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73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尤其是比现行的人力车相应装置的能量转化效率提高60%左右,连同因其符合脚科学运动而省力70%左右,能轻易骑上长陡坡。
技术背景目前,人们公知的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的构造是以固定长度的脚踏杆、中心轴及链盘为动力接收装置,外加改变主从动链盘大小比的变速系统。这两大系统都有极大缺陷。前者,在脚从上到下移动过程中,只有当脚踏杆中心线与力的方向呈90°角时,力的效率最大。在其余各点的力的效率较小且其大小随脚踏杆心线与力的方向夹角的变化和车负荷及阻力的变化而变化。左右脚踏杆在上下点各20°以上的范围内,力的效率几乎为零。也正是脚踏杆是转圆圈,既限制了脚踏杆的长度即限制了力臂,又增加了车高度,从而增加了车行使的危险。后者,由于是以改变主从动链盘大小比为变速系统来改变力臂。所以,在大力臂时,为保证车最低速度,脚必须快速振动。但是,人力与发动机等力有本质的区别即人有知觉知疲劳,当脚快速振动一定涉时间后,人就疲劳以致无法继续工作。同时,此变速系统结构复杂,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人力效率和既快捷变速又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它不仅使力的转化效率提高60%左右,连同因其符合脚科学运动而省力70%左右,能轻易骑上长陡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心轴外套次中心轴,在次中心轴的二端配置有单向传系统和动力输出轮,动力输出轮与车轮上的驱动轮相配合;单向传系统分三大部分滑齿圈、跳动牙圈、异形轮,其中一个跳动牙圈配有伞齿轮I,另一个跳动牙圈与中心轴的一端固定,中心轴的另一端为左有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二个单向传系统的跳动牙圈分别与左右特殊脚踏杆相连;滑齿圈固定在次中心轴的二端,跳动牙圈上有数个跳动牙;单向传系统的外层为滑齿圈,单向传系统的内层为跳动牙圈;或单向传系统的外层为跳动牙圈,单向传系统的内层为滑齿圈;左右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位于中心轴的一端,左右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的一个伞齿轮III固定在中心轴上,此伞齿轮III与其中一个跳动牙圈配的伞齿轮I由一个中间伞齿轮II相连;异形轮上有与跳动牙数相等的凹槽;特殊脚踏杆为齿条齿轮组合体或伸缩式脚踏杆。装配时,一侧的特殊脚踏杆在上方,另一侧的特殊脚踏杆在下方。工作时,脚踩位于上方的特殊脚踏杆(假定右侧的特殊脚踏杆在上),此处的单向传系统转动,次中心轴也转动,次中心轴上的动力输出轮链轮(或齿轮)也转动,其带动车轮转动从而驱车前进。当右侧的单向传系统使次中心轴转动时,另一侧的单向传系统的固定在次中心轴上的滑齿圈随次中心轴转动,而跳动牙圈不随滑齿圈转动,在右侧的单向传系统的跳动牙圈随特殊脚踏杆转动时,固定在其上的中心轴也转动,而中心轴另一端的连动系统中的伞齿轮III也转动,此伞齿轮III带动连动系统中的相应部件转动,相应的伞齿轮II带动此侧的单向传系统的位于跳动牙圈上的伞齿轮I转动,跳动牙圈也转动,位于跳动牙圈上的特殊脚踏杆也就与右侧的特殊脚踏杆同步上升,当右侧的特殊脚踏杆下降到达下止点时,左侧的特殊脚踏杆也同步上升到达上止点。同样,踩左特殊脚踏杆时,右特殊脚踏杆也同步上升。左右特殊脚踏杆如此循环往复地上下运动,而位于次中心轴上的动力输出轮链轮(或齿轮)始终向一个方向不间断地转动,从而带动车前进。由于特殊脚踏杆始终在力的效率最高100%同样不计其它部件的摩擦损失的范围内运动,取消了像现有人力车的脚踏杆在力的效率较低0——60%的范围内运动。所以,驱车前进的力不仅强度大,而且力是连续的。但当需倒退车时,转动异形轮,异形轮上的凸起将跳动牙压入凹穴内而不顶滑齿。这杆,固定在次中心轴上的滑齿圈可以随次中心轴上的动力输出轮链轮或齿轮反转,而跳动牙圈及脚踏杆也不动。这样车就可以任意方向转动包括反转倒退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此结构,提高力的效率,使车省力和力更强大,可谓一举多得。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分析图1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
