面1311、1321,固定架13内形成一容置空间,以供二夹臂20的一端设置。
二夹臂20,成相对应状设于车台10上,其成L形(含一短臂及一长臂)水平设置状,二臂体的短臂部分设有数个轮体21,轮体21贴靠于导轨131、132二侧导引斜面1311、1321上,以构成夹臂20的可活动滑移状且不会脱落掉出,特别不会有偏摆卡止的情形,短臂部分另设有突块22,供与同步滑移机构40相连接。二长臂体于相对应的内侧面设有软性护套23,以避免夹伤摩托车的车身。又,于一夹臂20外部设有弹性件24,弹性件24另一端连接在车台10上,利用弹性件24的拉持,使二夹臂20常态下常保向外撑开滑移之势。
再配合图3、3a、3b、3c所示,所述夹持、释放机构30,设于二夹臂20中,在二夹臂20中设置一管体31,在管体31中穿设一钢索32,该钢索32一端透出于外,并连接一可作摆动的摆动块33,该摆动块33一端延伸有透出于夹臂20外且可于施力后成向下摆动状的手把331,当该手把331向下压时可带动摆动块33作适当的摆动。而钢索32透出的另一端与一卡栓34的一端部连接,该卡栓34上设有导沟341,其导套于夹臂20短臂部分中所设有导柱201上,当被钢索32拉动时,卡栓34可循着导柱201移动,且移动动作准确。另,于卡栓34上设有弹性件35,利用弹性件35的弹力顶撑作用可使卡栓34卡掣端卡掣入固定架13内壁所设的卡掣块133中,从而形成卡掣定位状,该卡掣块133因具有数导引弧面及垂直面,加以卡栓34卡掣端具一斜面而与卡掣块133的导引弧面触接,使二夹臂20能相当顺畅向内滑移且定位后不会再向外滑移。
再配合图4、4a、4b所示,一同步滑移机构40,设于车台10所设的固定架13中,其是以数个同步滑轮41枢设于固定架13的内壁上,而在同步滑轮41上绕设有挠性件42(图中所示者为钢索),挠性件42分别与二夹臂20所设的突块22连接,当其中一夹臂20滑移时可使另一夹臂20形成相对应状的同步滑移。
请参阅图4、图5a、b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摩托车前方车轮置入在车轮定位结构12的弧形部122中,此时由于夹持、释放机构30未动作,故二夹臂20未动作,而成相对应平行的外张状态。
当旋转摩托车龙头后,车轮能受到弧形部122的限制而固定;之后,利用手部施力使二夹臂20相对向内滑移,由于二夹臂20与同步滑移机构40相连接,故能形成同步相对应向内滑移状,且二夹臂20中的卡栓34能弹性地脱离原来所卡掣的卡掣块133的凸齿位置而朝另一凸齿移动,当二夹臂20紧密触贴车体时,卡栓34能再卡入另一凸齿中,如此二夹臂20即使受到弹性件24的拉持,其仍能形成固定状以自动定位夹持摩托车(请参阅图6所示);在此要强调的是夹臂20以数轮体21贴靠于导轨131、132二侧斜面,可以防止在移动中偏摆卡止的情形,而固定架13中的卡掣块133具有的导引弧面,利于卡栓34的向内移动,不会有太大的阻碍力,如此夹臂20能被有效导引使得滑移动作顺畅。
请参阅图7、7a、7b、图8、8a、8b所示,当使用者要取车时只要轻轻将手把331向下压,夹臂20中的摆动块33依此能形成摆动状以拉动钢索32,使钢索32一端所连接的卡栓34能轻易完全退出卡掣凸齿的状态,此时二夹臂20固定状态受到释放,二夹臂20受到弹性件24的拉持作用,加上二夹臂20与同步滑移机构40相连接,故能相对应向外滑移直至手把331向下的压力消失,以解除夹持摩托车的状态。当手把331向下的压力消失时,钢索32的拉动力消失,亦即利用弹性件35的弹力作用,使卡栓34能再次卡掣入卡掣块133的凸齿中。
请参阅图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同步滑移机构的另一构造实施例示意图,该同步滑移机构40所设的同步滑轮及挠性件可以由链轮41a及链条42a来取代,使二夹臂42同步滑移的速度更加确实及精确。
请参阅图10a、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滑移机构40另一机造实施例,是设有一固定状的齿轮43(可固定在车台10的固定架13上),该齿轮43分别与二齿条44、45相啮接,二齿条44、45分别设于二夹臂20上,如此只要其中一夹臂20滑移就可使另一夹臂20形成相对应状的同步滑移。
请参阅图11、11a所示,本实用新型于夹臂20上可设有一锁具50,其包含一可供锁匙插入的锁孔体51及一卡掣件52,其中卡掣件52设有勾状体521,当锁匙插入锁孔体51使锁孔体51转动时,勾状体521可被带动,并可卡入于夹臂20摆动块33所设的孔332中。
请参阅图12a所示,当利用锁匙转动锁具50使卡掣件52的勾状体521卡入于夹臂20摆动块33所设的孔332中时,由于卡掣件52在固定位置可令摆动块33不能朝手把331方向摆动,故不能以手把331的下压来拉动钢索32,进而使卡栓34脱离卡掣的状态,令二夹臂20不能再向外移动,如此二夹臂20夹持固定住车体后,能利用锁具50上锁,以具有防盗功效。
请参阅图12b所示,当转动锁具50使卡掣件52的勾状体521脱离孔332以形成退出状时,钢索32一端未受固定,如此钢索32可被拉力拉动,故能以手把331的下压来拉动钢索32进而使卡栓34脱离卡掣的状态,达到开锁的状态,二夹臂20能顺利向外移动。
请参阅图13、13a所示,所述的锁具50上可设有数字密码锁53,令使用者需调整好正确数字密码时,锁匙才能插入锁孔体51中以令锁具50转动,从而使防盗效果达到最理想状态。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夹臂20的另一构造实施例是夹臂20的短臂部分设有二匚形相对应的承架25,在承架25间设有滑轮26,承架25于上下方四侧设有数轴承27;而于固定架13中的上下内壁处设有长方条状导轨134。