图2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实施例II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特殊脚踏杆;2.单向传系统的跳动牙圈;3.单向传系统的滑齿圈;4.动力输出轮可以是链轮或齿轮;5.次中心轴;6.中心轴;7.伞齿轮I;8.伞齿轮II;9.伞齿轮III;10.异形轮;11.跳动牙区;12.滑齿区;13.车体。
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心轴(6)外套次中心轴(5),在次中心轴(5)的二端配置有单向传系统(2,3,10)和动力输出轮(4),动力输出轮(4)与车轮上的驱动轮相配合;单向传系统分三大部分滑齿圈(3)、跳动牙圈(2)、异形轮(10),其中一个跳动牙圈(2)配有伞齿轮I(7),另一个跳动牙圈(2)与中心轴(6)的一端固定,中心轴(6)的另一端为左右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二个单向传系统的跳动牙圈(2)分别与左右特殊脚踏杆(1)相连;滑齿圈(3)固定在次中心轴(5)的二端,跳动牙圈(2)上有数个跳动牙(11);单向传系统的外层为跳动牙圈(2),单向传系统的内层为滑齿圈(3);左右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位于中心轴(6)的一端,左右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的一个伞齿轮III(9)固定在中心轴上,此伞齿轮III(9)与固定在位于跳动牙圈(2)上的伞齿轮I(7)由中间伞齿轮II(8)相连;异形轮(10)上有与跳动牙数相等的凹槽;特殊脚踏杆(1)为齿条齿轮组合体或伸缩式脚踏杆。装配时,一侧的特殊脚踏杆(1)在上方,另一侧的特殊脚踏杆(1)在下方。工作时,脚踩位于上方的特殊脚踏杆(1)(假定右侧的特殊脚踏杆在上),此处的单向传系统(2,3,10)转动,次中心轴(5)也转动,次中心轴(5)上的动力输出轮(4)也转动,该动力输出轮(4)带动车轮转动从而驱车前进。当右侧的单向传系统(2,3,10)使次中心轴(5)转动时,另一侧的单向传系统(2,3,10)的固定在次中心轴(5)上的滑齿圈(3)随次中心轴(5)转动,而跳动牙圈(2)不随滑齿圈(3)转动,在右侧的单向传系统的跳动牙圈(2)随特殊脚踏杆(1)转动时,固定在其上的中心轴(5)也转动,而中心轴(5)另一端的连动系统中的伞齿轮III(9)也转动,此伞齿轮III(9)带动连动系统中的相应部件转动,相应的伞齿轮II带动此侧的单向传系统的位于跳动牙圈(2)上的伞齿轮I(7)转动,跳动牙圈(2)也转动,位于跳动牙圈(2)上的特殊脚踏杆(1)也就与右侧的特殊脚踏杆(1)同步上升,当右侧的特殊脚踏杆(1)下降到达下止点时,左侧的特殊脚踏杆(1)也同步上升到达上止点。同样,踩左特殊脚踏杆(1)时,右特殊脚踏杆(1)也同步上升。左右特殊脚踏杆(1)如此循环往复地上下运动,而位于次中心轴上的动力输出轮(4)始终向一个方向不间断地转动,从而带动车前进。当需倒退车时,转动异形轮(10),异形轮(10)上的凸起将跳动牙(11)压入凹穴内而不顶滑齿(12)。这样,固定在次中心轴(5)上的滑齿圈(2)可以随次中心轴(5)上的动力输出轮(4)反转,而跳动牙圈(2)及脚踏杆(1)也不动。这样车轮就可以任意方向转动包括反转倒退车。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心轴(6)外套次中心轴(5),在次中心轴(5)的二端配置有单向传系统(3,2,10)和动力输出轮(4),动力输出轮(4)与车轮上的驱动轮相配合;单向传系统分三大部分滑齿圈(3)、跳动牙圈(2)、异形轮(10),其中一个跳动牙圈(2)配有伞齿轮I(7),另一个跳动牙圈(2)与中心轴(6)的一端固定,中心轴(6)的另一端为左右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二个单向传系统的跳动牙圈(2)分别与左右特殊脚踏杆(1)相连;滑齿圈(3)固定在次中心轴(5)的二端,跳动牙圈(2)上有数个跳动牙(11);单向传系统的外层为滑齿圈(3),单向传系统的内层为跳动牙圈(2);左右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位于中心轴(6)的一端,左右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的一个伞齿轮III(9)固定在中心轴上,此伞齿轮III(9)与固定在位于跳动牙圈(2)上的伞齿轮I(7)由中间伞齿轮II(8)相连;异形轮(10)上有与跳动牙数相等的凹槽;特殊脚踏杆(1)为齿条齿轮组合体或伸缩式脚踏杆。装配时,一侧的特殊脚踏杆(1)在上方,另一侧的特殊脚踏杆(1)在下方。工作时,脚踩位于上方的特殊脚踏杆(1)(假定右侧的特殊脚踏杆在上),此处的单向传系统(2,3,10)转动,次中心轴(5)也转动,次中心轴(5)上的动力输出轮(4)也转动,该动力输出轮(4)带动车轮转动从而驱车前进。当右侧的单向传系统(2,3,10)使次中心轴(5)转动时,另一侧的单向传系统(2,3,10)的固定在次中心轴(5)上的滑齿圈(3)随次中心轴(5)转动,而跳动牙圈(2)不随滑齿圈(3)转动,在右侧的单向传系统的跳动牙圈(2)随特殊脚踏杆(1)转动时,固定在其上的中心轴(5)也转动,而中心轴(5)另一端的连动系统中的伞齿轮III(9)也转动,此伞齿轮III(9)带动连动系统中的相应部件转动,相应的伞齿轮II带动此侧的单向传系统的位于跳动牙圈(2)上的伞齿轮I(7)转动,跳动牙圈(2)也转动,位于跳动牙圈(2)上的特殊脚踏杆(1)也就与右侧的特殊脚踏杆(1)同步上升,当右侧的特殊脚踏杆(1)下降到达下止点时,左侧的特殊脚踏杆(1)也同步上升到达上止点。同样,踩左特殊脚踏杆(1)时,右特殊脚踏杆(1)也同步上升。左右特殊脚踏杆(1)如此循环往复地上下运动,而位于次中心轴上的动力输出轮(4)始终向一个方向不间断地转动,从而带动车前进。当需倒退车时,转动异形轮(10),异形轮(10)上的凸起将跳动牙(11)压人凹穴内而不顶滑齿(12)。这样,固定在次中心轴(5)上的滑齿圈(2)可以随次中心轴(5)上的动力输出轮(4)反转,而跳动牙圈(2)及脚踏杆(1)也不动。这样车轮就可以任意方向转动包括反转倒退车。
权利要求1.一种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是中心轴(6)外套次中心轴(5),在次中心轴(5)的二端配置有单向传系统(2,3,10)和动力输出轮(4),动力输出轮(4)与车轮上的驱动轮相配合;单向传系统(2,3,10)分三大部分跳动牙圈(2)、滑齿圈(3)、异形轮(10),其中一个跳动牙圈(2)配有伞齿轮I(7),另一个跳动牙圈(2)与中心轴(6)的一端固定,中心轴(6)的另一端为左右特殊脚踏杆(1)连动系统;二个单向传系统(2,3,10)的滑齿圈(3)固定在次中心轴(5)的二端;二个单向传系统(2,3,10)的跳动牙圈(2)分别与左右特殊脚踏杆(1)相连;左右特殊脚踏杆(1)连动系统位于中心轴(6)的一端,左右特殊脚踏杆(1)连动系统的一个伞齿轮III(9)固定在中心轴(6)上,此伞齿轮III(9)与其中一个跳动牙圈(2)配有的伞齿轮I(7)由一个中间伞齿轮II(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是跳动牙圈(2)上有数个跳动牙(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是单向传系统(2,3,10)的外层为滑齿圈(3),单向传系统(2,3,10)的内层为跳动牙圈(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是单向传系统(2,3,10)的外层为跳动牙圈(2),单向传系统(2,3,10)的内层为滑齿圈(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是异形轮(10)上有与跳动牙数相等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是特殊脚踏杆(1)为齿条齿轮组合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其特征是特殊脚踏杆(1)为伸缩式脚踏杆。
专利摘要一种人力车动力接收装置,尤其是比现行的人力车相应装置的能量转化效率提高60%左右,连同因其符合脚科学运动而省力70%左右,能轻易骑上长陡坡。它是在中心轴外套次中心轴,在次中心轴的二端配置有单向传系统和动力输出轮,动力输出轮与车轮上的驱动轮相配合;单向传系统分三大部分滑齿圈和跳动牙圈、异形轮,其中一个跳动牙圈配有伞齿轮,另一个跳动牙圈与中心轴的一端固定,中心轴的另一端为左右特殊脚踏杆连动系统此特殊脚踏杆为齿条齿轮组合体或伸缩式脚踏杆;异形轮上有与跳动牙数相等的凹槽。踩一个特殊脚踏杆,另一个特殊脚踏杆同步反向移动上升。左右特殊脚踏杆如此循环往复地上下运动,而位于次中心轴上的动力输出轮始终向一个方向不间断地转动,从而带动车前进。由于特殊脚踏杆始终在力的效率最高(100%)的范围内运动,所以,驱车前进的力不仅强度大,而且力是连续的。当需倒退车时,转动异形轮,异形轮上的凸起将跳动牙压入凹穴内而不顶滑齿。
文档编号B62M1/24GK2913168SQ20062004198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3日
发明者郭文长 申请人:郭文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