请参阅图15、15a、15b、15c所示,当夹臂20与固定架13组合时,滑轮26介于导轨134之间,而数轴承27恰位于导轨134的二侧,如此夹臂20移动时不会有偏摆卡止的情形,可以顺畅地滑移。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夹臂的滑移相当顺畅,不会有偏摆卡止的情形,具省力效果,且可利用手把的下压动作使夹持、释放机构的卡栓轻易退出卡掣状态,避免阻碍到夹臂的滑移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包含一车台,其设有固定架;二夹臂,成相对应状设于车台上,其一端具活动滑移部设于固定架中,内部设置夹持、释放机构;一使二夹臂能形成相对应向内滑移夹持状及向外滑移状的夹持、释放机构,其设于二夹臂中;以上述的元件,对夹臂施力,其相对应向内滑移而夹住车体,夹持、释放机构在夹臂夹持固定车体后,令夹臂能作一卡掣固定,以自动固定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一端与车台连接处所设的固定架中设有上下对应且于二侧具有导引斜面的导轨,而夹臂以数轮体贴靠于导轨二侧导引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台上设有车轮定位结构,该车轮定位结构包含一斜部及一可容置车轮的弧形部。
3.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夹臂的臂体于相对应的内侧面设有软性护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释放机构设置有一管体,在管体中穿设一钢索,该钢索一端透出于外,并连接一可作摆动的摆动块,摆动块一端延伸有透出于夹臂外且可在施力后成向下压状的手把;而钢索透出的另一端与一卡栓的一端部连接,卡栓上设有导沟,其导套于夹臂中所设的导柱上;在卡栓上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弹力顶撑作用使卡栓卡掣端卡掣入固定架内壁所设的卡掣块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块具有数导引弧面及垂直面;卡栓的卡掣端具一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夹臂外部另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另一端连接在车台上,弹性件的拉持使二夹臂常态下常保向外撑开滑移之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台的固定架中设有可使其中一夹臂滑移时令另一夹臂形成相对应状滑移的同步滑移机构,其是以数个同步滑轮枢设于固定架的内壁上,在同步滑轮上绕设有挠性件,挠性件分别与二夹臂所设有突块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台的固定架中设有可使其中一夹臂滑移时令另一夹臂形成相对应状滑移的同步滑移机构,其是以数个同步齿轮枢设于固定架的内壁上,在同步齿轮上绕设有链条,链条分别与二夹臂所设有突块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台的固定架中设有可使其中一夹臂滑移时令另一夹臂形成相对应状滑移的同步滑移机构,其是以一固定状的齿轮固定在车台的固定杆上,该齿轮分别与二齿条相啮接,二齿条分别设于二夹臂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上设有一锁具,其包含一可供锁匙插入的锁孔体及一卡掣件,该卡掣件设有勾状体;夹臂的摆动块设有一可供卡掣件的勾状体卡入的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上设有数字密码锁。
12.一种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包含一车台,其设有固定架;二夹臂,成相对应状设于车台上,其一端具活动滑移部设于固定架中,内部设置夹持、释放机构;一使二夹臂能形成相对应向内滑移夹持状及向外滑移状的夹持、释放机构,其设于二夹臂中;以上述的元件,对夹臂施力,其相对应向内滑移而夹住车体,夹持、释放机构在夹臂夹持固定车体后,令夹臂能作一卡掣固定,以自动固定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一端与车台连接处所设的固定架中上下内壁处设有导轨,夹臂一端设有二匚形相对应的承架,在承架间设有滑轮,滑轮介于导轨之间,承架于上下方四侧设有数轴承,数轴承位于导轨的二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移式摩托车自动定位夹持装置,其包含一车台、二夹臂、一夹持、释放机构、一同步滑移机构;使用时,旋转摩托车的龙头令车轮固定,而所述夹臂能顺畅轻易地相对向内滑移并夹持固定住车体,以快速解除夹臂的夹持状态,其可方便使用者快速取车。其主要是夹臂一端与车台连接处所设的固定架中设有上下对应且具有导引斜面的导轨,而夹臂以数轮体贴靠于导轨二侧导引斜面,固定架中的卡掣块具有导引弧面,以使夹臂更能顺畅滑移;夹持释放机构所设钢索的一端设有移动式的卡栓,以使卡栓退出卡掣状态,可避免阻碍到夹臂的滑移动作。
文档编号B62H3/02GK2841471SQ20052006443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9日
发明者廖金德 申请人:廖金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